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0910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0 大小:2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0页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0页
亲,该文档总共2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8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的建设,将为马鞍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处置危险废物的基础设施,减轻费用负担。

项目建设有利于马鞍山地区企业取得ISO14000证书,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加强国际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基于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及要求,为规范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从根本上改变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现状,在马鞍山市建设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1.2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马鞍山市区东南向山镇陶村

1.3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

1.3.1设计采用的有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

(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8)《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发改价格[2003]1874号文件);

(9)《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10)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文)。

(11)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号文)。

(12)《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

1.3.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与规范

(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3)《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5)《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176-2005);

(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环发[2004]75号);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GB50160-92);

(9)《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

1.3.3其它相关资料

(1)《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可研阶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1.4建设条件

1.4.1建设地点及交通状况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厂址位于马鞍山市区东南向山镇陶村,向山生活垃圾处理场东北向丘陵地带,313省道南侧,距马鞍山市区约14km,距向山镇约4km,交通较方便。

1.4.2场区地形地质

厂址所在区域地层出露威白垩纪下统大王山组三段,上部为杂色安山质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下部威灰白、灰紫色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质砾灰岩等;

下覆白垩纪大王山二段、一段。

区域基岩多处出露,东部威安山岩,北西部威石英安山玢岩、石英钠长斑岩。

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主要为粉质粘土,含砂、砾。

场区地形由1个向东开口的垄沟及其周围丘陵组成,属由残、坡积层组成的剥蚀丘岗地貌。

最低标高约49m,周边山丘的标高在100~120m之间。

地貌属低山丘陵地貌。

根据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场区①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0.85~1.43×

10-6cm/s,其渗透性很弱,属隔水层。

下伏基岩主要为凝灰岩及凝灰质安山岩类,该类岩石普遍具有较强的高岭土化,虽其前部风化裂隙发育,但裂隙多呈闭合状,对水的渗透性能弱;

深部岩石半坚硬~坚硬、完整,裂隙不发育,其渗透性差,弱富水性。

场地第四系其内部含有少量孔隙水,在钻孔中形成水位。

该孔隙水在场区范围形成不了统一的潜水水位。

据2007年1月26日水位观测资料:

SK1孔水位埋藏深度为0.50m,SK3孔水位埋藏深度为5.00m,ZK1孔水位埋藏深度为0.8m,其水位监测资料也反应出场区基岩风化裂隙水与区域基岩裂隙地下水没有联系。

1.4.3自然环境

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集中,冬夏温差大,气流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马鞍山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109.9小时,最多年达2378.6小时(1996年),最少年达1800.2小时(1985)。

多年年平均气温15.9℃,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5.8±

0.5℃的范围内,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夏温差较显著。

年平均降雨量1004.2mm,最大降雨量1522.2mm,最小降雨量460.4mm(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254.6mm(1969年)。

降水季节性强,时空分布不均。

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都会出现一段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的梅雨天气,入梅最早在6月、7月,出梅最迟在7月22日,梅雨期间,一方面降水强度大,另一方面长江水位骤降,这一时间是马鞍山市防汛抗洪排涝的关键时期。

年平均气压1013.3hbar,最高气压1042.8hbar(1965年12月17日),最低气压991.6hbar(1971年2月17日),最大绝对湿度41mm,最小绝对湿度0.50mm,平均相对湿度77%。

无霜期240天,初霜日期一般在11月上旬,终霜日期一般在3月下旬。

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为2.38m/s。

1.4.4地震设防

根据区域资料,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属弱地震活动区。

1.4.5电源

电源可接自霍里变电站-向山供电所,通过架设一回10kV专线引入处置中心,专线总长约1.0km。

对二级负荷设备用电在处置中心设置柴油发电机。

1.4.6水源及排水

项目生活生产用水均取自313省道附近市政给水网,管径75mm,管网压力0.5kg。

项目排水去向:

排入300m外的排污渠,流经5000m后汇入慈湖河上游的洋河。

1.5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危险废物分47大类共600多种,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其污染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针对本项目需处理的危险废物成分复杂、种类较多、危害性大的特点,根据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国际通用原则,需针对各种类型危险废物的特性采用综合的处理处置方法,从安全性、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的角度出发,使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达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安定化。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类所制造的废物的合理处理。

作为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处置中心,应将保护资源,改善环境;

服务大众,造福人群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一贯宗旨。

对危险废物中有资源利用价值的废物应采用综合利用和回收的处理方案进行回收利用,对危险废物中没有利用价值且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废物,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稳定化处理的原则对其进行安全处置,对毒性强的危险废物应先对其进行解毒处理后再进行安全处置。

对处置中心处理处置废物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妥善处置,严防二次污染的产生。

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要对废物流进行合理的调配,合理的利用热力资源和水资源,使工厂内部尽量平衡,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进入本处置中心的废物物流体系见图1—1。

危险废物基本资料

如废物样品及成分等

分析化验及检验室

危险废物

产生单位

1.清运方式及收运容器

2.简易印证分析项目

3.初步的处理方式

危险废物收运中心

主管部门

·

安排运输车辆及容器

计量

依据五联单核对数量

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

废物流向

信息流向

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贮存分配作业

废水处理车间

稳定化固化车间

物化处理车间

安全

填埋场

焚烧处理车间

综合利用车间

暂存、交换

产品外销

图1—1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物流体系

根据本工程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及物流体系,考虑到危险废物成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同时考虑到将来马鞍山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危险废物种类、处理处置工艺的调整,要求处置中心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处置中心应是一个集研究开发、综合回收利用、处理处置于一体的环保科技型企业。

除基本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1)危险废物管理监控功能;

(2)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功能;

(3)危险废物检验鉴别功能;

(4)危险废物储存交换功能;

(5)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艺及工艺控制参数的研究功能;

(6)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功能;

(7)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备的研发功能。

根据国内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运行实践,本处置中心由以下设施组成:

(1)管理调度中心;

(2)研究开发中心;

(3)废物收集、运输、计量设施;

(4)分析化验及鉴别设施;

(5)危险废物暂存交换设施;

(6)综合回收利用设施(预留);

(7)物理/化学处理设施;

(8)焚烧设施;

(9)剧毒化学品处理设施(预留);

(10)稳定化/固化设施;

(11)废水处理设施;

(12)安全填埋场;

(13)公用辅助配套设施,如计算机管理系统、仪表自动化系统、供配电系统、通讯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暖通系统、监控系统、维修设施等。

1.6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1.6.1设计范围

本项目将处理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的工业危险废物。

设计范围包括生产管理设施、危险废物运输设施、处理处置设施、安全填埋场及与生产管理相配套的公用辅助设施。

1.6.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规划及经济发展趋势,考虑目前的经济环境承受能力,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总体规划的危险废物处理规模为6.6×

104t/a,内容包括焚烧处理、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废物暂存、污水处理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一期工程危险废物处理规模为3.31×

104t/a,内容包括:

物/化处理车间、焚烧车间、稳定化/固化车间、安全填埋场、废物暂存库、污水处理,收集运输、计量和试验化验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表1-1项目建设规模表

序号

处理处置功能

一期工程处理规模

后期新增

处理规模

规划总规模

年工作时间(天)

生产管理区

1

综合利用

10000

300

2

物/化处理

13000(含厂区废水)

7000

20000

330

3

危险废物焚烧

4

稳定化/固化

10000(含焚烧残渣)

5000

15000

5

直接填埋

100

900

1000

合计

33100

32900

66000

填埋库区

14100(初始年)

1.7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

1.7.1物流体系

进入处理处置中心的危险废物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1)有资源回收价值的废物通过交换或合理处理进行资源回收。

(2)热值较高或毒性较大的危险废物,采用焚烧处理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回收焚烧余热用于综合利用和物/化处理车间,减少处理成本和能源的浪费。

(3)没有回收价值的无机废物先经各种无害化处理(如物/化处理、焚烧处理等),再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进行安全填埋。

(4)性质未经确认或暂时不能处理处置,或积累到一定量后再进行处理的废物,存放于废物暂存库。

1.7.2一期工程设计方案

(1)总体工艺方案

经处理处置中心废物经鉴定后,适宜焚烧的工业危险废物送至焚烧车间进行焚烧处理,适宜物/化处理的废物送至物/化处理车间进行无害化处理,暂时不能处理或需积累到一定量后才处理的废物暂时存储于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危险废物焚烧灰渣、含重金属污泥等送稳定化/固化车间处理,石棉类废物及其他经检验达到安全填埋场入场标准的危险废物直接进入安全填埋场填埋处置。

稳定化/固化按危险废物性质可分别采取有机螯合剂、硫代硫酸钠稳定化、水泥稳定化/固化、粉煤灰(石灰)稳定化/固化等方法处理废物,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的固化体用汽车运至安全填埋场作业区进行养护、填埋。

(2)物/化处理工艺方案

按物理和化学性质、处理方法相近的废物归类的原则,将物/化处理车间的废物分成废乳化液及含油废水、废酸碱及重金属废水二大类。

废乳化和含油废水液采用破乳及高效油水分离技术;

废酸碱和重金属废水主要采用中和等相应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工艺。

(3)危险废物焚烧工艺方案

采用回转窑焚烧工艺处理热值较高或毒性较大的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采用干法和湿法组合工艺,即净化系统由余热锅炉、急冷塔、消石灰和活性炭加入装置、布袋除尘器、湿式洗涤塔、引风机、烟囱、烟气在线检测装置等组成,完成烟气的冷却、脱酸、吸附二噁英和除尘。

(4)稳定化/固化工艺方案

根据废物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有机螯合剂或硫脲、硫代硫酸钠稳定化和水泥稳定化/固化、石灰(粉煤灰)稳定化/固化等方法处理,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的固化体直接由自卸车送至安全填埋场作业区进行养护、压实和覆盖。

(5)安全填埋方案

安全填埋场起始堆填标高53.00m,主坝顶标高61.00m,最终堆填标高71.00m,总库容39.0×

104m3,起始年填埋量14100t/a,服务年限为20年。

为尽快启用安全填埋场,并顺利地排出未与填埋废物接触的雨水,尽量减少渗沥液产生量,将填埋场依次分为一、二区,这样也可以分区建设,减少前期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具体操作如下:

将一区作为启动区,建设主坝、防渗设施以及到一区的道路,二区设施暂不建设。

一区总库容12.0×

104m3,服务年限8年;

一区服务末期建设二区,二区总库容27.0×

104m3,服务年限12年。

2)防渗

按现行标准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0.6m厚粘土(k<

10-7cm/s)基层+两层厚度分别为2mm和1.5mmHDPE膜的组合防渗层。

3)清污分流方案

①清水排出

填埋区截洪沟:

设置环库截洪沟,拦截填埋区边界至分水岭约0.2km2所汇集的雨水。

衬垫锚固沟:

利用尚未被填埋体覆盖的防渗垫层锚固沟排出上部径流。

溢洪涵管:

在分区坝里侧未填埋废物处设置涵管排出清水。

覆盖:

采用1mmHDPE薄膜作日常覆盖防雨和防尘,并用搭接和沙袋压盖。

在衬垫底部设有地下水收集盲管,排出地下涌水。

②渗沥液收集

场底和平台采用由DN400mmHDPE多孔管和反滤材料组成的盲沟导排渗沥液,并配有清洗设备,定期(3~4个月)清洗。

③调节池

位于主坝下游,容积3000m3,分为2格,分别用于贮存渗沥液、受污染时的地表径流、衬垫底部地下水或第一层膜破损后的渗沥液。

(6)废物暂存

废物暂存采用货架式存储,分为4层,由叉车放置与取运。

(7)废水处理

本工程废水处理方案:

物化预处理+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炭过滤,处理规模按240m3/d,分两个系列建设。

生产废水、污染区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经废水调节池调节后用泵提升送至物化处理装置,根据水质处理要求加入所需的药剂(NaOH和混凝剂等),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处理,二沉池出水经过砂滤、活性炭过滤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消毒池消毒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进入回用水池。

根据出水水质和用户对水质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无废水外排。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通过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脱水后的污泥送至稳定固化车间进行处理。

(8)变配电所:

处理处置中心用电设备安装容量约为1795kW,其中工作容量1530kW,在生产管理区设10kV变配电室和控制室,其建筑面积为150m2,预留后期建设供配电用房。

一期工程设置800kVA和630kVA干式电力变压器各1台,后期工程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加,再考虑增设新的电力变压器。

(9)给排水:

处置中心生产、生活总用水量为402.35m3/d(其中新水178.96m3/d,回用水143.59m3/d,循环用水79.8m3/d)。

用水情况详见表11-1。

(10)自动化仪表与监控:

采用DCS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

按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原则,实现分级监控,上级优先控制:

①处理处置中心控制中心。

②现场控制室。

③就地控制。

处理处置中心主要操作位置、通道和四周设有有线电视监控系统。

监控中心与自动化控制中心布置于综合管理楼一层。

1.8投资及贷款

马鞍山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一期工程估算总投资为万元,其中工程投资万元,其它费用万元、工程预备费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1-3。

表1-3一期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10工程进度计划

根据本项目的工作量和总进度的可能性,按200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为目标,详细安排列于表1-4。

表1-4一期工程的工程进度计划表

时间

项目

自然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可行性研究及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地质勘察

初步设计及审批

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

设备订货及制造

土建施工

设备安装

人员招聘、培训

机组调试

试运行及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