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241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数学.doc

2016东湖高新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数学学科)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作答。

在试卷或者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3、严禁在试卷或者卷子上作任何标记。

否则成绩按零分计。

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工作方针包括:

A、育人为本B、促进公平C、提高质量D、改革创新

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斯金纳D、桑代克

3、以下不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包括

A、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

C、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D、奥苏伯尔的认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

4、《教育法》中第八条对老师义务作了详细规定,包括:

A、为人师表B、尊重学生人格

C、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D、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5、以下符合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行为包括

A、因材施教B、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C、不歧视学生D、以统一的水平要求学生

6、以下符合素质教育的方法包括

A、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教育素养B、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C、注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D、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7、合作学习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

A、积极的相互依赖B、小组反思C、个人责任D、小组相处技能

8、对于“说课”与“讲课”,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备课时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而说课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行为

B、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不直接面对学生或者教师,而说课是直接面对其他教师

C、备课时为了能上课,为了能正常、规范。

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不断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而说课是为了帮助教师学会反思,改进和优化备课,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的。

D、备课只需要写出教什么,怎么教就可以了,而无须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而说课还要从理论角度阐述为什么这样做。

9、发现学习的优点包括

A、发展认知能力B、提高学习兴趣C、能快速地、系统地学习知识

D、适合所有的课题

10、教学设计的意义包括

A、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B、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C、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D、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简述教育过程中行为主义的缺点和负面影响。

12、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公正理性”是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一,请你简述其理由。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对于这个题目有两个学生分别这样做的

13.sin10°=a,求3/(sin40)^2-1/(cos40)^2的值,判断以下两解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生1)解:

原式=[3(cos40)^2-(sin40)^2]/(sin40)^2(cos40)^2

=[2(cos40)^2-1+(cos40)^2-(sin40)^2+1]/(sin40)^2(cos40)^2

=(2cos80+1)/(sin40)^2(cos40)^2

=[4(2cos80+1)]/(sin40)^2

=[4(2sin10+1)]/[1-(sin10)^2]

=(8a+4)/(1-a^2)

(生2)3/(sin40)^2-1/(cos40)^2

=(sqr3/sin40+1/cos40)(sqr3/sin40-1/cos40)

={4[(sqr3/2)cos40+(1/2)sin40][(sqr3/2)cos40-(1/2)sin40]}/(sin40cos40)^2

=[4x4cos10cos70]/(sin80)^2

=(16cos10sin20)/(cos10)^2

=[32(cos10)^2sin20]/(cos10)^2

=32a

阅读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学生们议论纷纷,一个问题竟然有两个结果。

如果你是老师,如何实施下一步的教学,你准备给学生怎样的解释。

14、某某老师正在上课,课堂上突然响起了口哨声。

老师一般会有哪些方式对这件突发事件进行处理,说明其优缺点?

如果是这位老师,你又准备怎么样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四、论诉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5、论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设置“数学建模”这一学习内容的意义。

一、abd、cd、a、abcd、abc、ab、abc、cd、abc、abc

二、11、答:

行为主义:

代表人华生强调心理学只能研究人的外在行为,反对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

提出了行为公式S-R。

比如在教学上一味强调奖励和惩罚的作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

缺点:

忽略了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对人行为的影响,比如青春期有逆反心理,此时如果不问原因一味强调外在惩罚会使问题更严重。

12、答:

教师公正的理性的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形成;

(2)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3)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4)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5)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三、13、如果我是老师我会让两位同学将不同答案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讨论两位同学的方法哪一种是对的,并说明其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a=sin10°=0.173648177……然后代入得到(8a+4)/(1-a^2)=32a=5.556741685……可见两种算法得到的关于a的答案形式虽然不同,但实际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如果学生有更好的解释两种都正确应该尊重并推广。

14、略(答案不唯一)

四、高中设置“数学建模”学习内容的意义

  开设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有利于推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数学是一切学科特别是理工类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了数学,才有可能继续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的是"满堂灌"教学,以应试为主,根本目的是顺利通过高考。

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多"低分高能",不具备解决和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数学问题都无法解决。

开设高中数学建模课程的目标是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找到改革的路径,使之摆脱当前高中数学课程所面临的局面,提高高中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为高中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促进高中学生融入生活中来,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以上所有答案仅供参考)

数学学科试卷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