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435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管理规定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4.胸外科I类切口手术主要包括:

一般胸壁手术、开胸探查术、开胸止血术、肋骨切除术、胸膜活检术、胸膜固定术、心包开窗术、食管贲门肌层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心脏外伤修补术、漏斗胸娇治术、胸导管结扎术、肋骨内固定术、胸廓成型术、胸壁肿瘤切除术、胸壁缺损修补术、胸膜剥离术、膈肌肿瘤切除术、膈肌修补术、胸腔镜心包活检术、胸腔镜心包部分切除术。

5.妇科I类切口手术主要包括:

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

未进入子宫腔的子宫肌瘤切除术也纳入I类切口手术管理。

6.内眼手术为I类切口手术。

7.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二、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1%,故一般的l类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且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30%以下:

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3.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5.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

6.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

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三、I类切口手术的确需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并在术前上级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或术前讨论中明确填写手术切口类别,以及预防使用菌药物的理由。

四、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等,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的,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具体选择参见附表)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

六、单次剂量: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如药品说明书没有说明具体剂量均按照一般感染的治疗量给药,例如头孢呋辛说明书:

1)一般用法,一次0.75—1.5g,q8h;

2)严重感染或罕见敏感菌引起的感染,3)1.5g,q6h;

4)脑膜炎,每8小时不超过3g,。

当我们选择作为预防感染时按照1)一般用法,一次0.75—1.5g。

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的情况(如体重)决定。

七、抗菌药物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具体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

手术前应用第一次抗生素需手术中追加使用者,在术中追加使用。

急诊手术:

如时间允许应在入手术室前应用第一次抗生素,如时间不允许又需术中应用抗生素可术中应用(如术前未行抗生素皮试则术中应用不需做过敏试验药物,一般不在麻醉状态下做药物过敏试验)。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流程

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③异物植入手术;

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⑤病区内某手术部位病菌发病率异常增高⑥手术中存在某种感染的高危因素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流程

1类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抗菌素

有所列6种情况可考虑预防用药

首次给药

抗菌药物选择:

一代或二代头孢

术前预防性用抗菌药物

术前0.5-2小时内;

麻醉开始时

手术时间超过3h;

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给药

第二次用药

术后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总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

附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乳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阑尾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

可加用甲硝唑

结、直肠手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肝胆系统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心脏大血管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泌尿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一般骨科手术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注:

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

头孢唑啉1-2g;

头孢拉定1-2g;

头孢呋辛1.5g;

头孢曲松1-2g;

甲硝唑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