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344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识字3》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方法手段

图文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诵读词串,并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初步领略桂林秀丽的自然风光,了解壮乡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

3、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碧、峰、影”。

板块一

(一)教学内容:

激情导入,检查预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激情导入,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三)教学过程:

1、画面激情导入:

(1)(出示祖国各地山清水秀的风景图片)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

(出示地图)我们国家的XX区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2)(播放录象)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3)到广西游玩,一定要去欣赏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处就是漓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漓江上观赏一番吧。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串,说说哪些词串在读的时候要注意的?

(2)学生交流,重点指导“秀峰、倒影、骆驼”的朗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读检查。

(4)齐读

(四)教学意图:

有的放矢,难读的或容易读错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并同桌检查,做到人人过关。

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

学习韵文

二、教学目标: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行词语:

1、我们的游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出示漓江山水画面),多么可爱的漓江呀!

2、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碧水:

a、学生交流

b、师:

是呀,漓江的水美。

像碧玉一般的清澈,这就是“碧水”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

c、我们文中是用“碧水”一词来写漓江的水美,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漓江的水的,大家来听听,想想它写了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出示画面和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齐读

(2)秀蜂

a、你还看到了什么?

桂林的山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

b、与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

c、师:

是呀,桂林的山多么清秀呀,谁来读?

(出示:

秀峰)齐读

(3)倒影

师:

水美、山美,碧水倒映着请山,就更美了!

(出示;

倒影)

把你看到的倒影读出来,比一比谁看到的最美。

个别读,齐读。

3、让我们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读出来。

齐读第一行词语。

(二)第二行词语:

1、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行,听,耳边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播放画面和广西民歌),我们循声望去(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词语):

对歌榕树壮乡

3、学生看图交流对“对歌、榕树”的理解

3、(播放录象)师补充简介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爱唱歌,壮乡有“歌的海洋”之称,人们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还喜欢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绿水中生活,日子那样的幸福美好。

4、少数民族的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谁愿意带我们去看一看,读好这组词。

(三)第三行词语:

1、走出了壮乡,轮船渐渐驶进群山之间,这里的山真有趣呀!

师配乐读第三行的词。

象鼻骆驼笔架)

2、交流:

看到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哪座山?

3、(出示画面和词语):

象鼻骆驼笔架

4、这么有趣的山峰,谁想读?

5、其实桂林还有很多各有特点的山峰,(出示画面)师介绍:

看,这座山多像一轮弯月,所以叫月亮山;

瞧,在这座山上,你仔细数一数的话,能数出九匹马呢;

再看这座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它就是彩叠山……

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桂林的山的,想不想听听,山有什么特点?

(出示画面师配乐朗读)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四)第四行词语:

1、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了,眼前又出现了一幅画,自己读读第四行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读词语(竹筏鸬鹚画廊)

3、看图交流了解:

鸬鹚

3、(出示画面)交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

齐读这组词。

(五)总结指导读好韵文

1、(出示配乐画面):

无论是晨曦、白天、还是晚霞当中,漓江两岸的美景都是如诗如画: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这美丽的画卷,识字2用了12个词语就把它们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这篇韵文

3、自己先读读,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下节课要请他来当小导游,带我们去游漓江。

(自读、个别分行读,比赛读、齐读)

四、教学意图:

根据每组词的难易,分配不同的教学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词意,带着理解和画面读好词语,同时也注意对整篇韵文的朗读指导,给学生课文的完整行。

并在本板块中尝试补充了与内容有关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有机地结合使用,让学生由词的感悟过度到对篇章的赏析感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美。

板块三

(一)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碧、峰、影”3个生字

(二)教学目标:

会正确、美观地书写这3个字。

(三)教学过程:

1、(出示生字):

碧峰影

2、观察字形,什么结构的字。

3、交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

这一板块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临帖,把字写美观。

作业设计:

a

类:

完成《习字册》。

b

背诵词串。

第二课时

1、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

提升性目标:

一)教学内容:

练习说话

二)教学目标:

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

1、复习导入: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词串。

(2)齐背。

2、水如碧玉,清澈见底;

山是奇峰,挺拔秀丽,真是百看不厌。

谁能当一回小导游,带领我们再次去饱览无限美好的风光?

要求: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词串说几句话。

3、小组内进行小导游演说比赛。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

延伸性学习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导游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指导学生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

1、出示生字,读一读,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2、观察、讨论:

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提出来讨论、交流。

3、师示范,重点指导“鼻、廊”的书写。

“鼻”:

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

“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

“廊”:

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

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

4、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

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a类:

1、继续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

b类:

选择一组词串写几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