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296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ocx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及单元能力测试题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四、自学阶梯评估

知识掌握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民族解放战争

    C.民族自己反击战

D.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3.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4.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的顺序是(    )

    ①莫斯科战役  ②诺曼底登陆  ③不列颠之战  ④中途岛海战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A.1945年9月,意大利投降

    B.1945年5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C.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7.“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不致卷土重来。

”这句话最初出处应为(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8.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联合军事行动有(    )

    ①西西里登陆  ②中途岛海战  ③不列颠之战  ④诺曼底登陆  ⑤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④

    B.①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⑤

 

能力提高

1.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    )

    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

    B.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日军指挥失误

 

    2.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

    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的主要原因是(    )

    A.它是欧洲最主要战场,抗击着德军绝大部分兵力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D.德国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创

 

    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和英美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改变

    C.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

D.英美为了中国的领土而对日作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哈里曼就罗斯福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意图向国会作证时说: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

那时苏联人就能轻而易举地以“公众要求”为口实,建立满洲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了。

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

                                (《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材料二:

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

”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

其条件为:

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以恢复。

                                                        (《国际条约集》)

    材料三:

苏联本身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其以武力协助中国达成在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国际条约集》)

    材料四: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家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文件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一、三,美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功?

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4)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评价美英等国的外交活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

 

延伸拓展

    1.下列关于二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成世界大战

    ②德国法西斯实施“先西后东”的方针

    ③北非战场最先出现转折

    ④《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二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后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

    ①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  ②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  ③盟军从东西两线攻入德国本土  ④美苏军队会师易北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主张: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国要求单独占领日本

    B.美国反对苏联的要求,以维护日本的领土完整

    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

D.美国企图称霸战场

 

    4.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

    ①曾以“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④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日本史学界有人认为:

“1941年12月7日,对珍珠港的进攻上溯到1905年5月17日的对马海战日本对俄国的军事胜利。

……这些史实成为20世纪历史动力之一,反殖民主义的开端;日本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忘记的。

”他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结合史实加以评论。

 

真题演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

    A.西西里岛登陆

    B.诺曼底登陆

    C.突尼斯歼灭战

    D.阿拉曼战役

                                                    (2002年上海高考题)

    2.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日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开罗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95年上海高考题)

    3.以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被法西斯军队完全占领过的是(    )

    ①阿拉曼  ②斯大林格勒  ③卢森堡  ④菲律宾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00年春季高考题)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的时间顺序是(    )

    ①莫斯科战役  ②诺曼底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  ④阿拉曼战役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997年全国高考题)

    5.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

    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0年上海高考题)

    6.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为(    )

    ①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③都宣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是美英等国家提议组建的  ④都受到美英法等大国的操纵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98年上海高考题)

    7.1943年提出战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后来的联合国),以维持国

际和平与安全的国家是(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中国  ④英国  ⑤法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999年上海高考题)

    8.“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1997年高考题)

    9.最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而又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国际会议是(    )

    ①凡尔赛会议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德黑兰会议  ⑤雅尔塔会议  ⑥波茨坦会议  ⑦慕尼黑会议

    A.①②⑦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②⑤

                                                    (2002年泰州试题)

    10.把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作为主要内容的会议是(    )

    ①开罗会议  ②波茨坦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德黑兰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1年兰州试题)

 

五、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文献资料]

 

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关于日本的协定

(1945年2月11日)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其条件为: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1.库页岛及其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苏联。

    2.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3.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

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建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大国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体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中美英三国开罗留言(1943年12目1日)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表示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陆海空诸方面加诸残暴的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国因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三国决不会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转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学术探讨]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若干不同史学观点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二战的起点。

日本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九一八”事变是它争夺亚洲霸权、走向世界战争的起点。

    2.二战开始于1935年~1937年左右,这时,帝国主义国家面临新的经济危机,加紧侵略落后国家,帝国主义阵线分裂为两个敌对集团,法西斯国家的军事侵略行动减了互相呼应、有组织有计划的世界性战争。

    3.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标志着二战的正式开始。

4.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才是二战的起点。

因为世界大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影响和牵动世界的全局性问题,是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或重要作用的互相敌对的大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风云]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决定性战役,是二战中规模空前宏大的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到1943年2月2日苏军全歼该地区的德军为结束,历时200天。

它的战线从辽阔的顿河草原到漫长的伏尔加河岸,战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苏德双方同时投入战役的兵力最多时达200万人以上,此外还有几千架飞机、几千辆坦克和几万门大炮。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作战的是B集团军群,共71个师。

担任斯大林主攻任务的是希特勒王牌军第6集团军,18个师,25万人,拥有740辆坦克、7500门火炮和迫击炮,并得到德军第4航空队1200架飞机的支援。

    1942年7月17日,德军第6集团军向奇尔河、济姆拉河的苏军发动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外围战开始,从而揭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

战役分两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2年7月17日到11月18日)和进攻阶段(1942年11月19日到1943年2月2日)。

1943年1月31日,苏军活捉了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鲍卢斯。

2月2日,被围的德军全部投降或被歼灭。

200个日日夜夜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以德军的致命惨败而告终。

从此,苏军夺得了战略主动权。

它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斯大林语),“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语)。

 

中途岛海战

    1942年,日本企图夺取太平洋中的中途岛作为前进基地。

将海上防线推进到太平洋中部,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侧翼的安全,并诱歼美军太平洋舰队。

中途岛位于珍珠港西北1000多海里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5月,日本军令部总长奉天皇诏令,发布了进攻中途岛的《大本营海军部第18号命令》。

6月4日凌晨,108架日机从4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上起飞,向中途岛发起空袭。

美方早有准备,岛上美机全部升空,致使日本轰炸目的落空。

美军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反击日本舰队,抓住日本战斗机回舰加油装弹的时机,突然自云端下袭。

埋伏着的美舰也出现在日舰侧翼。

当时空中完全没有日机,大型航空母舰变成了靶子,几分钟内,赤城、加贺、苍龙被炸毁。

6月6日海战结束,美军仅以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47架飞机和307人的较小代价取得了胜利。

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海空战,战后日本无可奈何地承认“太平洋上的主动权转入敌人手中”,美国控制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从此,太平洋战场形成了日守美攻的新形势。

 

欧洲第二战场是怎样开辟的

 

    二战中,欧洲第一战场是指1941年6月开始的主要在苏联境内进行的苏德战争。

所谓第二战场,是指在“靠近德国生命攸关的中心地方”,采取相当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吸引苏联战场上的德国兵力,并产生明显的战略效果的战场。

能够取得这种特定战略效果的地区,显然只有在西欧——德军后方。

    1943年底,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正式商定,美英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登陆,发动代号为“霸王”的军事行动,开辟第二战场。

    为实施“霸王”登陆计划,美英盟军作了周密的部署。

盟军派出侦察机用高空摄影机拍摄了诺曼底海滩到内陆的全境。

盟军的蛙人在夜晚偷偷潜入诺曼底海滩,带回那里的泥沙供专家研究,以测定诺曼底海滩对装甲车的承受力。

盟军请专家绘制了诺曼底海滩的军用地图,上面标有诺曼底海滩上的碉堡、暗堡、雷区、大炮、反坦克炮的精确位置,印制了5万套。

为了确保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完成登陆任务,英国海军工程队用钢筋混凝土浇制了许多高达60英尺的箱状空心块,可拼接成防波堤,供登陆船只临时停靠。

盟军还故布疑阵,迷惑德军。

丘吉尔专门成立了一个“伦敦控制小组”,从事这项工作。

他们组织有关人员用各种材料制造假兵营、假坦克、做飞机、假登陆艇、假油船码头等等,布置在多佛尔海峡英国海岸一带,并拍发假情报,故意让德军谍报机构收听,制造盟军将在加来登陆的假象。

德军果然上当,在加来地区修筑了纵深5千米~6千米的防御地带,配置主力并增派精锐部队驻防。

盟军还组织了一个气象专家委员会根据英吉利海峡的气候选择登陆时间。

此外,登陆前夕盟军还对德军设在法国西海岸的雷达进行了电子干扰和空袭破坏。

    1943年6月6日,代号D日,凌晨1点30分左右,盟军登陆部队从英国海岸出发,约5个小时后,先头部队开始登上诺曼底海滩。

至7月5日登陆盟军已达100万人,7月24日胜利结束了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成功开辟。

此后,盟军向法国内地及法德边境推进,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大大加速了它的灭亡步伐。

 

 

单元验收

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为正确的答案,共75分)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1941年,《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B.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1943年,开罗会议的召开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基础是(    )

    A.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B.恢复被法西斯主义破坏的世界政治秩序

    C.维护各国的独立和主权

    D.维护民主制度和世界和平

    3.法西斯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公开吞并的第一个主权独立国家是(    )

    A.西班牙

    B.奥地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波兰

    4.欧洲的军事和外交均衡开始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

    A.德国开始大量扩建军队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C.法国吞并了奥地利

    D.德国占领苏占德区

    5.不列颠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刻,丘吉尔说:

“在人类发生冲突的领域中,从来没有这

么多的人如此感激这么少的人。

”文中的“这么少的人”是指(    )

    A.英国政府领导人

    B.英国广大人民

    C.英国海军战士

    D.英国皇军空军飞行员

    6.1940年德国打败法国后即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其主要的战略意图是(    )

    A.牵制苏联

    B.牵制美国

    C.加强反英

    D.牵制意大利

    7.1940年夏秋,日本抛出: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美国对日本实施禁运,这表明美国(    )

    A.维护其在东南亚的利益

    B.保护英荷在东南亚的利益

    C.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D.支持东南亚的抗日运动

    8.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进攻苏联,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B.苏德矛盾尚未完全激化

    C.苏联对德国推行和好政策

    D.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9.二战中,法国在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    )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C.敦刻尔克撤地,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

    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

    10.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太平洋舰队严重威胁日本

    B.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政策

    D.美日积怨太多

    11.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1939年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B.灭亡法国

    C.进攻波兰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战时联盟

    B.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建立反法西斯的战线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促进了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13.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

    ①开罗会议的召开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下列各项与丘吉尔政府无关的是(    )

    A.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B.不列颠之战

    C.敦克尔刻大撤退

    D.“奇怪战争”

    15.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地区战场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B.都是美英联盟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地区战场上重要转折点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