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09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品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作品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品集.docx

《作品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品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品集.docx

作品集

总编辑:

刘毅

刘毅出版社

 

1.同学之间的时尚---家教01

2.走近阳光03

3.家中的新鲜事05

4.感恩的新天地07

5.青萍之末风舞蹁跹09

 

1.水浒传读后感11

2.梵高13

3.落红15

4.处世哲学—感恩17

5.读书—吾乐19

 

同学之间的时尚---家教

近年来,请家教似乎在中学生中越来越流行开来了。

“哎呀,不行,我明天有家教来上课。

”这类言语在同学之间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似乎家教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请个家教补补课,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

在我们周围并不难看到,许多学习较差的同学请了家教,可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有的甚至下降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请了家教就是买了保险了,在学校学不学无所谓,反正到家有家教,因此上课就不注意听讲,这就等于放弃了学习的第一战场,而退守二线。

本因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理解的问题,非要拿回家“钻研”,结果昏天暗地的越来越糊涂。

长此下去,成绩怎么会不下降呢?

而退一步说,那些家庭教师多半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功底还不够扎实,教学方法也不一定适合。

至于说经验,更是半点全无。

怎么能够和学校多年从事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相比呢!

在学校尚且听不懂,请个家教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你在学校认认真真的听讲,又怎么会听不懂?

我们现在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要学会在老师的讲解上进一步消化,把它变为自己的东西,还要主

01动寻找问题,举一反三。

也就是说课后要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认真思考,仔细领悟,尽快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主要的,而绝不是请一两个家教就能奏效的。

所以,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请不要再被请家教的“时尚”迷惑了。

 

02

走近阳光

如悄无声息的冬雪,似淅淅沥沥的春雨,若盛夏徐徐飘来的荷香,像初秋撒满院角的金黄。

日子一页一页静静的翻过。

有的早已随草木腐去,有的则填涂着朦胧的色彩在心中挥散不去,欲将曾经疏忽的事情,却捡起几张早已泛黄的照片。

泪眼婆娑过一段雨季,才知在日子的催长中已不知不觉的套上了成熟的伪装。

每当走出母亲殷殷的目光,独踏异乡的旅途,才知日子显示的不仅仅是青春年少对母亲的依恋,更是成长对迢远梦想的奔赴。

你我举起包袱,背影消失于同一轮红日,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去向阳光进发。

也许那些在落叶上写诗的心情会一天天老去,也许成长要以孤独为代价,逝去的日子也无非给我们一个把握今天的启示。

其实,谁能给完整的人生,完美的日子一个固定的概念呢?

或许,绿色的宁静,蓝色的淡泊,红色的躁动,紫色的忧郁,茶色的不安,黑色的惊惧……种种缤纷的支离破碎拼凑成绚丽的人生,从此,我们都有了一颗多彩的心。

暗淡的岁月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安于暗淡!

是否在遥望远方星空的时候望不见自己心灵的伟岸?

03而信念确是那呢喃不息的轻涛,荡漾着心源渡进理想的海湾,给自己一个承诺,好吗?

在回首的某日,还看过一本完整的书,不论拙劣还是单薄,只要看过内容。

你我握起同一支笔写好这次旅途的书,待明日细细品读。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你的心永远向着太阳,那么每一个清晨都会为你展现一番美景,等你去欣赏——这个世界总会带给你新的希望。

 

04

家中的新鲜事

最近,我们家出了一连串的新鲜事,尤其是老妈也在与时代同步。

我们家中的电脑是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买的,但除了我玩游戏就是老爸看稿件、查资料、聊天,老妈从不去碰一下,整天除了呆在店里还是呆在店里。

可最近不知道老妈受了那位高僧的“点化”也开始上网聊天了,不在整日呆在那喧闹之处——餐厅。

真是怪哉,怪哉!

起初老妈是坐在老爸看老爸如何操作,可没多久就自逞“英雄”,从老爸手上手上一把夺过鼠标,自己开始上网聊天,但对方嫌老妈打字速度太慢,就不愿意和老妈聊了,可老妈却“缠”着人家不放手,把人家逼的只得下线。

还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老妈也在她的电脑上做她的“时代女人”,我写着写着老妈便扯开她那“震天地”的嗓门叫我,我只好来到里屋。

“哇,我的妈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真服了我这位老妈了,她打开几十个窗口,怪不得字打不进去,我只好帮她关了窗口。

“这下没事了!

”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向书房走去,可我凳子还没坐热,老妈又在里屋喊我去,我不耐烦地走过去,原来老妈把“儿子”的“儿”的拼音忘了,我只好跟她说“儿子”的“儿”的拼

05

音是“er”,然后便从里屋消失了。

唉!

为了老妈如愿以偿地当上她的“时代女人”,我可是饱受“煎熬”,可是她现再如此飘飘然,因为老妈现在感觉自己和“时代女人”只要一毫米只差了。

 

06

感恩的新天地

登西楼,望月空,细数天上点点星光,有唐诗宋词绚丽多彩的一颗,有名人志士光华明亮的一颗,也有罪恶满盈者黑暗的一颗,尽管他们都曾耀眼一时,但再炙热的火花终会被世俗尘土所淹没,被人们所淡忘,被时间磨碎、消失。

唯独那一束束柔和的光芒,照亮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温暖了世世代代人的心房。

那颗永流传、恒久远的是——感恩。

特别不理解感恩节的由来,不理解现代人的思维。

感恩不是一首平凡的诗,不需要辞藻的华丽和平仄的要求;感恩不是一纸了无生气的画卷,不需要冷暖的规划和构图的死板;感恩不是一支扭曲的舞蹈,不需要动作的齐整和步子的定格;感恩不是严格的竞赛,不需要令行禁止和红牌。

感恩不是世俗的物品,更不在乎节日的框架。

感恩只是爱的小调,可以边走边哼,并在每天每夜中聆听;感恩只是爱的花蕾,可以春去秋来,并无时无刻地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

鸟儿总会归巢,小羊出生三跪而起,树木落叶化作土,那是爱的回报。

刘备三顾,而诸葛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情“长使英雄泪满襟”。

那悲凉易水边,是荆柯回报太子留下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感动。

那春和景明中,是故乡游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7

的深情呼唤。

感恩属于那个古老的年代,属于这个时代,在心中深处亮堂堂。

感恩走进心灵,那样轻轻、悄悄。

感恩在深处驻扎,那样永久流传。

简简单单,像小学书里那样“倒杯水,捏捏背”;明明白白,像歌里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刷刷筷子洗洗碗”;单单纯纯,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深邃的眼眸,一次温暖的握手,一回亲切的拥抱,一声内心的“谢谢”……

对父母感恩吧,给你生命的美丽。

对朋友感恩吧,给你失意时援助。

对小草感恩吧,给你满目青翠。

对花儿感恩吧,给你色彩纷呈。

感恩中细品人生苦辣,感恩中体会善良宽容,让感恩走进心灵,爱相随,用一生的感恩去追……

 

08

青萍之末,风舞蹁跹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

——题记

生命如风,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人们曾无数次为生命寻一个比喻,可都不如风来的贴切。

因为如风的生命必有如风的心境。

如风的心境,或坚毅,或隐忍,或飘逸,或豁达,总是如风一般清逸爽朗。

——我相信美丽的心总是有风的骨血的。

苏轼,这个如风的男子,他有一颗如风一般灵动的心。

风是过往世间的精灵,不会去承载世俗的沉重。

但为何世俗的枷锁却非要禁锢风的精魂?

黄州诗案后,这个如风的文人开始像无风可御的枯叶一般坠落。

游走,游走,城市接着城市。

苏轼的心,沉在风之底。

看江上之清风,览山间之明月,间或做一个神鹤翔舞的梦。

风呢?

只有独处时才会偶尔造访。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没有触动他的心底。

在那最黑暗的谷底,一阵风终于从遥远的心底青萍之末,蹁跹而来,如此恰当地拨动了他的心弦,弦响心动。

这不是柔柔波动,而是如斯的强烈,是如同裂帛一般的四弦一声啊!

弦断帛裂。

王者的雄风如长虹锐利贯通尘封的心房。

豁然,释放,顿悟。

09

他重整旗鼓。

从此,逍遥红尘,寄情山水,如新生一般,再从那青萍之末,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中蹁跹而来。

心如风,神如风,自然如风一般生活。

乘风而来,又御风而去,只留下不朽诗篇,仍在新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苏轼乘着心风而舞,又乘着心风而逝。

转眼千年,风已舞遍,只留下字字珠玑的文采风流,依然如他的心风一般,在那亘古的舞台上,盘恒,蹁跹,且诉且舞。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0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层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

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呗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

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史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

11

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

这的确是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12

梵高

那是一幅很有力的画,画的是向日葵。

金色,红色,橘色,铺满了整幅画。

哦不,不是铺,是抹,极其狂野地、执着地涂抹,那明亮的,鲜艳的向日葵,让你感到温暖。

你的面前仿佛是一片葵花林,它们向着阳光摇曳,招手,在阳光的照耀中,汇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光芒照到你的脸上,仿佛整个人都被阳光和花朵包裹,一股股暖流流遍全身,有一种莫名的情感,让人沉醉其中。

转过目光,那是一幅同样美丽的画。

寂静的城市中一片黑暗,人们已睡着,剩下的只有神秘的夜空和那执着地装点夜空的星星。

那星星很明亮,明亮的让人掉泪,透着孤寂与清冷。

画的笔触很大,可以想象作者是怎样执着的想要把眼前的情景画下来,把心里不为人知的感情抒发出来。

再移过目光,那幅画又有神圣的光芒,见到它的第一眼,就会感受到自由与幸福。

那幅画上有大片大片的金色交织在一起,璀璨夺目,那是一片麦田。

画面的远景是几笔群青与紫,模模糊糊,有一种安静祥和的美,那是远山以及房屋群落,天空是绿色的,一个小人儿站在麦田上,看着那广阔无垠的麦田。

阳光将在那儿结出美丽的果实。

整幅画充满平静幸福与爱……

是的,作者是梵高·文森特。

他活着的时候,人们认为他是一个颠者,但那只是人们从没进入过他的内心世界而已。

他的

13

心里埋藏着爱,用自己最为炙热的情感作画。

在最后那一刻,我想他一定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

紫色的鸢尾在天空中盛开,金黄色的向日葵摇晃着细细的身躯在他身旁翩翩起舞,还有一望无垠的麦田,金黄色的麦穗儿在风中倒伏。

身旁还有触手可及的金色云朵,他仿佛听到了唱诗班轻灵的歌声,看到了穿透暮霭的十字架。

他获得新生。

 

14

落红

教室里充满了沙沙作响的写字声,紧张的气氛让我感到了些许厌倦。

抬头仰望窗外,偶然间看到了那掉队的飞鸟,孤寂的煽动翅膀。

目光流转,思索着什么,却好像又漫无目的的飘飞。

突然,定格在窗外那一排排整齐高大的树上,看着那光秃秃的树枝,心中,漫上一丝悲凉。

窗外的阳光灿烂依然,折射成了不规则的形状落在了卷子上,有那么一瞬间,竟觉如此刺眼,才发觉,已经盯着那树枝好几分钟了。

自嘲的笑笑,这不是应该出现在考场中的现象。

可是,竟惊觉,收不回来目光,不,应该说是不愿收回目光。

我深思着。

我不懂,你那你美丽的躯体曾被无数独领风骚的仁人志士所传颂,成为千古流传的韵律。

我不懂,你那高贵的品格象征无数美好的寄托,爱情,友情,师生情……等等数不胜数的情怀。

我不懂,你可知曾经有多少恋人经过,对着你那羞涩的笑容,有多少孩童经过,冲着你那欣喜的笑脸,又有多少人,将你看成无与伦比的美丽。

所以,我不懂,你是红花啊,是那被无数人捧在手心里的红花啊,为何又在短短的几个月后挥别不见,落叶生根,回到了

15

你的母树身旁。

知道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彻悟,以为你的选择而骄傲。

你只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下去啊,在暗夜的背景下,你所有的轮廓逐渐隐去,只留下一抹春心越发鲜明。

在这难得的冬日暖阳下,我仿佛看见了曾经的春天,看见了那一树繁花。

然后,在短暂的生命过去后,逝去。

有什么东西,向着我所不能及的地方流走。

明明灭灭,忽隐忽现。

恍惚间,又看见了那飘落在母树身旁的一抹红。

反转碾碎,灰飞烟灭,直至下一个生命的出现。

繁华,依旧-----

 

16

处世哲学——感恩

为自己已拥有的所感恩,为生活中给你的赠予所感恩,这,就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

父母的无微不至,老师的苦口婆心,朋友的真心真意……面对这一切,如果我们扪心自问,而又或者放眼四周我们所看到的不体谅父母,不尊重老师,不明白朋友的善言善意,你是否亲身经历过,或似曾相识?

父亲,母亲!

假如你们不曾养育我,给我幸福温暖的生活,我的命运将是什么?

是你们抚养我长大的,陪我走第一步路,教我说第一句话,是你们给我这个温暖的家,你们的养育之恩,我何以回报?

老师!

是你们把我引进智慧的殿堂,是你们带我推开真理的天窗。

没有你的循循教导,教会我为人处世,把我带向未来的光明与美好,我会变作怎样呢?

我又将用什么回报你们,回报你们的无私的教导与关心呢?

朋友!

是你们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关心,在我无助的时候送来鼓励,在我欢乐的时候与我分享。

是你们一张张笑脸,曾为我分忧,还有那一次次击掌,给我激情,动力……我又该如何回报你们的热情呢?

还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一位热心的志愿者,一位正义的

17

警察叔叔……我们又应该如何回报你们的帮助呢?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我们现在没有能力以涌泉相报,但也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吧!

正如枯叶,最后落到地上,也会化作春泥,守护着大树,来回报大树昔日对它的培育之情。

所以,我学会了什么叫感恩,也懂得如何去感恩。

给父母倒一杯茶,向老师说声好,送朋友一句祝福,给陌生人一张笑脸……这,是简单的感恩,是我们能做到的感恩,就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尝试感恩吧!

感谢一切赠予我们一切物质生活、知识、热情、便利的父母、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学会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吧,尝试感恩,让世界充满温馨吧!

 

18

读书——吾乐

书可清气,书可育德行,书可导人生,书,读而孜孜不倦。

因此,我分外喜欢读书,尤其爱在傍晚和清晨读书。

晨曦初露,斜倚桌边,任窗外黄叶如花,离愁飘挂,我的心却固守着与书的约定。

或在傍晚,独坐窗前,听窗外细雨如诗,看书中人生如戏。

渐渐西斜的残阳,穿透剔亮的玻璃,掩映着书房里一排排古色发黄的线装书。

捧着茶杯,抿一口茶。

品书中夏夜,清清的露珠,泥土的味道,弥漫小屋,海水冲刷岸边的礁石,沙滩上散着深深浅浅的脚印……一份返真带来的醉香荡漾在心头。

日复一日,我就这样在一片书香中体味着作品的精髓,艰深的文字不再是理解的障碍,读书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

古人常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确不错,我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课余生活。

从书中,我了解到真假、善恶、美丑。

我从罗贯中那儿知道了: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计”。

刘备的守信、关羽的义盖天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我从曹雪芹那儿得知:

“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

19

喜含情目”是怎样一种神态,“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怎样一种柔态,“冷雨敲碎吟心上”又是怎样一种愁思。

我从李清照那儿获知:

“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留”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

“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别离愁绪,有谁分担?

读书,用一段时光来换一点智慧,不让时间之水,匆匆地从灵魂处流过,也不让冷清一口口啃蚀伤残的心思。

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

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

我悠闲,书本是我真诚的伙伴。

生活于善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

书,可修养;书,可育身心;书,可导前程;书,读而赏心悦目。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