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196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奉新县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图丁中的小东读数将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

二、单选题

12.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m/s

C.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测距

D.“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C.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

D.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90s

1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筷子“折断”B.

手影游戏

C.

放大文字D.

大象在水中的倒影

15.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透过容器的玻璃侧壁斜射到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一直向左移动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P点

C.一直向右移动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P点

17.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

B.纳米材料就是“纳米”物质做成的材料

C.纳米材料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人们利用的,不存在天然的纳米材料

D.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很小

三、多选题

18.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19.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本质是一种折射现象

B.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反射现象

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上是折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由于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四、简答题

20.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歌厅又响起一阵阵优美的流行音乐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用被子蒙住头,丙同学起身到舞厅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位同学听到的是乐音还是噪音?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1.物理降温,是人发热时常用的降温方法。

通常是用温水(手放在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其温度在38℃~41℃)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物理降温的原理,再进一步说明用温水而不用凉水的道理。

五、计算题

22.小珠在眼镜店配戴眼镜时,发现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最终他选择了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组成的眼镜。

材料技术参数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

密度(kg/m3)

1.3×

103

2.5×

8.0×

4.5×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若小珠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每块体积为6cm3,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2)已知小珠所配戴的眼镜镜架质量为16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则这副大小相同的镜架质量是多少?

两种镜架质量相差多少?

23.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其正前方峭壁0.45km处鸣喇叭,经过2.8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六、实验题

24.小珠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应选用_____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选填“厚”或“薄”)。

(2)选用相同的两个棋子A、B,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

②改变A的位置,重复①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5.00

10.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_____。

(4)移去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光屏,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为_____像(选填“虚”或“实”);

(5)当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某天上午,小珠从镜中看到墙上正常使用的时钟,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当前时间应为_____。

25.小海在实验室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上,标尺上的游码移至_____处,此时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1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g.

(3)由于矿石体积较大,他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3.

(4)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kg/m3.

(5)按上述步骤操作,测得的密度值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小海看到用向路面撒盐的方式可以除冰,他猜想可能是盐对冰雪的熔点产生了影响。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盛有盐水的容器置于冰箱内,待盐水凝固后取出,研究它的熔化过程,并将熔化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绘成了如图甲所示的图像。

(1)由图甲可知该固体_____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

第7min时,物体处于_____态。

(2)实验中,盐水结冰后的熔点为_____℃,实验结果证明向冰雪中撒盐可以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

(3)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凝固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水混合物中水的质量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cms

【解析】

【详解】

[1]中学生的步幅略小于成年人,在50cm左右;

[2]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远小于10s,跑1000m所需时间约为160s左右。

2.响度音调

[1]当小珠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琴键振动幅度不同,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用力越大时振幅越大,则钢琴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2]当她用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而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所以,此时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漫遵循

[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由于白纸表面较粗糙,所以,光射到白纸表面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一样,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秒表小水珠

[1]由于实验中,需要记录不同时间的水温,绘制温度-时间图象,所以,还需要秒表;

[2]看到的“白气”实际是液态小水滴,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5.实甲

[1]人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一架照相机,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即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所以,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6.1.041.04×

103

【分析】

(1)已知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

得到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根据

得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或体积是无关的,所以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不变,仍为:

【点睛】

重点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表示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密度通常是不变的,与质量、体积无关.

7.0.1

[1]根据这包纸的总厚度和张数知道,一张纸的厚度是:

[2]根据题意知道,1m2纸的体积是:

V=Sh=1×

104cm2×

0.01cm=100cm3,

由70g/m2知道,1m2纸的质量是m=70g,所以,这包纸的密度是:

8.音调音色

[1]慢录快放的方法,可以加快物体振动频率,所以,此时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变高;

[2]不同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所以,根据音色,我们不看电影画面也能根据声音分辨出动画片中主人公的声音。

9.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1]甲图“禁止鸣笛”的实质是不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2]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隔音墙后会反射回来,从而减小了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影响,所以,隔音墙的作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望远显微

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这样我们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光学显微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相当于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可以把物体两次放大;

月球是远处的物体,应选用望远镜观测;

细胞是微小的物体应选用显微镜观察。

11.1.20减小误差92热胀冷缩39.7小

(1)[1]甲图中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则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物体直径为:

L=9.20cm-8.00cm=1.20cm

[2]多次测量时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2)[3]分针超过一分半,则秒针读数为32s,故图乙所示时间为92s;

[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5]体温计分度值为0.1℃,故读数为39.7℃;

[6]图丁小东仰视,读数为真实值以下,会导致读数偏小。

12.A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发出的琴声是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测距,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13.C

A.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故A不符合实际;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故B不符合实际;

C.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故C符合实际;

D.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200s,故D不符合实际.

14.B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筷子“折断”,是由于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游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凸透镜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大象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不符合题意。

15.D

A.“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D正确。

16.B

当容器加水时,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当水面超过入射点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重新照射到P点.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17.D

A.“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不是物质,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

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故AB错误;

C.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纳米技术,

D.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由纳米粒子构成的材料,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

如不导电的物质出现了导电性,非磁性物质出现了磁性,不透明的物质变成透明物质,脆性材料物质变成有弹性的物质等。

这些现象被学术界定义为“纳米效应”。

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故D正确。

18.AC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戴凹透镜来矫正;

因为它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可以戴凸透镜来矫正;

因为它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故选AC。

19.BCD

A.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且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漫反射是一种反射现象,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反射现象,故B正确;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上是折射现象,故C正确;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由于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

20.歌厅的流行音乐声已经影响到同学们的正常休息,因此属于噪声;

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乙同学用被子蒙住头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丙同学起身到舞厅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歌厅的流行音乐声已经影响到同学们的正常休息,因此属于噪声;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环保角度来讲,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心理角度来讲,人们不喜欢、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

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21.见解析

感冒发热时,患者的体温会升高,在患者身上用蘸了温水的湿毛巾擦拭后,身上的水要蒸发,且蒸发过程需要从人身上吸收热量,致使人体温度降低。

用温水的道理是:

因为温水比凉水的温度高,加快了身体上水的蒸发,加快了身体温度的降低,所以,用温水效果更好一些。

22.

(1)15.6g

(2)9g7g

(1)根据题意知道两块镜片的总体积是:

V1=2×

6cm3=12cm3,

由表格数据知道,树脂镜片密度是ρ1=1.3×

103kg/m3=1.3g/cm3,由

知道,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是:

m1=ρ1V1=1.3g∕cm3×

12cm3=15.6g;

(2)由表格数据知道,铜合金密度是ρ2=8.0×

103kg/m3=8.0g/cm3,铜合金镜架的体积是:

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并且大小相同,则钛合金镜架的体积是:

V3=V2=2cm3,

由表格数据知道,钛合金密度是ρ2=4.5×

103kg/m3=4.5g/cm3,钛合金镜架的质量是:

m3=ρ3V3=4.5g∕cm3×

2cm3=9g,

两种镜架的质量相差是:

△m=m2–m3=16g-9g=7g。

答:

(1)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是15.6g;

(2)两种镜架的质量相差是7g。

23.18.6m/s

知道,声音传播的距离是:

s声=vt=340m/s×

2.8s=952m;

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s车=s声-s=952m-450m×

2=52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汽车行驶的速度约为18.6m/s。

24.薄大小关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不能虚不变7:

25

(1)[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2]选用相同的两个棋子A、B,是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3]分析表中数据知道,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得到结论是: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4][5]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而,所以移去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用光屏接收不到,光屏上应无法呈现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6]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距等于物距,物像等大;

所以,当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由于棋子A的大小不变,则棋子A的像大小不变;

(6)[7]根据镜面成像的对称性知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图中显示的时间是7:

25。

25.水平桌面上零刻度线左161702.3×

103小于

(1)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沉,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2)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物体质量m=100g+50g+10g+1g=161g;

(3)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后,补充的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而补充的水的体积又是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因此矿石的体积为:

200ml﹣130ml=70ml=70cm3;

(4)矿石的密度:

(5)在从图A到图B的操作中,是测量矿石体积的过程,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必然带出一定量的水,从而使补充的水量增加,也就是测量的矿石体积会偏大,质量不变,体积偏大,最终的密度就会偏小.

26.是4液-4降低变小

(1)[1]由图象知道,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有熔点,所以是晶体;

[2]由图象知道,整个熔化过程是从第2min开始到第6分钟结束,总共4min,

[3]晶体在熔化过程之中是固液共存态,由于在第7min已熔化完成,即此时全部是液态;

(2)[4]由图象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4℃不变,说明盐水结冰后的熔点为-4℃;

[5]由于冰的熔点是0℃,所以与冰相比,加盐后,冰雪的熔点变低了;

(3)[6]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4℃,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水质量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