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32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春医疗保健操Word下载.docx

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

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7.叉跳动作:

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胸前向下摆动,同时两脚一上一下配合双手原地跳动。

8.打背动作:

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

左右手掌交替拍打。

两边共32次。

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

9.扩胸动作:

两手握拳,掌心向内,肝平屈,左拳在右肘上,拳稍策超过肘,吸气,两臂用力向胸两侧扩展,挺胸、呼气,随即两拳回复平屈,左拳回到右肘,同样方法向胸两侧,交替进行,共做32次。

10.单摇臂动作:

左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臂斜上举,以肩为中心,由前、下、后、上方向划12圈。

再由前、上、后、下方向划12圈,最后一圈手指向前甩出后,拉回叉腰。

然后换左臂单摇,方法同上。

11.甩拳动作:

两手握拳,腰向左,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前方。

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

左右交替,共甩16次。

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12.搂拳动作:

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

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24次。

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13.左右弯腰动作:

双手叉腰,拇指在后。

上身渐渐往右弯,臀稍左移,重心落在左脚。

弯腰呼气,起来吸气,一弯一起,连续8次。

同样方法再往左弯8次。

活动腰部起调理脾胃作用。

14.原地跑步动作:

握拳,屈肘,两臂摆动,原地踏步,脚平放落地。

抬右腿时呼气,抬左腿呼气。

跑64步,冬天加倍。

活动肩、肘、腿经络,加快血液循环,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15.慢游臂动作:

右臂向前上摆,与肩平,左肩向后下摆,不要用力。

自然上下,上摆时吸气,放下呼气。

配合手臂运动,两膝一屈一伸。

共32次。

解除疲劳。

16.捺手动作:

肘平屈,两手平放,手心向下,并齐在右腰前,由右向左用力捺4下,力量在前臂和手掌上,颤动手指。

按捺时呼气,手起吸气。

再由左向右用力捺4下,交替进行。

共32下。

增强臂力,防治手颤抖。

17.上摇球动作:

两手如抱球,举在头前部略抬头,沿上、下、右方向摇12圈,眼跟手转。

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

活动肩肘经络,锻炼平衡能力,增强视力。

18.中摇球动作:

两手如抱球,放在胸前,沿上、左、下、右方向摇时呼气。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

同17节。

19.下瑶球动作:

两手如抱球,弯腰50°

,两手从头顶部上主,沿上、左、下、右方向划大圈12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同17节,并活动腰部经络。

20.抓空动作:

两臂下垂体侧。

伸右臂,高举于头顶前方,手指松开,掌心向外,吸气,右手向头前方用力一甩抓空握拳,立即使劲收回体侧原位,呼气。

换左臂,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共做32次。

21.摇放辘轳动作:

右腿跨前一步,两臂前个,两手握空拳,手心向下,如摇辘轳,由上往下摇,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呼气;

由下向上摇,左腿随着微屈,右腿个直,摇到胸前要挺胸后仰,呼气。

摇16圈。

换左腿跨前一步,两手放辘轳,方法同上,方向相反。

活动肩、肘、腰经络,调理脾胃。

22.摸鱼动作:

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右向左划大圈。

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

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12圈。

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12圈。

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23.大转腰动作:

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臂伸直举过头,沿上、左、下、右方向转6圈,下转时头稍低,两手到膝部,呼气;

上转时,稍抬头,上身略后仰,吸气。

转圈要缓慢,防止摔倒。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转6圈。

活腰健肾,使气血通畅,增强腰力,防治腰肌劳损。

对腰、胯酸麻有治疗作用。

24.挖泥动作:

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

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

待两手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

反复8次。

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25.打膝盖动作:

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

打右膝吸气,打左膝呼气。

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

26.回头看足跟动作:

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部,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吸气,双手向下按一下,呼气。

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方法,交替先进。

共16次。

防治颈、腰、肩、肘、关节骨质增生。

27.大弯腰动作:

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手臂往伸直,连举3下,连续吸气3次;

向前弯腰,两手下慢慢按压3下,连续呼气3次。

初练时按不到脚面,经过锻炼,逐步达到,腿要直,不能弯曲。

重复2次。

两手交叉再举3下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从上向右脚面按3下。

腰向左转,从上向左脚面,用同样方法按3下。

防治闪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28.前后弯腰动作:

在后腰处两手抱时,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呼气。

再尽可能向后仰,吸气。

增强腰椎功能,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29.转腰动作:

与第2节转腰相同。

转32圈。

这里重复,消除各节弯腰活动可能引起的腰肌疲劳,防治外伤和闪腰岔气。

30.转膝动作:

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盖,膝关节从右、前、左、后方向旋转16圈,向前转呼气,向后转吸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活动膝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

防治足膝痿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

31.压腿动作:

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盖,用力压16次。

掌心下压时呼气,掌心起来时吸气。

舒展膝关节经络,防治腿病。

消除第30节转膝后的膝关节疲劳。

32.前踢腿动作:

右大腿抬平,吸气:

脚尖向下,脚面绷平,右脚尖向前踢,呼气,右脚还原。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前踢。

交替进行,共踢32下。

活动腿、膝、踝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大小腿痉挛症。

33.原地小跳动作:

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左臂,交替上下摆动,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原地跳动,脚平落地。

左腿抬高时吸气,放下时呼气,32次。

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34.七敲动作:

一敲大陵穴:

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

  二敲腕骨:

两手握空拳,放松,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穴对腕骨穴,用力敲打16次。

换左拳在上,同样方法,再敲16次。

三敲合谷穴:

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缘上,拇指尖到达之处,就是合谷穴)16次;

换左手,同样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次。

四敲后溪穴:

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双手对敲32次。

  五叉虎口:

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叉32次。

交叉八邪穴:

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相对、叉五歧骨间的八邪穴,32次。

七打内劳宫;

右拳掌骨高处敲左手掌主的内劳宫穴。

屈指握拳时,中指与无名指间,即内劳宫。

敲16次。

(作用:

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肺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法手指麻木病痛。

35.八打动作:

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一打三阴交:

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骨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

二打足三里:

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三打阳陵泉:

右掌心拍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穴,左掌心同时拍打侧对应处24次。

四打风市、血海穴。

直立时,两手垂直中指尖触到处是风市穴;

髋骨内上缘二寸是血海穴。

以右掌心拍的风市穴,左掌心同时拍打血海穴24次。

五打箕门;

以左掌心拍打血涨穴上六寸处的箕门穴,右掌心同时拍打右侧对应处24次,然后两掌心从三阴交沿着腿的两侧向上连续拍打到箕门,瑞从箕站向下连续拍打到三阴交。

右腿还原。

换右腿向前跨一步,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腿各穴。

拍打完毕,还原直立。

六打居:

(髋关节处)右掌心拍打右腿居穴,左掌心同时拍打左腿居穴24次。

七打承扶:

臀下蹲,右掌手指拍打右臀下横纹之中央处的承扶穴,同时左掌手旨拍打左臀承扶穴24次。

八打环跳:

(在股骨大转子的后方,并足直立时出现的凹陷处)右掌心拍打右腿环跳穴,左掌心拍打左腿环跳穴24次。

两掌心从两腿的居,经承扶同时连续拍打左腿环跳穴24次。

两掌心从两腿的居经承扶同时连续拍打到环跳,瑞从环跳连续拍打到居。

疏通经络,舒筋活血,促进血循环,防治下肢关节酸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偏瘫和功能性腰腿痛)。

36.蹲堆动作:

两臂前伸与肩平,手心向下,两腿慢慢弯屈下蹲,上身挺直,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

最好深蹲,蹲到底,但不要勉强。

活动腿、膝关节经络,增强腿力,防治腿、膝酸软无力、病痛,辅助治疗髋,膝关节炎。

37.打膝盖动作:

膝关节策屈,右手掌拍打右膝盖一下,吸气;

再左手掌拍打左膝盖一下,呼气。

交替进行,共打32次。

作用:

解除36节蹲堆对腿、膝的疲劳,防治膝关节病,对腿软、月初能有疗效。

38.抱后脑颠足跟动作:

双手叉在一起,抱着后脑颠足跟,脚跟颠起,吸气;

脚跟落地,呼气;

要收腹提肛。

一起一落为1次,颠8次。

防治足跟骨剌足跟病和痔疮,使脊髋大服充满活力。

39.托腹动作:

身体放松,两手叉在一起,手心向上,身下沉,两手托住小腹不动,两腿膝盖上下颠动200次。

膝盖下颠时呼气,上颠时吸气。

调理脏腑,防治习惯性便秘、肠胃病;

减轻肥胖症。

40.左右踢腿动作:

两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腿后屈,足跟踢臀部,吸气;

腿落地呼气。

换左热爱,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左右共16次。

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有疗效。

41.后踢腿动作: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

42.转脖颈(或搓脖颈)动作:

两手叉腰,拇指在后,两眼微闭,头由右、下、左、上方向慢慢转6次,向下转,尽量低头,呼气;

向上转,尽量仰,吸气。

方向相反,用同样方法再慢转6次。

防治颈椎病,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注意:

高血压者不做"

转脖颈"

改做"

搓脖颈"

方法:

两手手掌紧按后脖颈,用力向左右来回搓32次。

向左搓呼气,向右搓吸气。

搓毕,右手掌紧紧抓住后脖颈的中央捏5下。

防治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使颈项灵活,精神焕发,防治颈椎增生、落枕和扭伤。

43.揉搓压膝动作:

右腿向前跨一步,伸直,左腿微屈,双手摞在一起,右掌在下,放在右膝上,从右、下、左、上方向揉16圈。

揉毕,不要站立,双手上下搓膝16次。

向下搓呼气,向上搓吸气。

搓毕,双手用力在膝盖上向后慢压16次。

向下压呼气,掌心略起时吸气。

压毕,右腿收回还原。

换左腿,同样方法做揉膝、搓膝和压膝。

活动膝关节,防治膝关节病。

44.洗眼动作:

两手半握拳,眼微闭,两拇指弯曲,拇指背分别轻轻地压在左右眼球上,将上眼皮向内眼角晃动,呼气,晃回吸气,晃32次。

使眼周围组织气血畅通,维护肌肉弹性,防治眼睑下垂,对近视、远视、白内障、老花眼有一定疗效。

45.摩眼皮动作:

两手中指腹,轻轻地从左右两个内眼角顺着上眼皮往外眼角划圈,吸气;

再往回沿下眼皮划到内眼角,呼气。

共16圈。

按摩白眼球。

46.摩鱼腰动作:

两眼微闭,两手的中指和食指由两眉之间的印堂穴,分别沿眉毛用力横摩到太阳穴,吸气。

手指离开太阳穴,呼气。

反复做16次。

鱼腰穴在眉中心凹陷处。

按摩鱼腰,防治角膜炎。

此节同时按摩印堂穴、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丝竹空穴(眉梢外侧端凹陷处)和太阳穴按摩印堂穴,治眼病和头病。

按摩攒竹穴,使眼明亮,治流泪、头痛。

47.晃承泣四白取穴方法:

承泣穴:

眼平视,瞳孔直下,在下眼眶边缘上。

四白穴:

在眼眶下正中一横指。

动作:

两眼微闭,两手中指指腹压住承泣、四白,同时分别向里晃动,呼气;

晃回吸气。

防治近视、远视、老花眼。

48.揉睛明动作:

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和食指指腹轻轻地捏揉两眼内眼角的凸部分,这是泪管头,手不离开,连捏带揉16圈。

向下揉呼气,向上揉吸气。

16次。

防治见风流泪、近视、远视、老花眼,改善眼球周围血循环,增强视神经及眼肌功能,消除视力疲劳。

49.洗鼻动作:

两手中指指腹紧按鼻翼两侧,同时从两边鼻尖处挤一下,用力沿鼻梁向上搓到内眼角,吸气;

再轻轻搓回鼻翼两侧,呼气。

上下为1次,做16次。

促使鼻粘膜血液循环加快,增强耐寒力,防治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并使嗅觉灵敏。

50.按迎香动作:

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旁的迎香穴。

揉16圈。

向上揉,吸气;

向下揉,呼气。

防治鼻塞、感冒、鼻炎、鼻窦炎,维护嗅觉功能。

51.指耳动作:

双手握拳,食指伸直,分别捅进左右耳孔向前转3圈,再向后转3圈,往里一捅拔出来。

每圈向上时吸气,向下时呼气。

做8次。

防治耳鸣、耳聋、听力减弱,增强听觉功能。

52.震耳动作:

两手掌心用力按压左右耳孔,其余四指按压后脑枕骨不动,吸气;

把掌主骤然离开,可以听到耳膜的震动声浪,呼气。

反复10次。

同51节指耳。

53.干洗脸动作:

两手展开掌心对搓,直至发热;

用发热的两手干洗面部如同平常用水洗脸。

增加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老年人防面瘫。

54.梳头

55.揉风池

56.揉太阳

57.盼天骨

58.搓耳

59.搓降压沟

60.揉耳垂动作:

两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耳垂部分进行揉搓各16下。

61.叩齿动作:

双唇紧闭,上下牙相互扣动,一上一下能听到牙齿互相扣动的声音。

62.转舌动作:

舌头绕着牙齿外侧从内向外打圈,再从外向内打圈各打16下。

63.揉脖颈动作:

仰头向上两手从下巴部朝脖颈交替进行揉搓脖颈。

64.按内关

65、搓手动作:

右腿跨前半步,伸直,左腿微屈。

右手放在右膝上,左手心按在右手背,从手背用力搓到手指,呼气;

从手指搓回手背,呼气。

右腿还原,左腿跨前半步,用同样搓左手32次。

防治手部麻、痛、无力。

66.全身抖动动作:

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膝稍屈,一屈一伸,带动全身抖动。

手和上肢有病,两手下垂;

高血压和腿病患者,手90°

平放;

腰疼和心脏病患者,手50°

斜放。

两手、两膝和全身肌肉、内脏、乳房、男子阴囊、女子阴部等,都有抖动感,上下牙齿也抖动,即"

叩肩"

动作。

手、膝下抖时呼气,上抖吸气。

速度不宜太快。

共200下。

抖动全身,使内脏运动,消除疲劳,增强全身血液流通,睡前做,防治失眠。

功能和原理:

  此操依靠自身的十四条经脉和众多的络脉与354个穴位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按摩,防治疾病,达到自我健康。

经络是人体自我控制、自我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

经络失控是各种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反之,控制、激发经络,锻炼经络是使疾病得到治疗和康复的根本手段。

回春医疗保健操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拍打、按摩、蠕动等方法激发和刺激穴位,从而疏通十四经络,使气血畅通,达以防病治病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撞伤、骨折、高热、手术卧床的病人、严重的脑血管、心血管病人,皆不可练。

  2.锻炼动作的速度不宜太快,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限制在30-45分钟之间,以全身放松舒服为度。

  3.老年人不宜不低头,大弯腰,防止脑、心血管意外。

  4.个别动作不适合本人可以不练,少练几个动作不会影响锻炼效果。

  5.耗时54分钟,适合于清晨或傍晚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