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402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香港电影中的警种大盘点概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作为令杜琪峰夺得第二十三届“最佳导演”的警匪佳作,本片情节胜在别出心裁,以一晚内发生的失枪、寻枪事件展开,并穿插重案组及黑帮的副线,表现出与宿命抗衡的黑色主题,杜琪峰以黑夜的环境发挥令人窒息的空间张力,更是一绝!

《PTU》后数年,杜琪峰并未急于投拍续集,直至2009年,才监制了一系列以机动部队为主角的电视电影,包括《警例》、《绝路》、《人性》、《伙伴》等,导演则分别由“高徒”罗永昌及刘国昌、吴耀权等人担任。

至于真正的“续集”,则是即将在内地上映的《机动部队2:

同袍》,同样是杜琪峰本人监制而交由罗永昌执导,而此前《警例》在DVD市场曾被“冒认”为《同袍》。

作为系列作,任达华、邵美琪与林雪由始至终都是固定主角,其中任达华饰演的警队沙展形象更深入民心,与90年代的凶残悍匪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此前任、邵两人在影片中的造型主要还是“蓝帽子”,直至这部《同袍》才真正以防暴装备出之,并执行搜索围剿银行劫匪的任务,而在现实中,PTU队员执行类似突发任务时除了配备防暴装连多用途背心,更有救伤包、通信器材、防毒面具、防暴头盔、扩音器等随身物品,同时在应对匪徒的枪械上也配备了催泪弹枪、散弹枪、自动步枪等,即是观众在《同袍》海报中所见的装束。

除了日常巡逻、执行突发防暴任务等,机动部队成员的另一个特定地点任务就是“反非法入境者任务”,类似场景在牟敦芾执导的《打蛇》中有过表现——当偷渡来港人蛇登岸时,在海滩上遭警察围捕,而这批警察便是头戴“蓝帽子”的机动部队成员,目的则在于“杜绝非法入境者在香港出没,以及减少涉及非法入境者的罪案发生”。

《打蛇》中的搜捕戏是片中最富真实感的一幕,其中一名女人蛇情急之下将怀中婴儿塞入一名部队成员手中的场面,更令人心酸。

经典影片:

2003《PTU》导演:

杜琪峰

2009《机动部队2之同袍》(内地名《PTU2-机动部队》)导演:

罗永昌

《机动部队之警例》导演:

《机动部队之绝路》导演:

刘国昌

《机动部队之伙伴》导演:

吴耀权

《机动部队之人性》导演:

EU冲锋队

1925年,香港爆发省港大罢工,一度引发地区骚乱,两年后,香港警务处正式成立冲锋队,英文名“EmergencyUnit”。

早期的冲锋队队员在编章编号中属于D区警员,即来自英国租借地——山东威海卫的当地人,因此被称为“香港鲁警”,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由印籍警员担任,1961年左右开始大幅增加英国人及华人警察的数量,时至今日,冲锋队已基本由华人就任成员。

冲锋队平日的主要任务是在各自的警区乘坐冲锋车进行街面巡逻,与此同时,还要时刻接受999 

CALLING,在所处位置迅速作出回应,并立即增派军装警务人员到犯罪现场处理突发事件。

冲锋队的基本巡逻任务近似PTU,而冲锋队警员也必须先接受PTU训练,并在香港警队中有不短于四年的服务经验,同时由于冲锋队是发生罪案事故后第一个赶赴现场执行任务的警察部队,因此他们的冲锋车上都配备了MP5、雷鸣登M870、烟雾弹、防弹衣乃至防化衣(防止辐射),以便应对持有不同杀伤力武器的悍匪,这一点便较PTU更适合处理大型犯罪。

除此之外,冲锋队还负责协助惩教署押送囚犯、及在大型示威***场所维护现场秩序等。

由于冲锋队本身较为神秘,因此早期香港电影很少涉及这一执法部门。

所幸在1996年,在动作片领域已颇有建树的陈木胜率先执导由EU对抗凶残劫匪的《冲锋队怒火街头》,成为整个九十年代水准最高的警匪佳作之一,至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

说到情节,片中众主角的冲锋车是当年标准的Leyland 

DAF 

400廂型,拔枪上弹一场则可清楚分辨是使用重管点38左轮手枪,而同组警员驾车巡逻的人数安排,除了一名警长(刘青云)、其他四名队员分别有三位军装(陈小春、李绮虹、林尚义)及一位便装(张达明)警员,除了负责日常任务(众人追查商场盗窃),在中段街头驳火一场,刘青云亦使用雷鸣登对抗匪徒的轻机枪,都是符合真实情况的场面。

除此之外,《冲锋队怒火街头》更有许多较现实更为火爆刺激的警匪大战,甚至在高潮部分闯入军用机场拦截飞机,虽有模仿《虎胆龙威2》,但以港片的制作条件而言,已算警匪片少有的大规模场面。

而编导除了枪战,又穿插了友情(刘青云与一众手下及吴镇宇)及家庭(陈小春与弟弟)关系的副线情节,使全片剧情更显饱满,这在当时港片普遍样板化的警察形象而言,是相当难得的诚意之作。

影片当年的票房不算很好,但口碑却极佳,也导致日后其他香港导演都未能再投拍以EU为主角的作品,经典并非浪得虚名!

1996《冲锋队怒火街头》导演:

陈木胜

谈判专家

所谓“谈判专家”实质上是香港警察谈判组成员,而香港警察谈判组是香港警方为配合有关单位应付可能发生的恐怖活动和严重罪案而于1975年成立的警察兼职组织,现隶属香港警务处行动部(甲部门),英文全称“PoliceNegotiationCadre”。

谈判专家的主要职责是协助警方处理反恐怖事件、涉及刑事成分的胁持人质事件、涉及家庭纠纷的胁持人质事件、与警对峙事件及企图轻声事件等。

当然,他们往往只需动“口”而非动“手”,在缓和对方情绪的同时令担任现场事件指挥员的高级警务人员及时下令完成剩余行动,因此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求非常之高。

香港电影在许多警匪对峙的场面中都曾安排谈判专家出镜,不过往往只是大配角,同时甚少明星在电影中出演该类角色。

不过1987年尔冬升执导的《人民英雄》中,前段谈判专家通过电话劝说打劫银行、胁持人质的小贼梁朝伟投降的对白,在当时来说较多数同类港片更为细致,同时决不胡闹,更发挥出尔冬升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长处。

周润发也曾在《义胆红唇》中扮演过谈判专家,不过,这个角色设置更多只是个噱头而已,片中的发哥对枪械的钟爱明显多过耍嘴皮子,该片仍以火爆的动作场面取胜。

时隔多年,直至1999年杜琪峰执导的《暗战》,港片中才难得地出现谈判专家身份的主角,便是刘青云扮演的阿生,他在片中与银行劫匪艾威的谈判对白妙趣横生,令人难忘,最后讲到劫匪开枪自杀,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1999《暗战》导演:

许多人都曾将“O记”与“重案组”混为一谈,但O记实质上原名“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英文名是“OrganizedCrime&

 

Triad 

Bureau(OCTB)”,成员主要调查的是大宗罪案、有组织犯罪及黑社会罪行等,虽然重案组亦会执行相应任务,但涉及到较为严重的罪案往往会由警区交由总区负责,与O记相比,职权范围仍有区别。

当然,在芸芸港片当中,主角究竟是“O记”抑或“重案组”往往容易让人混淆,而很多时候香港市民也往往会将重案组成员称为“O记”,但两者从英文名到执法权都有所不同。

90年代中期黄志强拍毕《重案组》后,便着手执导了另外两部警匪片《O记重案实录》及《省港一号通缉犯》,这次没有了成龙的束缚,黄志强索性将其“野兽风格”作出更大发挥,加上李修贤看过《重案组》后对黄志强的功力亦颇为赏识,不但担任其影片的监制并亲自演出,与当年陈欣健一样属于前警司的鲁秉更为其打造两部剧本,所以当时的黄志强实可谓得尽天时地利人和,而两部作品上映后反响也的确不错,一定程度上为黄志强日后进军好莱坞奠定了基础。

《O记重案实录》与重案组已无甚联系,因其英文名都使用了《Organized 

Crime&

TriadBureau》,讲述“O记”队长李修贤带领一众手下与黄秋生和叶童这对“贼鸳鸯”械劫集团周旋到底,最终将其一网打尽,本片明显能感受到黄志强的认真,除了拍摄O记在离岛长洲调动水警及直升机进行海陆空大包围式搜索,高潮的街头枪战他甚至不封路就直接架机开拍,所以当时许多路人受惊吓四处躲避的镜头表情也都是真实的,看来他在经历与成龙在《重案组》中并不愉快的合作后,决心要一吐怨气了!

至于《省港一号通缉犯》,背景规模则较前者更大,只因反派是“第一代大圈仔”,在深圳和香港横行霸道、大肆作案,黄秋生饰演的O记警员更跨过罗湖桥前往深圳,与吴兴国饰演的公安大队长联手破案,而至最后一同在香港与悍匪于荣光作生死决战,而黄志强在片中展露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甚至有深圳警方上公路设关卡追查疑犯的大场面出现,堪称他90年代最过瘾的一次风格发泄!

当然,这几部作品对O记成员的刻画是有些夸张的,因为现实中的O记主要负责调查,只有部分人员接受过飞虎队的室内近身作战训练,因此当逮捕嫌犯时往往需要调动其他刑侦探员、机动部队甚至飞虎队协助,而《O记重案实录》中从头到尾都只由O记成员对抗匪徒,虽与现实情况颇有出入,但作为电影,尤其是黄志强的电影,也着实无伤大雅。

还有90年代后期霍耀良执导的《O记三合会档案》则将背景置于60年代的香港,吴镇宇则在片中饰演警长,主要职责亦是扫除刘青云的三合会组织,然而片中的吴镇宇也并非什么好人,更不同于李修贤一贯坚持的正直形象,反而与刘青云相互勾结,加上本片主要描写的是史诗式的黑帮情谊,因此对警方的刻画也并不完整。

1994《O记重案实录》导演:

黄志强

《省港一号通缉犯》导演:

1998《O记三合会档案》导演:

霍耀良

飞虎队

英文名为“Special 

DutiesUnit”(即SDU)的飞虎队,是PTU下属的一个连,因而正式名称亦为“特别任务连”。

1973年,香港警务处成立“神枪手队”(英文全称“Sharpshooter'

sTeam”),以求提高香港警方处理恐怖袭击和严重罪案的能力,1978年,曾作为英国陆军执行特种任务的主力部队的“特种空勤团”(即SAS)成员亲自组成教官团,负责改善及加强对神枪手队的作战训练,而神枪手队亦在同年改名“特别任务连”,再加上连队成员以飞虎图案为制服臂章,因而俗称“飞虎队”。

今日的飞虎队成员在随身装备上分别配备了包括格洛克17手枪、MP5SD3冲锋枪、G36步枪、SSG-2000狙击步枪、雷鸣登M870散弹枪、闪光弹及爆破设备等先进武器,其中手枪和冲锋枪均使用9.19MM派拉贝姆手枪弹,是香港警队中一批真正的“重装警察”。

港片中最早描写飞虎队的当属1985年由余允抗执导、石天、郑浩南、王敏德等主演的《飞虎奇兵》,其中刻画了一众飞虎队成员的训练过程、实战演练及突击任务,而该片推出8年后的1993年,香港影坛方才推出另一部同样以飞虎队为主角的《飞虎精英及人间有情》,由张学友、郑秀文主演,但两部作品除非电视台偶尔播放,否则以其整体水准而言均只属平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由武指出身的李擎柱执导、刘德华、关之琳主演的《傲气雄鹰》中描写的“BOB”是飞虎队中的全精英部队,整体装备及作战能力较常规飞虎队又更升一级,因此“BOB”一词便是“BestOfBest”的英文缩写。

虽然《傲气雄鹰》当年曾被批评是抄袭汤姆·

克鲁斯的《壮志凌云》,但影片的特种部队训练演习、以及高潮部分与国外恐怖分子的丛林巷战,都拍得火爆异常,最后甚至出动拳脚及手榴弹,可算是“飞虎队”作品中一部水准之作,至于本片的“BOB”精英部队直至1996年才在刘伟强执导的《飞虎雄心2傲气比天高》中再次登场。

说到飞虎队片的分水岭之作,则当属1994年陈嘉上执导、王敏德主演的《飞虎雄心》。

当年陈嘉上执导的《逃学威龙》中,周星驰饰演的角色便是飞虎队成员,并在本片及续集《逃学威龙2》的开场拍摄飞虎队演习场面,而在第二集的高潮部分他更亲身带领整支飞虎队杀入校园!

《飞虎雄心》当时在制作条件而言并非大卡士之作,大部分主角都是新人,整体制作费只有八百万港元,但全片对飞虎队成员受训及作战场面真实而细致的刻画,却很大程度地加强了飞虎队的实感,并非一味为炮制火爆戏剧性而胡乱开枪,原来多在警匪片中出演反派配角的王敏德更是一炮而红,在片中饰演的殉职教官由此成为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警察形象!

1996年陈嘉上再接再厉执导了《飞虎》。

作为《飞虎雄心》的正牌续集,《飞虎》不但在制作费上大幅提升,更加入了多场颇具气势的作战场面,力求拍成一部不折不扣的“大片”,因此影片中不但有香港飞虎队与美国海豹突击队的丛林大火并,甚至出动同属行动组辖下的水上攻击队(破坏歹角汽艇)及狙击手队(丛林埋伏射击)辅助作战,堪称香港电影史上对飞虎队描绘得最为完整的一部佳作!

不过,“飞虎片”在极盛数年后又转入极衰,主要原因是题材的泛滥,包括陈嘉上参与监制的一系列后续之作如《飞虎雄师之点指兵兵》、《飞虎雄师之边缘人》、《飞虎雄师之救世者》、《飞虎雄师之极道战士》等,导演换来换去,水准却越拍越低,最终将飞虎队题材榨干后陷入谷底,作为曾经颇具市场潜力的火爆警匪题材,着实令人感到可惜,却又有些啼笑皆非........

1985《飞虎奇兵》导演:

余允抗

1989《傲气雄鹰》导演:

李擎柱

1993《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导演:

邱礼涛

1994《飞虎雄心》导演:

陈嘉上

1996《飞虎》导演:

重案组

与反黑组近似,重案组也分成警区重案组(英文名“DistrictCrimeSquad”)及总区重案组(英文名“RegionalCrimeUnit”)两个机构。

虽然重案组探员也可称为“CID”,但在调查一些如跨区犯罪或绑架大案的时,重案组(尤其是总区重案组)的权力及职责便大于一般的刑侦探员。

1993年曾先后出现两部改编自王德辉绑架案的影片,分别是黄志强导演、成龙主演的《重案组》,及高先明导演、郑则仕主演的《绑架黄七辉》。

但两部影片无论制作规模及演员名气都相差很远,因此票房也差达数千万港元,与此同时,《重案组》更在办公大楼中重新搭建重案组办公室,兼有各种侦查设施出现,令观众耳目一新,但问题是拍摄期间成龙与黄志强出现不和,后期更转由陈志华执导,黄加入的不少文戏被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展示成龙身手的武打场面,因此尽管成龙本人在片中难得出演严肃角色,《重案组》整体上仍给人一种“成龙片”的感觉。

至于影片剧情,《重案组》最后以王一飞(罗家英)获救为结局,而《绑架黄七辉》的黄七辉(秦沛)则下落不明,对比之下,似乎后者更为接近王德辉的真实情况。

与此同时,作为“警察形象代言人”的李修贤在自制自演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票房大获成功后,对重案组负责的一系列大案、奇案亦情有独钟,索性将《人》中的澳门警察“搬”回香港,拍摄了一系列名“重案实录”的影片,包括《重案实录之屯门色魔》、《重案实录之水箱藏尸》、《重案实录之惊天械劫案》、《重案实录之纸醉金迷》、《重案实录之犯罪天才》、《重案实录之污点证人》等,还有一部与黄志强合作的《O记重案实录》,但情节已非围绕重案组。

严格来说,李修贤制作的这一系列影片虽则数量不少,但质量往往不敢恭维,幕前组合也多是“李修贤+黄柏文+樊少皇”,看久了便让人生厌,因此几乎没有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连其中一部《屯门色魔》,反应也远远不如查传谊执导的另一部同题材作品,李修贤的“万能”电影公司打造的警匪题材片亦由此走向衰落。

90年代,三个“惊天大贼王”——叶继欢、张子强及季炳雄先后制造出轰动全港的大新闻,而缉拿这群悍匪的也多由重案组负责。

期间,香港影坛也不愿放弃这一写实题材,因此便有钟少雄的《悍匪》(影射叶继欢)、吴耀权的《惊天大贼王》及马天耀的《轰天绑架大富豪》(影射张子强)及杜琪峰的《大事件》(影射季炳雄)等片出现,就连赵良骏的《金鸡》,也曾出现叶继欢抢劫金铺的实录镜头,胡军饰演的“叶子强”更是张、叶两人的混合体。

当然,虽则重案组在以上多起真实大案的侦破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港片一贯热衷炮制戏剧性,因此多数作品反而集中刻画悍匪,对重案组本身并未做太多描绘。

相比之下,李修贤的《贼王》及林岭东的《高度戒备》,虽非改编自重案的作品,但对重案组的表现,至低限度也与反派大贼平起平坐了。

90年代后期至今比较突出的重案组警察形象以“银河映像”作品居多,如《非常突然》中全军覆没的一干督察、《PTU》里调查林雪的黄卓菱、《大只佬》中被割头的张柏芝、乃至《神探》中的安志杰等,当然还有《杀破狼》及《导火线》中的甄子丹。

1993《重案组》导演:

《绑架黄七辉》导演:

高先明

1999《非常突然》导演:

游达志

2005《杀破狼》导演:

叶伟信

2007《导火线》导演:

反恐专家

“反恐专家”同样是普通市民对该部门警员的俗称,实质上它全名“反恐怖活动及内部保安组”,英文名“Counter 

Terrorismand 

Internal 

SecurityDivision”,当年原属政治部管辖,回归前政治部解散后被并入行动处,属甲部门之一。

它的职责顾名思义,就是调查涉及恐怖分子来港进行的破坏活动。

香港电影很少触及正式的反恐题材,除了政治敏感,剧情往往难度很高,稍不留神,便会高不成低不就,甚至不伦不类——1989年袁祥仁执导的《铁胆雄风》便以描写香港反恐特种部队位主角,讲述比利亚恐怖组织派出的游击队在香港犯罪,香港警方因此派出特工负责将恐怖分子歼灭。

但当时编导本身对香港的反恐部队也无甚了解,只是取其名号而另行发挥,所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实有不少关于外国恐怖组织与香港反恐警察对决的影片,但往往挂羊头卖狗肉,最后真正发挥的还是武打动作。

1990年林岭东执导的《圣战风云》则是走国际反恐路线的真正“代表作”,除了赴波兰华沙拍外景,更杀上广州,情节围绕华沙恐怖组织“解放同盟军”企图在香港制造爆炸事件,由香港警察李修贤与美国情报局特工彼得拉毕斯合力调查,片中的李修贤便与现实中的反恐怖活动组职责相近。

当然,本片打杀场面层出不穷,但整体效果却吃力不讨好,票房惨败,其后该类题材便鲜有香港导演敢于尝试。

1991年王晶执导的《惊天十二小时》中,谭咏麟同样饰演香港派遣的反恐专家,单枪匹马前往新加坡对付日本赤军,保护“达卡喇嘛”。

但该角绝非真正的“反恐专家”,仅为发挥个人动作特色的工具,很难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G4

G4直译即“警方保安处第四组”,俗称“保护要人组”,专职负责保护各国来港的首脑及重要领袖人物,隶属香港警务处刑事及保安处,回归前则隶属政治部,并由英国的军情五局作为幕后总指挥。

说到在回归前撤销的政治部,是香港警队的一个独立部门,其行***力甚至连港督亦不能直接指挥。

而政治部的职责除了反间谍,还有处理西方恐怖分子进入香港实施犯罪活动的问题——1980年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影院版)便加插了一段政治部官员开会讨论退伍美军在香港进行军火买卖的情节,当时一大批新浪潮导演(包括徐克本人)参与客串;

还有《逃学威龙2》的周文健,但已成为片中国际学校的卧底,除了跟周星驰一起搞笑无甚作用。

作为政治部下属的第四组,G4在回归后被英文名被改为“VIP 

PROTECTIONUNIT”,但香港市民明显对“VIPPU”这个新称号感觉拗口,因此G4的名称在百姓当中沿用至今。

香港影坛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完全描写该部门的影片就是林超贤执导的《G4特工》,不过本片剧情并非保护“要人”,而是与跟南韩激进分子勾结的台湾退伍军人火并,甚至出现异国杀手带领恐怖分子入港威胁G4。

本片虽然仍有“喧宾夺主”之感(如出现的枪械之多甚至多过描写G4特工),但林超贤同样拍得火爆刺激,不少大场面更是功力十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娱乐性已算不俗。

片中G4成员身着西装执行任务,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因为G4对成员的外形、身高及身手有严格规定,这也可以理解当年马德钟为何能加入G4。

1997《G4特工》导演:

林超贤

Hit 

team

由于许多成员加入该队之前都曾服务于飞虎队,所以“Hitteam”应对火力强大的悍匪时作战能力并不输SDU。

“Hitteam”实质上是刑事情报科的D组,成立于90年代中期,主要任务是协助刑事部警员执行各种行动,尤其是与持有强大杀伤力武器的匪徒驳火,因此他们不但曾接受室内近身作战训练,更如飞虎队般以各式重型武器作为作战装备。

此前港片拍摄与军事化劫匪枪战的警匪片多数由飞虎队出马,而直至由林超贤执导的《重装警察》,虽则是虚构的警种,但片中该小组主要应对重型军火案的任务、及对各种重型枪械的精通,却带有明显的“Hitteam”的影子——事实上,片中警察出现的如雷鸣登散弹枪、MP5、M4卡宾枪乃至蓝黑色作战制服等,就颇近似现实中的“Hitteam”!

当然,本片的弱点也是太过于沉迷枪械,对“重装警察”的性格刻画却不清不楚,因而当年反应并不理想。

此外,还有2003年平安夜飞虎队与“Hitteam”联手围捕季炳雄的真实事件,后来也被杜琪峰拍成《大事件》,影片中虽未对作战警察有具体的身份分类,但从装备来看,“Hitteam”实质上功劳甚大。

2001《重装警察》导演:

2004《大事件》导演:

探长

“探长”可谓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正式流行的“警种”,虽说是警察,实质上是侦探,往往单枪匹马前往案发地点推理,其间当然少不了与各种恶势力周旋,事实上,这种早期的“警匪片”一直带有明显的《福尔摩斯》的影子。

回顾香港警匪片历史,直至1946年,即抗日战争结束的第二年,香港影人才拍出第一部正式的侦探片《谁是真凶》,不过片中只是出现侦探查案,并非主角;

但翌年香港便推出了由大中华电影公司出品的《艳尸记》,导演是杨工良,主角是施威及伊雷德父亲伊秋水。

该片不但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侦探为主角的作品,更是首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奇案片”。

踏入50年代,香港侦探片又迎来另一个分水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