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012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检测 语 文 试 题Word下载.docx

D.他之前对此事妄下断语,现在再解释自己的观点就显得语无论次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专家一致认为在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沙滩整治,在划定范围内设立海水浴场是可行的。

B.作为青岛港即墨港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这三方机构将结合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优势资源,深入推进青岛港即墨港区战略合作。

C.随着“智慧医疗”走进人们的生活,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D.自各区市的近300位爱心志愿者共植树近300棵左右,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青岛、保护生存环境贡献力量。

(二)诗词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1分】

4.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了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和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的情境,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景象。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中的景物既为后面诗句中的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召自己回朝,表达了苏轼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的心理。

5.根据提示默写(8分)

①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苏轼)

②  ,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杜甫)

③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温庭筠)

④永结无情游,。

(《月下独酌》李白)

⑤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江山代有才人出,  。

(《论诗》赵翼)

⑧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三)语言运用与名着阅读(8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4分)

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晓勇,曾在广州某企业工作,2013年他来到湖南长沙一小区当保安,目前是某市场物管客户部主任。

张晓勇的故事在网上传播引发热议。

对清华大学生当保安一事,有人认为有点可惜,有人认为知识无用,有人认为应该尊重个人选择,你怎么看?

(含标点不超60字。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快要中考了,班里同学都在紧张复习。

张明却在此时伤了腿,只能在家休养。

班长带着几个同学前去看望张明。

如果你是班长,会怎样劝慰张明?

二.阅读(44分)

(一)名着阅读(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

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

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

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

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

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

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

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8.选文出自______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老舍《骆驼祥子》老车夫的遭遇让他发现即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到老来也是很可怕的。

B.鲁迅《朝花夕拾》他给老车夫和小马儿买了包子

C.老舍《骆驼祥子》他在等候曹先生的时候,开始想自己的希望

D.鲁迅《朝花夕拾》他想通过有自己的车而改变命运

9.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着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文中的“他”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

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C.文章最后,“他”因为虎妞的去世而万分痛苦、绝望,于是他彻底崩溃,也彻底堕落了。

D.这部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

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

上日:

“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

”濂稽首⑧谢。

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

“宋先生其来乎?

”盖忘前语也。

久之不至,曰:

“其阻风乎?

”使使视之江口,不至。

日:

“其有疾乎?

”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

已而,入官。

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

“后何为食蔬?

”日:

“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⑩。

”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日:

“不及罪死。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注释】①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

②宠渥:

皇帝的宠爱与恩泽。

③致仕:

交还官职,即辞官。

④万寿节:

古代君主的生日。

⑤恩数犹洽:

依然蒙受皇恩。

⑥陟:

登。

⑦踬:

跌倒。

⑧稽首:

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⑨孝慈:

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⑩冥福:

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闽所享之福。

⑩慎:

人名,指宋慎。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使使视之江口使:

B.上闻大怒闻:

听说

C.故为蔬食故:

故意

D.会前使阻风钱塘江会:

适逢,正赶上

11.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何以战(《曹刿论战》)

C.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1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A.将以攻宋(《公输》)

B.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D.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1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宋濂学士蒙受皇恩最为长久,因年老辞官回家后,每年到了万寿节来京城祝寿,但是皇上待他已经不如从前了。

B.一天宋濂登台阶时跌倒了。

皇上告诉他明年万寿节就不要来了。

第二年万寿节,宋濂没有到,皇上要因此杀了宋濂。

C.皇后仁慈,用吃素食的方式暗示、提醒皇帝,宋濂罪不及死。

D.皇帝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爱惜人才、尊老爱老、善于纳谏,又冲动易怒、残暴健忘。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②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春分竖鸡蛋”的历史变奏

①如今每年春分时,总是被来自全世界的春分竖鸡蛋的新闻报道刷屏。

很多报道说,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鸡蛋只有在这一天才能竖起来。

②其实这个解释根本不靠谱。

③可是你知道吗?

这个流行全世界的不靠谱游戏,竟然是从中国出口的。

根据美国天文科普作家菲尔·

普莱特的调查,他发现这个游戏源自1945年驻重庆的美国记者在《生活》杂志中对中国习俗的报道,只不过中国人玩这个游戏是在立春而不是春分。

这也可以从1946年1月开明少年杂志的一篇文章里获得证实,因为杨先生在1945年立春这一天,邀请了七八位美国记者和军官表演了竖鸡蛋的游戏,一次竖起了一排30只鸡蛋。

中国人对立春竖鸡蛋的解释是立春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春气萌动。

不过有意思的是,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可是美国国家习惯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第一天,所以立春竖鸡蛋就悄悄地演变成春分竖鸡蛋了,对它的解释也从中国古老的阳气上升,变成了看似很科学的引力平衡——因为春分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昼夜相等嘛。

④可这个解释同样不靠谱。

⑤竖鸡蛋,当然也要在比较光滑的平面上来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特别容易。

菲尔·

普莱特本人曾经在各种时间不同场合表演竖鸡蛋,用实际行动来破除只有春分才能竖鸡蛋的谣言。

他竖鸡蛋的经验是要放松,心平气和,手要稳,寻找鸡蛋的平衡位置。

因为鸡蛋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总是有微小凹凸之处,只要让至少三个点接触平面,鸡蛋就站起来了。

普莱特还曾经收到过“粉丝”提供的一个更加令人惊奇的实验成果——1999年10月16日,密歇根州的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把鸡蛋在光滑平面上树立起来,而且保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才人为放倒。

⑥那么,“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的平衡”的说法错在哪里呢?

⑦从天文上说春分是太阳光一年两次,正好直射赤道的日子之一(另一次是秋分),但这真不关引力平衡什么事儿。

虽然南北半球受到等量的日照,可太阳总是在远处,太阳对地球和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引力总是存在的,没有什么可以“平衡”的。

⑧当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比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与我们脚下的地球相比,太阳质量虽然很大,但由于距离也很远,太阳的引力要比地球引力小得多——而且我们还根本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参考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的失重状态,空间站和宇航员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但它们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需要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就是由地球引力充当的。

所以我们看到宇航员可以自由地飘来飘去,仿佛没有任何“重量”。

同样,我们也随着地球一起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这是太阳引力充当了轨道运行的向心力,所以不管太阳引力的大小是多少,像宇航员体验不到地球引力一样,我们和鸡蛋都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

我们和鸡蛋能稳稳地待在地球上,只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⑨嗯,春天来了,去竖个鸡蛋吧,同时别忘了谢谢牛顿,毕竟是他发现了引力。

15.对于立春(或春分)可以竖起鸡蛋的原因的推测,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且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

B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鸡蛋也有往上的力量,所以可以竖起来。

C我们和鸡蛋都稳稳地待在地球上,因为地球引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作用,就可以竖起鸡蛋。

D鸡蛋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总是有微小凹凸之处,只要让至少三个点接触平面,鸡蛋就站起来了。

16.⑧段举了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失重的例子,对其作用的说法最全面的一项是()(3分)

A用宇航员和太阳的引力来类比鸡蛋和地球的引力,说明正是有了引力平衡,鸡蛋才可以竖起来。

B为了说明正是有看太阳引力和地球引力的平衡,鸡蛋才可以立起来。

C说明太阳的引力对于宇航员非常重要,并且以此来说明正是因为有了太阳的引力,鸡蛋才可以竖起来。

D否定“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平衡”的说法,因为虽然太阳对我们有引力,但是因为距离太远而变得微乎其微。

17.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列举准确时间的用意。

1999年10月16日,密歇根州的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把鸡蛋在光滑平面上树立起来,而且保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才人为放倒。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错位之思

凸凹

①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

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布面上便血迹斑斑。

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

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手指短粗、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

她自己都笑,自嘲道:

“这是人手吗?

②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

酷暑当前,买来的T恤都黏在身上,让人心烦,她笑笑,拿过一块家常白布,转眼之间就给我裁剪出一袭褡裢,穿上之后,在大堤上散步,既爽身又典雅,有老北京人的气派,很文化。

③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

乡下人管这种身姿叫“风摆柳”,能让男人产生联想。

但这个柔美浪漫的身姿,却要负重——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

渐渐地把腰背驼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瘸,步态老丑,令人惋惜。

④她自己打趣道:

“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

⑤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

⑥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

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塑料袋、包装盒、易拉罐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

⑦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

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

动一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

⑧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

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就如母亲的手,美丽时笨,丑陋时巧;

也如她的身姿,袅娜时应该花前月下,却负重,滞重时应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

⑨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应,到主动的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

母亲在拾荒中的乐此不疲,或许就有了此中意味——虽然她浑然不知,但我知。

18.请概括母亲的“错位”生活状态。

(6分)

19.选择合适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她自己打趣道:

20.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21.文章以“错位之思”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三、作文【本题满分50分】

22.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题目:

爱,一直在

要求: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写作中最好用上恰当的描写手法或修辞方法,以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半命题作文

随前行

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6分)

1.D(2分)2.C(2分)3.B(3分)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11分)

4.B(3分)

5.(每题1分,共8分)①千里共婵娟②可怜后主还祠庙③过尽千帆皆不是④相期邈云汉⑤白露未曦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各领风骚数百年⑧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8分】

6.(共4分)示例一:

放弃了自己专业,这确实有点可惜,一个人的才华,未必就只是所学的专业,发挥自己的才华,也可以有多个方面。

示例二:

在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选择都尊重、理解,不去说三道四,这才是我们最该抱持的态度

2、(共4分)示例:

张明,我代表同学们来看望你,同学们都很牵挂你。

你在家好好养伤,争取早些回校;

同时不必为功课担心,我们会轮流来给你补课的。

3、阅读【本题满分44分】

(1)名着阅读(4分)

8.A(2分)

9.C(2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2分)(2分)(2分)(2分)

4.

(1)皇上又派使臣去宋濂家查看,发现他正和同乡聚会喝酒赋诗。

(“使使”,派使臣;

“方”,正;

“会”,聚会,集会。

重点字意思对即可)(2分)

(2)恰好(正赶上)先派的使者被大风阻挡在钱塘江,稍微耽搁了时间(稍微延迟了时间)。

(“会”适逢,正赶上,恰巧,正好;

被动句;

“稍”稍微;

“延”延迟,耽搁)(重点字要翻译出来;

句式要表现出来,共2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0分】

15.(3分)D16.(3分)D

17.(共4分)时间具体精确,表明此事件的真实性(更加有说服力),更加具体准确地说明并非只有春分才能竖起鸡蛋。

(更能说明只有春分才能竖起鸡蛋是谣言)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

18(6分)母亲原本美丽的手因为做针线活儿而变得丑陋,却灵巧起来;

母亲年轻时候身姿袅娜,却因为常年负重而变得蹒跚,步态老丑;

母亲本该颐养天年,却不安于闲。

(原文中第⑧自然段中概括即可)

19.(4分)对母亲的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对自己因为生活负累导致体型改变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母亲的乐天知命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20.(4分)母亲一生热爱劳动(心灵手巧,吃苦耐劳),顺应生活(随遇而安),心地宽广,乐天知命(乐观,不自哀自怜),并且有着哲人般的人生见解(豁达有佛性)。

21.(4分)“错位”指的是母亲在岁月中生活状态中出现的错位,“思”指的是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思索,即人要顺应生活,乐天知命。

(或者说:

对母亲生活状态中出现的错位的思考,要乐天知命顺应生活随遇而安豁达乐观))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2.作文。

(50分)

一类卷:

45—50分;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新颖有创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准确,书写规范,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二类卷:

38—44分;

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准确,书写规范,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

30—37分;

基本符合题意,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较准确,书写较规范,标点错误较少。

四类卷:

20—29分;

基本不符合题意,基本不符合文体要求,中心模糊,内容不充实,书写不够规范,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

19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不符合文体要求,无中心,内容混乱,字迹难以辨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