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16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参.doc

《第四单元 我是小小主人翁》

单元概要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从三年级学习过的居委会和村委会直接选举所带来的变化入手,认识这种选举的现实意义。

然后,对于选举代表进行管理这种民主形式做初步的了解,通过教师中的人民代表为小学生的安全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实例,感受人民代表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

并从这个实例开始,认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对于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等重要概念有最初步的理解,对于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初步的认识,了解这种制度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能。

由此进一步延伸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了解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所有这些学习虽然程度比较浅,却能够为学生今后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热爱共和国的情感,形成对于法律的信赖与尊重。

养成理解和关心社会生活的积极的、亲社会的倾向。

初步感受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应关系。

  能力 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与封建社会国家的区别,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的优越性,能够初步尝试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思考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知识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中的地位,人民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理解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

懂得宪法的特殊地位,以及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意义。

单元结构

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搜集、了解所教班级内师生间、生生间互敬、互爱、互助的事例。

  2.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开展尊敬和感谢老师的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

教师提问:

“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

”(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

“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

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

”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

教师讲解:

“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

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

”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

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

教师引导:

“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

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

”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

“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

他们是如何做的?

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

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准备

  1.了解班级同学关系的状况。

  2.了解班级遵守规则的状况。

  3.了解近期班级中是否产生过矛盾,后果如何。

  4.根据上面了解的情况,请一些同学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教师引导:

“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

教师引导:

“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

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

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

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

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可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

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总结。

评价

  1.对学生提出的好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口头表扬。

2.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给予评价。

展示集体的智慧

教学目标

  1.知道集体的成功与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2.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设计徽章及网页标识的一些常识,通过设计班徽,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设计活动需要的白纸、彩笔等用具。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网上学习的情况,并让几名学生谈一谈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体会。

  2.阅读与讨论。

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文字,教师提问:

“为什么要制作网页标识?

制作网页标识有什么要求?

  3.欣赏与探究。

让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7页的文字和插图,并对书上的标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问学生:

“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网页标识?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应该能够反映出本班的特点,代表班集体的团队精神;还应该设计得美观大方,等等。

  4.讲解与练习。

教师说明:

“设计网页标识可以借鉴旗帜和徽章的制作过程与方法,它是依靠集体智慧完成的。

一个好的图案,往往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来的,而且大多曾经做过许多次的修改,使之不断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7页和第8页的练习,帮助学生通过了解旗帜、徽章的制作过程及涵义,进一步感悟到应该如何设计网页标识。

  5.小组准备。

让学生欣赏教科书第8页的网页标识。

在欣赏之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协商,为班集体精心设计自己满意的网页标识。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提出自己的建议。

  6.教师总结。

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相互交流做准备。

  2.全班交流。

通过各小组的相互交流与评议,评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3.教师点评和总结。

  (不具备网上学习条件的学校,可以借用制作网页标识的办法制作班徽、班旗等。

 (对于所有的设计,都要进行评价;对没有最后中选的图案更要指出优点和特色。

评价

  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做简单记录。

2.对学生制作的网页标识逐一进行评价。

我为集体添光彩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乐于为集体做贡献。

  2.学会观察与思考,为集体的进步出主意想办法,培养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动员学生搜集经常为班集体服务的同学的事例。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学生在各项集体活动中的照片或影像资料。

  3.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班集体存在的主要不足。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展示或播放集体参加比赛活动时的照片或录像。

教师引导:

“集体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为集体添光彩呢?

  2.阅读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10页乐乐和教师的对话,并讨论“班集体需要做的事情”“我能为集体做的事情”,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并尽自己的所能为集体贡献力量。

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

“为集体服务,除擦黑板、摆桌椅、出板报、向学校广播站投稿、为同学解答学习上的问题以外,还有哪些?

  3.小组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讨论教科书第10页的四个问题,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分析“很少有人做的原因”,认识到关心集体需要坚持,需要付出。

  4.自由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讨论班集体的优点与不足,并为争当优秀班集体提建议。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归纳整理,要帮助学生具体而准确地思考和认识自己班级的实际状况、与优秀班集体的差距、为了争取优秀班集体应当做些什么等。

  5.教师总结:

“建设一个好的集体,为集体添光彩,人人有责。

今天,许多同学为集体提的建议都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相信在每个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集体会更加进步。

家庭作业

  请学生整理、归纳为争当优秀班集体提出的建议,开展一次“我为班级建设出主意”的班队会。

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时的表现,表扬发言积极的学生。

自主选举班委会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民主选举。

  2.了解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

  3.初步感受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形成积极的现代民主参与意识及能力。

  4.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就学生自己参加的选举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该班级以前班委会产生的情况,本校或其他学校是否有过先例,学生对此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选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并做好应对准备。

  2.如果本校曾经有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的先例,教师最好能够请有关的学生“现身说法”做介绍,并事先了解具体情况、效果,对介绍提出适当的要求。

这种做法要比由教师介绍更为理想。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2页的课文,然后提问学生:

“我们班从前的班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你们对自己选举班委会有什么看法?

”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

“由同学们自主选举班委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全班同学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并得到锻炼。

但自主选举也是一件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所以今天我们就进行专门的学习,看看应当如何进行民主选举。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12~13页,看看为了把班委会选举活动搞好,教科书上的同学们都做了些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请学生自由发言。

(他们征求了老师的意见,请教了高年级同学,进行了专门的讨论,确定和公布了班干部的职务和职责,产生和通过了专门的选举程序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的疑问做进一步说明,比如为什么要按照程序进行(保证选举的公平和公正)等。

  3.小组活动。

教师布置任务: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自主选举这种形式,我们要在下次课上模拟进行选举活动。

今天小组活动的内容,就是为这次模拟活动制定一个选举程序。

请同学们参照教科书第13页上的程序,每个小组也提出一个选举程序。

既可以采用教科书上的程序,也可以有所改变,但每个小组必须提出自己的理由。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选举程序,提醒他们参考教科书及教师提出的要求。

  4.全班活动。

每个小组介绍本组提出的程序,并说明理由。

教师说明:

“下面,根据教科书上的程序和每个小组的程序,通过全班讨论,我们确定一个正式的选举程序,下次的选举将按照同学们自己确定的程序进行。

  5.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就选举程序听取家长的意见。

  2.考虑自己是否准备参加班委会竞选,如果参加,准备一篇竞选演说(应当不超过3分钟)。

评价

  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适当地记录。

2.在以后的课上抽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每个同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1.体验并思考民主选举的完整过程。

  2.懂得成为被选举者和选举者都是自己的权利。

  3.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上次课确定的选举程序做好相应的准备。

  2.与学校及有关教师商量,最好将2个课时连排,以保证活动一气呵成。

  3.请自愿的学生帮助制作票箱、选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

  2.模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上次课确定的程序进行班委会选举。

教师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并适时地在活动中穿插讲解和讨论,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候选人提名。

可以给学生一些酝酿时间,要将所有被提名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可以写在黑板上。

讲解和讨论的要点包括:

是否同意所有的同学都有资格成为候选人,提名自己对不对等。

竞选演说。

包括候选人向大家做介绍,以及回答大家的问题。

讲解和讨论的要点包括:

竞选演说应包括哪些内容(准备竞选什么职务、自己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当选准备怎样工作等),怎样才是好的竞选演说,竞选演说对大家最后投票会有什么影响等。

  投票表决。

可以先研究讨论教科书上投票选举的过程,选举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等,然后由教师引导进行投票。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填写选票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投票 每个学生将自己填写好的选票投入选票箱;计票人在黑板上按照选票格式写出班委会的各项职务,以及相应候选人的姓名。

  唱票 监票人和唱票人一起唱票,计票人根据唱票人所报姓名在黑板上候选人姓名下计数,可用“正”字表示。

  统计 监票人和唱票人协助计票人统计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并标出每个职务得票最多的人。

  宣布结果 应说明每个人的得票情况、选举是否有效、最终的当选者是谁等。

例如:

“根据大家投票的结果,新的班委会产生了,他们是……我们要向模拟活动中产生的班委会同学表示祝贺。

虽然是模拟活动,但大家都很投入,也很认真。

活动是模拟的,但同学们的收获却是真实而丰富的。

  讲解和讨论的要点包括:

为什么要分别有监票、唱票和计票,选票为什么不记名,等等。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要进行模拟选举活动的情况。

  2.完成教科书第16页下面的填空。

评价

  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2.就活动各个环节的得失对全班进行评价,要具体说明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3.对家庭作业2给予书面评价,并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在后面的课上适当地予以采用。

大家都来参与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学会思考集体发展的得失。

  3.增加对集体的责任感。

  4.提高对于班级事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以便所做的准备工作具有针对性。

  2.帮助新当选的班委会(模拟的同样)准备班集体建设计划。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上方的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做好班级工作,仅仅选出班委会是不够的,不能只依靠班委会的几个人,而要靠大家的参与。

今天,新的班委会和所有的同学一起,来探讨如何做好我们的班级工作。

  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19页的内容,并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你们认为教科书上新的班委会的计划怎么样?

你们对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提出的补充和反对意见怎样看?

你们对小文提出的问题怎么看?

咱们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你们怎样理解老师关于权利所说的话?

  3.介绍与提问。

请新当选的班委会向全班公布自己制定的计划。

在介绍过程中应允许其他同学就不明确的方面提出问题。

  4.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计划,并对计划提出具体意见。

学生提出的意见应当明确具体,修改和补充均可。

  5.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班委会成员做记录。

  6.教师总结。

鼓励班委会吸收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9页“我的感想”。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提出要求,比如关于本课题活动本身的,或者书上原来的要求等。

评价

  1.对全班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对学生完成的“我的感想”给予书面评价。

社区民主生活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是农村和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

  2.了解直接选举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变化。

  3.进一步增进对于民主选举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分别了解村委会或居委会直接选举的情况。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通过大家提名、大家投票的方式选举了班委会。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地方也通过这样的方式选举带头人?

(村委会和居委会)同学们还共同讨论了班级建设的计划,这就是‘民主管理’。

不过,班集体的民主管理不仅是讨论计划,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究竟应当怎样做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人们是怎样做的。

  2.讨论活动。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0~23页,然后提问:

“虎子的来信与乐乐和他的同学们的调查都提到民主管理的方法,具体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参照教科书里面所提到的具体事例来说明,比如,村委会的通知说明了遇到大事要大家共同讨论,不能几个人说了算;村委会的账目公开,是接受大家的监督,可以避免乱花钱;自己制定道德公约,能够促进村民自我约束,等等。

  3.探究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村委会和居委会采用的方法,哪些是在班级里进行民主管理可以采用的;教科书上乐乐和他的同学们从居委会学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怎样做等。

  4.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推举代表介绍讨论的结果,其他组员可以做补充。

教师通过评价,鼓励学生付诸实践。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预习下一个课题的内容,并与家长进行讨论。

评价

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前调查的状况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学生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人民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三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3.知道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

  4.初步了解人民代表的工作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3页上方的课文。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共和国”“公民”“人民代表”三个概念,请学生就自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判断正确与否。

教师应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就是要帮助他们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三个概念。

  2.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上述三个概念。

  共和国 “是一种国家性质,即国家是什么样的。

除了共和国,还有其他体制的国家,如封建国家。

我们国家几千年来一直是封建国家,而共和国是没有皇帝、国王的国家。

封建国家是属于君主的,共和国则是属于人民的。

  公民  “在封建国家,国家的主人是皇帝、国王等君主。

在共和国,国家的主人是公民。

那么,什么是主人?

同学们认为主人是什么样的人?

”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进行思考,引导他们得出如下意见:

“主人是可以做主的人,比如决定各种事情,在家庭里如要不要买房子、买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地方的房子,要不要让孩子参加围棋班,假期是回老家走亲戚还是外出旅游,只有自己家的人才能决定(小学生也是小主人)等,外人不能替家庭的人做决定,这个家庭的人才是主人。

又如,有的同学可能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对于这些宠物,你们就是主人,你可以决定是不是带它出去、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去,决定喂它吃什么、什么时间替它洗澡等,总之替它决定许多事情,甚至决定它的命运―――是不是把它送人等。

  “作为国家的主人意味着什么呢?

那就是要管理国家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要对国家负责。

我们国家的主人是所有的公民,所有的公民都要管理国家,对国家负责。

而在封建国家,只有国王或皇帝才能做决定,而且他可以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公民怎样管理国家的各种事情呢?

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一种,就是自己直接参加投票选举,比如自己选举居委会、村委会,直接参与决策;又如,虎子所在村的全体村民投票决定开办土豆加工厂等;再如,同学们自己也亲身经历了选举班委会的活动,自己投票选出了班旗和班徽。

不过,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每个公民去讨论、决定和投票,是不是可能?

”请学生参考教科书进行发言,将他们的意见引导到选举代表的答案上来。

  人民代表 “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利对国家的事情提出批评和建议。

但是,我国有13亿公民,不可能所有重大的事情都让大家停下自己的工作去讨论、决定,所以必须选举代表。

人民代表就是由公民选举出来,代表公民参加国家或地方管理的人。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学习教科书第23页的课文。

  3.阅读讨论。

教师提问:

“人民代表是怎样工作的?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3~24页,通过提问确认学生基本清楚了学校门口设立安全标志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和姚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并且用左侧方框中的文字加以强调和概括。

  4.小组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任务:

“同学们从教科书上了解了人民代表是怎样工作的,我们每个小组在下次课上要完成一个任务,通过模拟活动,表现一位人民代表代表公民对地方或者国家的事情提出建议。

”教师应提醒学生参考教科书中提到的姚老师是怎样做的,人民代表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然后让学生准备。

教师巡视并为学生提供帮助。

每个小组应当有一个同学模拟人民代表,其他同学模拟普通公民。

要表现出通过公民向代表反映意见、提出要求、人民代表了解情况、写出提案、告诉公民自己准备怎样在代表大会上提出等完整的过程。

教师应提醒学生,要设计好在自己的小组中普通公民是什么人,应当与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一致,比如,农民反映假种子问题、某地居民要求本地的企业解决排放污水问题等。

  5.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活动做必要的提示,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告诉家长自己小组将要进行的模拟活动,请家长提建议。

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言的情况,并按照等级进行记录。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督促、检查学生模拟活动的准备情况。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本地区的人大代表走进课堂,并就学生在本课时中的活动发表意见,进行评价。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准备活动。

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各个小组为自己的模拟活动做准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检查的结果决定准备时间的长短。

  2.模拟活动。

学生分小组表现人民代表工作的过程。

  3.评价活动。

可以在每个小组活动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自由发表意见,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给出评价意见。

教师的评价要针对重点进行。

如果能够请到当地的人民代表,可以请他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并介绍自己担任人民代表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在教科书中,姚老师是柳林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谁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自由发言。

  2.全班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3~24页,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可以用下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柳林区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有人民代表大会,我们这里有吗?

第23页的图说明了什么?

第24页下方的照片反映的是哪里?

第24页照片中表现的是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第24页上方的课文和下方的小资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

  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地的市、区、乡都有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

国家的最高领导是国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