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62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7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docx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期导学案表格版

2017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与要求

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母系氏族的特点:

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

5、父系氏族的特点:

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

4、P.2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答:

不同意。

因为人种的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是人类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同一祖先,人类现存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5、P.4古希腊流传着普罗米修斯将火传播到人间的神话,中国也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

你能讲讲这些传说吗?

答:

普罗米修斯将火传到人间的神话:

普罗米修斯因为上天为人类盗火种,而受神王宙斯惩罚被锁在神山上终日被鹰啄食心脏,但因为他和宙斯一样,是宙斯之父克洛诺斯统治的第二代神们的后代,(后来克洛诺斯被儿子们推翻地位,而领导这一革命的宙斯就成了古希腊的三代神王),所以永远不会死,在被啄食心脏后会马上再生新的心脏。

为了人类,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勇抗强暴,不畏牺牲,备受人类爱戴。

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

上古之时,商丘之地叫燧人国。

国人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

厌世则升天。

国有燧木,又称之为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

有鸟若鸮,用嘴去啄燧木,粲然火出。

圣人顿时感悟,便用手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为利人间。

人们敬仰这位钻木取火的圣人,尊其为燧人。

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到人工取货的进步。

三、拓展延伸:

(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原始农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请你谈谈对上段话的理解。

答:

原始农业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上段话说明了农业产生的重要意义:

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

它不仅使人口增长,而且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村落景象,并至今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流行。

2、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

答:

①、来自自然界的:

冰川、寒流、洪水、干旱、猛兽的威胁等使他们的食住行无法得到保障;②、来自人类自身的:

自身进化的问题,怎样去获取食物、取暖、发明工具、使用火等;③、隔绝等原因,使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会导致人类生活困难重重。

四、系统总结: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五、巩固训练

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回顾初一时第一课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了解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人等有关情况。

 

2、明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人类是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的南方古猿。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组织学生讨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5、借助图片(学生观看,教师讲解人类起源的过程:

早期猿人(200——175);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借助图片了解人类演进的全过程。

讨论热烈,发言积极,也很深入。

 

导学纲要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二、母系氏族社会

1、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该亚的故事

三、父系氏族社会

1、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厄瑞斯忒的故事

2017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例

课题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重点难点

金字塔。

难点:

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巴比伦。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

4、P.7胡夫金字塔修建于4600多年以前,当时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建造的?

答:

首先在尼罗河西岸选择一个稳固的场所,水平且朝向北方。

量好底座的外框后,在沙漠上划线标记。

巨石被切割好后,拖到施工地点堆砌;建好第一级后,人们用土坯、石灰石、粘土建成土坡,利用斜坡把石块运上去建第二级。

每建一级,都要把斜坡重新加高;最后将金字塔的外层砌上白色的石灰石,使整个金字塔看上去整洁光滑。

5、P.10婆罗门祭司编造说:

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想一想,其用意是什么?

答:

他们借此把等级的划分说成是神的意志,给种姓制度罩上一层神圣的色彩,以维护种姓制度。

6、P.11答:

C

三、拓展延伸:

(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P.12①该法律第六、七两条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该法律第七、第一九九条把奴隶看作是什么?

答:

①都是要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②把奴隶看作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2、P.12在《世界地图》上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

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左右的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文明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系统总结: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五、巩固训练

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由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新课。

 

2、看书自学,完成表格

国别

建国时间

孕育时间

文明成就

埃及

巴比伦

古印度

 

2、探讨:

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方法,当时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的情况下,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的。

 

(同学们都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但还不够细致深入。

 

导学纲要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流域文明的产生

2、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

二、古巴比伦王国

1、两河流域城市国家的出现

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3、《汉谟拉比法典》

4、古巴比伦王国的灭亡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2、雅利安人入侵及奴隶制小国的建立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017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例

课题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重点难点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难点:

客观分析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

4、P.15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答:

评价: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它所采取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价值与意义:

它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局限:

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

是建立在压迫奴隶的基础之上的。

广大奴隶公然被列为专政对象;妇女和外邦人都无权参政;雅典还对外专横残暴;特别是这个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奴隶主上层——工商业奴隶主手中。

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三、拓展延伸:

(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P.181.布匿战争是怎么回事?

它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

答:

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罗马与迦太基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战争则是罗马对迦太基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布匿战争给罗马带来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促使罗马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

2、P.182.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不同?

项目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地理环境

位于爱琴海,由众多岛屿组成,处于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具有开放性。

气候温和晴朗。

位于非洲大陆东北,同外界交往甚难。

尼罗河贯穿全境,土地肥沃。

气候干燥。

经济结构

古代希腊文明工商业和航海贸易为主

农牧业混合

政治制度

奴隶主民主政治

君主专制

文化特点

思想自由,笃信人本主义。

善于吸收各古代文明,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风格。

为更好地服务于君主而产生的本土文化。

四、系统总结: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五、巩固训练

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明确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2、重点分析雅典的民主政治。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4、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同学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评价不够全面,实质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古代历史上确实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它采用了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为公民创造广泛的参政机会。

但是,雅典的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什么权利可言。

 

导学纲要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一、爱琴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2、爱琴文明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雅典的繁荣

2、伯利克里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

2、布匿战争

3、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4、罗马帝国的建立

2017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例

课题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

教学目的

与要求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讨论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

大化改新及历史意义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难点:

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

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时间:

646年。

意义:

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4、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5、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

4、P.2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后,出现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

请谈谈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答:

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服兵役等封建义务;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节附庸之间的纠纷。

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

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但不能直接支配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即所谓“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5、P.21欧洲的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有什么不同?

答:

①、欧洲的封建城市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而唐宋时期的中国城市往往先是政治中心,后又成为工商业活动中心;②、中国唐宋时期的城市规模较大,像唐都长安,宋都开封、临安,都有上百万人口;而西欧的城市规模都较小,14世纪的伦敦,只有4万人。

③、欧洲的封建城市一般有较大的自治权,有些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三、拓展延伸:

(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11世纪前后西欧重要的城市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兴起来的?

答:

重要的城市有: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弗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

英国的伦敦等。

它们兴起的原因: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2、日本大化改新主要是学习中国隋唐的制度和文化,根据你的了解,谈谈隋唐文化在日本人的现代生活习俗中还存在哪些影响。

答:

①、唐人的角抵(相扑)、围棋等体育活动,在日本仍十分流行;②、喝茶的习惯与茶道;③、唐人的服装(和装),仍是日本的重要服饰;④、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饮菖蒲酒、划龙舟,七月十五兰盂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等也在日本流行;⑤、日本人信奉的佛教也是从中国传入;⑥、中医中药、针灸、按摩治疗疾病,等等。

四、系统总结: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五、巩固训练

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日本的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1、时间

2、改革者

3、效仿哪国那个时期的制度

4、改革的内容

5、改革的意义

6、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过程、实质

 

国王

公、伯、侯爵

子爵、男爵

骑士

 

导学纲要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

一、日本大化革新

1、大化革新的背景

2、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

3、大化革新的历史意义

4、日本的幕府统治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2、查理马特的改革

3、丕平献土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2、西欧城市反封建领主的斗争

四、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2、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的影响

2017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例

课题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教学目的

与要求

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希腊化时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怎样正确认识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

4、P.27中国的丝绸是经过一条什么路线传入罗马帝国的?

当时中国处于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下?

答:

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到西亚,再到大秦,即罗马帝国。

当时中国处于西汉王朝的统治下。

5、P.28有学者认为,把残酷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说成是东西文化由冲撞而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错误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答:

可以说该观点带有片面性:

暴力冲撞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明的作用,但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和损害也很大。

三、拓展延伸:

(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P.29联系地中海东部地区世界古代文明的分布情况,阅读《文明中心的变迁》图,推断图中“6”指哪个文明。

你认为这些文明是隔绝的,还是相互联系的?

为什么?

答:

“6”指罗马。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通过地中海东部的商业活动,他们之间一直有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罗马的扩张等使这些文明在相互冲撞中融合。

2、P.30想像并描述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大都时的心情。

提示:

主要想象并描述马可•波罗见到元朝繁盛状况时的感受;也可以描述他远离故土来到异国的心情以及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后的感慨。

3、P.30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说说他们的影响

答:

①丝绸之路:

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遣唐使:

借鉴唐朝制度,传播唐朝文化(学习唐朝的经验,对日本影响很大)。

③鉴真东渡:

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④玄奘西行:

推动唐朝与天竺(或南亚)的文化交流(系统记录介绍古代印度的第一人,促进文化交流。

四、系统总结: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五、巩固训练

当堂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借助课文注释明确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

战争暴力: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和平方式:

中印文化的西传;马可波罗来华。

 

导学纲要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一、希波战争

1、希波战争的经过

2、雅典强盛促进了希腊繁荣

二、亚历山大东征

1、亚历山大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三、罗马的扩张

1、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2、罗马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交往

四、中印文华的西传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2、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的贡献

五、马可波罗来华

2017九年级历史导学案例

课题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教学目的

与要求

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重点难点

三大宗教的诞生。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及评价,基督教的演变过程,伊斯兰教的作用

教具准备

 ppt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社会矛盾尖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2、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佛教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3、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相传其创始人是耶稣。

教义:

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有“原罪”,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升入天堂。

4、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5、公元4世纪末,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欧洲各地。

6、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教义:

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7、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的神权国家。

8、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

4、P.32阿育王以武力征伐基本上统一印度半岛后,即定佛教为国教。

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答:

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