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158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压模具设计技术要求Word格式.docx

9

10

11

12

合计

注:

1各工序模具使用生产线及设备在工艺方案会签时确定

2模具详细资料见工程图(DL)

二、双方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1、甲方

1)提供完整、清晰的产品图纸和数模,产品更改时提供书面通知,明确更改内容;

2)提供设备规格(附后);

3)负责确定设计所选用标准件的厂家;

4)负责工程图、模具图纸的会签及泡沫模型实物状态的确认;

5)负责确定工程图及模具图纸的会签日期。

2、乙方

1)审查工艺合理性,对无法完成的工序提交双方讨论,经甲方、乙方双方审查完成

甲方签字后方可进行更改;

2)自双方签订订货合同日起,乙方按甲方确定的会签日期进行设计及会签;

3)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电子版工程(DL)图(工序内容完整,图形表示清

晰)和其他相关图纸、资料;

4)乙方必须对所设计的图纸进行认真校对和审核,电子版图纸上必须有设计人员、

校对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名;

5)所有结论前的产品及工艺更改,涉及到设计内容的则需要修改相应工程图、模具

图及检具图。

对于工作量较大的,增加费用问题与甲方协商解决;

6)按甲方清单注明的零件需做成型模拟分析的,提供模拟结果并对结果负责;

7)乙方所设计模具必须符合甲方自动化生产要求:

机械手上下件、气动挺件、废料

自动滑出等;

8)如甲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乙方所设计的图纸存在疑问,乙方有责任在24小时

内派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解疑及指导。

三、模具寿命及冲压线分布

1、开发模具生产纲领要求:

总寿命万辆,(双、单)班万辆/年。

2、冲压设备流水分布图示:

1)A线:

ES

2)B1线:

3)B2线:

4)C1线:

5)C2线:

四、制图标准的基本要求

1、乙方在进行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时,应按本协议要求执行,如设计时有超出本

协议的内容,可双方协商解决。

2、除特殊注明外,所有图纸资料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4457~4460-84,

GB131-83。

3、所有工程图(DL)、模具图按2D进行设计,文件类型为dwg格式。

4、图面要求:

1)视图投影法:

第一角法;

2)图幅要求:

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3)图型比例:

1:

1,1:

2,1:

3;

4)图纸标题栏:

甲方标准;

5)零件明细表:

6)零件图作图样式:

左侧零件;

7)对镶拼结构的镶块资料应单独出图,并标识清楚。

五、工程图(DL图)设计技术要求:

1、工程图必须表达清楚,尺寸完整正确,能正确指导工艺数模设计及模具设计。

2、工程图必须正确反映以下内容:

1)完成零件冲压加工的所有工序数及各工序加工内容,并用不同符号加以区分,

工序用OP10(1/n)、OP20(2/n)、…Opx0(x/n)…n/n表示;

n为零件工序总数。

2)模具图号采用:

零件图号----OPx0(x/n)----工作内容(常用英文缩写),例如:

65493-7A00-OP20(2/4)-TR+PI+CTR,(DR---拉延、TR---修边、PI—冲孔、RST---整形、C---侧)

3)各工序冲压加工方向。

当加工方向相对零件车身坐标发生旋转时,应注明其旋

转角度;

4)各工序零件送进、流出方向;

5)废料切刀的布置位置及切边、冲孔废料的排除方式;

6)各工序模具设计基准点、基准线与零件车身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7)拉延工艺补充部分的详细图形,计算回弹量及修正措施;

8)拉延工序到位标记位置(安放在切除的废料部位),C/H孔位置,左右件标记

L/R位置;

9)零件板材毛坯尺寸标注,中间工序的切边线及其完整尺寸标注;

10)斜楔加工方向、加工范围及结构简图;

11)各加工工序草图(含工序名称,工序加工内容,使用设备,模具代号等);

12)顶杆布置图、废料流向示意及方案图中各种符号说明。

六、工艺数模技术要求:

1、工艺建模采用三维合格的正版软件,甲方接受CATIAV5R11的Part文件格式或

IGES文件格式。

2、零件工艺数模尺寸满足工艺方案设计要求,零件型面尺寸按甲方提供的产品数据,误差不超过0.01mm。

3、所有零件在建模中的坐标以零件工艺方案的基准点坐标为准。

4、所有的零部件数模均应保持参数化。

5、所建数模对称部分不用另外重建数模,只针对非对称部分进行局部建模。

6、每副模具的特殊线(切边线、分模线等)应计算并作出相应的线框模型和线型颜色区分。

7、文件的命名规则:

模具的数模文件用甲方提供的该模具的代号命名,一副模具只

对应一个文件,不再另建零件数据文件。

例如:

CV75401601CM3-1,代表零件5401601共3序中的第1序。

七、模具结构设计技术要求:

1、所有模具在结构设计上必须符合甲方自动化生产要求:

机械手上下件、自动传感、气动挺件、废料自动滑出等;

但同时要考虑手动上下件,以免因自动线故障而影响生产;

2、模具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按3000~5000件冲次为期限定期维护为前提,按可以生产30万件进行模具设计。

3、所有需数控加工的模具零件应设加工基准孔φ16H7深20mm共3处。

4、按甲方的要求,确定下模送料高度(资料会签时,由甲方技术人员确定)。

5、模具导向类型为自润滑式导柱、导套、导板,导柱、导套要用螺钉固定,导板后要设置背托。

6、模具导向型式:

带有侧整形、侧切边冲孔型模具(具有侧向受力,且带有切边、冲孔的模具)要采用导板+导柱导套形式导向,其导向件尺寸按标准选用。

7、模具的起重类型:

所有模具原则上要求采用吊耳式起重,对于小型模具允许采用铸入式起重棒;

重量超过20公斤零件要设计起重螺栓的位置,起重螺栓的规格M12、M16、M20。

8、模具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设计时必须考虑安全螺钉或侧销。

(具体形式见修边冲孔模样图)

9、必须保证零件在模具内定位可靠,每工序完成后零件不粘模,具有良好的生产可操作性。

10、模具按甲方提供的设备工艺参数进行设计,保证模具在给定设备上的可生产性;

模具长、宽应控制在工作台面以内,结构必须紧凑。

11、模具高度:

同一零件(含其对称件)的模具封闭高度原则上保持一致,如因结构原因高度发生变化时需得到甲方技术人员的确认。

12、冲压模具上均设置自由状态下的弹性支撑或刚性支撑(具体形式在模具图设计会签时确定),并设计模具限位器和安全平台(尺寸150x150)。

13、所有模具在结构上如无特殊要求则均设计成单动式。

14、模具在设计上,应考虑安装防反措施。

15、在模具上应设置标牌位置(190x160)(具体要求见后面)。

16、标准件选用:

选用北京世茂、永茂、日本三住或日本三协,气缸及气动元件选用SMC,并备有相应备件和明细。

17、所有斜楔机构原则上均需选用标准件,以保证其使用的可靠性、准确性及互换性,如无法选择标准件的,会签时双方协商确定。

18、在设计上必须考虑铸造工艺性、加工工艺性和维修过程中的方便性。

八、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压板槽数量及尺寸

W尺寸

上底板

下底板

W<1000

≥4

1000<W<2000

≥6

≥6

2000<W

≥8

备注:

具体情况会签时确定

大型模具:

A=50、B=60

中小模具:

A=40、B=50

备注:

压板槽位置尺寸根据压床垫板配合设计

2、模具的安装及定位

在上下模底板压床中心线上设计出铸造“V”形槽,在下模增加快速定位(位置按压床规格设计),直径60,上下模均设计加工键槽宽28深20,如图:

3、废料切刀布置形式

废料切刀应如上图布置,以便于废料的排除

4、在设计侧面减轻孔时应考虑公司标识及铸字区域位置(如图)

九、几种典型模具的具体要求:

1、拉延模、成型模

1)铸件壁厚:

A

B

C

D

E

F

J

H

K

G

M

≤1.5

50

40

30

40-50

>1.5

55

45

35

2)模具材料:

凸模、凹模、压料圈具均采用MoCr铸铁。

当料厚>2.5时,压料面

要求采用锻件镶块形式,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

3)凸模、凹模、压料圈等淬火硬度HRC50以上,淬火部分不允许有软点;

凹模口必须光滑均匀,手感不允许有波纹,淬硬层2mm以上。

4)当一级托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采用铸腿结构,托杆接触面必须保证直径

60mm以上,模具闭合状态距下底面为20mm以上。

5)拉延成型模具带有刃口时必须辅以导柱导向。

6)顶杆、墩死块、平衡垫等受力区位置要设有支撑加强筋

2、修边冲孔模

1)铸件壁厚

L

25

通常凸模、凹模、废料刀在t≤1.5时采用铸造空冷钢,火焰淬火HRC55-60;

在t>1.5时采用SKD11或D2,淬火HRC58—62;

退料板采用HT300,上下底板等采用HT250。

3)修边凸凹模镶块当t≥1.2时加靠背或配键,模具上≤φ10的圆孔或异型孔,在设计时采用快换式,且在图纸明细栏备注中注明其凸模、凹模各备3套,凹模要求全部用镶套结构,特殊情况由甲方会签确定。

4)要求外切边废料单件滑出模具外,其废料长度不允许超过450mm,对于内部废料较大的要求设置废料滑道滑出模体(废料滑道角度不小于20度);

对于小于30㎜孔类废料允许使用废料盒,但要求满足每批次300--500件,且便于人工排除(具体要求在模具图设计会签时确定)。

5)大型模具要求使用侧销机构;

对于中小型使用安全螺钉的模具,要求如上图采用倒装式,以便于安装与维修。

6)压料体设计时要考虑加工底面或弹簧座时的支撑:

要求设计四处直径40的等高

凸台(在加工型面时加工掉),且要考虑机床加工时的装夹位置。

3、翻边整形模

25-30

30-35

上、下模座:

HT250。

压料板:

不参与成型时采用HT300,参与成型时采用MoCr铸铁。

凸、凹模:

采用镶块形式,当材料厚度t≤1.5时采用MoCr铸铁,淬火HRC50-55,当材料厚度t>1.5时采用SKD11或D2,淬火HRC58-62。

当t<1.5而变形复杂可能出现拉毛等特殊情况时也应采用SKD11或D2镶拼结构。

3)镶块接缝间隙≤0.05mm。

十、关于设计变更

1、乙方在进行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过程中,对甲方提出的产品设计变更应在2日内做出处理意见及书面回复,并及时反应到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中。

2、在图纸会签后,如甲方产品进行更改,乙方有责任对会签后的图纸进行相应更改,工作量较小的甲方不另行支付费用,工作量较大的双方协商解决。

3、乙方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产品设计变更要求。

因乙方未对零件冲压工艺性进行认真分析,不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产品设计变更要求,而导致工艺执行困难所进行的修改,甲方不支付变更费用。

十一、设计会签

1、方依双方确认的冲压工艺为基础,制定工艺方案,绘制DL图并经甲方工艺确认

后,方能进模具结构设计。

2、模具结构设计完成后需经甲方会签确认,会签后双方签署《会签纪要》依此来进

行下一步工作。

3、会签时,乙方必需提供完整的工程图、模具总图以及检具图;

在条件完备的情况

下,双方方能进行图纸会签;

会签的地点双方协商确定。

十二、乙方提供资料明细

资料名称

提供时间

资料份数

日期

会签

工艺方案图

(份)

CAE分析报告

冲压模具图

各工序工艺数模

标准件资料

十三、其余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如与本协议发生冲突,优先按本协议执行。

十四、本协议一式二份,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与经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十五、附冲压设备资料

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乙方:

签字:

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