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285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六国论》课文解析Word格式.docx

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

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

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

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说明“弊在赂秦”的道理:

二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

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

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

  【参考资料】

  1.历史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

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2.六国互丧。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语本《战国策·

魏策一》:

“苏子秦为赵合从,说魏王曰:

‘……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

第二段

  秦以①攻取之外,小则②获邑,大则得城,【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较③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④百倍;

【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败获得的土地(相比较),实际多到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则⑤秦国之⑥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⑦不在战矣。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⑧,暴⑨霜露,斩荆棘,以⑩有尺寸之地。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⑾,如弃草芥。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⑿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⒀秦兵又至矣。

【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然则⒁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⒂,奉之⒃弥繁,侵之愈急。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⒄矣。

至于⒅颠覆,理固宜然⒆。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

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⒇之。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对了。

  ①以:

用、凭……(方法)。

②则:

就,副词。

③较:

动词,(拿)“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相比较。

④其实:

其:

指代词,它的。

实:

实际。

⑤则:

那么,连词。

⑥之:

的。

⑦固:

固然,当然。

⑧思:

想,这里表示回顾,回忆。

厥:

这里相当于“其”。

先: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祖父:

泛指祖辈父辈。

⑨暴(ù

):

通“曝”,暴露,这里指冒着。

⑩以:

才。

⑾举:

全,都。

以:

把,后面省略“之(代土地)”。

予:

给。

⑿然:

这,这样。

后:

以后。

⒀而:

表顺接连词。

⒁然:

这样。

则:

那么。

⒂厌:

通“餍”,满足。

⒃这个“之”指秦。

后一个“之”指赂秦的各国。

这两句主语省略。

⒄判:

分出,分清。

⒅至于:

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

⒆理:

从道理上说,名词作壮语。

固:

固然,当然,宜:

应该。

然:

⒇得:

合适,正确。

  ◆第二段是从那几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其中有几层意思?

用了哪些对比的语句?

(◆第一问:

从第一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第三问:

分为三小层。

具体见后。

用了以下对比的语句:

⑴秦“攻取”所得与受赂所得对比:

“秦以攻取之外……其实百倍”。

⑵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

“诸侯之所亡……其实亦百倍”。

以上两个对比之间也构成对比。

通过对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⑶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对比:

“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

⑷“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比。

⑸“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

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对比。

通过以上四个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可以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

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

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得出结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

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则无地以给之;

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

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

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策·

魏策三》载孙臣谓魏安王曰:

“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

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薪不尽,则火不止。

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史记·

魏世家》载:

“安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

三年,秦拔我四城。

斩首四万。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苏代谓魏王曰:

‘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个有名的比喻,苏秦说韩宣王《战国策·

韩策一》、虞卿说赵孝成王《战国策·

赵策三》也用过,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

苏洵这段文字,明显地是师法战国游士之说,但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引申发挥,融为自己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①,何哉?

与嬴②而不助五国也。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③,能守其土,义④不赂秦。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是故⑤燕虽小国而后亡,斯⑥用兵之效也。

【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⑦【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尝五战于秦⑧,二败而三胜⑨。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⑾之。

【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

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洎⑿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⒀,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⒁之际可谓智力孤危⒂,战败而亡,诚⒃不得已。

【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向使三国⒄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⒅,当⒆与秦相较,或未易⒇量。

【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①迁灭:

灭亡。

迁:

改变的意思。

②与嬴:

亲附秦国。

与:

亲近,亲附。

嬴:

秦王的姓。

③远略:

远大的谋略。

这一句里的“始”和下文“至丹”的“至”、“洎(ì

)牧”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相呼应。

④义:

名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⑤是故:

固定格式,因为这个(是)缘故(故),所以……。

译为“所以”。

⑥斯:

这。

⑦以荆卿为计:

“以……为……”,固定格式,表示处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作为当作……”。

由介词“以”和动词“为”构成。

“以”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

“丹以荆卿为计”意思是:

“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

始速祸焉:

才招致(灭亡的)祸患。

速:

招致。

焉:

句末语气词。

⑧于秦:

和秦国。

介宾结构,古汉语用于动词后作补语,现代汉语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五战:

古代汉语数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现代汉语数词用于动词后作补语。

⑨二败、三胜:

⑩击赵者再:

两次击赵。

再:

第二次。

⑾却:

动词的使动,使……退却,击退。

⑿洎(ì

及,等到。

(⒀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因为。

诛:

表被动,被诛。

为:

成为,变为。

郡:

(秦国的一个)郡,注意补充省略。

⒁革灭:

革除,消灭。

殆:

大概、几乎,副词,表推测。

⒂智力孤危:

智,智谋;

力,力量。

孤,孤立,孤单;

危,危急。

⒃诚:

确实,的确,副词。

⒄向使:

假使。

三国:

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⒅胜负之数hù

,存亡之理:

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都是天命、命运的意思。

这两句是互文,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

⒆当:

通“倘”,如果。

⒇易:

轻易。

  第二段是从那几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齐国和燕、赵两国为什么灭亡?

(第一问:

从第二个方面“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第二问: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两国灭亡的具体原因是其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但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

燕、赵“战败而亡”是“诚不得已”。

  第二层第三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

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

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嬴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

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

  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

赵封奢为马服君。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

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齿奇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同年十月,桓齿奇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

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载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邺,一军自太原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

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3.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翦击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

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秦王如邯郸。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

第四段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①秦之心,礼②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③,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④也。

【唉!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⑤,日削月割⑥,以⑦趋于亡。

【真可悲叹啊!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为⑧国者,无使⑨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①事:

侍奉。

②礼:

名词活用为动词,礼遇,礼待。

③西向:

向西(对付秦国)。

西:

方位名词做介词的宾语前置到介词前面。

④食之不得下咽:

下,咽下;

咽,咽喉。

⑤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之所……”,表示被动,相当于“为……所……”。

“为”是介词,“所”是结构助词,“之”字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意思是:

“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⑥日削月割:

“日”、“月”,名词作壮语,一天天,一月月。

⑦以:

连词,表结果。

⑧为:

动词,掌管,主持,治理。

⑨无:

不,不要。

使:

后面省略“之(自己)”。

  第四段的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第一层第四段,综合上面两段分析作出论断。

上面两段着重论述历史事实,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这一段则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

  第一句以“呜呼”的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也是难以办到的。

  第二句承上转折,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以“悲夫”起头,嗟叹六国“有如此之势”,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

这句话慨叹六国灭亡的可悲结局,揭示“赂秦”的根源在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第三句紧承上句作出论断,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

这句话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

第五段

  夫①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②,而犹有③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

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

】苟④以天下之大⑤,而从⑦六国破亡之故事⑦,是⑧又在六国之下矣。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①夫:

表议论的发语词。

②于秦:

比秦国。

③犹:

还,仍然,副词。

④苟:

假如。

⑤以天下之大:

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

凭仗,凭借;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⑥而:

却。

从:

跟随。

⑦故事:

旧例,前例。

⑧是:

指代词,这。

  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第二层第五段,讽谏北宋王朝。

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

六国只是各踞一方的诸侯,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而北宋据有一统天下,力量远远强于六国,却“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

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1.北宋国情。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

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

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

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

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三、写作特点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

          ┗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

        ┏ 1.秦所得:

百倍;

诸侯所亡:

亦百倍

        ┃  (“赂”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

一、赂秦而力亏,┫ 2.祖先辟地,子孙割地;

奉弥繁,侵愈急。

  破灭之道也 ┃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韩、魏、楚┃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  (此言得之。

         ┏ 1.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2.燕: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智力孤危

  (齐、燕、赵)┃  赵:

牧以谗诛,用武不终━┛诚不得已

         ┗ 3.向使三国……胜负存亡,或未易量

第三部分,本文的结论部分。

一、总结教训 ┏ 假设:

并力抗秦——必胜 ┓

  提出主张 ┃ 史实:

日削月割——灭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申明政见 ┗ 根源:

为国者为积威所劫 ┛

二、联系现实 ┏北宋(一统天下)>秦(诸侯)>六国(诸侯)

  点明主旨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故事,在六国之下矣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

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

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

从而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