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021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docx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汇总

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化工二村社区位于清浦区西南片化工区,东至金英中学西围墙,西至城西路,南至化工1号路,北至解放西路。

共有楼道60栋,占地面积约100亩。

现有住户1748户,总人4460人,共有志愿者队伍3支,共有65人。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民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度重视下,化工二村社区民防工作,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最广泛的参与为根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架构,不断夯实社区民防工作的基础

  以社区骨干为班底,成立社区民防工作站。

社区主任担任站长,社区民警、民防志愿者和物业人员为成员。

以社区民警和物业保安为主,组成的治安消防队伍。

以社区志愿者为主组成的14人的医疗救护队伍,从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

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稳定的人员队伍为社区民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章立制,拟制应急预案,规范完善社区民防工作的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民防预案,是民防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础。

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浦楼街道化工二村社区民事防护预案》、《浦楼街道化工二村社区民事防护保障方案》等,并制定了社区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值班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防演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防建设工作机制。

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结合社区实际,抓好预案细化,实现可行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各项制度和工作预案的建立,保证了整个灾情处理流程的有条不紊,提高了社区民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民防工作的氛围

  为了做好社区民防宣传工作,首先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传达民防进社区文件精神。

挑选楼栋长、退伍军人、退休党员在小区广场、主干道、单元楼发放《民防工作进社区致居民一封信》、《人民防空知识宣传册》、《逃生技能手册》等共计XX多份。

做各类民防宣传靠牌15快、画廊5处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是坚持做到每周组织一次社区干部学习民防知识、每月组织一次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并对辖区内的少年宫的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民防知识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有的放矢开展培训。

对社区干部、民防志愿者队伍开展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知识培训,确保社区指挥员懂组织能指挥;通过民防教育基地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四、大力投入,设计载体,强化应急演练,切实增强社区民防工作的实效

  社区是民防工作的前沿,具有掌握信息快、了解灾情快、队伍调动快、现场处置快的特点,为确保战时民防队伍拉得出、打得响,我们在民防建设中,首先配备各类民防器材,如民防手摇警报器、应急包、对讲机、防毒面罩、民防健身器材等20多种器材。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

首先努力通过宣传教育将防护工作渗透到每户家庭,在社区民防工作站外墙设置民防宣传电子屏,利用电子屏和原有的宣传栏、展板进行民防教育宣传,让每个居民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技能,真正做到进家落户到人。

其次在社区内安排了流动勘察队伍,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并处置险情。

要求街道民防工作主要领导、社区居委会书记、应急工作人员和部分社区居民的通讯工具,24小时开机,保证通信畅通,实现各类动态信息监控到位。

紧接切实加强应急演练,今年11月9号,在街道防办和消防队的组织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发生火灾时的居民紧急疏散演习。

通过落实这些民防措施,防灾救灾工作真正深入了社区,惠及了群众,增强了实效,实现了灾害管理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预防型的转变。

  在上级民防部门的指导下,浦楼街道化工二村社区民防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民防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为社区民防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一、前段工作基本情况

各区、县(市)认真贯彻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社区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婚姻登记取得了很大进展,突出体现为“五个明显”:

一是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各区均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分步实施、重点扶持”的办法,使所辖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达到“老城区300m2,新城区500m2以上”的标准。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区均出台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奖励扶持政策,并安排了专项经费。

岳麓、开福区还将社区办公房建设纳入了区今年的实事工程。

今年,全市共新建、改建、扩建了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面积41152m2,平均达564m2/社区。

此外,加强了对开发商提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监管。

今年共督促68个开发项目为社区配备了办公服务用房。

至XX年底,全市385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为158783m2,平均每社区431m2,有260个社区用房面积已达到300m2以上。

在阵地建设方面。

在建设、规划、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去年共督促68个开发项目为社区配备了办公服务用房。

至XX年底,全市385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为158783m2,平均每社区431m2(XX年不足28m2),有260个社区用房面积已达到300m2以上。

二是部门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如为解决社区用房,市规划局加强了对大型开发项目配套建设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监管;为改善社区环境,市城管局牵头开展了100个社区标准化建设活动;为繁荣社区文化,市文明办、市文化局组织开展了社区文化艺术节;为改进社区治安,市综治办加强了社区治安巡防队员的配备等。

三是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明显提质。

各社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贴近群众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管理服务活动。

如开展社区物业管理、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挖掘社区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等,一批社区服务品牌相继涌现,如浏正街的“邻里节”活动、杨家山社区的“红歌晚会”、马王街社区的“老街坊影院”、牛婆塘社区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赤岗社区的“义工俱乐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社区建设的目的和落脚点是社区服务,在社区服务方面,我市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竭力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目前,全市有服务网点3070个,志愿者队伍14.46万人,部分社区和街道还设有热线电话、呼叫服务、社区网站服务等硬件服务。

在着力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贴近群众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社区党建“四百工程”、“三联五带头”、“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站和志愿者队伍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四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长沙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长办发[XX]35号),《办法》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监督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

借换届选举之机,各级普遍对村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市、区县(市)、乡镇三级共举办培训班20余期,参加培训近万人次。

如浏阳市由市委、政府组织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

绝大多数村均按规定公开了村级事务,重大村务普遍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策,大多数村民主理财小组切实履行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保障了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监督。

村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和市对区县(市)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今年,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就村务公开工作开展了专题督查,区县(市)的季度督查已形成惯例。

四是进一步强化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总结了开福区“村财村管、乡镇监督”的经验和浏阳市“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参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经验,并在全国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获得了高度评价。

重点抓了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五是婚姻集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开展了婚姻登记窗口规范化建设活动,开福区、雨花区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

宁乡县、望城县已争取落实了婚姻登记人员编制,为实行婚姻集中登记打好了基础。

3、加强督促,加快“城中村”村改社区工作

自XX年7月全市社区建设会议上部署推进“城中村”村改社区工作以来,市级在雨花区进行了试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选定了红星、火焰、友谊、五一、高桥五个试点村,并在试点村所在的街道、村进行了广泛宣传,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二是撤销了高桥、五一、友谊三村建制,组建了社区筹委会,完成了火焰社区居委会的选举。

三是在对试点村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制定量化股份、配股到人的方案。

红星村的资产量化、配股方案已获得村民会议和有关部门的通过。

其他的如集体土地处置、村民户籍转换、村民社会保障等问题因无相关政策支持而未开展。

此外,开福区根据本区实际,已进行了18个村的村改社区工作,其主要作法是只改换村委会名称,不涉及村民户籍转换、集体资产处置、村民社会保障等系列政策问题。

目前,根据谭市长指示,这项工作已交由市法制办牵头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前段社区建设、村民自治以及婚姻登记工作虽然发展很快成效显着,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工作发展不够平衡

一是认识不够统一,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对社区用房、村务公开栏、民主选举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抓得有成效,而对社区服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无形的东西则下功夫不够,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使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各个方面没有实现均衡同步发展。

二是工作力度不一,有的区县(市)工作抓得实,制度落实好,群众反映佳;有的工作不规范,有制度未落实,群众有意见。

2、村、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发挥不够

法律将村、居委会定位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这些年来这两个组织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长发[XX]25号文件虽要求实行“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度”,但一年来实行准入申报的部门廖廖无几。

各部门、各级政府都把社区、村作为一级行政组织来布置工作、开展考核,却没有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大地削弱了社区和村委会的自治功能。

3、工作协调指导不够到位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部门单一行动,各自为阵,没有完全形成合力;二是牵头部门“牵而不动”,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牵头职能部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村改社区”工作,很多政策问题都难以协调到位。

三是缺乏有效的协调指导手段。

如社区服务工作,近年来都是社区在自发组织开展,政府虽有政策但无资金支持,社区不得不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来开展服务。

4、投入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一些工作的正常开展。

以去年为例,按预算我办公室的办公经费为5.4万元,而实际开支23.85万元(包括11.5万元换届选举经费,至今财政仍未拨款),其中资料打印费4.31万元,打印耗材1.55万元,接待外省市参观考察300余人次,接待费3.12万元,社区干部培训费6.7万元。

这样,一方面挤占了民政工作经费,另一方面,影响了一些工作的正常开展。

如按要求准备全市统一的社区居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内容的印发、社区直选的试点、社区信息软件的试用、社区服务品牌的培育等,因为没有经费无法开展。

二是设施经费兑现困难。

按XX年第24次市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要求,去年有95个社区进行了申报,经验收合格的有73个社区,而因为经费的原故,只有30个社区享受了补贴。

另一方面,已建好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社区中,由于得到市级支持的社区很少,社区往往债台高筑,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街和社区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社区工作经费和设施经费的支持仅限于城市社区,而县(市)的小城镇社区既得不到城市社区资金支持,也得不到农村村委会的资金补助,小城镇社区建设工作开展十分艰难。

即将进行的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社区和农村一级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建设和管理任务也日益重要。

根据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十二次民政会议工作部署,下阶段着重抓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一个主题,打造两个平台

全年工作以突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以完善城乡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加快建设管理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城乡社区,以打造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

1、继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区基础。

一是继续协调有关部门,着力解决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问题,夯实和谐社区基础,力争到XX年底按计划、按标准基本完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达到创文明城市标准。

其中芙蓉、天心、岳麓、雨花为100%,开福区90%的社区用房达到市定标准。

(即“老城区300m2、新城区500m2以上”。

二是组织对新当选的社区居委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管理和服务居民的工作技能,同时落实好他们的相关待遇。

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制定我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发[XX]14号文件、推进社区服务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重点推介“雷锋超市”互助服务、养老服务、物业服务、文体服务、未成年人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探索建立社区服务政府主导的行政机制、社区居民的互助机制、社区组织和社区单位的参与机制、企业运作的市场机制的互动、互联、互补。

四是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五是协调督促政府各部门履行社区建设工作职责,切实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为社区减轻工作负担。

2、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筑新农村建设平台。

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平台和载体。

我市将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结合农村实际,在农村试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目前,省民政厅已在我市的浏阳市和开福区进行试点,我市也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在全面推广。

通过合理整合农村资源,积极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科技、教育、文化、劳动、法律等服务进农村社区,建立健全有效覆盖、有序参与的农村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3、完善村民自治,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抓好长办发[XX]3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重点抓好220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突出抓好“三个五”的工作重点,即保证村务公开内容、时间、形式、程序、监督五个环节的到位,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五个组织的建设,抓好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五项制度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与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督促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共同研究部署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切实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督查,年内市级拟组织开展2次以上专题督查,县、乡实行季度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精心准备,搞好做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

按照长发[XX]25号文件规定,市级每两年召开一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表彰先进。

按《长沙市和谐社区评分细则》验收评比表彰一批“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并予以资金奖励。

会议时间拟订下10-11月,将社区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三项工作一同部署。

落实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经费。

按XX年第24次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对市区建房达标社区补贴费10万元,去年有95个社区进行了申报,经验收合格的有73个社区,而因为经费的原故,只有30个社区享受了补贴。

为迎接XX年的文明城市的验收,今年又有84个社区未达标的社区正在积极筹建中。

因此,建议市委政府按会议纪要精神将127个社区的办公服务设施经费1270万元追加列入财政预算。

落实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经费。

目前,我市浏阳市、开福区已纳入全国和全市农村社区试点,市本级也即将在各县(市、区)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按民政部、省民政厅试点要求,我市必须配备一定的试点经费,恳请市政府按城区补助社区设施的标准(10万元/社区),安排试点经费350万元。

各区、县(市)认真贯彻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社区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婚姻登记取得了很大进展,突出体现为“五个明显”:

一是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为使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达到“老城区300m2,新城区500m2以上”的标准,各区均出台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奖励扶持政策,并安排了专项经费。

岳麓、开福区还将社区办公房建设纳入了区今年的实事工程。

全市共新建、改建、扩建了84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面积41152m2,平均达564m2/社区。

此外,加强了对开发商提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监管。

二是部门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如为解决社区用房,市规划局加强了对大型开发项目配套建设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监管;为改善社区环境,市城管局牵头开展了100个社区标准化建设活动;为繁荣社区文化,市文明办、市文化局组织开展了社区文化艺术节;为改进社区治安,市综治办加强了社区治安巡防队员的配备等。

三是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明显提质。

各社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贴近群众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管理服务活动。

如开展社区物业管理、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挖掘社区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等,一批社区服务品牌相继涌现,如浏正街的“邻里节”活动、杨家山社区的“红歌晚会”、马王街社区的“老街坊影院”、牛婆塘社区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赤岗社区的“义工俱乐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在社区服务方面,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竭力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目前,全市有服务网点3070个,志愿者队伍14.46万人,部分社区和街道还设有热线电话、呼叫服务、社区网站服务等硬件服务。

在着力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贴近群众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职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社区党建“四百工程”、“三联五带头”、“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站和志愿者队伍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四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长沙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长办发[XX]35号),《办法》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监督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

各级普遍对村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市、区县(市)、乡镇三级共举办培训班20余期,参加培训近万人次。

如浏阳市由市委、政府组织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

绝大多数村均按规定公开了村级事务,重大村务普遍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策,大多数村民主理财小组切实履行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保障了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了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监督。

村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和市对区县(市)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经管局就村务公开工作开展了联合专题督查,区县(市)的季度督查已形成惯例。

四是进一步强化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总结了开福区“村财村管、乡镇监督”的经验和浏阳市“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参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经验,并在全国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获得了高度评价。

重点抓了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五是婚姻集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开展了婚姻登记窗口规范化建设活动,开福区、雨花区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

宁乡县、望城县已争取落实了婚姻登记人员编制,为实行婚姻集中登记打好了基础。

市政府已出台了婚姻集中登记的通知,要求各县市XX年底全面完成任务。

 

2021年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

化工二村社区民防建设工作总结

    化工二村社区位于清浦区西南片化工区,东至金英中学西围墙,西至城西路,南至化工1号路,北至解放西路。

共有楼道60栋,占地面积约100亩。

现有住户1748户,总人4460人,共有志愿者队伍3支,共有65人。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民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度重视下,化工二村社区民防工作,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最广泛的参与为根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架构,不断夯实社区民防工作的基础

以社区骨干为班底,成立社区民防工作站。

社区主任担任站长,社区民警、民防志愿者和物业人员为成员。

以社区民警和物业保安为主,组成的治安消防队伍。

以社区志愿者为主组成的14人的医疗救护队伍,从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

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稳定的人员队伍为社区民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章立制,拟制应急预案,规范完善社区民防工作的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民防预案,是民防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础。

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浦楼街道化工二村社区民事防护预案》、《浦楼街道化工二村社区民事防护保障方案》等,并制定了社区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值班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防演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防建设工作机制。

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结合社区实际,抓好预案细化,实现可行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各项制度和工作预案的建立,保证了整个灾情处理流程的有条不紊,提高了社区民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民防工作的氛围

为了做好社区民防宣传工作,首先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传达民防进社区文件精神。

挑选楼栋长、退伍军人、退休党员在小区广场、主干道、单元楼发放《民防工作进社区致居民一封信》、《人民防空知识宣传册》、《逃生技能手册》等共计XX多份。

做各类民防宣传靠牌15快、画廊5处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是坚持做到每周组织一次社区干部学习民防知识、每月组织一次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并对辖区内的少年宫的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民防知识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有的放矢开展培训。

对社区干部、民防志愿者队伍开展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知识培训,确保社区指挥员懂组织能指挥;通过民防教育基地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四、大力投入,设计载体,强化应急演练,切实增强社区民防工作的实效

社区是民防工作的前沿,具有掌握信息快、了解灾情快、队伍调动快、现场处置快的特点,为确保战时民防队伍拉得出、打得响,我们在民防建设中,首先配备各类民防器材,如民防手摇警报器、应急包、对讲机、防毒面罩、民防健身器材等20多种器材。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

首先努力通过宣传教育将防护工作渗透到每户家庭,在社区民防工作站外墙设置民防宣传电子屏,利用电子屏和原有的宣传栏、展板进行民防教育宣传,让每个居民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技能,真正做到进家落户到人。

其次在社区内安排了流动勘察队伍,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并处置险情。

要求街道民防工作主要领导、社区居委会书记、应急工作人员和部分社区居民的通讯工具,24小时开机,保证通信畅通,实现各类动态信息监控到位。

紧接切实加强应急演练,今年11月9号,在街道防办和消防队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