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340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docx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doc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

高二化学内容总结氮族元素知识网络知识点1.氮族元素的名称、符号;2.氮气

(1)结构电子式结构式

(2)化学性质a.氧化性跟反应.b.还原性跟等氧化剂反应.3.氮的氧化物.的比较物质物理性质无色,不溶于水,有毒红棕色,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化学性质还原性4.氨、氨水、铵盐氨和铵的比较名称氨铵符号结构式构成微粒氢、氮原子氮和氢构成的离子电性电中性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空间构型三角锥形正四面体化学键极性键极性键和配位键键角联系5.硝酸

(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2)强氧化性跟金属(除)反应;跟非金属C、S、P等反应;氧化其它物质,如、橡胶等.6.磷、磷酸

(1)同素异形体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无定型碳、.

(2)红磷、白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偏磷酸,剧毒)(磷酸,无毒)(4)磷酸三元酸,可生成三种盐重点、难点1.的计算题;2.由氨制硝酸的计算题.化学平衡基础知识导引1.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有怎样的相似性2.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有哪些重点难点提示1.化学平衡的建立以可逆反应为例,若开始只有反应物,没有生成物,此时A和B的浓度最大,因而正反应速率最大;而C和D初始浓度为0,因而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多,越来越小,越来越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这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此时反应中的各物质浓度不变,但反应并未停止,只是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生成的数量等于消耗的数量,从外观上没有变化,但反应一直进行,如图2-2-1所示.若开始只有生成物,没有反应物,同理可用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来说明上述反应平衡的建立,如图2-2-2所示.2.化学平衡状态①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②前提一定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某一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当条件改变了化学平衡就被破坏了.③根本原因、实质,同一物质在正反应和逆反应中的速率相等,即生成和消耗的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在正反应和逆反应中的速率,即同一物质生成和消耗的速率相等.如A消耗速率A生成速率,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并非绝对没有可比性,它们经比例转化后相等也可.如以可逆反应为例,当达到化学平衡时,,④标志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浓度包括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等.⑤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定、变”.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反应并未结束停止,.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浓度保持不变并非各成分含量相等.变外界条件改变,则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原化学平衡被破坏,各组成的含量改变.所以某一化学平衡状态肯定与某一确定的条件相联系.当条件一定时,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最后都能达到同样的化学平衡.条件改变原化学平衡就被破坏.3.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又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这时生成物的浓度乘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各种所得到的比值为一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K越小,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小.温度一定时,K为一定值.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使用平衡常数时,必须注意是在哪一温度下进行的可逆反应.转化率是对反应物而言的,可用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转化率(起始量-平衡量)/起始量100产率是对生成物而言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说明转化率和产率中的量是笼统的,可以是物质的量,也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气体体积等.

(一)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1.根据定义判断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②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包括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等.2.推断法①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保持不变.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气体总压强、平均摩尔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则可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而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不能以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③在等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的可逆反应,不管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气体密度都不改变,所以不能以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二)等效平衡等效平衡同一条件下,当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1.等温等容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通过化学计量数比换算到反应方程式中的同一边),则为等效平衡,各物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相同,但平衡浓度不同,每一次平衡浓度都成比例,与加入量的比例相同.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通过化学计量数比换算到反应方程式中的同一边),则两平衡等效.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也相等.2.等温等压对于任一反应,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的方程式两边任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各物质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相同,但平衡浓度不同,每一次平衡浓度都成比例,与加入量的比例相同.电离平衡【基础知识导引】1.为什么NaC1熔融时能导电,但液态HC1却不能导电为什么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做导电性实验时,盐酸的灯泡比较亮2.向稀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加深,为什么【重点难点解析】重点讲解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其电离方程式用“”表示,例如,.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其电离过程可逆,故电离方程式用“”表示.例如,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部分”大小是有差异的,这体现了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可用特定的方法定量地表示不同弱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电离程度的差异.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实质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的重新结合这两种过程是同时存在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两者的速率相等时,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称为电离平衡.平衡时,溶液里离子的浓度和分子浓度都保持不变.如氨水中存在着平衡,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存在,而且溶液中、、保持不变.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3.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小的因素决定因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度的大小.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与弱电解质分子结构有关,取决于其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强弱,是该电解质分子和“本性”.影响因素

(1)浓度的影响同一弱电解质,通常是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2)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3)外加试剂的影响外加试剂改变了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也会对电离平衡有所影响.4.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小的表示方法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组分浓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用电离常数来表示.如对于反应AB,.K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所以可以用K的大小来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受温度的影响;电离常数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电离能力越强.难点突破1.物质溶解度大小与电离能力强弱强、弱电解质是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全部电离来区分的.这里的“在水溶液中”,应理解为“已经溶解于水的”,不管溶解度是大还是小,若已溶于水的那部分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就是强电解质;若已溶解在水中那部分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就是弱电解质.换言之,电解质的强弱是指电解质电离能力的大小,与电解质的溶解度无关.例如,、等难溶性盐,虽然它们的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那一部分可以完全电离,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2.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判断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其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其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温度有关,若温度相同,关键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而离子浓度的大小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共同决定.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就一定强.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将有关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外界因素对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影响、溶液混合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溶液体积的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正确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才能正确判断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几种重要的金属【基础知识导引】单元综合知识体系考向剖析本章知识内容重在测试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在历届的高考中是选择题目的重点,因此,本章内容所占的比例较多.重点考察

(1)镁铝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特别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在日常生活中镁铝的应用;图像型计算题

(2)铁及铁的化合物主要考察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铁及化合物的相互转换;铁离子及亚铁离子的检验;炼铁炼钢的原理(3)原电池的判定及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利用原电池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原电池的简单计算;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腐蚀的快慢的比较.烃的复习烃是有机化合物的母体,学好烃的有关知识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

一、关于烃的分类烃的分类要注意分类的根据,各类有机物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习惯上将烯烃和单烯烃等同起来,严格讲烯烃分类应是

二、几类烃的比较分类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烷烃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单环稠环结构特征碳、碳间都是单键、链状碳、碳间都是单键、环状含双键、链状含两个双键、链状含-C≡C-叁键、链状含一个苯环含多个苯环相邻苯环共用二个C原子通式CnH2n2CnH2nCnH2nCnH2n-2CnH2n-2CnH2n-6代表物甲烷环已烷乙烯1,3-丁二烯乙炔苯空构间型键角109°28键长1.0910-10m正四面体不是平面形键角约120°键长1.3310-10m平面体键角约120°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键角180°键长1.2010-10m直线形键角120°键长1.4010-10m平面正六边形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不能使KMnO4溶液Br2水褪色3.燃烧4.热裂解取代反应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3.加聚反应4.燃烧1.加成反应1,2-加成,1,4-加成2.氧化反应3.加聚反应4.燃烧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3.燃烧1.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2.加成反应3.燃烧

三、关于烷烃的命名在命名时,注意找准主链,不要被表面书写形式所迷惑。

编号要从距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最后写名称时要规范。

四、关于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一)找同系物时,先看结构是否相似,若结构相似,再数C原子数,C原子数不同,则为同系物,C原子数相同,则为同一种物质。

这里要注意同系物和通式的关系,是同系物则通式一定相同,但是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例如C3H6和C4H8,二者通式相同,但不一定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中学有机化学中产生同分异构现象有三种情况同分异构找同分异构时要注意思维有序,一般是先找官能团异构,再找碳链异构,后找位置异构。

例如写出符合分子式C4H8的烃的结构简式。

先找官能团异构符合分子式C4H8的烃是烯烃和环烷烃。

再找碳链异构在烯烃中,碳链异构有二种①C-C-C-C②最后找C=C双链在碳链上位置在①碳链上C=C-C-C;C-C=C-C在②碳链上C4H8为环烷烃时,①含4个C的环,②含3个C的环所以符合分子式C4H8的烃有CH2=CH-CH2-CH31-丁烯;CH3-CH=CH-CH32-丁烯2-甲基丙烯;环丁烷甲基环丙烷烃的衍生物

一、知识结构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类别脂肪醇芳香醇酚实例官能团-OH-OH-OH结构特点-OH与链烃基相连-OH与芳烃侧链相连-OH与苯环直接相连主要化性

(1)与钠反应

(2)取代反应(3)脱水反应(4)氧化反应(5)酯化反应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3)显色反应特性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生成醛或铜)与溶液显紫色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类别苯甲苯苯酚结构简式氧化反应不被溶液氧化可被溶液氧化常温下在空气中被氧化呈红色溴代反应溴状态液溴液溴溴水条件催化剂催化剂无催化剂产物邻、间、对三种溴苯三溴苯酚结论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甲苯易进行原因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通式醛RCHO羰酸RCOOH酯RCOOR'油脂化学性质①加氢②银镜反应③催化氧化成酸①酸性②酯化反应③脱羰反应酸性条件水解碱性条件水解氢化(硬化、还原)代表物甲醛、乙醛甲酸硬脂酸乙酸软脂酸丙烯酸油酸硝酸乙酯乙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物质结构简式羟基中氢原子活泼性酸性与钠反应与NaOH的反应与的反应乙醇苯酚乙酸增强中性能不能不能比弱能能能强于能能能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物质结构简式羰基稳定性与加成其它性质乙醛不稳定容易醛基中C-H键易被氧化(成酸)乙酸稳定不易羧基中C-O键易断裂(酯化)乙酸乙酯稳定不易酯链中C-O键易断裂(水解)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酯化反应中和反应反应的过程酸脱-OH醇去-H结合生成水酸中与碱中结合生成水反应的实质分子间反应离子反应反应的速率缓慢迅速反应的程序可逆反应可进行彻底的反应是否需要催化剂需浓硫酸催化不需要催化剂

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一)根据结构掌握和运用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通式。

学习有机化学的关键是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根据内在的物质结构去掌握有关的各种表象和问题。

在掌握和运用各类有机物的分子组成通式时,也是如此。

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的链状烷烃的结构和其中碳、氢原子个数可表示如下由此确定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为。

而且当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个,其中氢原子个数的最大数为2n2,是氢原子个数上限值。

除了链状烷烃之外的各类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中,氢原子的个数都不大于此数值。

若给出的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大于时,此分子组成肯定不正确。

以链状烷烃分子结构和分子组成通式()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在结构中,若增加一个双键,就要少2个氢原子;若增加一个C≡C叁键,要少4个氢原子,在结构中出现一个环状结构,也要少2个氢原子。

所以,烯烃和环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为,炔烃和二烯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为。

苯和苯的同系物结构中有苯环结构,苯的结构用凯库勒式表示为,可看成是具有3个CC双键和1个环状结构,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时,氢原子个数应是在2n2的基础上减去24,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分子组成通式为,其他各类烃的分子组成通式,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确定。

烃的衍生物中,卤代烃是饱和链烃基和卤素相结合,根据卤代烃的结构,分子组成通式为,若其中的烃基不是烷烃基时,氢原子个数在此基础上,按前面所述根据不饱和键和环状结构的数量而减少,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个,每出现1个CO时,也同样减少2个氢原子,单纯氧原子的个数多少,并不影响氢原子的个数,比如,1个碳原子与氢原子相连,或是与1个羟基相连,氢原子个数都是1。

因此,在醇的分子组成通式中,饱和一元醇和醚是,多元醇就是,苯酚及其同系物、芳香醇是,醛、酮的分子结构中存在CO键,分子组成通式为,羰酸或酯就是。

若醛、酮、羰酸和酯的分子结构中烃基也出现碳碳不饱和键和环状结构时,仍要在原烃的衍生物分子组成通式中,相应减少一定个数的氢原子。

如某醛分子式为,符合通式,可确定为丙醛,分子组成为,与相比较少2个氢原子,可知为丙烯醛,若将结构中的CO键换成CC双键时,分子式为的有机物还可以是丙烯醇,从而可进一步确定具有相同碳原子个数的醛、酮和烯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从上面的叙述和分析过程中,认识到“分子结构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关键”,对于“各类有机物的分子组成通式的掌握不应靠单纯的记忆,也不宜完全依赖数学中的单一数字指导推导,如苯的同系物看成由苯基和烷基结合而成,苯基为;烷基设为,两者结合后化学式为,即,设m6n时,才最终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分子组成通式为,这一推导过程明显过于呆滞,不利于对各类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掌握,也不便于应用。

(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及其有关的知识内容。

在有机物中,经常出现由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可能排列顺序和方式的变化,形成分子式虽然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而出现同分异构现象,这些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这就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所在。

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中,有两个突出的要点一是同分异构体间的共性,即“分子式相同”或是“分子组成相同”;另一是同分异构体间的差异,即“结构不同”且两个要点必须同时具备。

现将一些存在“相同”和“相异”的概念比较如下相同点不同点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结构同系物性质相似分子组成中相差1个或n个基同位素质子数中子数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不同单质将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两概念相比较时,同分异构体概念中强调“分子式相同”,所以分子量必相等,而同系物强调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原子团,所以分子量必不等。

因此,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各物质中,不可能存在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在互为同系物的各物质中,也不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根据分子组成判断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和总数,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同分异构现象可分为3类。

(1)碳链异构(或称碳骨架异构)如乙苯和二甲苯,丁酸和异丁酸。

(2)相同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1-丁烯和2-丁烯。

(3)官能团的种类异构如丙醛和丙酮,乙醇和甲醚。

官能团的异构列表如下官能团异构类型分子组成通式烯烃环烷烃炔烃二烯烃醇类醚类酚类芳香醇芳香醚醛类酮类烯醇类环氧烷环烷醇羰酸酯类羟基醛硝基化合物氨基酸(三)重视各类物质性质的比较和分析,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分别对各类有机物的主要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之后,应注意,各类物质性质的横向比较,认识不同类的相关有机物在性质上的异同。

这本身也中对各种有机物性质的分析和归纳,见前面知识结构内容。

(四)定量认识有机物之间的相互反应。

在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和检验时,都要涉及有关的反应,对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了明确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反应条件等定性内容之外,还必须同时明确各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不断强化理解学习的定量意识,现通过一些具体反应,举例说明如下

(1)在烷烃和芳香烃与卤素()的一卤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H原子和卤素单质及生成的卤代烃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2)在不饱和烃与氢气或卤素的加成反应中,C=C双键与氢气或卤素单质的量之比都是1∶1,若是C≡C叁键,则为1∶2(3)当醇与金属钠反应时,醇羟基和反应消耗的Na及生成氢气物质的举之比为2∶2∶1。

若醇羟基换成酚羟基或羰基,与金属钠反应时,也有同样的量关系。

(4)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时,反应中被氧化的醇羟基和消耗的与生成C=O双键、物质的量之比为2∶1,2∶2;若将氧化剂换成CuO,上述量关系为1∶1∶1∶1。

(5)在银镜反应中,醛基和消耗的与生成的羟基、析出Ag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

在醛和新制的浊液反应时,醛基、和生成的羰基、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

(6)在有机物(CxHyOz)完全燃烧的反应中,有机物和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五)正确利用新信息迁移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信息迁移题,其特点是在题中联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给予一定量的新的问题情境或有关信息,结合教材中所学知识而构成的一类新题型。

在解题过程中,可体会到一些科学、社会的发展与化学学科间的重要性质,接触并学习一些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达到培养自学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解析信息迁移题时,首先是全面地、认真地分析题中给予的信息内容、要点和规律,然后迁移到教材中有关的知识内容上,解决题中要求的问题。

糖类油脂蛋白质单元知识总结【知识体系】1.糖类油脂蛋白质【规律总结】

一、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应注意的问题实验室中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常在无机酸如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有葡萄糖生成,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进行检验,因为这两个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

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银镜反应是检验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存在醛基的反应。

在中学化学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有1醛如、、等。

2甲酸和甲酸的酯如、等。

3部分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常用的方法1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

例如,用此法可鉴别乙酸乙醇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硝基苯与混酸浓和的混合物等。

2依据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的分层情况,水在上层还是在下层。

例如,用此法可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汽油、乙酸乙酯与溴苯等。

3依据有机物的燃烧情况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等与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和火焰的明亮程度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燃烧时的气味可鉴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蛋白质等。

4依据有机物官能团的特性。

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

常见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五、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分离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根据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分馏,有的根据溶解性不同进行萃取分液或采用结晶过滤的方法,有的采用水洗、酸洗或碱洗的方法而提纯。

1加NaOH溶液,分液,如苯苯甲酸、苯苯酚、溴苯溴、硝基苯混酸等;加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