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030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docx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

XXXX/高二

〔人教版高二语文《短文三篇》教案〕

 

  【篇一】

  三维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通过研读三篇短文,了解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等作家的思想以及人文主义观念,并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思想#信条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从行文思路入手,着重讨论难解的语句,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探讨的重点,略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以之过渡到《信条》,并以动笔的方式来自行解读《信条》。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用“质疑—联系”的方法深入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个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

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导入的同时板书):

这节课我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三篇》。

老师在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啊,也有少年维特的烦恼,也有青春不能承受之轻,在烦恼的时候常常不自觉要思索人生问题,是啊,人——一个多么复杂的字眼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呢?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那么思想对于人又意味着什么呢?

时代瞬息万变,有没有不变的信条呢?

让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短文三篇》,听听哲人们给予我们的人生箴谏。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

  一、研讨《热爱生命》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

老师:

有没有哪一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一下这篇短文。

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试着把握一下作者的行文思路。

  2、一位同学说一说行文思路。

  学生:

短文从度日说起,进而阐述对生命的态度,最后阐述热爱生命的办法就是关注生活,珍惜时间,只有这样生命才有乐趣,也不会感到死之苦恼。

  老师(板书):

度日——生命——生活。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

  老师(过渡语):

西方哲学随笔有很强的哲学有很思辨特色,加上我们距蒙恬时空久远,

  势必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之中已经提出来了(老师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表述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两个句子上。

  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②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关心的程度而定的

  这两个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联系你自己生活体验去想一想。

然后呢我请几个同学来谈一谈,现在开始………好,下面请同学说一说………

  句①学生1:

我认为如果真正乐于生,那么那应该留恋生命,而害怕死亡。

(老师点评:

你的想法完全符合心理学的逻辑,然而,我想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死亡,你害怕也罢,不害怕也罢,它都是我们要坦然面对的,而死是生命的极限和终点,用保尔柯察金的话说:

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学生2:

我认为生的本质不在于死(点评:

你的生活态度很积极,然而你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呢?

死是生的必然结局,每个人都会死去,有生必有死。

我想在本篇短文中,“生之本质在于死”也可以作如是观,正是因为蒙田认识到人生而有限,所以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这是热爱生命的一个充分理由。

  学生3:

我认为活得不好,不如死了算了(点评:

你很坦率,单为了这份难能可贵的坦率,你就应该好好活着)我认为蒙田就是怕死(点评:

你可让蒙田的在天之灵有些不安了,要是有可能它也许要做起来与你展开辩论了,但也许他还是躺着说,这个孩子真可爱。

  句②学生1:

我们对生活越用心,就越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老师:

在生活中你的乐趣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好的,哦,谈的不错,我有同感,如果是不好的,你的乐趣可是建立在人家的痛苦之上的呀,如果反过来,你就无乐趣可言了,做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2:

当生活带给我们烦恼的时候,我们如果将之看淡些,少关注一些,不是可以获得心理的宁静安乐吗?

(点评:

我发现你特别擅长于质疑,逆向思维很发达,你能举例说说吗?

其实,你所说的是我们面对生活的策略,你对生活如此用心,这不正是关注生活吗?

  老师:

老师对这些问题也有一些思考,我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参考参考(展示幻灯片,并讲述),生是死之开始,而死是生的极限;生命的价值是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的,生活中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越多,那么,我们生活的价值就越大,我们生命的价值就越大,那么,死的价值也就,因为死是生的极限,这个时候,生命是最充实的时候。

  二、研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老师(过渡语):

法国人蒙田认为生命优越无比,李白在人生屡遭挫折后,却吟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句子,面对横亘古今,绵延万里的长江,生命仿佛只在朝暮之间,渺小脆弱,幸而李白又对我们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

几个世纪过去了,法国的帕斯卡尔又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苇草,思想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呢?

下面我为同学们朗读这篇课文(同时点开幻灯片音画),读完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领悟。

  1、老师与全体同学合作朗读短文(老师读1—4,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人)。

  学生:

说人是苇草,是与浩渺无边的宇宙相比,说明人从生理上是脆弱的,但人因为思想而伟大,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老师可以追问:

思想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让学生朗读第四段)

  老师:

说得不错,说明你一下子就把握了短文的精神,是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把握了这篇短文的总体精神。

老师在这里也想多说几句。

帕斯卡尔这根苇草在他39岁的时候就枯萎了,然而几何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定理”,以及数学、哲学上的诸多成就使他在人类思想的银河中熠熠生辉!

同学们,我们的身体可以不高,然而我们应该追求思想的高度;我们的眼睛也许近视,但我们可以让思想纵横今古!

面对幽冥浩荡的天地鸿蒙,人类不过是栖迟在银汉滩涂的苇草,然而思想的电光可以洞开希夷混沌,在洪荒宇宙之中构建起人类文明的高塔,从而昭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人是宇宙中一个伟大的存在!

同学们,提升思想也是热爱生命,因为思想可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书写永恒!

  三、研习《信条》

  1、学生浏览《信条》,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主张。

  老师明确:

儿时所学的简单道理是适用于家庭、社会、国家的“信条”

  2、学生通过“旁批”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对16条常识的理解。

  老师的话:

富尔格姆列举了16条常识,认为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等任何东西都在这些条条里,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把自己对它的理解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

老师举两个例子:

  老师示例①“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他们会死去,我们也会”——跟世界上任何生命一样,我们也有离开的一天。

贪生怕死也罢,视死如归也罢。

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不如记住东坡的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②“要承认奇迹。

别忘了……”——我以前相信“眼见为实”,殊不知有些东西司空见惯,我们却未必真知。

当匆匆走过花园的时候,请留意观察一下那些不起眼的小草吧。

  3、学生旁批展示。

  学生1有东西大家分享,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要建设和谐社会,分配就应该公平

  学生2公平游戏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尤为重要,如果*,以权谋私,那就会丧失竞争的积极性。

  学生3惹了别人就说声对不起,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但彼此的尊重对于文明社会来讲十分重要。

  学生4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身体和心理如果不平衡就会产生破坏力,这是养生的原则。

  老师点评:

同学们的旁批融入了自己生活体验,也显示出了相当不错的文字表达水平。

其实啊,真理往往是最朴实的话语,我们在慢慢长大,但无论什么时候,千万别忘记儿时,父母师长的语重心长。

正如孟子所说: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结束语(并总结《信条》):

这节课,我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短文三篇》,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生命是人的自然基础,思想体现人的人格追求,而信条是人的生活原则,三者构成了稳固的三角结构,共同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学了三篇短文,我相信同学们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老师也将自己的体会写了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苇草因为有思想而强悍

  在时光隧道中行走

  别让那颗赤子之心

  遗失在儿时的沙滩板书设计:

短文三篇

  让生命的种子

  于似水流年中(自然基础)生命思想(人格追求)

  变得充盈饱满

  将生命#思想#信条构筑成人

  人生图画里一座伟岸的青山

  谢谢!

下课!

信条

  (生活原则)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篇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体会三篇短文各自不同的写法。

  3.掌握三篇短文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1.难句译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

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是马也,虽有……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

这、这种,也:

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虽:

即使。

  能:

能力,本领。

才美:

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

表现在外面。

常马:

普通的马。

安:

怎么,哪里。

也: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额也就不能显露出来。

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而入无之,又倍其力焉。

  而,连词,表示并列;之,代词,代上文老虎锋利的爪牙;其,代词,它,指老虎。

焉,语气助词,可不择。

倍其力:

使虎的力量成倍地增加。

“虽猛必不胜”:

虽,即使;必,一定;胜,取胜。

即使勇猛无比,也一定不能取胜。

  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其,代词,指上文说的“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可译为“他们”;为人获,被人捕获,这里指被对手打败,他们被人抓获杀掉,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富者日: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富和尚说:

“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江而下,直到现在还没有去成,你凭什么能去!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

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

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干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

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3.老虎为什么能够吃人?

  分析:

第一是力气大,第二是有锋利的爪牙。

  从这两个条件看,老虎吃人或者人被老虎吃,是毫无疑问的。

这是根据常理推断情况,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

  4.人又为什么能征服老虎?

  分析:

用对比手法写出老虎吃人的事不大见,人倒是常常能征服老虎。

因为:

①人能动脑筋,亦即能用智慧;②人能运用工具。

把人具有的两个条件跟老虎相比,那是一百比一的事,人怎么能不征服老虎呢?

  5.有了以上两段,文章的主题大体明确,又为什么有第3段呢?

  分析:

先把第1段中人被老虎吃的事加以解释;同时由此推演开去对那种只肯用力不肯用脑、只肯用爪牙不会用工具的人加以抨击,他们最终只能像老虎一样被人控制。

  6.《说虎》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发?

  分析:

要多动脑,不能死做;要多掌握科学技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社会竞争能力,不能因循保守,苦做死做。

当然,在进行艰苦探索时做些必不可少的具体工作也是应该的,——那跟死做有本质的不同。

  7.《为学》可分几个部分?

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分析:

分为三段(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看法,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是“为”。

  第二部分(“蜀之鄙有二僧”到“富者有惭色”),运用具体事例证明上述观点。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强调立志。

  8.(为学)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

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

  “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作者通过两间两答(设问句)提出看法:

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于“为”。

每设问中都是先提出总说,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

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于“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9.《为学》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

  因为“为学”是“天下事”之一,先写“天下事”,强调“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普遍性,这就决定了“为学”也不例外。

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

用“天下事”陪衬“为学”,目的是论“人之为学”。

  10.富和尚说了两次“子何情而往”,语气和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富者第一次说“子何情而往”,用问号表示他是不知而问,探询之中带有惊讶的语气。

第二次说“子何情而往”,用的是感叹号,富和尚不相信究和尚“吾一瓶一钵足矣”,就可以去南海。

他说这句话,是表达轻视和奚落的语气,富和尚前后说了两次“子何恃而往”,意思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他只迷信物质条件不相信精神力量。

  提问:

“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

它与说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

  从“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可知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而贫僧仅凭“一瓶一钵”,把愿望变成了现实;就有力地说明了“事在人为”。

富僧虽然条件优越,“犹未能也”,证明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故事虽未直接写“为学”,但与“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相通。

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看法的正确。

  三、教学过程设计

  (马说)

  

(一)介绍作者、解题。

  板书课文标题《马说》及作者韩愈的名字。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文学家。

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

在文学上,他反对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骄偶文风,主张复古,即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务去陈言,提倡散体。

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他的散文气势雄健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

他是我国文学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

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三)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并且初步了解全文大意。

  提问: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回答后,明确:

比喻人才。

问:

伯乐指的是什么?

回答后,明确:

比喻识人才的人。

归纳:

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指导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2.请同学们合上课本以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出示小黑板)

  相马抵骈死槽枥

  指名学生把注音写到黑板上,然后请大家打开课文订正。

请一位同学领着大家拼读上述拼音各三遍。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

察看,仔细地看。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抵,仅仅,只。

骄死,骄,饼,并列。

骄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沥,是系马、拴马的马拥、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流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

  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如同上一课中“臣是以无情也”的“以”字一样。

  4.指名学生逐句读、译,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

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学生回答后,明确: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

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

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

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

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

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

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

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

“称”,、著称、出名。

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全句说:

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

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全班齐读第1段。

  (五)讲读课文第2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展示小黑板(背面)正音、析义(或辨形):

  粟sù下从米,小米;栗lì下从“木”,栗子、栗树。

  食shí吃,食同饲,喂。

见xiàn,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指名学生逐句读、译、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

一天能跑干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

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

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

“而”字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

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

“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

“且欲……”,应译作:

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名日行千里呢?

提问:

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回答后明确: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

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

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全班齐读第2段。

  (六)指导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2.指名学生读、译第3段。

  3.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

“策之”“食之”“呜之”是什么句式?

学生回答后,明确:

排比句式。

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问:

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学生回答后,明确:

前两个“之”,代词,指手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

第三个“之”却不同:

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育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

(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

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下面,执“策”的“策”是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其,……其……”,难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

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

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

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

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

妄言无手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全班齐读第3段。

  (七)归纳课文。

  问:

根据3段的大意,大家能写出中心思想么?

学生自己写,交换看。

  教师归纳: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问:

本文的想法全是对的么?

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的局限性:

文章流露了个人的感叹,作者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

文章抨击的锋芒虽然并不是指向那些自己并不拥有千里马的“奴隶人”,却也因此暴露了作者作为地主阶级文人瞧不起下层劳动人民的心情。

他不懂得这些从事养马实践的“奴隶人”正是最了解能识别千里马的。

作者也不懂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能识别人才的道理。

  问: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学生讨论,明确: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

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

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为了献身“四化”建设,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但是我们一般不能随便把自己比作“千里马”。

  (八)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

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

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

不识马才会委说无马,识马就有马。

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九)课堂练习:

  1.教师领读全文。

  2.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

因此,虽然有出色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一个接一个地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素质不能表现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也不理会它的意思,却拿着鞭子站在它的面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的确不能识别千里马啊!

  ++++++++++++++++

  (说虎)

  (-)自读提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

元朝末年进土,一度做官,因事罢官,归隐,发愤著书,作《郁离子》(寓言集)。

后辅佐朱元潭创立明朝,谋划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啪当于副宰相),封诚意伯。

  刘基的诗文雄浑奔放,寓言寄意深刻丰富。

《说虎》一篇,短短153言,内容精练,寓意深刻,从中可以看到其“力”大大超过人的老虎为什么会败于人手,落得个其皮为人“寝处”的下场,其中给后世留有深刻的教训。

阅读本文,要注意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显现其寓意的;注意文中虚词“之、于、也、而、哉”的不同用法。

  

(二)重点分析。

  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