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21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0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 北师大版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

2.复合构词法占优势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私自词丰富

(三)语法方面

1.不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形式是汉语同印欧语系区别最大的特点,可将汉语直接组装型语言或分析型语言。

汉语词形态变化少。

2.汉语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的句法手段。

3.汉语句法结构已语义类别、语义特征分析为基础,而且搭配选择严格。

4.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也是现代汉语突出的特点。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1.所谓规范化就是树立明确的一致标准。

2.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

3.词汇规范要从普遍性、必要性、明确性三原则通盘考察。

三.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语音

Ⅰ.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和语音学

1.语音才是语言最根本的物质材料。

二、语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

(1)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于音高的不同造成的,出现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调性特征就是高、升、低、降。

(2)音强:

指声音的强调,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在普通话中的句子语调中重音起着重要最用,影响含义。

注意音强与声音的响度不一样。

(3)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久暂。

在汉语普通话轻声音节中,音长短起主要作用。

(4)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声音的品质,也叫音质,它取决于声波振动形式的不同。

影响因素,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生理性质

(三)社会性质

1.从语音和意义的结合看:

约定俗成的

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

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语音的社会性质是音位学、音系学的理论基础。

三、语音的基本概念

(一)音素

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辅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而形成的音。

元音: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见书表格P27)

(二)音节

1.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2.普通话的音节都是开头音量强,末尾音量弱。

(三)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指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不以复印开头的叫做零声母。

2.韵母指的是声母后面的部分,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

3.声调指的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

(四)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1.记音符号的发展

1古代在魏晋南北朝以前采用读若和直音方法

2东汉末年梵文佛经传入,我国出现第一种拼音方案——反切法,上字定声,下字定韵

3民国注音之字母

4汉语拼音方案:

A新中国成立前:

拉丁字母——北拉,罗马字母——国语;

之后汉语拼音方案,1956年拟定草案,1957国务院通过,1958人大批准通过B汉语拼音方案作用:

给汉字注音,做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C包括五部分:

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六条注释)、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2.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协会拟订的一套语音学符号。

原则:

一音一符,一符一音。

辅音72,元音23。

严式记音:

着眼于标音的精确;

宽式记音:

系统性。

第二节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声母:

定义见前面。

22个辅音,21个辅音声母,一个零声母,共22个

塞音

鼻音

浊音

擦音

不送气清音

送气清音

清音

浊音

b

p

m

f(唇齿音)

双唇音

d

t

n

l(非擦音)

舌尖中

g

k

(ng)

h

舌根

塞擦音

J

q

x

舌面

zh

ch

sh

r

舌尖后

Z

c

s

舌尖前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一)发音方法:

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气流的强弱

(二)具体:

1.阻碍方式:

塞音6个、擦音6个、塞擦音6个、鼻音2个(声母是两个,但辅音ng也是鼻音)、边音一个。

2.声带是否颤动:

清音17个,浊音4个(声母4个,但辅音5个)

3.气流的强弱:

送气音6个,不送气音6个

三.声母发音的描写

(一)描述公式: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振动+成阻方式)

(二)具体的表格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

双唇送气清塞音

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舌尖中送气清擦音

舌尖中浊鼻音

n

舌尖中浊边音

l

舌根不送气清擦音

g

舌根送气清擦音

k

h

舌根清擦音

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舌面清擦音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后清擦音

r

舌尖后浊擦音

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前清擦音

零声母(Ø

音节开头往往带有一个带摩擦的半元音或喉塞音成分

四.声母的本音、呼读音和字母的名称音

(一)几个定义

1.呼读音:

用本音加上一个响亮的元音构成的。

(具体见书P36左下角)呼读音用来称说,不用于拼音。

2.名称音:

为了称说响亮,便于记住字母表。

(二)汉语拼音字母歌(P37)

(三)注意:

声母的本音、呼读音和字母的名称音之间的不同。

五.零声母

(一)零声母设计的作用

1.为了占一个空位,以方便进行历时语音研究和方言的比较。

2.实际发音来说,有发音。

(二)零声母构成:

以元音开头的音节前面往往有一个带摩擦的的半元音或喉塞音成分

(三)几种类型

1.i或i起头的零声母音节,实际发音半元音(j)。

汉语拼音方案用y起头。

2.u或u起头的零声母音节,实际发音半元音(w)或(υ)。

汉语拼音方案用w起头。

3.ü

或ü

起头的零声母音节,实际发音半元音()。

汉语拼音方案用yu表示。

4.i、u、ü

以外的元音起头的零声母音节(见书P37),汉语拼音方案直接用元音起头。

六.六普通话声母和方言声母的比较(P38)

第三节韵母

一.韵母的组成

(一)组成:

韵头、韵腹、韵尾,韵腹是必需的。

(二)具体

1.韵腹:

韵腹是韵母的主要元音,声调标在韵腹上,多个元音的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最响亮的是韵腹。

必须有

2.韵头:

韵头是韵腹前面的高元音,有i、u、ü

三个。

又叫做介音、介母。

可有可无

3.韵尾:

韵尾是韵腹后的收尾部分,分元音与辅音两种。

o、i、u;

n、ng。

二.韵母的结构分类

(一)单韵.10个

1.单韵母是一个元音单独构成一个音节。

也可以充当韵腹。

2.类型:

1舌面元音7个

②舌尖元音2个

③卷舌元音1个

·

舌面元音舌位图

3.描述公式:

发音部位(舌面、舌尖、卷舌)+舌位(前、央、后,高、中、低)+唇部(圆唇、不圆唇)

4.表格

舌面元音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ü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ê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舌尖元音

-i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卷舌元音

E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二)复韵母

1.复韵母13个

2.二合、三合

1前响复韵母ɑieiɑoou注意:

ɑo这般写是为了书写美观,也符合发音科学,ɑi中的ɑ发音接近(æ

)。

②后响复韵母iɑieuɑuoü

e注意ü

eie中的e是ê

2中响复韵母iɑoiouuɑiuei这里的u是不圆唇的yaowaiwei

(三)鼻韵母(注意看书P47)

1.前鼻音韵母8个

anianuanü

aneninuenü

注意:

yunkun中的un不相同,前者是ü

n(ü

en)后者是un(uen);

tuan和yuanjuan之中的uan不同前者是uan后者是ü

an

2.后鼻音声母8个

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ong和ueng是同一韵母下的两种形式,只是ong前面一定有声母,而ueng则是永远是零声母weng

三.四呼

分类原则:

是根据韵头(介母),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表格:

韵母四呼表

四呼

规则

例子

开口呼

没有韵头,韵腹不是iuü

ɑoê

–ierɑoouɑiei

齐齿呼

韵头或韵腹是i

iiɑieɑoiou

合口呼

韵头或韵腹是u

uuɑuouɑiuei

撮口呼

韵头或韵腹是ü

ü

ɑnü

3.全表见书P48注意:

汉语拼音方案的ɑiuü

行基本是按似乎排的但ong是属于合口呼iong是属于撮口呼

四.押韵和十三辙、十八韵

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都属于一个“韵”。

所以辨别是否押韵韵头不管,主要看韵腹韵尾是否相同或相近。

主要相关书籍:

书名

作者时代

其他

《声类》

李登三国时代魏国

该书已亡佚

《切韵》

陆法言隋代

唐宋在其基础上增订两本

《广韵》

按平上去入分206个韵部诗实际在唐宋时人们就不严格遵从

《平水韵》

刘渊南宋

根据《广韵》编修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106韵

元代

元代以后一直是做近体诗的押韵依据

《中原音韵》

周德清元代

由于戏曲的出现;

较接近今天的普通话音系19韵部有收m尾做闭口音

十三辙

明清以后

北方艺人在俗语演唱中归纳了十三辙;

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十八韵

当今

依据黎锦熙《中华新韵》所分的十八韵

五.普通话韵母与方言韵母的比较(P50)

第四节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

1.声调:

声调是一个音节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

2.声调的性质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3.声调是属于音节的,汉语书面语是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二.调值和调类

(一)调值

4.定义: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5.调值的最主要因素是音高(是相对音高,不是绝对的。

详见书P54)

6.

阴平

55

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描写调值

(二)调类

1.调类即是声调的种类,也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2.普通话四个调类: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调类的表示符号是用向心的半圆(见书P55-56)

三.普通话的声调

调值

调型

阴平(第一声)

HH

高声调

阳平(第二声)

35

MH

高升调(曲折调)

上声(第三声)

214

LLH

降升调

去声(第四声)

51

HL

全降调

四.普通话声调和方言声调的比较

(一)古今调类比较

1.规则:

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声

2.图见书P57

(二)普通话声调和方言声调对应关系(P57)

五.

变调

(一)连上变调:

两个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变35阳平例如:

你好

(二)“上声+非上声”变调:

上声音节与非上声音节相连上声音节变21即半上例如:

我说

(三)“上声+轻声”变调

1.上声+轻声(上声)上声音节变为阳平例如:

想想

2.上声+轻声(非上声)上声音节变为半上例如:

眼睛

3.上声+“子”(轻声)上声音节变为半上例如:

傻子注意“法子”除外,“法”念阳平

4.亲属称谓中的上声叠音词,上声变为半上奶奶,此外:

耳朵宝宝痒痒也是

5.三个或是三个以上的上声字连接其声调与字与字结合的松紧、语速、强调等因素有关。

(四)“一”的变调

1.单念在词句的末尾时,或数数时阴平例如单一一二

2.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例如一个一块

3.在非去声音节前年去声例如一天

4.注意“一个”在北京口语中可被合念为阳平的“一”一人一苹果

(五)“不”的变调

1.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或是阴平、阳平、上声音节前念去声

2.去声音节前读阴平

(六)形容词重叠和叠音后缀变调

1.非阴平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可读为阴平55例如:

狠狠

2.部分双音节形容词或动词AABB式重叠的第三第四音节可读为阴平55例如:

漂漂亮亮

3.部分形容词叠音后缀可以变为阴平55例如:

红彤彤

(七)“七”“八”变调

1.七八在去声音节前可变为35阳平例如:

七个八个

2.但多数人现在已不区分,读本音阴平55.

第五节音节

一.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一)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的分析

1.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2.音节构成:

声母、韵母和声调

3.声母:

21个辅音声母和零声母;

韵母:

韵头(3)、韵腹(10)、韵尾(4)。

4.在分析音节结构从声、介、主、尾、调。

5.注意:

①零声母音节的声母一栏不填,要把YW变为iu做介母

②ao的拆分u可以写为o或u

3iong

4iuunui还原为iouuenuei其中iu为介母

上面省略的两点要补回来yun变为yü

nyuan变为ü

anyu变为ü

yue变为iü

(二)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的特点

1.韵腹和声调不可缺少

2.最多四个,最少一个音素

3.如果只有一个音素那么这个音素是元音因素

4.辅音只在首尾不可连续排列(ng是一个辅音)

5.元音音素可以连续排列

6.所有元音音素都可以当韵腹,如果有多个就有开口度大的充当

7.只有iuü

可当韵头韵母只有iu可当韵尾,但是没有同时i是韵头韵尾的,u也是

二.普通话声母和韵的拼合规律

(一)声母发音部位和韵母四呼的拼合规律

四呼

声母

bpm

+

(u)

-

f

dt

nl

gkh

jqx

zhchshr

zcs

Ø

注:

+表示可以与之拼合–否之(u)表示只和其中的u相拼合(结合韵母四呼表看)

(二)其他具体规律

韵母

拼合规律

可以相拼的

不可相拼的

bpmf

左四个以外的

uo

右七个以外的

bpmfjqx

bpmfjqx(么me除外)

-i前

左三个以外的

-i后

i

右边七个以外的

zhchshrzcs

uauaiuang

右边四个以外的

zcsr

anü

niong

右边两个以外的

ueng

只和零声母

不和其他声母相拼

ong

右边八个以外的

bpmfjqxsh

三.普通话声调和声韵母的配合规律(书P67要看)

第六节轻声和儿化

一.轻声

(一)轻声的性质

1.定义:

一个词或一句话里的音节失去原有声调,发音变得又短又轻,叫做轻声。

2.性质:

轻声是一种声调变化,是普通话里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

3.轻声从物理角度考察,最主要的特征是音长变短。

4.轻声音节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调值:

阴平55后

2度

阳平35后

3度

上声214后

4度

去声51后

1度

5轻声的特点:

1又短又轻(声调上)

2非常含混不清(声韵母上):

元音央元音化、清辅音浊化、复合元音单元音化、韵母脱落(这个情况声母是擦音和塞擦音的音节上)——(详例见书P69)

(二)轻声的分布规律

1.名词后缀“子、巴、头”,代词后缀“么”。

例如:

包子什么。

男子、原子、电子、窝头、砖头等词的后字不是虚语素,所以不轻声。

2.表示方位的单音语素或词“上、下、里、边、面、头”。

天上外头。

东头、西头的后字不读轻声。

3.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要读轻声。

我的活着试过

4.语气词“的、了、吗、呢、吧、嘛、啊”读轻声。

是吗昨天来的

5.叠音词和动词、名词重叠形式后头的字要读轻声。

宝宝猩猩

6.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的趋向动词一般要读轻声。

进来上去

7.量词“个”一般要读轻声。

例如:

一个人炒个白菜

8.口语中一些常用的,一般历史是比较长的双音词的后字读轻声:

玻璃月亮街坊朋友故事便宜丈夫行李要是石榴

9.口语中有很多三音词的中字要读轻声:

大拇指拨浪鼓仰八叉阎王账

10.口语中一些常用的四字语德尔第二字要读轻声:

稀里糊涂稀里哗啦假模假式

不其然

(三)轻声的作用(P70)

1.区别意义例如:

老子合计(总计轻声后:

盘算)

2.区分词性例如:

地道(地下通道轻声后:

正宗的)

二.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儿化是后缀“儿”和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这个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

2.“儿”字代表三种语音现象:

1一种是有具体意义的“儿”,婴儿,幼儿,重读er阳平

2一个是自成音节的后缀“儿”,“鱼儿在水中游”的“儿”,读轻声

3一种是儿化的“儿”,它和前面的音节融为一体,成为前面音节的组成部分,表现为一种卷舌动作

(二)儿化韵的发音(详见书P71-74)

1.音节末尾是aoeê

u(包括aoiao中的o(u))的,在原韵母的基础上直接卷舌。

2.略

(三)儿化的作用(书P74)

面(面粉)——面儿(白粉)

2.区分意义例如:

盖(动词盖上)——盖儿(名词盖子)

3.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多记几个例子

第七节音位(没有讲)

第八节语调和朗读

一.语调

体现在句子上停连、轻重、抑扬、快慢

(一)停顿

停顿时段落、语句中间和后头出现的语音间歇

2.原因:

生理需要,说话人利用停顿来换气、编码,听话人需要利用停顿来分析、领会;

语言结构本身,词组的停顿不同,结构和语义都不一样。

但是生理需要要服从语言结构本身。

3.意群:

意义上联系紧密的众多音节可以构成一个停顿单位。

4.节拍群(音步):

一群之中还可以再划出一些更小的停顿单位,是语句内部的节奏停顿,即顿挫。

5.分类:

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

1语法停顿:

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成分的停顿

A非常明显的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详见P83)

B句子内部语法结构之间,无标点而停顿

2心里停顿:

某些原本不应停顿的地方有意安排的停顿

A突出某个词语或某个音节

B求得韵律的美感

(二)重音

对语句中某个词语的重读

2.一般把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书P85-86)

(三)句调

一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2.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折调

句调类型

定义

表示的语气

升调

从句子开头到句尾逐步升高的一种句调

号召疑问反问惊异

降调

从句子开头到句尾逐步降低的一种句调

肯定感叹请求告诫

平调

从句子开头到句尾保持同样高低的句调

严肃冷淡叙述

曲折调

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的一种句调

讽刺发狠撒娇装腔作势

二.朗读(书P88)

(一)朗读的作用

(二)朗读的方法

第九节语音的规范化(书P90-95)

一.北京语音和北京话土音的界限

二.轻声和儿化的规范问题

(一)轻声和儿化的地位

(二)轻声儿化的三种情况

三.异读词的审音问题(注意这部分的课后作业)

(一)什么是异读词

(二)异读词的来源

(三)异读词的审音

第二章文字

第一节·

一.文字概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不是语言固有的东西,而是语言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

2.把语言和文字区分开来是现代语言学同传统语言学的分水岭,也是科学地认识语言文字的出发点。

3.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

埃及的圣书字,美素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

4.文字产生的影响:

文字的出现突破了语言所受的时间空间限制,人类社会的知识、技术、经验的流传传播。

文字的产生式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

5.文字对语言的影响:

产生书面语

6.汉字记录写汉语的书写符号

二.汉字的起源

1.文字是由图画产生,文字画是由图画发展成文字的第一步。

2.我国汉代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

3.汉字也是由图画到文字画,又从文字画质变为图画文字。

三.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1.文字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2.一个汉字一个形体,汉字和意义直接联系

3.汉字90%以上是形声字

(二)汉字的特点

1.汉字是方块字,汉字是二维的

2.汉字是代表音节的,一个汉字一个音节,汉字都是语音单位

3.汉字是代表语素的,绝大多数汉字和语素相对应,汉字骑着标记和区别语素的作用

4.汉字书写汉语是不实行词连写

5.汉字是超方言的

6.汉字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