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080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doc

附件1:

盘锦供电公司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

策划方案

一、2010年基建质量管理工作回顾

2010年盘锦供电公司电网建设工程共5项。

其中续建工程2项,分别为:

220千伏曙光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66千伏冯家输变电新建工程。

新开工工程3项,分别为:

220千伏吴家输变电新建工程、66千伏河南输变电新建工程和66千伏兴东输变电新建工程。

续建工程全部按期投运,新开工项目按照里程碑进度计划要求有序进行。

在2010年基建质量管理工作中,盘锦供电公司为了彻底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及质量管理要求,切实提高工程质量,以三个项目部标准化体系建设、质量通病防治、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标准化工艺应用、加强数码照片管理、贯彻省公司文件会审制度及基建系统站班会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教育培训以及加强和规范工程分包管理等工作为2010年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

结合本年度工程实际,积极探索质量管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从8月份开始,紧紧围绕“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专项活动”这条主线,将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专项活动”有机融合,宣传、动员参建人员挖掘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差距、定措施”,有效推动了“活动”的开展,参建人员素质、业务技能和争先创

优意识明显增强,全年在建工程总体质量显著提升。

现将2010年基建质量管理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总结如下:

(一)从抓基建管理队伍建设入手,强化质量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改进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效果

1.积极组织基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按时参加省公司基建部组织的各种质量管理培训班,同时要求参加入网作业的外包施工单位法人、项目经理及施工管理人员也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培训。

2.从提高参建人员素质入手,将上级文件、规程、规范的培训与施工亮点、质量问题案例分析相结合。

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分别于3月份、9月份和11月份举办了三期质量管理培训班。

盘锦金通得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盘锦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送电工程公司及其分包队伍等单位主管工程施工的领导及在建工程项目监理部监理、施工项目部技术员、质检员等共计12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

由我公司基建部专工授课,3月份对《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基建工程技术文件会审制度》、《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基建系统站班会管理制度》、《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有关内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外包队伍入网作业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

9月初对《关于印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2010年变电工程建设质量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辽电基建部〔2010〕14号)、三个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等内容进行了培训。

在10月31日省公司对220千伏吴家变电站新建工程进行了流动红旗检查后,针对检查组提出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整改的同时,11月份又对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培训。

每期培训均采用文件、规程内容与施工亮点、质量问题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播放国网公司、省公司质量巡检、流动红旗竞赛检查通报、盘锦供电公司内部质量竞赛检查以及去外地参观学习带回的PPT片等形式,增强了培训效果。

3.从抓基建队伍建设入手,将基建工作会议与上级文件宣贯、质量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融为一体。

为提高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多次利用召开工程例会和质量专题会议的机会进行质量教育,在7月12日基建部组织召开的落实内部竞赛实施方案基建工作会议上,参建单位观看省公司上半年流动红旗检查汇总的PPT照片后,又一同观看了海尔起步阶段视质量为生命的著名砸冰箱视频短片,引起了在场人员对质量意识的深刻共鸣。

在11月3日吴家变流动红旗问题整改会议上,在落实整改措施后,参建单位又观看了检查组专家留下的兄弟单位现场PPT片。

4.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后,通过各种渠道,如在质量活动、质量分析会、班前会及工作例会时将所学内容及掌握的质量控制知识向员工进行讲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并加强监督、指导,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加强内部培训,改进培训方式,一是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真正树立“质量至上”的思想;二是使我们的施工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质量控制要点,提高业务能力,用掌握的质量控制手段指导施工,保证了施工质量。

(二)开展盘锦供电公司内部质量竟赛活动取得实效

为进一步提升输变电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搭建基建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的交流学习平台,缩小不同施工单位(施工项目部)间的管理水平差异,促进我公司输变电工程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的稳步提高。

盘锦供电公司开展了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内部竞赛活动。

4月份下发了《关于印发<盘锦供电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质量管理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盘电基建〔2010〕91号)。

按照“方案”要求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巡检、评比并排序,将检查结果记录备案,工程竣工后累加,同时将评比结果在我公司网站公布。

9月10日~11日、10月20日~21日和11月30日~12月1日对在建工程进行了质量质量内部巡检,三次巡检共查出问题23项,施工单位进行了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质量。

通过“内部竞赛”的开展,增强了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参建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项目间管理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三)实行质量风险抵押金制,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每项工程开工前,向施工单位收取质量风险抵押金,工程竣工后根据每个工程项目在历次检查中(包括省公司检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视情节部分或全部扣除风险抵押金,对优胜工程项目给予奖励。

此项制度的实行,增强了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对“站班会”实行录音,有效地控制和提高了“站班会”质量

为更好地落实“站班会”制度,基建部统一购买了录音笔发给施工项目部,要求施工项目部召开站班会时将站班会内容录音,业主项目部定期检查、了解和监督站班会“三交”、“三查”内容,及时掌握作业班组技术措施交底情况。

确保了站班会交底内容真实、有效。

(五)利用数码照片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效果明显

开工前要求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国网公司基建质量〔2010〕322号)文件进行数码照片的采集和管理,制定数码照片采集计划,形成足够数量有价值的数码照片,加强各施工部位、工序以及重要环节照片的采集,同时提高工程照片的质量,使其能如实反映出建设过程的工程质量。

在日常质量管理过程中,始终将数码照片作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内部安全质量巡检以及质量专项检查中,将数码照片管理作为重点检查内容,有效加强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吴家变业主项目部在省公司数码照片质量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可喜成绩。

(六)严格执行省公司文件会审制,确保了管理文件质量

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按要求编制质量管理文件,并严格执行了“会审制”流程,形成会审记录,对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更正,对某些重要技术管理文件进行了多次会审,保证了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增进相互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在开展“内部质量竞赛”,促进盘锦供电公司在建工程质量管理经验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参建单位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开拓视野。

8月份和10月份分别组织了盘锦金通得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盘锦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盘锦监理部领导及在建工程施工项目部经理、监理人员到220千伏南京码头变、朝阳柏山变及锦州薛家变等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并将带回影像资料制成PPT文件供各项目部借鉴。

参建人员提高施工质量,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意识明显增强,工程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八)积极推行标准工艺的应用,施工工艺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

基建部统一购买了标准化工艺示范光盘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手册,下发给施工单位,同时施工项目部配置了投影仪,要求监理、施工单位利用工程协调会、质量例会中学习、观看工艺示范手册和光盘内容,反复学习,熟练掌握。

业主项目部编制的管理纲要和创优规划、施工单位编制的实施细则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中采用标准工艺内容,努力提高标准工艺的应用率。

并要求施工单位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在施工过程中对标准工艺进一步研究并有所创新,形成企业的标准工艺库,切实提高质量和工艺水平。

业主项目部、地区站将标准工艺的应用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和工程质量阶段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对标准工艺应用效果进行验证、评价和考核。

(九)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逐步减少质量通病

业主项目部在开工前下达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施工单位制定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计划,监理单位制定了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认真组织业主项目部、监理、工单位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学习、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工艺示范手册和光盘内容以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手册内容,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对外出参观学习带回的220千伏抚顺顺阳变、南京码头变、朝阳柏山变及锦州薛家变的亮点照片组织参建单位学习并下发。

在施工过程中认真研究、总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逐步减少。

(十)通过开展“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专项活动”,有力推动了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

在国网公司《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下发后,盘锦供电公司于8月26日至8月30日先后召开“专项活动”学习和动员会,成立了“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活动实施方案”,业主项目部管理人员深入施工项目部和施工班组,和监理、施工管理人员共同宣传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等工作,使全体作业人员深刻理解了开展本次活动的必要性,激发职工参与工程质量管理的热情,形成了人心思进、人人关心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

“专项活动”开展期间,通过挖掘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将日常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专项活动”有机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三个项目部标准化体系建设、质量通病防治、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标准化工艺应用、数码照片管理、文件会审制度及基建系统站班会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十一)达标创优工作的开展

根据本年度工程项目情况,确立了吴家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争取在确保在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的基础上,达到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

河南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兴东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参照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进行建设,在确保达标投产的基础上争创省公司优质工程的达标创优工作目标。

为促进达标创优工作的开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及上级有关质量管理文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施工管理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的质量,严格执行文件会审制。

业主、监理和施工项目部共同对施工文件会审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创优实施细则》等文件未能满足要求,经业主项目部和监理的指导,施工单位完善后,重新履行文件会审流程,有的文件进行了反复多次会审,直至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了文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是加强施工质量前期预控、中间检查、问题整改反馈等措施,推行施工标准化工作。

通过开展试点,积累经验、统一工艺,减少了施工质量通病。

三是严格审查工程各阶段开工条件,由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人员配置、原材料检验报告、技术准备、人员培训、特殊工种人员、施工机械、工器具、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严格审批,建设单位进行严格监督。

四是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保管和发放制度。

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进场主要原材料进行了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现场。

针对各施工现场进场的碎石中山皮土较多、砂中鹅卵石和含泥量超标、砂子细度模数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都被监理及时发现,避免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确保了工程质量。

五是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对施工单位的三级自检体系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监理的质量监督作用,利用现场随机抽查方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针对挡土墙砌筑后两侧有重缝、挡土墙毛石基础带水施工、主控楼预制管桩与基础承台钢筋焊接时个别钢筋布置不均匀且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围墙构造柱砌筑垂直度超差、主控楼承台钢筋绑扎间距偏大等质量问题均被监理及时发现,并逐一令其返工和整改后,监理进行了验收,确保了工程质量。

工程转序前严格执行质量监检,按照自检、预检、正式监检的步骤进行,盘锦地区质监站按时对在建工程进行了质量监检,并出具了监检报告,施工单位对整改项目全部进行了整改,监理对整改结果进行了验收,做到闭环管理。

六是加强工程资料管理,严格按照《省公司变电工程文件归档范围及分类导则》执行。

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盘锦供电公司内部安全质量竞赛巡检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每月一次的巡检,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做到清晰、明确,确保工程资料真实、准确、规范、有效。

满足达标创优和电力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

二、2010年基建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质量管理制度执行落实方面

存在问题:

仍然存在某些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不清,执行上、责任追溯、考核上无法落实到具体人员的现象。

主要原因:

一是各责任主体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均存在内容笼统、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仍需完善和细化。

二是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存在责任分工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应用过程中出现偏差现象。

三是质量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监督、考核力度不够。

(二)质量教育培训方面

存在问题:

1.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基建部先后举办了多期培训班,也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进行了观摩学习,取得了一定收效。

但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经培训后对管理制度、规程、规范理解不深、不透,在应用过程中不能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

2.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尤其是土建分包队伍素质偏低,对电网建设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标准工艺不了解,短时间培训达不到电网建设工程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要求的标准。

主要原因:

一是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提高自身队伍业务能力的意识。

二是由于工期紧张等客观原因,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不足,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经短暂的培训后,对培训内容只能概略了解,仅仅靠集中培训难以保证对培训内容熟练掌握,还需进一步学习。

三是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学习热情,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在培训后不能主动地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来掌握培训内容。

(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面

存在问题:

1.通过“内部竞赛”的开展,各项目间管理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各工程项目之间质量管理水平、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仍有距离,某些项目与标准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2.有的工程项目缺乏过程控制环节,对关键工序、节点的控制不到位。

3.工程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施工纪录填写、工程档案组卷不规范,相对工程进度滞后等问题。

4.利用数码照片控制施工过程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还存在数码照片数量不足、缺少环节、质量不高的现象。

主要原因:

一是施工单位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有差距,尤其是各分包队伍之间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差距较大,导致施工项目间质量差距加大。

二是各项目的监理人员责任心、业务能力存在差距,也是导致施工项目之间质量管理存在差距的原因。

三是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对控制环节、关键工序、节点了解不全面,出现管理死角。

四是施工单位编制的质量文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缺乏针对性,与工程实际脱节,监理对施工文件审查不细,导致作业指导文件不能切实指导施工。

五是施工单位三级自检体系未有效运转,监理人员对三级自检监督不到位,增加了质量隐患。

六是有些质检员不了解检验项目、不会填写施工纪录,档案人员对省公司归档细则理解不够。

七是参建单位未严格按照《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进行数码照片的采集和管理。

所制定的数码照片采集计划不全面、缺少环节,存在随意性,致使形成有价值的照片数量不足,有些施工部位、工序、甚至重要环节缺少照片,同时工程照片质量不高,不能如实反映出建设过程工程质量,甚至存在明显违章部分。

(四)标准化工艺应用尚需加强

存在问题:

1.施工现场虽配备了施工工艺示范手册、示范光盘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等文件,但对其内容理解和应用尚有一定差距,不能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存在“生搬硬套”现象。

2.在编制实施细则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中采用的标准工艺内容不足,标准工艺使用率不高,所编制的作业指导文件仍然采取传统做法和习惯性思维方式。

主要原因:

一是施工单位尤其是土建分包队伍对采用标准工艺提高施工质量、消除质量通病的作用认识不足。

二是存在惯性思维和怕麻烦的思想,缺乏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不熟悉,有畏难情绪。

三是业主项目部在标准工艺推广应用上、考核上措施不完善、力度不够。

(五)质量通病防治方面

存在问题:

1.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质量通病整改率未达到预期目标。

2.虽然业主项目部下达了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设计单位制定了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施工单位制定了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弱化和不到位现象。

3.施工单位对质量通病防治缺乏经验,制定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偏离实际,存在措施不具体、漏项、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主要原因:

一是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开展的不够规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不十分清晰,落实不到位,存在管理死角。

二是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程序不完善,监理编制的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不具体,对施工过程中措施落实、执行等方面缺少必要的监督、指导,而且考核力度不够。

三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因素复杂,施工单位尤其是土建外包队伍对质量通病防治缺乏经验,措施不得力,出现偏差。

针对以上问题还需采取新方法、新措施加强创新管理,加强考核力度,利用设计监理施工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考核评价。

三、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2011年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形势

1.2011年续建工程3项,其中送电线路108.64公里,变电容量520兆伏安。

计划新开工项目5项,其中送电线路82.5公里,变电容量620兆伏安。

计划投产变电容量640兆伏安。

2.工程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征占地困难、办理土地征用、赔偿矛盾突出、手续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影响施工。

盘锦属季节性施工地区,线路几乎全部在稻田和苇塘里,工程施工期短,严重影响工程按时竣工,造成工期紧张,日工作时间增加,增大了质量控制难度。

3.施工总承包商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与工程管理要求存在差距,不能充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

2010年国网公司、省公司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文件、新规定,虽然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应用,现有管理人员仍存在对新规定理解不深、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变电站土建、线路基础大部分使用分包队伍,分包队伍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低等问题依然突出,以上因素导致管理难度增大,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我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通过开展内部安全质量竞赛、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增加检查频次和考核力度等措施取得了可喜效果,但距标准要求还存在相当大差距。

(二)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目标

1.2011年基建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开展“三强化三提升”质量提升年活动为主线,注重与日常质量管理活动相结合,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梳理分析质量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责任分工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的现象,形成管理职责明晰、流程合理、工作标准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强化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抓制度标准执行,提高各项制度标准的执行力。

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培训,加强培训考核力度,提高培训工作效果。

加强施工工艺创新、推广应用标准工艺,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

强化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明确质量通病防治重点,推行质量通病治理量化考核办法,实行工程质量事故、缺陷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过程质量管控,通过应用数码照片管理等手段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控制标准化应用水平。

强化质量后评价工作,动态开展质量管理综合评价。

积极参加省公司安全质量流动红旗竟赛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内部安全、质量竞赛活动,加强质量管理经验交流。

2.主要工作目标:

(1)实现基建质量事故“零目标”。

(2)续建项目:

吴家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争取在省公司流动红旗竞赛活动中取得名次,确保在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的基础上,达到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

河南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兴东66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参照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进行建设,在确保达标投产的基础上争创省公司优质工程。

(3)新开工项目:

220千伏辽河变电站新建工程和220千伏南环变电站新建工程开工前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策划,按国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建设,实现高标准、高质量达标投产,争创国网公司优质工程。

66千伏中兴变电站新建工程和66千伏红海滩变电站新建工程在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的基础上,创省公司优质工程。

适时参加省公司流动红旗竞赛并取得名次。

(4)标准工艺应用上争取达到国网公司2011年重点推广的内容要求,质量通病防治争取完成国网公司2011年要求重点治理的内容。

(5)工程建设期间不发生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确保所有基建工程投产后一年内不发生因基建质量原因引发的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和一类障碍。

(三)提高基建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具体工作计划

1.深入开展“三强化三提升”质量提升年活动。

按照国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工作思路,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入开展“三强化三提升”基建质量主题活动,成立“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主题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等工作。

在开展“主题活动”期间,将日常质量管理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以开展“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设计质量、设备质量和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确保质量通病防治、标准化工艺应用工作取得实效。

对“主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和评价,总结和分析各阶段活动开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巩固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提高,不断提升基建质量管理水平。

2.全面梳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梳理分析质量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责任分工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相互重复矛盾、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形成管理职责明晰、流程合理、工作标准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强化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5月份之前完成对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细化工作,并确保管理制度内容完善具体、可操作性强、无相互矛盾的现象,5月31日之前完成质量管理制度汇编,并上报省公司备案。

3.加强设计质量管理。

加强设计工作质量管理,提升设计质量。

要求设计单位在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方案合理。

应根据项目的作用、功能、质量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对比、优化,推荐最优方案。

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程、规范、设计合同的要求。

设计深度满足要求,并确保设计接口不出现矛盾。

严格按施工图出版计划交付施工图纸,并保证施工图准确无误。

建设管理单位加强勘察、设计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管理,参加初步设计审核。

业主项目部严格执行设计文件会审制,审查设计创优实施细则、工程设计“强条”执行计划和施工图等文件,按照《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国网公司基建质量〔2010〕19号)文件要求设计单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提升设计文件质量和设计水平。

开展设计质量评价,通过激励机制和资信评价加强对设计质量的考核。

4.加强设备质量控制,做好主要设备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