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9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复习-完善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称为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力引发,也称第一类环境问题,火山喷发、地震、洪灾等。

次生环境问题:

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目前的环境问题一般都是次生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几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个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认识过程:

①20世纪60年代人们只把环境问题作为污染来看待,没有认识到生态破坏的问题.;②20世纪70年代1972年联合国,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升到同一高度看待;③20世纪80年代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组建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④20世纪90年代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强调和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形成了当代的环境保护的主导意识。

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两个方面。

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定为世界地球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3、环境化学

定义:

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研究特点:

(1)以微观研究宏观:

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宏观环境圈层中环境现象和变化机制;

(2)研究对象复杂:

既有人为来源的也有天然来源的,处于环境开放体系内,多种环境因素同时相互作用,其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结合。

(3)物质水平低:

mg/kg(ppm,10-6)、ug/kg(ppb,10-9)

发展动向:

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

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

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

3、地球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态环境(生物圈)

物质循环常基于元素的循环,包括氧、碳、氮、磷和硫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循环。

4、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

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镉Cd污染水体后引起的;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Hg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分类:

①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

②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③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④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污染。

化学污染物:

18

(1)元素:

Cr,Hg,As,Pb,Cl

(2)无机物:

CO,NOx,SO2,KCN

(3)有机化合物和烃类:

烷烃(饱和)、芳香烃(苯环)、不饱和非芳香烃(不饱和,不带苯环)、多环芳烃

(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

四乙基铅、三丁基锡

(5)含氧有机化合物:

环氧乙烷、醚、醇、醛、酮、酚、有机酸等(6)有机氮化合物:

胺、腈、硝基苯、三硝基苯(TNT)

(7)有机卤化物:

氯仿(四氯化碳)、PCBs、氯代二恶英、氯代苯酚(8)有机硫化合物:

硫醇类(甲硫醇)、硫酸二甲酯

(9)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磷农药、磷酸二甲酯、磷酸三乙酯

优先污染物:

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

当前世界范围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5、环境效应:

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成为环境效应。

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

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

环境化学效应:

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

环境生物效应:

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即为环境生物效应。

热岛效应:

因燃料燃烧而放出大量的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

6、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和消失的过程。

迁移方式:

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①物理—化学迁移是最重要的迁移形式,它可通过溶解—沉淀、氧化—还原、水解、配位和螯合、吸附—解吸等理化作用实现无机污染物的迁移。

②有机污染物还可通过化学分解、光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迁移。

污染物可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实现迁移。

③某些污染物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产生放大积累作用,这是生物迁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7、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转化方式:

化学转化、物理转化、生物转化

①污染物可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等物理过程实现转化;

②可通过光化学氧化、氧化还原和配位络合、水解等化学作用实现转化;

③也可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等生物作用实现转化。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组成:

按浓度分成三大类:

(1)主要成分,浓度在1%以上量级,包括氮(N2),氧(O2)和氩(Ar);

(2)微量成分(也称次要成分),浓度在1ppmv到1%之间,包括二氧化碳(CO2),水汽(H2O),甲烷(CH4),氦(He),氖(Ne),氪(Kr)等;(3)痕量成分,浓度在1ppmv以下,主要有氢(H2),臭氧(O3),氙(Xe),一氧化二氮(N2O),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以及气溶胶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大气中本来没有的,纯属人为产生的污染成分,它们目前在大气中的浓度多为pptv的量级,如氟氯烃类化合物(常记为CFCs)等。

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长波辐射);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氮气的光解);热成层(氧气的电离、电离层);逸散层。

2、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1)定义: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或是自然过程所直接排入大气或在大气中新转化生成的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2)分类:

①大气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态污染物;

③按照化学组成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

②按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

二次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

如臭氧、硫酸盐颗粒物等。

(3)重要污染物来源及消除途径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

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

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

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或SO4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

降从大气中消除。

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

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

HO+H2S→H2O+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x表示。

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

大气中的NO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

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①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

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

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②CO2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

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等。

③甲烷既可以由天然源产生,也可以由人为源产生。

除了燃烧过程和原油以及天然气的泄漏之外,产生甲烷的机制都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

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也可产生甲烷。

甲烷在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被消除:

CH4+HO→CH3+H2O。

4)含卤素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是指有机的卤代烃和无机的氯化物和氟化物。

大气中常见的卤代烃以甲烷的衍生物,如甲基氯(CH3Cl)、甲基溴(CH3Br)和甲基碘(CH3I)。

它们主要由天然过程产生,主要来自于海洋。

CH3Cl和CH3Br在对流层大气中,可以和HO自由基反应。

而CH3I在对流层大气中,主要是在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解,产生原子碘(I)。

许多卤代烃是重要的化学溶剂,也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如三氯甲烷

(CHCl3)、三氯乙烷(CH3CCl3)、四氯化碳(CCl4)和氯乙烯(C2H3Cl)等均可通过生产和使用过程挥发进入大气,成为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

它们主要是来自于人为源。

在对流层中,三氯甲烷和氯乙烯等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转化为HCl,然后经降水而被去除。

氟氯烃类中较受关注的是一氟三氯甲烷(CFC-11或F-11)和二氟二氯甲烷(CFC

-12或F-12)。

它们可以用做致冷剂、气溶胶喷雾剂、电子工业的溶剂、制造塑料的泡沫发生剂和消防灭火剂等。

大气中的氟氯烃类主要是通过它们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进入大气的。

由人类活动排放到对流层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不易在对流层被去除,它们在对流层的停留时间较长,最可能的消除途径就是扩散进入平流层。

①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

②CFC-11和Halon1211d分子式分别为CFCl3和CF2ClBr。

③大气中的CH4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的排放。

④氮循环主要通过同化、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四个生物化学过程完成。

3、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指由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

逆温由于过程的不同,可分为近地面的逆温、自由大气的逆温。

①近地面的逆温:

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地形逆温

②自由大气逆温:

乱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危害:

在对流层中,由于低层空气受热不均,能够使气体发生垂直对流运动,致使对流层上下空气发生交换。

通过垂直对流运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被输送到远方,并由于分散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逆温现象经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对大气垂直流动形成巨大障碍,地面气流不易上升,使地面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难以借气流上升而扩散。

大气稳定度:

指大气的稳定程度或者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

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①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②天气形势和地理形势的影响。

4、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如光解、氧化还原、酸碱中和以及聚合反应转化成无毒的物质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物质。

(1)光化学反应: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光化学反应,自由基的三个反应阶段:

引发、增长、终止。

(2)大气中重要的自由基:

HO、HO2、R(烷基)、RO(烷氧基)和RO2(过氧烷基)来源:

(1)HO:

①O3的光离解(重要来源);②HNO2的光离解(污染大气重要来源);

③H2O2的光离解;④HO2与CO的反应

(2)HO2:

①醛(甲醛)的光解(重要来源);②亚硝酸酯的光离解;

③H2O2的光解;④HO与NO的反应

(3)R:

①乙醛的光解;②丙酮的光解;③O和HO与烃类的氢摘除反应

(4)RO:

①甲基亚硝酸酯的光解;②甲基硝酸酯的光解

(5)RO2:

①R与O2的结合

5、光化学烟雾:

含有NOx和CH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特征:

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叶子、大气能见度降低。

形成条件:

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存在、大气温度较低、有强的阳光照射控制对策:

控制反映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臭氧浓度

形成机制:

光化学烟雾形成反应是一个链反应,链的引发主要是NO2的光解。

引发反应自由基传递反应终止反应(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是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根本原因)6、硫酸烟雾型污染:

由于煤燃烧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SO2转化为SO3的氧化反应主要靠雾滴中锰、铁、氨的催化作用而加速,硫酸烟雾型污染属于还原性混合物,称还原性烟雾。

SO2滴的催化氧化速度与金属离子浓度、PH、温度有关。

生成条件:

多发生在冬季、气温较低、湿度较高、日光较弱的气象条件

7、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的比较:

①硫酸烟雾是还原型烟雾,发现较早,已出现多次,燃煤产生,冬季,低温高湿度弱光照,白天夜间连续;

②光化学烟雾是氧化型烟雾,发现较晚,汽车尾气,夏秋季,高温低湿度强光照,白天。

8、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

湿沉降:

指通过降水如雨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干沉降:

大气中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的化学组成:

大气中固定气体成分、无机物、有机物、光化学反应产物、不溶物

降水的离子成分:

SO42-、NO3-、Cl-、NH4+、Ca2+、H+(酸性降水中特有的HCO3-、Na+、

K+、Mg2+) 酸指标SO42-碱指标NH4+、Ca2+

SO42-来源岩石矿物风化作用土壤中有机物动植物和废弃物的分解燃料燃烧排放出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NOX来源NO3-部分来自于人为排放源排放的NOX和尘粒另一部分有空气放电产生的

NOX



NH4+来源生物腐败及土壤海洋挥发等天然放射源排放的NH3

中和剂:

飞灰中氧化钙、土壤中的碳酸钙、天然源和人为源排放的NH3。

9、酸雨:

pH小于5.6的各种形式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雾、露等。

(1)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SO2排放量、气温、湿度)

②大气中的NH3(土壤中含氮肥料挥发、风沙扬尘)

③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所含金属可催化SO2氧化;对酸起中和作用)

④天气形势影响(气象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酸雨危害:

①酸雨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

②也会使土壤酸化,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③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

④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

⑤可能危及人体健康。

(3)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①原煤脱硫技术

②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③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④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⑤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

10、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能把能量截留在大气之中,从而使得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温室气体:

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四氯化碳和氟氯烃、CFC11,CFC12等都是温室气体。

(2)机理: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

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3)危害:

①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②海平面上升;

③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④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控制措施

为加强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的控制,1997年12月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的

《京都议定书》协议于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1、臭氧层破坏

(1)耗臭氧层物质(ODP)既有天然源,又有人工源。

其人工源主要包括:

哈龙、氟利昂、氟氯烃等物质。

(2)臭氧层形成与损耗

①平流层臭氧来源于平流层氧气的分解

O2+hv®2O×

(l<243nm)

2O×+2O2+M®2O3+M

总反应

3O2+hn®2O3

②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催化反应过程:

Y×+O3®YO×+O2

YO×+O®Y×+O2

总反应:

O3+O®2O2

Y-直接参加破坏O3的催化活性物种,包括NOX、HOX·、ClOX·等。

12、大气颗粒物

(1)来源:

①天然源:

地面扬尘海浪溅出飞沫火山灰森林火灾宇宙陨星尘植物的花粉孢子

②人为来源:

煤烟飞灰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出来的化

合物

(2)消除:

干沉降、湿沉降

干沉降:

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沉降。

湿沉降:

通过降雨、降雪等是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分雨除和冲刷两种机制。

(3)分类:

大气颗粒物分为无机颗粒物和有机颗粒物

①总悬浮颗粒物(TSP):

粒径一般在100mm以下。

②飘尘:

长期漂浮在大气中、粒径小于10mm的悬浮物。

PM10。

③降尘:

粒径大于10微米以上的、由于重力作用能沉降下来的微粒。

④可吸入粒子:

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进入呼吸道的粒子Dp≤10mm

(4)三模态:

爱根核模(Dp<0.05um)积聚模(0.05um2um)

①爱根核模主要源于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由于它们的粒径小、数量多、表面积大而很不稳定,易于相互碰撞结成大粒子而转入积聚模。

也可在大气湍流扩散过程中很快被其他物质或地面吸收而去除。

②积聚模主要由核模凝聚或通过热蒸汽冷凝再凝聚长大。

这些粒子多为二次污染物,其

中硫酸盐占80%以上。

它们在大气中不易由扩散或碰撞而去除。

积聚模与爱根核模的颗粒物合称细粒子。

③粗粒子模的粒子称为粗粒子,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沫、火山爆发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所构成,因此它的组成与地面土壤十分相近,主要靠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而去除。

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成核作用、粘合、吸着。

13、PM2.5: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主要来源:

土壤扬尘、海洋气溶胶、汽车尾气、燃料燃烧。

(2)危害:

①为人类活动释放污染物的主要载体,携带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可吸附在肺壁上并渗透进入组织的深处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PM2.5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还会使空气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剧。

③PM2.5不但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大气能见度大幅度降低。

(3)控制措施:

①加强源头控制;

②加大重点大气污染物减排力度;

③加强清洁能源利用;

④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⑤控制生活污染;

⑥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管体系。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1、天然水中主要离子:

K+、Na+、Ca2+、Mg2+、HCO3-、NO3-、Cl-、SO42-

总含盐量(TDS)TDS=[K+Na+Ca2+Mg2+]+[HCO3-Cl-SO42-]

Henry定律:

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与液体所接触的该种气体的分压。

BOD:

生化需氧量:

在一定提及的水中有机物降解所需耗用的氧的量。

2、碳酸平衡:

封闭体系,总碳不变;开放体系,[H2CO3]不变。

水体中可能存在的碳酸组分CO、CO2-、HCO-、HCO(HCO*);

2 3 3 2 3 2 3

天然水中的总碱度=HCO3-+2CO32-+OH-—H+

(1)碱度:

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够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总碱度(甲基橙碱度PH=4.3)酚酞碱度(PH=8.3)苛性碱度(2酚酞碱度-总碱度)

(2)酸度:

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氢离子总量(放出或水解产生)总酸度(PH=10.8)CO2酸度(PH=8.3酚酞)无机酸度(PH=4.3甲基橙)

3、水中污染物的分类:

耗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有机物、植物营养物、无机物、矿物质、土壤岩石沉积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

4、水体富营养化: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发生在海域时叫赤潮,发生在湖泊时叫水华。

(1)危害:

①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②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③影响水体的溶解氧;

④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⑤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

⑥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

(2)措施: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①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②根据湖泊水环境磷容量,实施总量控制;③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④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

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①生物性措施:

是指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这一自然过程达到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目的的方法.②工程性措施:

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等.③化学方法:

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等。

5、水体中颗粒物的类别:

矿物微粒和黏土矿物、金属水合氧化物、腐殖质、水中悬浮沉积物、其他。

无机物水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降解。

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降解。

6、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

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1)吸附等温线:

在一定温度,处于平衡状态时被吸附的物质和该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的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吸附等温模式H型G=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