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026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投标方案文档格式.docx

3)设备间和干线交接间等专用房间,必需具有如下条件。

(1)土建工程必需全数完工,墙壁和地面均平整,室内通风、干燥、光洁,门窗齐全,门锁性能良好,钥匙齐全,以保证房间安全靠得住。

(2)房间内按设计要求预先设置的地槽、暗敷管路和洞孔位置、数量和尺寸均正确无误,知足安装施工需要。

(3)对设备间内铺设的活动地板应认真检查其施工质量。

活动地板应有防静电办法,并符合有关标准,接地装置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和相关标准要求。

(4)设备间和交接间内均应设置靠得住的220V、50Hz的施工电源,并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便施工和维修利用。

房间的面积大小、环境温湿度条件、防尘和防火办法等都符合工艺设计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的有关规定。

材料质量控制

1按照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现场勘探记录和施工方案编制材料利用计划,包括各类规格电缆桥架的直线段、弯通、桥架附件及支、吊架等。

2按照设计要求和现场勘探记录,编制电缆利用计划,包括各类规格、型号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等。

3电缆桥架的进货查验:

桥架产品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查验报告,并按清单清点桥架或附件的规格和数量。

4桥架外观检查:

测量外形尺寸与标称型号规格是不是一致。

5热浸镀锌桥架镀层表面应均匀、无毛刺、过烧、挂灰、伤痕、周部未镀锌(直径2mm以上)等缺点,螺纹镀层应滑腻,螺栓能拧入。

电镀锌的锌层表面应滑腻均匀,无起皮、气泡、花斑、划伤等缺点。

喷涂应平整、滑腻、均匀、不起皮、无气泡水泡。

桥架焊缝表面均匀,无漏焊、裂纹、夹渣、烧穿、弧坑等缺点。

桥架螺栓孔径在螺杆直径不大于φ16时,可比螺杆直径大2mm。

同一组内相邻两孔间距允许误差±

0.7mm,任意两孔间距允许误差±

1mm。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允许误差±

1.2mm。

6查验工作完成后,将结果如实存档。

将搜集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查验报告整理后一并存档。

7电缆进货查验:

1)供给商应提供每一个品种、每种规格电线的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CCC"

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复印件。

2)检查电线规格型号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截面尺寸、绝缘层是不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查验工作完成后.将结果如实存档,将搜集的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查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整理后一并存档。

8布线产品进货查验:

1)提供综合布线产品检测报告。

2)产品应通过UL等认证。

3)入口产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商检证明、报关单,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利用、保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

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管路敷设

基础验收处理

线缆敷设

设备开箱检查

设备安装

线缆端接

系统测试

 

2施工工艺

1)钢管、金属线槽敷设

钢管、金属线槽敷设参照本方案相关要求进行。

同时还要知足下列要求:

布放双护套缆线和骨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双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预埋线槽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不超过40%。

2)线缆敷设

(1)布线内容:

水平区线缆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垂直部份,数据利用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内网),室内八芯多模光缆(外网),语音采用25/50对三类大对数线缆等。

室内六芯多模光缆(内网)由地下一层消防控制室引出,至各个弱电间及CMO电脑机房,共19根,室内八芯多模光缆(外网)由地下一层弱电机房引出,至各个弱电间及CMO电脑机房,共20根。

25/50对三类大对数线缆由地下一层弱电机房引出,至各个弱电间及CMO电脑机房,共20根50对三类大对数线缆和8根25对三类大对数线缆。

(2)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所有线缆均利用低烟无卤产品。

②线缆布放时应遵循先远点后近点的布放原则,尽可能避免浪费。

③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④线缆不该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滑腻,以避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⑤线缆在布放前两头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楚。

⑥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智能化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无接头。

⑦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机柜周长的一半,不小于1m;

工作区为30cm;

光缆在弱电配线间内预留长度为5m;

在网络分线机房内预留长度为10m,大对数线缆在弱电配线间内预留长度为5m,在网络分线机房内预留长度为10m,以备以后接线利用,在过线盒内预留15cm,以备接线或特殊要求利用,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3)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8倍。

②骨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③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④采用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悬挂线缆的支点距离不大于1.5m,并应制作专用线缆牵引端头,如图。

图线缆牵引示用意

⑤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

光缆出盘处要维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量,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图光纤链路测试连接图

⑥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刹时最大牵引力不该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增强芯上。

(4)线缆标识

①线缆应采用永久标识,标识为打印机印,并能有防破坏保护办法。

②数据线缆和语音线缆应利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③内网光纤外网光纤应利用不同颜色光缆进行区分。

3)设备安装

(1)机柜安装

①在弱电间内设置2台19”标准机柜,一台用于安装数据线缆,一台用于安装语音线缆。

所有水平线缆均卡接在19"

的24口配线架上。

语音垂直干线采用三类25对/50对的大对数电缆,卡接在19"

的110配线架上,数据垂直干线采用8芯多模光纤,熔接在19"

的光纤配线架。

②在消防控制室内提供2台42U机柜,一台用于骨干光纤和线缆汇聚,一台用于客流统计系统。

③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机柜定位。

在机柜下对应的位置,将抗静电地板开槽,以保证地板下的电缆引入机柜。

将机柜稳装在由8号槽钢定制的设备基础上,并用螺栓加防松垫圈固定,避免因机柜过重造成地板和设备的损坏。

④机柜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厂家规按时,垂直度误差不该大于2mm,水平误差不该大于2mm。

⑤机架上的各类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类标志完整清楚。

⑥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⑦在机架上安装设备时,各设备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空气流通,有助于设备的散热。

(2)配线架安装要求

①采用下出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②各直列配线架垂直倾斜误差不该大于2mm。

③接线端子各类标志应齐全,如下图。

图配线架安装图

(3)各类配线部件安装要求

①各部件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②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维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接地要求

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线槽、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维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靠得住。

接地体电阻小于4Ω。

4)线缆端接

(1)缆线端接的一般要求:

①缆线在终接前,必需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接。

②缆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③缆线终端处必需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④缆线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⑤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倒置和错接。

(2)对绞电缆插座和连接硬件的端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利用专用剥线工具剥除电缆护套,注意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对绞线应尽可能维持扭绞状态,避免因弯曲等造成线对的发散、分离。

②对绞线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需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不能将T568A/T568B两种标准混用,本工程采用T568B打接线缆和模块,然后采用专用打线工具进行端接后再安装插座帽,T568A/T568B如图所示。

③对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

图线缆模块端接示用意

④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3)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光纤融接处加光缆接续专用热缩套管加以保护,利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②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③光纤耦合器为ST接口。

④光缆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光端盒如下图所示。

图光端盒

(4)跳线的连接

①各类跳线缆线和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各类跳线长度应依据设备现场情况肯定,一般对绞电缆不该超过5m,光缆不该超过10m,光纤跳线采用ST-LC型号。

5)面板安装

综合布线面板采用双口信息面板,一个数据点,一个语音点,面板需要有标识安装位,并具有防尘装置。

(1)一般应安装与店铺内的吊顶上方,靠近店铺分派电箱30cm处,有柱靠柱,无柱靠梁,无梁无柱的需要增加吊杆,模块和面板固定在底盒上,避开空调风管,以便于通过检修口进行保护。

(2)对于分割面积较大(超过150㎡)的独立店铺,需要额外增加点位数,依照每150㎡增加一组线缆(即2个语音和2个数据)的原则进行增加;

并均匀散布;

以便于未来从头分割时,有足够的点位可供利用。

(3)开放中岛铺位:

若租赁范围内没有柱,则于租赁范围内安装地插座;

如有柱且由承包商进行包柱装饰的,则安装于柱上,离地30cm;

如有柱且由租户进行包柱装饰,则安装于柱的吊顶上方,吊顶留检修口。

图信息地插

3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

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测试仪器具有存储测试记录功能,并可自动输出打印记录)。

2)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必需通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工程中利用。

3)测试仪应能测试3-6类对绞电缆和光纤链路。

4)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的测试数据存储,并随时输出至电脑和打印机进行保护和管理。

5)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

图永久链接测试连接图

成品保护

1设备间、配线间、交接间的门应加锁,未经许可非安装人员不准入内。

2工程至交工期间需设专人值班。

3室内维持清洁干净、走道畅通、通风良好,室温维持在18--28℃,相对湿度30%-75%,室内严禁烟火。

4在机房内施工时,必需采取保护和防尘办法,以避免碰撞损伤设备。

5电缆光缆端头在端接前做好密封保护工作。

系统检测及验收

1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如FLUKEDSP4000)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并对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2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光纤布线全数检测,电缆布线全数检测,并打印全数结果。

3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判定应包括单项合格判定和综合合格判定。

1)单项合格判定如下:

(1)对绞电缆布线某一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和串扰等进行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线对不合格;

(2)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2)综合合格判定如下:

(1)光缆布线检测时,若是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

(2)对绞电缆布线检测时,进行全数检测,并按全数检测的要求进行判定;

(3)对绞电缆布线全数检测时,若是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时则判为不合格;

无法修复的信息点数量超过信息点总数的1%;

不合格线对数量超过线对总数的l%;

(4)全数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合格;

不然为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