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53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docx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

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制度

AAC/QW-JX-7-01-2007-V02

——————————————————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

 

2007-11-01发布2007-11-01实施

——————————————————

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通用机械设备检修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启明星铝业电解厂所有机械设备。

1.2本规程包括检修通用技术规定及分类设备的专业技术规定。

在检修中除执行本通用规定以及为各分类设备编的技术规程、使用说明书外,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国家标准。

本规程未提到的技术要求,如零件制造、部件配合等均应按有关设备的技术文件(出厂说明书、制造图、装配图和技术要求等)的规定或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1.3如果发现本规程与其他规程、技术标准有相互矛盾或要求差别较大的情况时,检修方应通知检修管理人员,一般情况由检修管理人员拿意见即可,如果检修管理人员不能确定,可汇报设备动力部或设备副厂长决定。

1.4本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一般是指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累计数。

1.5本规程规定的检修内容,包括日常检修内容和大修理的内容。

1.6在大修时,应考虑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1.7设备检修的施工除应按本规程规定执行外,并应执行有关安全规程的规定。

1.8设备检修施工过程中,检修方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

检修之前对已经知道的设备缺陷情况,能量化的记录要量化。

对隐蔽工程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设备检修完城后,检修方应出具检修报告。

以上记录作为验收依据。

2施工前准备

2.1做好安全准备,设备检修全过程应遵守公司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2.2检修人员在检修前要开好班前安全会,并作好记录。

2.3检查所有工器具、起重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2.4是否办理诸如断电、通风、动火证及危险气体浓度检测等相关危险作业审批手续。

2.5检修人员是否穿戴好劳保用品。

2.6做好技术准备,熟悉说明书、图纸资料、本设备和相关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

2.7准备好检修工器具。

2.8准备好检修材料。

2.9准备好备件。

对可能要更换的备件要落实到位,保证不因缺备件而影响检修进度。

2.10检查检修现场,保证有足够空间以摆放各种零部件,检修车辆能进场作业,照明良好,并设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2.11组织、安排好各种工种的检修人员。

2.12特种设备的维修应在修理前按规定办理好有关手续。

2.13部件的维修和装配最好在辅修车间完成,如有必要,在现场进行维修时也要必须做到:

2.13.1重新装配前,零部件必须彻底清洗、去掉油污。

2.13.2严格防止焦碳粉、氧化铝粉或其他杂质进入机器零部件内,以免加快机器磨损。

3检修装配质量标准

3.1基础、设备找正

3.1.1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等应符合图纸要求,其中施工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的规定,见表1。

3.1.2设备吊装前,必须将设备底座底面的油污、泥土等脏物和地脚螺丝预留孔的杂物除去。

灌浆处的基础或地坪表面应凿成麻面,被油污的混凝土应凿除,以保证灌浆质量。

基础表面应平整,无蜂窝、麻面、露筋等。

3.1.3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平面位置和标高允差,一般应符合表2规定。

表1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基础座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3

基础上平台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20

-20

+20

4

基础上面的不水平度每米

(包括地坪上须安装设备部分)全高

5

10

5

竖向偏差:

每米

全高

5

10

6

预埋地脚螺丝:

标高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测量)

±2

7

预留地脚螺丝孔:

中心位置

深度

孔壁的铅垂度

±10

±2

8

预埋地脚螺栓锚板:

标高

中心位置

不水平度(带槽的锚板)

不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

±5

5

2

注:

本表引自《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第310条。

  

表2定位基准对安装基准的位置和标高允差值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平面位置

标高

1

与其他设备无机械上的联系

±10

+20

-10

2

与其他设备有机械上的联系

±2

±1

3.1.4受热设备的基础,当周围温度大于2500C时,禁止使用普通的混凝土而应采用耐热混凝土,或耐热钢筋混凝土。

3.1.5设备基础不应有裂纹和不均匀下沉,否则应做适当处理。

3.2地脚螺丝、垫铁和灌浆

3.2.1安装地脚螺丝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脚螺丝的垂直度不应超过10/1000。

b)地脚螺丝离灌浆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

c)地脚螺丝底端不应触及孔底。

d)地脚螺丝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e)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良好。

f)拧紧螺母后,螺丝必须露出螺母1.5~5个螺距。

3.2.2拧紧地脚螺丝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进行。

3.2.3采用带槽锚板的活动地脚螺丝应符合下列要求:

a)活动锚板设置应平整稳固。

b)螺丝末端的端面上应标注螺丝矩形的方向。

c)基础表面上应标明锚板容纳螺丝矩形头的槽的方向。

d)拧紧螺母前,应依据标记将螺丝矩形头正确地放入锚板槽内。

3.2.4如设备负荷由垫铁组承受,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个螺丝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b)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

c)相邻两垫铁组的距离,一般应为500~1000mm。

d)每一垫铁组的面积应能承受设备的负荷,其面积可按下述近似公式计算:

式中A—垫铁面积,mm2。

C—安全系数,可采用1.5~3。

Q1—设备等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可采用地脚螺丝的许可抗拉强度)

Q2—地脚螺栓的紧固力(N),Q2=[δ]F;

F—地脚螺栓的有效截面积(cm2)。

R—基础或地坪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抗压强度(可采用混凝土设计标号),MPa。

[δ]—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3.2.5使用斜垫铁或垫铁找平,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承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垫铁,找平后用电焊焊牢。

钩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

b)承受主要负荷和较强连续性振动的垫铁组,宜使用平垫铁。

c)不承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主要负荷基本由灌浆层承受),可使用单块斜垫铁,斜垫铁下面应有平垫铁。

3.2.6每一垫铁组应尽量减少垫铁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块,并少用薄垫铁。

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并应将各垫铁焊牢(铸铁的可不焊)。

3.2.7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设备找正后每组垫铁均应被压紧,不得松动。

3.2.8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面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30mm,斜垫铁应露出10~50mm。

垫铁组(不包括单块斜垫铁)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丝孔。

3.2.9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找平后,其垫铁应与金属焊牢。

但中间带孔套在地脚螺丝上的垫铁可考虑不焊。

3.2.10设备若用调整螺钉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调整螺钉支承的厚度宜大于螺钉直径。

b)支承板应水平和稳固地安装在基础面上。

c)不作为永久性支承的螺钉,设备找平后,应用垫铁垫实,然后松开调整螺钉。

d)作为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伸出底座底面的长度,应小于螺钉直径。

3.2.11离心压缩机和多级鼓风机的垫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垫铁规格按原安装图纸要求制作。

b)每组垫铁应相配研磨,接触面积不得小于75%,局部间隙不得大于0.05mm,垫铁不得有卷边、毛刺。

c)每组垫铁刮研后应成组放好,并作出标记以防错乱。

d)每组垫铁总数不得超过三块。

e)垫铁放置的位置应参照原安装时的配制图。

f)楔形垫铁错开部位不得大于垫铁面积的25%,安装后用0.3~0.5Kg手锤敲打检查,各层垫铁应接触严密,无松动现象,受力均匀。

3.2.12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干净,灌浆一般宜用细碎石混凝土(或水泥沙浆),其标号应比基础或地坪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不应使地脚螺丝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3.2.13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厚度宜在100~200mm之间。

3.3拆卸、清洗和装配

3.3.1设备拆卸时应作标记,标明有关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并测量必要的原装配间隙,同时作好记录。

3.3.2详细检查各零件的磨损及损坏情况,有条件时对一些不予更换的重要零部件,如轴等,应进行内部探伤检查。

3.3.3各需要清洗的零件,一定要清洗干净,设备表面的防锈油脂可选择下列方法:

a)用煤油、柴油或汽油等溶剂清洗。

b)用蒸汽或热空气吹洗,吹洗后必须及时彻底除尽水分并适当涂润滑油。

c)用热的机械油、汽轮机油或变压器油清洗,油温不应超过1200C。

d)用碱性清洗液清洗。

e)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用适当的稀释剂或脱漆剂清洗,气相防锈剂可用12~15%亚硝酸钠和0.5~0.6%碳酸钠的水溶液或酒精清洗。

3.3.4设备合装时,应先检查零、部件与装配有关的外表形状和尺寸精度,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合装。

3.4螺栓、键、定位销

3.4.1螺栓联结应符合下列要求:

a)装配螺栓应用合乎规格的工具。

b)在受振动的机件上,螺栓应带双螺母或装有弹簧垫圈等防松装置。

露出螺纹部分应抹上润滑剂。

c)螺母与螺栓必须紧密配合,螺母端面应垂直于螺栓中心线,防止单面受力。

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

d)倾斜的机件表面必须加斜垫,而且接触良好。

e)拧紧螺母后,应注意次序对称,使力均匀,并循环分几次拧紧。

3.4.2装配销应符合下列要求:

3.4.2.1斜键:

a)要上下两面受力,紧密贴合,两侧不能受力。

b)装配时应先将棱角毛刺磨光洁,并应进行试装,尺寸应吻合。

c)键的斜度与轮毂键槽的斜度应相吻合。

装配时打入的方向正确,工作面应紧密贴合,不得松动,工作面上的接触率>70%。

d)钩头键装配后,外露尺寸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不包括钩头)。

e)键的受力面不允许加垫。

3.4.2.2平键、半圆键:

a)要两侧受力,紧密均匀贴合,不得有间隙,顶面不得接触。

b)装配时应先将棱角毛刺打磨光洁,并进行试装,尺寸应吻合,不得配制成错牙形。

c)键的下面不允许加垫。

d)导向键有固定螺丝者,装配时不得遗漏。

3.4.2.3切向键装配时,打入的方向要正确,紧度适当,不得松动。

3.4.3定位销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先将两连接件的销孔对准,并检查孔径和同轴度正确后,方可将销装入。

b)如两连接销孔相对位置有偏差时,应扩大销孔另配销。

c)销与销孔接触良好,接触率不得低于50%。

d)销装入孔的深度应符合规定,并能顺利取出。

e)销装入孔后,需要重新调整连接件时,应注意不得使销受剪力。

f)圆锥销的大直径端带有螺母者,不得将螺母拧紧。

3.5联轴器

3.5.1凸缘联轴器装器时,两个半联轴器端面间(包括半圆配合圈),应紧密接触,两轴的径向位移不应超过0.03mm,轴向偏摆应小于0.04mm。

3.5.2十字滑块联轴器、挠性爪型联轴器装配时,其不同轴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十字滑块联轴器的端面间隙:

当外形直径不大于190mm时,应为0.5~0.8mm;超过190mm时应为1~1.5mm。

挠性爪型联轴器的端面间隙约为2mm。

3.5.3蛇形联轴器装配时,其不同轴度和端面间隙应符合表4规定。

3.5.4齿轮联轴器装配时,两轴的不同轴度和外齿轴套端面处的间隙符合表5规定。

表3十字滑块和挠性爪型联轴器两轴的不同轴度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

(mm)

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

径向位移(mm)

倾斜

≤300

0.1

0.8/1000

>300~600

0.2

1.2/1000

表4蛇形弹簧联轴器两轴的不同轴度和端面间隙

联轴节外形最大

直径(mm)

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

端面间隙不应小于(mm)

径向位移(mm)

倾斜

≤200

0.1

1.0/1000

1.0

>200~400

0.2

1.0/1000

1.5

>400~700

0.3

1.5/1000

2.0

>700~1350

0.5

2.0/1000

2.5

>1350~2500

0.7

1.5/1000

3.0

表5齿轮联轴器两轴的不同轴度和外齿轴套端面处的间隙

联轴节外形最大

直径(mm)

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

端面间隙不应小于(mm)

径向位移(mm)

倾斜

170~185

220~250

0.30

0.45

0.5/1000

2.5

2.5

290~430

0.65

1.0/1000

5.0

490~590

680~780

0.90

1.20

1.5/1000

5.0

7.5

900~1100

1250

1.50

1.50

2.0/1000

10

15

3.5.5弹簧片式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两半联轴器不同轴度不大于0.2mm,允许的偏斜方向应一致。

b)两个半联轴器间应留有间隙:

外径小于400mm的为2~3mm,外径大于400mm的为4~6mm。

c)卡环齿与两轮壳齿的间隙,应为0.1~0.3mm。

d)弹簧钢片无裂纹和永久变形。

e)弹簧钢片应为2~4mm厚的弹簧钢板,每组数量应相等,每组钢片装配后与联轴器齿间间隙不大于0.5mm。

3.5.6弹性柱销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两半联轴器的不同轴度、端面和径向偏摇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联轴器外形

最大直径D

径向偏摇量

轴向偏摇量

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应大于

径向位移

倾斜

105~170

0.07

0.16

0.05

0.2/1000

190~260

0.08

0.18

0.05

270~350

0.09

0.20

0.1

410~500

0.10

0.25

0.1

b)两轴头不应凸出半联轴器的平面,两半联轴器连接后,端面间隙留有一定的间隙,一般应约大于轴向窜动量,其数值:

联轴器外径为120~190mm时,间隙为1~3mm;外径为220~330mm,间隙为2~4mm:

外径为410~500mm,间隙为3~6mm。

c)联轴器螺栓的弹簧垫圈或防松垫圈应齐全。

d)联轴器螺丝的的弹性圈,外缘要光滑,并比孔径小0.5~1mm,内径与螺丝应过盈配合,装在同一螺丝上的各圈外径应相等。

3.5.7尼龙柱销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两个半联轴器连接后,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mm)

90

150

170

220

275

320

340

490

560

610

670

770

端面间隙C

不应小于

2.0

2.5

3.0

4.0

5.0

6.0

7.0

b)两轴的不同轴度应符合弹性圈柱销联轴器的不同轴变的规定。

c)尼龙柱销齐全,并不应有严重磨损。

3.5.8夹壳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两半联轴器对口处,应有1~3mm的间隙,不应靠在一起。

b)两轴头应等径,须同时受力,联轴器内径配合处不许加垫。

c)平键与键槽、圆环与键槽的配合不许有侧间隙,顶面应有0.1~0.2mm的间隙。

d)同一侧的连接螺丝应交错放置,连接要紧固,并戴双帽或配有弹簧垫圈。

3.5.9液力偶合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液力偶合器一定要装有易熔保护塞,合金成分和比例不宜任意改变,如需改变也必须保证熔点温度不大于1000C为宜。

b)油的数量应符合图纸或说明书的规定,不宜任意增减。

c)壳体不应有裂纹、砂眼等缺陷。

d)各连接螺丝紧固,各铆钉铆接牢固。

e)各密封处密封良好不渗漏。

3.5.10圆片磨擦离合器装配后,磨擦片组应能灵活地沿花键轴移动,在接合的位置时,不应有打滑现象;在脱开的位置时,不应有阻滞现象。

3.5.11轮胎联轴器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轮胎不得有撕裂。

b)螺栓紧固齐全。

3.6静配合件装配

3.6.1静配合件装配前,应测量孔与轴配合部分两端和中间的直径,每处在同一径向平面互成900位置各测一次,每一装配件所测六个直径的平均值与每处所测直径的偏差不得超过0.05mm。

3.6.2静配合件加热装配的温度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t—加热温度,0C。

δmax—实际测得的最大过盈,mm。

tH—室温,0C。

d—被加热件直径,mm。

α—被加热件膨胀系数,1/0C。

δ0—装配所需的最小间隙(见表8)

表8加热装配最小间隙

零件重量

(Kg)

被加热件直径(mm)

80~120

>120~180

>180~260

>260~360

>360~500

最小间隙(mm)

≤16

0.05

0.06

0.07

>16~50

0.07

0.09

0.10

0.12

>50~100

0.12

0.15

0.17

0.20

0.24

>100~500

0.17

0.20

0.24

0.28

0.32

>500~1000

0.23

0.27

0.31

0.36

>1000

0.30

0.36

0.40

注:

碳素钢加热温度不应超过4000C。

3.6.3静配合件加热时,温度上升应缓慢均匀,加热配合后,应检查装配件相互位置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冷却应均匀,防止局部冷却过快。

各类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见表9

表9各类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

配合类别

配合特性

装配方法

 

 

特重型

相对有效过盈N

d

最小

0.001

极牢固的配合,在传递较大的扭矩和在较大的动载荷下工作,不需要附加紧固装置

将孔加热或将轴冷却

重型

平均

0.001

中型

平均

0.0005

比较紧固的配合,传递较小的扭矩,需附加固定装置

用压力机压入,或将孔加热,或将轴冷却

轻型

平均

0.00025

轻压配合,传递很小的扭矩。

用压力机压入

配合类别

配合特性

装配方法

第一种过渡配合

过渡配合中最紧的一种,其过盈率为99.38%,拆卸较困难。

用压力机压入。

第二种过渡配合

其过盈率为79.6%,拆卸较困难。

用手锤打入。

第三种过渡配合

其过盈率为36.94%,拆卸较容易。

用手锤轻轻打入。

第四种过渡配合

过渡配合中最松的一种,其过盈率为0.62%,拆卸较容易。

用木锤轻轻打入。

表中N-平均实测过盈量。

d-公称尺寸。

3.7滑动轴承

3.7.1轴与轴瓦的顶间隙,一般应为轴颈0.001~0.002,也可以根据表10(附后)查得;轴瓦侧间隙一般应为顶间隙的1/2;铜瓦套的间隙一般应为轴颈的0.001~0.002,也可根据表11查得;尼龙轴套的间隙一般为轴颈的0.005~0.006,装配时应涂以较多的润滑脂;含油轴套的间隙一般应为轴颈的0.0007~0.002。

3.7.2轴瓦的接触点与设备的精度及转速有关,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1~3级精度的机械设备每25×25mm的面积上要达到15~25点。

b)对4级精度的机械设备,应符合表11的要求:

表114级精度的机械设备接触点

轴的转数(rpm)

100~300

300~500

500~1000

1000以上

每25×25mm2面积上

2~3

3~5

5~8

8~10

3.7.3轴瓦与轴的接触角,一般应符合700~1000,接触长度不小于轴瓦长的80%。

3.7.4轴瓦合缝处的垫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a)调整顶间隙增减垫片时,两片垫片的总厚度应相等。

b)垫片应用铜质材料,放置时不应与轴接触,离轴瓦内径边缘一般不宜超过1mm。

c)薄壁轴瓦的垫片宜伸入轴承盖与轴承座的合缝处。

3.7.5轴瓦与轴承壳紧密贴合,两者间不许加垫。

3.7.6合金要挂牢,不应有脱壳、裂纹、气孔、夹渣及较深沟槽等缺陷。

3.7.7有冷却水的轴瓦应进行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一般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

3.7.8液体静压轴承装配,油孔、油腔应完好,油孔应畅通;节流器、轴承间隙不应堵塞;轴承两端的油封槽不应与其它部位穿通。

3.7.9油环的椭圆度不应大于油环直径的0.003~0.004,棱角应打磨光滑,接口牢固;轴瓦的油线应符合要求,油孔畅通。

3.7.10承受轴向力的推力轴承两侧的间隙之和为0.15~0.2mm,推力轴承的内间隙应按每米轴长与温度的关系确定,其值为表12所示。

表12

温度0C

0~100

100~200

200~300

每米轴长的伸长量(mm)

1.20

2.51

3.92

外间隙C=0.5×A(mm),A以米为单位(表示轴长)

3.8滚动轴承

3.8.1轴承外套与轴承座的位置应正确,接触角为1200,与上盖接触角为900~1000。

3.8.2检修时轴承内的旧油要清洗干净,轴承的装配如采用加热法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000C,装卸要用适当的工具。

3.8.3滚动轴承内套与轴,外套与轴承壳的配合,应选用适当的配合种类,对不可调节间隙的轴承,装配后其径向间隙减少量不应大于原始间隙的1/4。

3.8.4滚动体、内外套的道轨表面不许有麻点、裂纹、锈蚀或损伤的现象,保持架完好,内外套配合如有松动,应做适当处理或更换,不许在轴上冲眼或垫铜皮。

3.8.5内孔为直径的轴承内套必须紧靠轴肩;有斜套的滚动轴承必须固定牢固,花垫应起到保险作用;用来固定轴承,并随轴转动的零件,如螺帽、背帽、垫片等必须固定牢固。

3.8.6单列径向滚动轴承,自动调位滚珠轴承、自动调位滚柱轴承、双列圆锥滚柱轴承装配时,必须使其中一个轴承与端盖间留有一定轴向间隙,其间隙大小通常情况下取0.25~0.4mm,止推轴承的活套与机座之间应有0.25~0.1mm间隙。

3.8.7各种可调整间隙的轴承装在轴颈上和轴承座内之后,应按轴承标准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轴向间隙,无规定时,可参照下列表13、表14、表15、表16调整。

表13单列径向止推圆锥滚动轴承(700)轴向间隙

轴承内径(mm)

轴向间隙(mm)

轻型

中型重型

30以下

0.03~0.09

0.04~0.10

30~50

0.04~0.10

0.05~0.12

50~80

0.05~0.12

0.06~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