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215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docx

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6天气系统

考点6 天气系统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8·福建莆田二十五中月考)“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

“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

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

右图为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考向 暖锋与天气]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B.江淮地区

C.长江流域D.华南地区

答案 D

解析 每年春季东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开始登陆我国,气温开始回暖,湿度开始回升。

该时段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的是华南地区,空气湿度大,易出现“回南天”。

而其他区域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出现潮湿天气。

2.[考向 锋面与天气]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  )

A.强台风B.准静止锋C.冷锋D.高压系统

答案 B

解析 “回南天”主要是空气湿度大,准静止锋易出现连续阴雨,增加空气湿度,会加剧“回南天”。

春季台风系统不易出现。

冷锋则可能造成降水,降低空气湿度。

高压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晴朗天气,空气湿度较小。

3.[考向 暖锋与天气]“回南天”结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北方地区降温或降雪B.江淮地区连续阴雨

C.华南地区进入干旱期D.东北地区开始多雨

答案 A

解析 冷锋的推进会降低空气湿度,有利于回南天结束,受冷锋影响,北方地区可能降温或降雪;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发生在初春时节,而江淮连续阴雨天气即梅雨,一般出现在6、7月,东北地区开始多雨为7、8月份,这时“回南天”早已结束;华南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干旱期。

(2019·合肥调研性检测)下图示意2018年1月4日至5日安徽省不同区域最大降雪深度(单位:

cm)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考向 冷锋的判断]造成安徽省此次大范围降雪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答案 C

解析 此次大范围降雪发生在冬季,且降雪厚度大,应是冷锋活动造成的;气旋中心区与外围区天气差异大,气旋活动主要在夏秋季节,不会造成大范围降雪;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暖锋的影响多为强度较小的降水过程,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雪天气。

故C项正确。

5.[考向 影响锋面活动的因素]合肥以南地区最大降雪深度由北向南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气压C.风力D.气温

答案 D

解析 冷锋南下,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天气;图示降雪深度变化与纬度变化相近,由南向北随着纬度升高,气温越来越低,降雪深度也越来越大。

故D项正确。

截至8月15日,2018年省会级城市高温日数排名第一的是重庆(44天),其次为西安(41天)、杭州(38天)和南昌(37天)。

据此完成6~7题。

6.[考向 反气旋的判断]影响上述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上述天气现象是持续晴热天气,是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现象。

A项是北半球的反气旋,B项是北半球的气旋,C项是南半球的反气旋,D项是南半球的气旋。

故A项正确。

7.[考向 气旋与天气]此时,最可能缓解杭州高温天气的是(  )

A.冷锋B.准静止锋C.台风D.暖锋

答案 C

解析 此时为7~8月,杭州不易出现冷锋和准静止锋,排除A、B两项;受暖锋影响,气温升高,排除D项;7~8月杭州会受到台风活动的影响,可以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C项正确。

(2018·西宁一模)2017年7月21日,在福建连城县城区(25°19′N,116°47′E)西北上空出现了奇特的局地雷阵雨天气现象(见右图),大雨从天而降,宛如一个“巨型圆柱”,在阳光照射下,色彩绚丽,似天河之水流向人间,天地相接场面震撼。

据此完成8~9题。

8.[考向 气旋与天气]与这种奇特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有(  )

①龙卷风 ②冰雹 ③雷暴 ④锋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该天气现象是局地雷阵雨天气现象,大雨从天而降,宛如一个“巨型圆柱”,局地雷阵雨是当地产生的强对流性降水。

与这种奇特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类似的有龙卷风、冰雹、雷暴,A项正确。

9.[考向 气旋与天气]关于局地雷阵雨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边大范围受气旋控制

B.该天气系统在异地生成,平流过来

C.地面水汽充足

D.近地面大气稳定

答案 C

解析 局地雷阵雨天气影响范围小,是在本地生成的,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地面水汽充足有利于该天气现象的形成。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考前模拟)下图是2016年4月11日8时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考向 锋面气旋的判断]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图示降水区域位于北半球气旋东部低压槽中;结合气流运动状况可知,图示降水区域受暖锋影响,故B项正确。

11.[考向 天气的判断]有关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该日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丙地昼夜温差大

B.乙、丁两地吹偏南风

C.丙地比丁地风力大

D.甲、乙两地出现大风降温

答案 A

解析 据图中等压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地处于高压中心,受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

丙地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A项正确;乙地吹偏北风,B项错误;丙地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丁地小,C项错误;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干燥天气,D项错误。

(2018·北京朝阳二模)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

“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

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

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12~14题。

12.[考向 气旋与天气]图中降雪量(  )

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D.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西南部,A项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项错误;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C项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D项正确。

13.[考向 气旋的判断]“炸弹气旋”格雷森(  )

A.属于温带气旋B.生成于热带洋面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A项正确。

14.[考向 气旋的形成]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

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向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

(2018·陕西统考)下表示意吉林省长春市某年12月9~16日的天气状况。

读表,完成15~17题。

日期

9日

10日

11日

12日

气温

-14~-1

-22~-11

-23~-15

-22~-14

天气

多云转小雨

小雪

阵雪转多云

风向

西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西北风

风级/级

3~4

3~4

3~4

3~4

日期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气温

-21~-11

-17~-9

-20~-10

-21~-14

天气

多云转小雪

多云

风向

西风

西南风

西风

西风

风级/级

1~2

1~2

1~2

1~2

15.[考向 冷锋的判断]表中9~16日期间长春市经历了(  )

A.一次冷锋过境B.两次冷锋过境

C.一次弱冷气团过境D.两次气团过境

答案 B

解析 读表可知,9~16日期间长春市经历了两次降雪、降温过程,说明长春经历了两次冷锋过境,B项正确。

16.[考向 冷锋与天气]表中9~16日期间的降雪天气过程,一般开始于(  )

A.锋面B.锋线C.锋后D.锋前

答案 D

解析 降雪是冷锋活动造成的,冷锋降水区主要在锋后,锋线附近、锋前也有降水;根据冷锋移动方向可知,冷锋降水一般开始于锋前,故D项正确。

17.[考向 天气系统]表中9~16日期间的风向变化,说明影响长春市的天气系统(  )

A.为反气旋B.为气旋

C.位于低压槽D.位于高压脊

答案 C

解析 读表可知,9~16日期间风向有明显变化,说明影响长春市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的冷锋部分,位于低压槽处,C项正确。

(2018·浙江省三钉教育4月模拟)读某地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统计图,完成18~20题。

18.[考向 冷锋的判断]4~1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4~10日,气温降低,6日出现阴天,7日之后天气晴朗,气温较低,因此该过程符合冷锋天气系统的过境特征,故B项正确。

19.[考向 冷锋与天气]下列日期中,最低气温变化最大的是(  )

A.5~6日B.6~7日C.7~8日D.8~9日

答案 B

解析 读图,由左侧纵坐标可判读,6~7日最低气温差异最大。

20.[考向 冷锋的影响]该天气系统过境,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

A.台风B.干旱C.沙尘暴D.雾霾

答案 C

解析 冷锋过境,会导致沙尘暴的产生,C项正确;台风属于低压系统,干旱与高压有关,雾霾时天气状况比较稳定,不会产生大风天气,A、B、D三项错误。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右图为大湖效应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21~22题。

21.[考向 暖锋的形成]图中(  )

A.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B.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C.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

D.降水量多少只受①气流影响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②为冷空气受热后的抬升,④为高空冷气流,A项错误;冷空气在经过大湖湖面时,被增温加湿,温度高于湖泊迎风岸的冷空气,相当于暖湿气流流向冷气团,类似于暖锋的形成过程,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B项正确;水面结冰后气温降低,蒸发减弱,C项错误;降水多少与①气流、②气流均有关,D项错误。

22.[考向 暖锋与天气]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有(  )

①本州岛日本海沿岸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 ③山东半岛北部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 日本海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海对冷空气具有增温增湿作用,故本州岛日本海沿岸大雪与“大湖效应”一致,①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的暴雪是由于冷锋过境形成的,与“大湖效应”不一致,②错误;山东半岛冬季大雪是冷空气受到海洋水汽的影响,在地形阻挡下形成的,与“大湖效应”一致,③正确;苏必利尔湖西北岸的大雪没有经过湖泊的加热增湿作用,与“大湖效应”不一致,④错误。

故D项正确。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多年平均的月均雷暴日数和一天内闪电相对频数(以平均值100为标准)图。

读图,完成23~24题。

23.[考向 气旋与天气]该城市的雷暴和闪电多出现在(  )

A.春季的夜晚B.夏季的午后

C.秋季的凌晨D.冬季的傍晚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雷暴时间夏半年多于冬半年,闪电时间白天多于夜晚,所以B正确。

24.[考向 气旋与天气]影响雷暴和闪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昼夜温差B.水平气压差

C.垂直气温差D.空气湿度

答案 C

解析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雷暴时间夏半年多于冬半年,闪电时间白天多于夜晚,影响雷暴和闪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垂直气温差。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考向 气压与天气]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

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

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 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

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故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

甲地距海洋远,不受台风影响,故A项错误;高温、晴朗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出现森林大火,故B项错误;寒潮是典型的冷锋天气,此时甲地不受冷锋活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

26.[考向 天气的判断]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降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故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降水强度大,故B项错误;冷锋过境出现降雨,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故D项错误。

(2018·厦门第二次质检)大雾天气易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

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

下图示意该机场某年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风向与风速的变化,该时段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

据此完成27~28题。

27.[考向 天气的判断]下列时段中,该机场航班因天气延误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A.26日20时~27日16时

B.27日20时~28日16时

C.29日20时~30日16时

D.30日20时~31日16时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

读图可知,27日20时~28日16时,该地风向为东北风且较稳定,风速小于4米/秒,因此在该时段,该机场航班因天气延误持续时间最长,故B项正确。

28.[考向 准静止锋与天气]导致该机场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期间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

C.冷锋D.准静止锋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我国南方某机场在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读图可知,该机场在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说明该机场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期间出现东北风,风向出现不连续性变化。

结合四个选项的天气系统,只有准静止锋会间断出现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形成东北风,故D项正确。

(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29~30题。

29.[考向 反气旋与天气]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为沙源地,上升气流将甲地沙源扬起,并经高层气流输送到乙地,到乙地下沉而形成浮尘,故C项说法不符合浮尘天气形成过程。

30.[考向 反气旋与天气]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A、B两项中乙地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C项中乙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D项中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故D项正确。

(共3题,共4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31.(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7年2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其影响,我国西北和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温在8℃以上并伴有4~6级大风,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2℃。

材料二 下右图为寒潮来临前浙江玉环果农在用塑料薄膜覆盖文旦。

文旦在27~32℃生长最佳,不耐寒,忌高温,地下水位过高易烂根,栽培地点选择南向或东南向坡地最好。

(1)造成此次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分)

(2)与乙地比,甲地在此次寒潮中降温幅度较大,简析其原因。

(4分)

(3)从气候和地形条件两个方面评价浙江玉环种植文旦的条件。

(3分)

(4)从气温角度分析文旦栽培地点不宜选择在西南坡的原因。

(3分)

答案 

(1)冷锋 高压

(2)地形起伏较小,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地面阻力较小,风力强劲;纬度较低,距海近,强冷空气到达前气温较高。

(3)有利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较好;坡度适宜,排水良好。

不利条件:

冬春季节易受低温冻害。

(4)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西南坡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多;盛夏时气温会超过32℃,不利于文旦生长。

解析 第

(1)题,受强大的亚洲高压影响,冷空气快速南下,与南方的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即影响此次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和高压。

(2)题,受寒潮影响,降温幅度主要与锋面的移动路径、地形条件、当地气温条件有关。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文旦在27~32℃生长最佳,不耐寒,忌高温,地下水位过高易烂根,栽培地点选择南向或东南向坡地最好”和当地地理条件进行分析。

第(4)题,结合太阳辐射角度和气温的日变化分析西南坡温度高,不利于文旦生长。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32.(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

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8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4分)

答案 

(1)主要源地:

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

与北方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解析 第

(1)题,湿热气团来自于较低纬度的海洋,美国中部平原南临墨西哥湾,故湿热气团来自于墨西哥湾。

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从动力原因(锋面活动)和热力原因(地面受热)两方面考虑;湿热气团抬升过程中,释放热量,进一步促进湿热气团的抬升。

气流旋转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2)题,美国中部平原平坦开阔,摩擦力小,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冷暖气流交汇。

第(3)题,据材料可知,龙卷风是空气受热形成的。

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利于气流上升;南北温差大,冷暖空气交汇。

第(4)题,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主要从其形态、出现频率、影响程度等方面考虑。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8分)

2017年8月6日白天,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南部、河南、湖北中西部、重庆大部、湖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下图)。

(1)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地理背景。

(4分)

(2)高温天气将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4分)

答案 

(1)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影响范围广;降水稀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率增加;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产业密集,人为热排放多,“热岛效应”增强。

(2)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干旱继续发展,农业虫灾加重;供电、供水压力加大;高温热浪造成火灾、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事件增加;高温强度强,易引发中暑。

解析 第

(1)题,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出现的地理背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考虑。

自然原因主要考虑天气条件,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原因主要考虑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2)题,持续高温对农业生产、水电供应、安全生产、居民健康等都会产生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