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0239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docx

汽机专业培训讲义

华能陕西秦岭发电有限公司

600MW汽轮机介绍培训讲义

 

 

汽机专业组

 

汽机专业组

2009.8.5

第一节汽轮机组的总体设计、布置、主要特点及汽轮机主要参数

一、600MW汽轮机组的总体设计

1.汽轮机总体设计:

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设计容量为4×600MW。

汽轮机采用复合变压运行方式(30~90%);汽轮机具有七级非调整回热抽汽,共38级,设计寿命不少于30年。

2.汽轮机生产厂家:

东方汽轮机厂(引进日立技术)

3..汽轮机型号:

NJK622-24.2/566/566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设计最大连续出力为668.884MW,额定出力622.542MW

额定工况下,汽轮机的设计效率分别是:

高压缸:

86.49%,中压缸:

93%,低压缸:

92.5%,汽轮机总效率为91.9%。

二、汽轮机布置型式

汽轮机采用纵向布置,机头朝向扩建端,机组总长度为26.75米,最大宽度为7.5米,设备最高点距运转层的高度为6.34m。

汽机房分三层:

底层0.00m,中间层:

6.9m,运转层14.7m。

1.汽机房底层:

凝汽器、凝结泵、机械真空泵、闭式循环冷却水泵、闭式循环水热交换器、发电机密封油装置、汽机头端布置有主油箱及润滑油冷却器。

润滑油净化装置及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两个背包式疏水扩容器分别布置在凝汽器外侧。

靠B排布置有小汽轮机供油装置。

2.汽机房中间层:

设有高压旁路装置、两根小机排汽管道、发电机封闭母线、6kV配电装置、凝结泵变频室、轴封冷却器及轴封风机、抗燃油装置、轴封系统阀门站、主蒸汽、再热蒸汽及其它汽水管道及阀门站等,#7低压加热器布置在凝汽器喉部。

3.汽机房运转层:

此层为大平台结构,布置有汽轮机及发电机本体,两台汽动给水泵头对头纵向布置在靠近B排柱侧,靠汽轮机A排侧布置有两台低压旁路系统,发电机励磁整流柜及励磁小室。

4.除氧间布置:

分四层:

底层0.00m,中间6.9m,运转层14.7m,除氧器层20.6m

0.00m————汽动给水泵前置泵,化学精处理再生装置

6.9m————#5、6号低压加热器及相关管道阀门站

14.7m————#1、2、3.高压加热器及相关管道阀门站

20.6m————除氧器层露天布置有除氧器及闭式膨胀水箱

三、汽轮机主要特点

1)汽轮机为纯冲动式汽轮机,级数相对较少,高中压缸采用合缸,减小了轴向长度和轴承数量。

轴端汽封和轴承箱均处在温度较低的高、中压排汽口区域。

2)高中压缸采用头对头布置方式,两个低压缸对称双分流布置,可大大减少轴向推力。

3)汽轮机各个转子与发电机各转子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轴系为挠性轴系。

叶片采用弯曲/弯扭静叶和弯扭动叶,末级叶片为661mm空冷末级叶片。

4)汽轮机启动方式是中压缸启动。

5)低压缸采用落地轴承。

四、汽轮机主要参数

铭牌工况(TRL):

622.542

主蒸汽压力:

24.2Mpa主蒸汽温度:

566℃主蒸汽流量:

2039t/h

再热蒸汽压力:

4.357Mpa再热蒸汽温度:

566℃再热蒸汽流量:

1650t/h

背压:

30kPa高压缸排汽压力:

4.841Mpa高压缸排汽温度325℃

热耗率:

8392kJ/kW.h汽耗率:

3.02kg/kW.h

设计冷却水温度:

34.4℃

机组发电设计标准煤耗:

289g/KW.h机组供电设计标准煤耗:

308g/KW.h

厂用电率:

6.09%(单台机组)

第二节汽轮机本体介绍

一、汽缸

1.高、中压缸:

①高中压缸采用合缸技术:

这种布置方法是将高压内缸和中压内缸布置在同一个外缸之内,减少了轴承和轴封数量,缩短汽轮机的跨度,而且蒸汽流向相反,可以更好的平衡轴向推力。

高温部分集中在汽缸的中段,轴承和调节部套受高温影响较小,两端外轴封漏汽较少。

高中压合缸结构的汽轮机主要缺点是:

高中压分缸隔板承受较大的压差,在汽轮机变工况时产生较大热应力,机组的动静部分胀差不容易控制,由于高中压进汽管道集中布置在中部,显的拥挤,给检修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为了防止汽轮机在甩负荷时,中间汽封室积压串汽,引起汽轮机超速,本汽轮机在中间汽封室设置事故排放阀,在甩负荷时,将中间汽封室的存汽引至凝汽器。

②高中压缸为双层缸结构:

双层缸结构可以使热应力分散于两缸,内缸的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变小,在承受相同的热应力的情况下,缸体壁厚可以减薄,有利于变工况运行。

双层缸结构的汽轮机汽缸法兰薄,在变工况情况下,这些部件的温度变化较快,没必要设置专门的法兰螺栓加热装置。

③汽缸缸体采用抗高温材料:

由于高压及中压部分进汽压力、温度的升高,必须在材料、结构及冷却上采取相应措施。

高中压内/外缸材质采用ZG15Cr1Mo1V/改良型ZG15Cr1Mo1V,本汽轮机汽缸高压部分采用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CrMoV钢;在结构上保证内缸的最大工作压力为喷嘴后的压力与高排压力差,外缸最大工作压力为高排压力与大气压之差,有效的降低了汽缸的工作压力,同时进汽口及遮热环的布置使得汽缸有一个合理的温度梯度,便于控制汽缸热应力,保证汽缸的寿命损耗在要求的范围内。

2.高、中压缸的通流部分:

汽轮机的高压部分共有8级,中压缸有6级,高压缸第六级后抽出蒸汽作为1号高加的加热汽源,从高压缸排汽抽出一部分蒸汽作为2号高加的汽源。

中压缸共有两级抽汽,分别供3号高加和除氧器。

为了减小汽轮机的漏汽损失,在高中压缸通流部分内外缸的端部、转子和隔板、叶片护环和内缸之间,都设置了汽封装置。

3.低压缸:

汽轮机有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低压缸。

两个低压缸均为双分流对称结构,从中部进汽,在中分面上将汽缸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每个低压缸共有12级动叶片,对称布置在低压内缸的两侧,共有三级抽汽供三个低压加热器用汽,分别从第16级、17级、18级后抽出。

在低压转子两侧分别通入轴封蒸汽供低压轴封用,共有三齿两腔室,在轴封与轴承座之间装设有挡油环。

在低压外缸的顶部装设有两个大气泄放阀。

在轴承座内装设有轴承振动监测装置、轴振检测装置等测量装置。

汽轮机高中压内下缸

汽轮机高中压内上缸

汽轮机高中压外下缸

汽轮机高中压内下缸

二.转子、叶片及联轴器:

汽轮机转子分为高中压转子、低压A转子和低压B转子,通过刚性联轴器联接。

各转子各自支撑在两个轴承上,整个轴系通过位于2号轴承座内的推力轴承定位。

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均为整锻无中心孔转子,在相同热应力的条件下,增大了转子的循环寿命,降低了制造成本。

高中压转子材质为KT5000DLS6,低压A、B转子材质为30Cr2Ni4MoV。

为了保证汽轮机转子无瑕疵,精确校平衡和具有高性能,转子锻件的坯件经过真空浇注。

转子本体经过加工后,其本身带有叶轮、轴承轴颈、联轴器法兰和推力盘。

转子金属材料脆性转变温度(FATT)的数值为:

高中压转子≤100℃,低压转子≤-1.1℃。

 

汽轮机轴系通流部分由38个结构级组成,其中高压部分8级(包括1个调节级),中压部分为单流6级,两个双流低压缸共2×2×6级,高压缸动叶采用边界层抽吸技术,在菌形叶根中间体上有抽吸孔。

动叶采用型损、攻角损失更小的高负荷叶型(HV)。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高中压转子、两根低压转子、发电机转子全部采用刚性连接,每根转子分别有两个轴承支承。

轴系的四根转子的联轴器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联轴器的两个法兰面分别与各自的转子锻成一整体,联轴器的两个法兰面有配合螺栓紧固并保证两转子同心。

三.汽轮机轴承:

汽轮机共设8个支持轴承,其中1、2号轴承型式为可倾瓦,可倾瓦轴承表面有一层巴氏合金,每三块可倾瓦组成一组,在机组运行期间每块可以在轴的旋转方向上自由摆动,从而在轴瓦与轴之间形成最佳油膜。

3、4、5、6、7、8号轴承型式为椭圆瓦,椭圆型瓦的特点是:

内部为椭圆,缩小上部间隙,增大两侧间隙,上下瓦都形成油膜,有利于形成液态摩擦,增大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使油流量增多,加强对轴承的冷却。

此型式轴承在较重载荷时,具有较强的抗失稳能力及相对较厚的油膜厚度,在相同工况下,轴承相比其它轴承具有相对较低的钨金温度和润滑油温升。

汽轮发电机组的推力轴承位于高中压缸与低压A缸之间,采用倾斜平面式双推力盘结构,这种结构的推力轴承由沿圆周方向的10条油槽将推力瓦面分割10个扇形瓦块形成,每块沿圆周方向倾斜的以保证瓦块内径处的润滑流量均衡,轴向推力通过推力盘直接作用在推力轴承的工作面或非工作面上,传递给组装在推力盘轴承的瓦块上,经瓦块的支承块、平衡块、基环、推力轴承的外壳传递到机座上。

四、盘车装置:

本汽轮机采用的盘车装置为低速盘车,安装在低压缸B和发电机之间,电动机驱动,配置气动操纵机构。

主要有以下特点:

A、在汽机转速降至零转速时,既能电动盘车,也能手动盘车;既可远方操作,也可就地操作。

B、盘车装置是自动啮合型的,盘车转速为1.5r/min。

C、盘车装置在汽轮机冲转达到一定转速后自动退出,并能在停机时自动投入。

D、盘车装置与顶轴油系统间设联锁,防止在油压建立之前投入盘车,盘车装置正在运行而油压降低到不安全值时能发出报警,当供油中断时能自动停止运行。

五.轴端密封:

汽轮机轴端密封装置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在汽轮机压力区段防止蒸汽外泄,确保进入汽轮机的全部蒸汽都沿汽轮机的叶栅通道前进做功,提高汽轮机的效率;二是在真空区段,防止汽轮机外侧的空气向汽轮机内泄,保证汽轮机组有良好的真空,降低汽轮机的背压,提高汽轮机的做功能力。

汽轮机的轴端密封采用梳齿式密封形式,高中压和低压A缸轴封采用高低齿结构,低压B缸轴封采用平齿汽封,分段安装在轴封盒上,固定形式与隔板汽封相同。

汽封盒在安装时,也是遵循与汽轮机中心线一致的原则,下汽封盒通过挂耳挂在下汽缸相应洼窝处,挂耳的顶部与汽缸结合面应留一定的膨胀间隙。

轴封盒底部有纵向键定位。

上汽封盒与下汽封盒用销子和螺栓固定在一起。

高温区域使用的汽封片由铬-钼钢制成,低温区域使用的汽封由镍铜合金制成,汽封块弹簧片用铬-镍铁合金制成。

,上汽封盒汽封块用压板固定在轴封盒内。

本汽轮机高中压外缸有三腔室密封,低压缸两个腔室,高中压内缸共有五个腔室,有一套压力、温度可调整的自密封系统供汽。

 

汽轮机汽封组结构图

汽轮机高压缸端部汽封组结构图

第三节汽轮机调速系统

600MW超临界汽轮机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Electro-Hy由auhcControlSystem,简称DEH)。

DEH将数字计算机系统与液压执行机构的优点结合起来,使汽轮机调节系统执行机构(油动机)的尺寸大大缩小,同时解决了日趋复杂的汽轮机控制问题,并且具有迟缓率小、可靠性高、便于组态和维护等特点。

1、DEH系统的组成:

DEH系统由数字式控制器、阀门管理器、液压控制组件、进汽阀门和控制油供油系统组成,并与工作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数据采集系统(DAS)、机械测量系统(TSI)、防超速保护(OPC)、跳闸保护系统(ETS)、自动同期装置(AS)相连接,还留有与锅炉燃烧控制系统(BMS)等的通讯接口。

它又是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一个子系统,可实现机、炉协调控制(CCS)。

①工作站:

工作站是DEH系统的上位设备。

工作站也称操作台,它包括终端设备、显示器和键盘,是操作员运行监视和操作的平台。

通过显示界面,运行人员可以了解各系统的组成、运行状态和参数,以及重要参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控制阀式选择和控制参数设置。

工程师站是以工控计算机为主体,配置有显示器和打印机,供运行工程师对系统组态和控制程序进行离线或在线的调试和修改,监测数据的储存、复制和表格打印。

②数字式控制器:

数字式控制器是DEH系统的核心设备,安装在电子间的控制柜内。

它由几台专用计算机组成,几个计算机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完成数据处埋、通讯、运算、监测和控制任务。

阀门管理器接受数字式控制器发出的蒸汽流量请求值,进行主蒸汽压力修正和阀门特性线性化处理,使输出的阀门开度指令与机组的能量需求对应,并接受确定阀门控制阀式(单阀或循序阀调节)指令。

③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是控制进汽阀开度的执行机构,每一个进汽阀都配置一套液压控制系统。

根据各进汽阀的作用不同,该系统分为控制(伺服)型和开关型两种。

控制型液压执行机构由电液转换器(电液伺服阀)、单侧进油的油动机、阀位测量和快速卸载阀等部件组成。

开关型液压执行机构,不需要接受调节信号控制,故不配置电液转换器和阀位测量装置。

电液转换器由磁力矩马达、喷射式油压信号发生器和断流式错油门等组成,其作用是将阀位调节信号放大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油压信号,改变其错油门滑阀的位置,使油动机进油、或排油、或断油,控制进汽阀门的开度。

当机组出现异常情况,危及设备安全时,系统发出保护信号,便跳闸保护系统(ETS)的电磁阀动作,危急遮断油失压,快速卸载阀打开,油动机迅速泄油,进汽阀快速关闭。

2.DEH系统的控制方式:

DEH的控制阀式有“操作员自动”,“程序控制”和“协调控制”三种,

(一)、操作员自动(OA)方式。

在系统正常的条件下,阀位限制未投入。

在此方式下,由操作员设定目标转速和升速率,或目标负荷和升负荷率,DEH系统按此设定自动控制机组启动、停机和变负荷。

(二)、程控方式(ATC)。

该方式也称自动程控启动方式。

在机组启动时,由“操作员自动“切换为“程控方式”后,DEH系统按机组的温度状态和预定的程序,以及转子应力水平进行冲转、升速、暖机、并网、带初始负荷。

此后自动切换为操作员自动方式,由操作员设定目标负荷和升负荷率,完成升负荷过程。

(三)、协调控制方式(CCS)。

协调控制是在机、炉自动控制系统均完好,机组已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投入的运行方式。

在此方式下,DEH系统接受CCS主控制器发出的调节信号。

若汽机为“手动”,则采用“炉跟机”方式;若锅炉为“手动”,则采用“机跟炉”方式。

3.DEH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①自动整定伺服系统静态关系。

②自动挂闸。

③启动前的控制和启动方式;自动判断热状态。

④转速控制:

设置目标转速、设置升速率、过临界、暖机、3000r/min定速。

⑤负荷控制:

并网带初负荷;

升负荷:

目标、负荷率、暖机;

主汽压力控制;

负荷控制;

一次调频;

CCS控制;

高、低负荷限制;

阀位限制;

主汽压力限制。

⑥超速保护。

⑦在线试验:

喷油试验;

机械超速试验、电气超速试验;

阀门活动试验;

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

阀门严密性试验。

⑧自动/手动方式之间的切换。

⑨ATR热应力控制。

第四节600MW汽轮机组热力系统及相关系统和主要辅助设备介绍

一、原则性热力系统

原则性热力系统主要由下列各局部热力系统组成:

连接锅炉、汽轮机的主、再热蒸汽管道;抽汽回热系统;主凝结水系统;除氧器和给水泵的连接系统;补充水系统等。

对抽汽回热系统而言,习惯上,以除氧器为分界,把除氧器范围内的输入输出系统称为除氧器系统;除氧器以后,至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加热系统称为高压回热加热系统;凝汽器输出至除氧器的凝结水系统,称为低压回热加热系统。

二、主、再热蒸汽系统:

主蒸汽管道采用2-1-2连接方式,在主蒸汽进入主汽阀前分成两路,分别接至汽轮机左右侧主汽阀。

再热冷段管道由高压缸排汽口以双管接出,合并成单管后直至锅炉再热器前分为两路进入再热器入口联箱。

再热热段管道,由锅炉再热器出口联箱接出两根后合并成一根管,直到汽轮机前分为两路接入汽轮机左右侧中压联合汽门。

三、回热抽汽系统系统:

汽轮机具有七级非调整抽汽。

一、二、三级抽汽分别向三台高压加热器供汽,四级抽汽除供除氧器外,还向辅助蒸汽系统供汽;二级抽汽作为辅助蒸汽系统的备用汽源。

五至七级抽汽分别向三台低压加热器供汽;为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进水,除七级抽汽管道外,其余抽汽管道上均设有气动止回阀和电动隔离阀,前者作为防止汽轮机超速的保护,同时也作为防止汽轮机进水的辅助保护措施;后者是作为防止汽轮机进水的隔离措施。

在四级抽汽管道上所接设备较多,且有的设备还接有其他辅助汽源,为防止汽轮机甩负荷或除氧器满水等事故状态时水或蒸汽倒流进入汽机,故多加一个气动止回阀,且在四段抽汽各用汽点的管道上亦均设置了一个电动隔离阀和止回阀。

四、凝结水系统:

凝结水系统设两台100%容量立式变频凝结水泵,三台低压加热器,一台轴封冷却器,一台内置式除氧器,一台300m3凝结水贮水箱,两台凝结水补充水泵和一台凝结水输送水泵,其中两台凝结水补充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凝结水精处理采用粉末树脂处理技术。

轴封冷却器出口凝结水管道上设有最小流量再循环系统至排汽装置。

再循环最小流量取凝泵和轴封冷却器要求的最小流量较大者,以冷却机组启动及低负荷时轴封漏汽和门杆漏汽,满足凝结水泵低负荷运行的要求。

凝结水贮水箱所配凝结水输送泵,仅在机组启动时给系统充水。

当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两台凝结水补充水泵向排汽装置中凝结水箱补水,当凝结水箱水位升高时,通过凝结水管道上的放水管排入贮水箱,以保持凝结水箱水位。

在凝结水箱补水管道上设有水位控制阀,用以调节凝结水箱水位。

排汽装置除能接受主机排汽、本体疏水以外,还具有接受低压旁路排汽、高、低加事故疏水、接受小机凝结水及除氧器溢流水的能力。

其喉部内设置有7号低加和低压旁路的三级减温减压器。

设备介绍:

①凝汽器:

由东方汽机厂配套生产,型号为N-40000型。

②凝结水泵:

由长沙水泵厂生产,型号C720Ⅲ-4。

凝结水泵性能参数

泵型号

C720Ⅲ-4

泵使用工况点

正常运行点

(保证效率点)

设计点

项目

单位

流量

t/h

1560.85

1745.09

最小流量

t/h

389

434

扬程

m

291.7

308.0

效率

82.5

83

必须汽蚀余量

m

3.75

4.20

转速

r/min

1410

1480

出水压力

MPa

2.86

3.02

轴功率

kW

1501.2

1764.1

关闭扬程

m

359

402

接口法兰

公称压力

进口

MPa

PN1.0

出口

MPa

PN6.3

接口管子规格

(φ×S)

进口

mm

DN800

出口

mm

DN500

接口方位

进口

水平

出口

水平,与进口成180°

旋转方向

逆时针(从电机向水泵看)

③轴封加热器:

轴封加热器采用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JQ-150型卧式轴封加热器。

轴封加热器主要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

型式

卧式、冷却水内旁路

换热面积

m2

150

冷却水量

t/h

≥500

水侧工作压力

MPa

4.3

蒸汽侧工作压力

MPa

0.0951(绝对)

五、给水除氧系统:

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配置2×50%汽动给水泵,各给水泵前均设有前置泵。

给水泵小汽轮机正常工作汽源来自主汽轮机四段抽汽,备用汽源来自冷再。

小汽机的调试汽源来自辅助蒸汽系统。

小汽机排汽进入主机凝汽器。

机组正常运行时,两台汽动给水泵并联运行,单台给水泵可供给锅炉50%BMCR的给水量。

给水泵汽轮机调节系统采用电-液控制系统。

调速范围2800~6000r/min,而且在调速范围内无临界转速。

给水系统中三台高压加热器采用大旁路系统,3号高加出口设电动闸阀,1号高加出口设电动闸阀,旁路设一电动闸阀,该系统具有系统简单,阀门少,投资节省,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除氧器为内置式除氧器,水箱有效容积为235m3,相当于约6.24分钟的锅炉最大给水量。

主要设备介绍:

①给水泵前置泵:

沈阳透平生产的QG400/300CW离心泵。

前置泵主要技术规范

项目

单位

运行工况

额定

(保证效率点)

设计

流量

单泵最

大流量

单泵最

小流量

泵型号

QG400/300CW

进水温度

184.9

188.3

188.3

184.9

进水压力

MPa(g)

1.12

1.21

1.21

1.12

流量

m3/h

1219

1310

1310

305

扬程

m

129

124

124

152

效率

%

81

81

81

42

必需汽蚀余量

m

3.2

3.8

3.8

密封型式

机械密封

转速

r/min

1480

出水压力

Mpa(g)

2.24

2.28

2.28

2.43

轴功率

kW

466

479

479

341

重量

kg

3500

接口法兰

公称压力

进口

Mpa(g)

2.5

出口

Mpa(g)

4

接口管子规格(φ×S)

进口

mm

φ480X14

出口

mm

φ377X12

旋转方向

顺时针(从电机向泵看)

轴承型式

推力球轴承+向心球轴承

驱动方式

电动机

②汽动给水泵:

汽动给水泵是沈阳透平生产的MDG366型离心泵。

汽动给水泵主要技术规范

项目

单位

运行工况

额定

(保证效率点)

设计

流量

单泵最大

大流量

单泵最小

小流量

泵型号

MDG366

进水温度

184.9

188.3

188.3

184.9

进水压力

MPa(g)

2.24

2.28

2.28

2.43

进水流量

m3/h

1219

1310

1310

350

出水流量

m3/h

1191

1280

1280

/

扬程

m

3276

3342

3342

4121

效率

%

84.8

83.6

83.6

52.8

必需汽蚀余量

m

43

49

49

/

密封型式

机械密封

转速

r/min

5480

5635

5635

5480

出水压力

MPa(g)

30.56

31.04

31.04

38.1

轴功率

kW

11177

12321

12321

6561

抽头压力

MPa(g)

10.5

10.7

10.7

/

抽头流量

m3/h

28

30

30

/

轴振

mm

0.04

接口法兰

公称压力

进口

MPa(g)

5

抽头

MPa(g)

25

出口

MPa

48

接口管子规格(φ×S)

进口

mm

φ377×10

抽头

mm

法兰9115.13-88-80-250

出口

mm

φ355.6×40

重量

kg

20100

旋转方向

顺时针(从给水泵汽轮机向给水泵方向看)

轴承型式

滑动轴承+推力轴承

驱动方式

汽轮机

③给水泵小汽轮机:

小汽轮机采用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G16-1.0型汽轮机。

给水泵小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

 

名称

单位

东汽

1

型式

 

单缸、单流、单轴、冲动式、纯凝汽、再热冷段汽外切换

型号:

G16-1.0

2

最高排汽压力(主机TRL工况时)

kPa

<50

3

额定排汽压力(主机额定工况时)

kPa

14

4

保证汽耗率

kg/kW.h

5.331

5

额定工况内效率

%

83.62

6

额定功率

kW

9526.7

7

最大连续功率

kW

16000

8

额定转速

r/min

5500

9

最大连续转速

r/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