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34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6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30万吨钠米碳酸钙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从需求领域看,仅以2000年为例,美国当年轻钙超细粉用量是244.5万吨;

欧洲当年轻钙超细粉用量是106万吨。

西方国家轻钙超细粉年用量在400万吨以上,大部分依靠进口,自1995年以来,超细粉钙用量年均增长率为10%。

据2006年资料分析,仅以我国造纸业为例,年需碳酸钙250万吨以上,高档碳酸钙100万吨以上(纳米碳酸钙20万吨)。

目前国内高档碳酸钙的年产量不足50万吨(纳米级碳酸钙不足10万吨),每年需从国外进口50万吨以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内的碳酸钙工业及其相关工业面临世界市场的严峻挑战,产品升级换代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应鼓励和支持,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

尽早进入市场,形成规模。

使相关行业成本降低、质量提高,提升行业竟争力。

因此,本项目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1.4.1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a)厂区的总体规划;

b)公司承办本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c)项目主要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d)项目主要建设方案;

e)项目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节能措施;

f)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g)项目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评价。

1.4.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a)市场分析;

b)土建、公用系统;

c)办公、生活辅助系统。

1.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建设投资为20000.00万元,其中:

业主自筹资金12000.00万元;

银行贷款8000.00万元。

项目计划配套流动资金4000.00万元,其中:

自有流动资金2000.00万元;

流动资金借款2000.00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为24000.00万元。

1.6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一、主要数据

1

年产量

年产值(万元)

45000

年产量(万t)

15

2

厂区总用面积

m2

100050

合150亩

厂区建筑面积

71000

3

人员总数

400

新增

4

工艺设备总数

台(套)

208

5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4000

6

年产品销售收入

7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2100

8

年利润总额

9500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

%

33.64

投资利税率

34.52

投资利润率

36.74

盈亏平衡点(BEP)

53.62

投资回收期

4.53

2企业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重庆市云阳曲轴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中国移民新城——云阳,与著名景点“张飞庙”隔江相望。

公司现有资产1.5亿元,员工1000余人,工厂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专业化大批量生产系列组合式摩托车曲轴和整体式通用汽油机曲轴,年生产能力400万套,是国内独家曲柄、连杆、曲轴销自行锻造、热处理、机加工闭环生产的制造公司。

2.2企业基本情况

重庆市云阳曲轴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56年,一直以金属加工工艺见长。

1984年,重庆建设厂扩大生产,派人带技术资料、工装夹具及产品到我公司扶持生产摩托车曲轴。

在多方同仁的鼎力支持下,“云扬曲轴”自投放市场以来便成为各发动机生产厂和整车厂商的配套首选。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经过20年摩配市场的摔打以及全体员工的多年努力,1997年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云扬曲轴”也先后获得四川省“名牌产品”、和重庆市“名牌产品”等等荣誉称号。

20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日趋成熟,质量稳步上升。

为确保质量,主、辅原材料直接从定点厂家进货,一直坚持使用机械性能较高的40Cr等材料。

公司设有理化中心,负责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和低倍检查验收,同时对热处理过程的质量状况进行控制。

公司设有长度计量中心,有合法资格对公司全部量具和气动量仪进行修理和周期检定,确保长度量具始终保持在标准规定的精度范围内,为给用户提供放心优质的产品提供严格保障。

公司为中国锻造协会成员,独具特色的去氧化皮温精锻工艺确保曲柄、连杆锻件表面质量和非加工部位的几何尺寸精度,至今仍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达到或超过日本水平。

该工艺为曲轴动平衡的一致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公司已实施三年的曲柄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在提高机械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有利条件分析

a)地域优势

重庆云阳工业园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交通非常便利,离长江深水码头2公里,距万州火车站38公里,渝宜高速公路贯穿其中。

区位优势明显。

b)技术与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一批高效的管理人员,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

同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在设计、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跟客户建立了可靠的合作关系,具有稳定的客户市场。

c)政策优势

国家和重庆市政府对三峡库区工业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库区工业的发展。

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等。

作为三峡库区新建企业,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产业经济发展政策上的优惠政策。

今后5年,中央已明确将投入432亿元支持重庆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还将投入90亿元用于支持库区产业发展。

d)重庆的劳动力资源和水电能源成本较低。

重庆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1/2。

且水电能源供应充足。

与沿海地区相比,人力、能源成本低廉,为重庆船舶工业的振兴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能源保障。

3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

3.1产品方案

年产15万吨钠米级轻质碳酸钙

3.2目标市场需求预测

3.2.1市场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种类最齐全、资源最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已探明88种,4700余个矿产地。

发展非金属矿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现阶段国内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中高档产品产量有限,与国际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厂家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一般,只能部分生产出符合相关产业要求的高品质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轻质碳酸钙作为化学工业原料,它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同时又是一种理想的改性剂,并广泛用于:

橡胶工业、塑料工业、造纸工业、建材工业等方面。

我国现有纳米级碳酸钙生产企业20多家,2006年产量29.07万吨,其中98%以上产品为颗粒大、粒度分布不均匀,纺织型普通轻质碳酸钙或普通重钙,纳米级活性碳酸钙较普通碳酸钙在粒度和表面活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存在低档碳酸钙产品供过于求,高档碳酸钙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开发和生产高档纳米级活性碳酸钙产品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市场价格为2500-3500元/吨。

2006年全国纳米级超细轻质碳酸钙产量约为30万吨,仅占轻质碳酸钙总产量的4%左右。

超细碳酸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占全部轻钙产品的一半,而且专业化率很高。

国内对纳米碳酸钙的需求量每年以1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主要从日本、美国等地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680美元。

3.2.2市场需求主要影响因素

①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制定的新材料技术领域战略目标:

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突出创新,跨越发展,研制关键新材料和发展现代材料科学技术,重点突破关键新材料制备技术,加强新材料及其应用工程的开发,提高新材料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能力,引导和促进新材料及相关技术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

②国家建材工业“十一五”规划中对非金属矿深加工的要求:

⑴围绕建筑、汽车、环保等产业的需要,发展超细粉碎、煅烧和化学分解、精细提纯、表面改性、超微细加工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纳米技术和产品。

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橡胶制品、磨擦材料、功能填料和环保矿物材料,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在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等方面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⑵发展优势矿种的深加工,逐步实现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

鼓励非金属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控制减少初级产品出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实现出口创汇稳步增长。

3.2.3市场容量分析

2006年,我国钠米碳酸钙生产及市场销售达到78万吨以上,对橡胶、塑料、造纸、油漆、涂料等行业,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起到了明显作用。

同年钠米碳酸钙产量虽然接近30万吨的生产规模,但基本上为低档次产品,高精度纳米碳酸钙生产基本上是空白的,个别生产纳米碳酸钙的企业,受其技术制约,很难把规模做大,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规模、质量去竟争。

纳米碳酸钙产品市场潜力很大,近期市场需求量在40万吨以上,随着纳米碳酸钙行业水平的提高,其它行业对纳米碳酸钙的需求将远远大于目前的市场需求。

由此分析,纳米碳酸钙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市场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及市场份额的分析,采用类比法可以得出,本项目的国内目标市场约为40万吨。

3.3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见轻表3-3质碳酸钙HG/T2226-2000质量标准表

表3-3轻质碳酸钙HG/T2226-2000质量标准表

项目

指标

优等级

一等品

合格品

碳酸钙(CaCO3)含量(干基计)%≥

98.0

97.0

96.0

PH值(10%县浮液)

9.0-10.0

9.0-10.5

9.0-11.0

105℃下挥发物含量%≤

0.40

0.70

1.0

盐酸不溶物含量%≤

0.10

0.20

0.30

沉降体积ml/g≥

2.8

2.6

2.4

铁(Fe)含量%≤

0.08

0.12

锰(Mn)含量%≤

0.006

0.008

0.010

筛余物125μm试验筛%≤

0.005

0.015

筛余物45μm试验筛%≤

0.5

白度≥

90.0

.

水溶物%≤

0.2

3.4厂区建设构成

3.4.1生产部门

包括:

机加工车间、冷加工车间、钢板库房、技术检测中心、卷扬机房、动力中心等。

3.4.2辅助部门

动力站房、技术检测中心、卷扬机房、门卫等。

4厂址选择

4.1厂址概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三峡工程库区腹心地带。

长江由西向东横穿而过,境内流程68.1公里。

顺江而上西至重庆市区359公里,距万州区水路23公里、陆路41公里。

4.2建设条件

4.2.1场地概况

本厂址拟选在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蜀光村。

建设场地坡度较小,现状多为农用地。

场地在渝宜高速公路出口处,西南面近靠彭溪河。

周围市政设施管线配套较完善,是较理想的工业用地。

根据地质资料,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无不良地质,因此,适合本工程的建设。

4.2.2气象资料

万州气象站位置:

东经108º

24ˊ,北纬30º

46ˊ,海拔186.7m。

a)气温

年平均气温18.1℃

月平均最高气温22.8℃

月平均最低气温14.7℃

极端最高气温42.1℃

极端最低气温-3.7℃

b)降雨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1189.0mm

最大年降雨量1754.3mm

最小年降雨量756.7mm

最大日降雨量237.1mm

最大小时降雨量58.6mm

c)降雪量

最大积雪厚度50mm

d)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年最小相对湿度9%

e)气压

历年平均气压99.25KPa

f)风向及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C.N.

最大风速33.3m/s

年平均风速0.7m/s

g)特殊气象

常年平均霜日15.5d

常年平均日照对数1462.6h

常年平均雷暴日48.5d

4.2.3地震设防: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本工程按6度设防。

4.2.4公用设施条件

建设厂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蜀光村,公用配套系统较完善,可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5物料供应

㈠石灰石:

破碎成80—180mm块状

㈡无烟煤

指标名称指标要求

发热量/kg>4500大卡/kg

挥发份%≤6

灰份%≤12

固定碳%≥80

㈢主要原材料消耗

每烧成一吨石灰耗石灰石2.5吨,耗用无烟煤0.45吨,耗水18吨。

6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以提高技术水平为导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达到生产要求,优化企业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

合理规划、合理购置现代化设备,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7工艺设计方案

7.1生产工艺和设备

7.1.1生产流程概述

将破碎成80~180mm块状石灰石入石灰窑烧成石灰,其化学反应是:

CaCO3900~1100℃CaO+CO2↑-177.97KJ

石灰窑产生的窑气由空压机抽走。

使窑内处于负压状态,自然供给大段烧所需的空气。

被抽走的窑气由管经旋风除尘器除尘后,经筛板式洗涤塔,经气水分离器后,进入另一台空压机车入至储气罐后入碳化塔与从贮浆池来

的石灰乳浆作碳化处理。

石灰烧成后,经冷却至80℃以下,送入化灰机,以石灰4倍的水混合进行消化反应,生成石灰乳浆,经调和过筛,再经旋叶分离器分离后进入贮浆池,等待碳化。

消化、碳化反应:

CaC(S)PH2O(C)=CaC(OH)2(O)+65.3KJ/mol

H20+Ca(OH)2+CO2=H2O+CaCO3↓+71.18KJ/mol

经碳化后的浆料放入沉淀池沉降一段时间,把上层水放去(作下次化灰循环用),下层浆料用浆,泵注入高位池,再入脱水机脱水。

再经烘干、风选、包装等工序至成品。

7.1.2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台数

供水水泵

破碎机

化灰机

空气压缩机

提升机(窑房)

洗涤塔

浆泵

脱水机

9

旋液分离器

10

螺旋输运机

11

皮带运输机

12

烘干干燥机(锅炉)

13

分料盘

14

筛分机

供水、输送管线

若干

16

化验器具

一套

17

输电线路

100KV1000m

18

变压器

3500KVA

2台

19

电控装置

20

电焊机

直流500型

7.2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工作制度:

全年300天,二班工作制。

年时基数:

设备:

7200h,工人:

7200h。

7.3设计原则

1)采用成熟、可靠的备料和工艺,生产线能适合层状结晶硅酸钠的生产,工艺水平与生产纲领相适应,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艺投资。

2)各分设备、管线尽量排成一条直线,以使物流短捷顺畅。

减少物流量,降低生产成本。

3)充分考虑设备配置的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满足生产需要,降低投资。

4)本次设计主要工艺设备的选用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高效、节能和可靠性。

5)本车间建成后,其工艺及装备达到国内同规模行业的先进水平。

7.4技术检测中心

7.4.1理化室

⑴ 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和工厂的性质,设置主要实验室和相关的辅助部门。

主要实验室有:

粉体实验室、非金属物理实验室、机械性能实验室、化工实验室等。

⑵ 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整体检测水平。

⑶ 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采用高精度、高效率、数控、综合检测仪器。

但对于国内无法满足要求的设备,可适当考虑引进。

7.4.2计量室

根据生产车间的特点和工厂的性质,设置主要测量室和相关的辅助部门。

主要测量室有:

基准室、精密测量室、量具工装检定室、仪器鉴定室等。

8总图

8.1厂区现状概述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厂址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蜀光村,用地紧靠彭溪河,建设场地坡度较小,现状多为农用地。

其间分布多处农村居民点。

目前,园区内市政公用系统完善。

8.2设计原则

a)按项目建设内容、生产性质、工艺要求,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全厂建构筑物布置紧凑、节约用地的原则。

b)按物流量和物流路线分析工厂各组成项目间联系程度,使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物流输送及运输与贮存相互衔接路线顺畅,短捷、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避免人流、物流交叉,尽量减少总运输量的原则。

c)充分利用地形、规划好厂区防洪、挡土墙、护坡等设施位置、防止不良地质地段和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工程后果,节省基建投资的原则。

d)全厂性设施及生活设施布置,应有利生产、方便管理、方便生活为生产管理和职工劳动创造良好条件;

水电动力供应的布置应接近负荷中心的原则。

e)建、构筑物布置,应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主要建筑朝向力求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注意区域风向、风频,减少生产中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影响,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敷设,满足绿化布置及施工要求,使工厂建筑群体空间及环境绿化、美化的配置相协调;

注意厂容,应与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力求设计出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优秀的平面布置方案。

f)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或预留发展余地的建设项目,在精心规划基础上确定的实施方案,应使其发展用地预留合理、初期建设项目尽量紧凑,并考虑与后期工程生产上的联系,为后期工程创造好的建设施工条件。

g)符合城规、消防、环保、职业安全卫生及节能等有关规范及条例规定。

8.3总平面布置

8.3.1总体布局形式

全厂分为四大区:

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仓储区。

用地北侧布置技术检测中心,与厂外道路相衔接;

南面布置滑道,紧靠彭溪河。

建筑防火间距为24米,厂区道路宽度为8米、道路转弯半径为9米,均符合生产工艺和消防要求。

8.3.2人流、物流组织

厂区北面设置一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取得联系;

在厂区南面预留一个出入,分别形成物流口、人流口,厂区内部形成环道,使交通合理有序。

8.4竖向布置

竖向设计根据工厂生产工艺、物料输送及场地排水的要求,结合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a)场地竖向设计的采用平坡式和混合连接。

b)厂区排水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合流方式,暗管排水。

c)道路系统呈垂直网状结构。

道路为城市型双坡立道牙混凝土路面。

主要道路宽度为8m、次要道路宽度为6m,建筑物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15~0.45m,车间引道及入户道路宽度与大门及楼梯间相适应。

确定厂区设计标高遵循的原则:

——尽量使填、控方量达到或接近平衡;

——当建(构)筑物地坪标高高于最高洪水位2米;

——保证车间之间交通运输方便,车间标高的确定,还应与厂区道路、排水设施等连接点的标高相呼应;

——有利于降低造价、当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则车间的地坪标高应尽可能提高,以避免地下室或设备基础等的防水工程造价增加和引起施工的困难。

8.5总图主要数据

(见下页表8-1总图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8.6绿化布置方案

8.6.1环境景观

景观设计采用自由式的设计手法,绿化采用随交通线路自由布置方式。

重点处理高低台地的放坡斜面,体现山地景观特色。

在适当位置设置水池、花池、小品等,并根据景观视线分析,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空地处种植花草,使一年四季均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创造厂区内部宜人的环境景观。

表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