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76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东台市届高三模拟化学试题

东台市2017年高考模拟检测

化学试题

2017.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S:

32O:

16Fe:

56K:

39Al:

27Cu:

64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Cl

B.NaHSO3的电离方程式:

NaHSO3=Na++H++SO32—

C.1-丙醇的结构简式:

C3H7OH

D.CO(NH2)2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放在氮气中冷却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D.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4.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

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B.原子半径:

X>Y>Z>W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

Cl2+H2O

2H++Cl-+ClO-

B.少量的CO2通入氨水中:

CO2+NH3·H2O=NH4++HCO3-

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Ba2++2OH-+2H++SO42-=BaSO4↓+2H2O

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

3Ag+4H++NO3-=3Ag++NO↑+2H2O

6.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B.用图乙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C.用图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D.用图丁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H2SO4的浓度不变

B.加水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时,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

C.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6.02×1023个

8.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kJ·mol-1

已知硫的燃烧热ΔH1=akJ·mol-1

S(s)+2K(s)==K2S(s)ΔH2=bkJ·mol-1

2K(s)+N2(g)+3O2(g)==2KNO3(s)ΔH3=ckJ·mol-1

则x为

A.c+3a-bB.3a+b-cC.a+b-cD.c+a-b

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NaAlO2(aq)

AlCl3

Al②NH3

NO

HNO3

③NaCl(饱和)

NaHCO3

Na2CO3④FeS2

SO3

H2SO4

A.③④B.①④C.②④D.②③

10.下列装置图或曲线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如图1所示,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

酸,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某温度下FeS、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2所示,纵坐标c(M2+)代表Fe2+或Cu2+的

浓度,横坐标c(S2—)代表S2—浓度。

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

化钠溶液,首先沉淀的离子为Fe2+

C.如图3所示,用0.1mol/LCH3COOH溶液滴定20mL0.1mol/L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当

pH=7时:

c(Na+)=c(CH3COO—)>c(OH—)=c(H+)

D.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5.5左右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丹参素的分子式为C9H10O5

B.丹参素能发生缩聚、消去、氧化反应

C.1mol丹参素最多可以和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丹参素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12.已知:

SO32-+I2+H2O=SO42-+2I-+2H+。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含有SO32-D.肯定含有NH4+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稀HNO3中加入过量铁粉,再滴入少量KSCN溶液

溶液变红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3+>I2

14.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HA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

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15.在温度、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如图所示),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2Z(g)ΔH<0

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恒容容器甲

恒压容器乙

Y的物质的量(mol)

n1

n2

Z的体积分数

φ1

φ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B.φ2>φ1

C.n2>n1D.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大

 

非选择题

16.(12分)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Fe3++NH4++2SO42-+6H2O=NH4Fe3(SO4)2(OH)6+6H+

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amol·L-1,c(NH4+)=bmol·L-1,c(SO42-)=d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

(5)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①若用CuSO4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

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

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

 

17.(15分)胡椒醛衍生物在香料、农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以香草醛(A)为原料合成5-三氟甲基胡椒醛(E)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Ⅰ酚羟基能与CH2I2发生反应③,而醇羟基则不能。

(1)反应①的类型是。

(2)写出香草醛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香草醛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②不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苯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以香草醛和2-氯丙烷为原料,可合成香草醛缩丙二醇(

),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18.(12分)某研究小组用黄铁矿(FeS2)、氯酸钠和硫酸溶液混合反应制备ClO2气体,再用水吸收该气体可得ClO2溶液。

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若温度不当,副反应增加,影响生成ClO2气体的纯度,且会影响ClO2的吸收率,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反应时需要控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要达到此要求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

黄铁矿中的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可被ClO

氧化成SO

,请写出FeS2、氯酸钠和硫酸溶液混合反应生成二氧化氯(ClO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拟以“m(ClO2)/m(NaClO3)”作为衡量ClO2产率的指标。

若取NaClO3样品6.0g,通过反应和吸收获得400mLClO2溶液,取此溶液20mL与37.00mL0.500mol·L-1(NH4)2Fe(SO4)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量的Fe2+再用0.05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20.00mL。

反应原理为:

4H++ClO2+5Fe2+===Cl-+5Fe3++2H2O

14H++Cr2O

+6Fe2+===2Cr3++6Fe3++7H2O

试计算ClO2的“产率”(写出计算过程)。

 

19.(15分)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Fe、Cr等杂质)为原料获得。

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

25℃时,几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和完全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

Fe(OH)2

Fe(OH)3

Cr(OH)3

Ni(OH)2

Ksp

8.0×10—16

4.0×10—38

6.0×10—31

6.5×10—18

完全沉淀pH

≥9.6

≥3.2

≥5.6

≥8.4

注:

NiCO3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强酸的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措施可行,且能提高废渣浸出率的有。

A.升高反应温度B.增大压强C.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

(2)在滤液Ⅰ中加入6%的H2O2,其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NaOH调节pH的范围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离子。

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

6Fe2++ClO3-+6H+=6Fe3++Cl-+3H2O

(3)滤液Ⅱ的主要成分是。

(4)检验Ni2+已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

Na2SO4、NiSO4

(5)操作Ⅰ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NiSO4•6H2O晶体;

用少量乙醇洗涤NiSO4•6H2O晶体并晾干。

20.(14分)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

2CO(g)+4H2(g)

CH3CH2OH(g)+H2O(g)△H=—256.1kJ·mol—1。

已知:

H2O(l)=H2O(g)△H=+44kJ·mol—1

CO(g)+H2O(g)

CO2(g)+H2(g)△H=—41.2kJ·mol—1

(1)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2(g)+6H2(g)

CH3CH2OH(g)+3H2O(l)△H=。

(2)CH4和H2O(g)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

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800

1000

1200

1400

平衡常数

0.45

1.92

276.5

1771.5

①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H2O(g),平衡时c(CH4)=0.5mol·L—1,该温度下反应CH4+H2O

CO+3H2的平衡常数K=。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右图。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在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左右。

②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写出CH4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乙醇-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1.(12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

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

其结构如右图。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2)元素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3)A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    。

 

(4)1mol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5)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

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

    (填化学式)。

 

(6)已知:

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B.[实验化学]二茂铁(结构如图11)是一个典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实验室常用

氯化亚铁和环戊二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

反应原理为:

FeCl2+2C5H6+2KOH→Fe(C5H5)2+2KCl+2H2O

二茂铁的熔点为172~173℃,在100℃开始升华。

能溶于乙醚、二甲亚砜等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对碱和非氧化性酸稳定。

制备的步骤如下:

步骤1.在150mL的三颈瓶中加入25g细粉末状KOH和

60mL无水乙醚,通入氮气并搅拌约10分钟使

之尽可能溶解,然后加入5.5mL环戊二烯,再

搅拌10分钟。

步骤2.向烧杯中加入25mL二甲亚砜和6.5g新制的无

水氯化亚铁,微热至40℃并搅拌使其溶解,然后

加入滴液漏斗中。

步骤3.按图12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缓慢将氯化亚铁等加入三颈瓶中,并继续搅拌1小时。

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倒入100mL18%的盐酸溶液,将烧杯放在冰浴中冷却,搅拌约10分钟,使结晶完全。

步骤5.抽滤,将获得的产品以冷水洗涤2~3次,低温风干得到粗制的二茂铁。

(1)步骤1中通入N2的目的可能是▲。

(2)步骤2中,滴液漏斗侧边的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3)实验装置中,冷凝管通水,水应从▲口进(选填a或b)。

(4)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盐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步骤5用冷水洗涤是因为▲,因此可采用▲的方法,进一步提纯二茂铁。

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D

A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C

D

AC

AB

16.

(1)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2)HCO3-

(3)MnO2+2Fe2++4H+=Mn2++2Fe3++2H2O。

     (4)10-12/a3bd2

(5)①还原剂  ②调节溶液pH在8~9之间

17.

(1)取代反应(2分)

(2)醛基、羟基、醚键(3分)

(3)

(3分)(4)

(3分)

(5)

18.

(1)30℃(2分) 水浴加热(或水浴控制恒温等合理答案均可)

(2)15ClO

+FeS2+14H+===15ClO2+Fe3++7H2O+2SO

(3)由Cr2O

  ~      6Fe2+

   1           6

0.05mol·L-1×20mL×10-3  n(Fe2+)

得n(Fe2+)=6×10-3mol

由ClO2  ~  5Fe2+

1       5

n(ClO2) 0.5mol·L-1×37mL×10-3-6×10-3mol

得n(ClO2)=2.5×10-3mol

所以,ClO2的产率=[(2.5×10-3mol×20×67.5g·mol-1)/6.0g]×100%=56.25%

19.

(1)AC

(2)2Fe2++H2O2+2H+=2Fe3++2H2O;[5.6,8.4);Fe3+、Cr3+

(3)Na2SO4、NiSO4

(4)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再加入Na2CO3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

(5)

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向沉淀中滴加稀H2SO4,直至恰好完全溶解。

20.

(1)—305.7kJ·mol—1

(2)①吸热②6.75

(3)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870℃

②CH4+2NO2→CO2+N2+2H2O

(4)CH3CH2OH—12e—+6O2—=2CO2+3H2O

21.A

(1)3d104S1

(2)N>O>C

(3)sp2、sp3

(4)8mol

(5)N2O(或SCN-、等)

(6)Cu2O

B

(1)排出三颈瓶内的空气

(2)均衡漏斗内压强,便于液体放出

(3)b

(4)H++OH-=H2O

(5)二茂铁易于升华加热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