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449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6.急诊科必须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保证良好的通风。

7.各诊室应注意通风,诊桌、诊椅、诊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定时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8.各种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

9.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台面也应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10.每月对消毒药械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1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12.急诊留观病人和本院职工发生医院感染时,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肠道门诊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设立专用肠道门诊诊室、观察室,专用诊查台以及肠道门诊专兼职医生,负责对门诊腹泻病员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对腹泻病人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就地处理,隔离治疗”。

2.肠道门诊做到专室、专人、专用处方、专用登记本、专用消毒药具。

应当备有防蝇设备、盛放呕吐物的容器及专用的诊查、采样、抢救、消毒、杀菌药品和医疗设备。

肠道门诊医生应当密切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周围环境卫生。

3.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自身防护。

对腹泻病人的呕吐物及其污染物品和场所及时消毒,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

4.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物要及时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对办公用具和医疗器械要及时消毒处理。

5.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四)发热门诊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发热门诊挂号室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给每个就诊发热病人发放一次性口罩。

2.发现疑似病人时应立即隔离,并按相关的消毒防护措施进行。

3.空气消毒:

空气净化器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3次,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30-60分钟,做好记录。

根据天气情况适当通风。

4.物品表面:

桌、椅、柜、门、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1000㎎/L~2000㎎/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地面:

要湿式拖扫,用0.2-0.5%过氧乙酸拖地,作用5-15分钟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1000㎎/L~2000㎎/L含氯消毒剂喷洒(拖地),作用15-30分钟。

6.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体温计用1000㎎/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75%酒精或0.2%过氧乙酸擦拭。

7.医务人员防护及手的消毒:

医护人员要衣帽整齐,佩戴N95口罩,4小时更换,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洗手,并用0.5%的碘伏或快速收消毒剂揉搓1-3分钟进行手的消毒。

8.做好防护物品的交接工作,及时补充防护和消毒物品。

9.参加呼吸系统发热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要穿隔离衣,戴手套和符合医用标准的口罩。

病人应戴符合医用标准的口罩。

10.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11.垃圾处理:

使用密闭的垃圾筒,内衬双层医用垃圾袋,装满至3/4后,逐层密闭运送,避免污染其他物品。

(五)皮肤性病门诊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皮肤性病门诊接触的传染病原体包括:

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阴道滴虫)、寄生虫(阴虱、疥螨)等,科室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做好医、患双方的防护,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2.性病门诊要与其他门诊分开,自成体系。

配有专用化验室(台)、治疗室及注射室。

3.诊室、治疗注射室和厕所等处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皂液应保持清洁。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在诊查病人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进入人体组织(尿道、阴道及肛门等)的医疗用品(如棉拭子、窥阴镜、肛门镜等)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5.诊室、治疗室等房间应保持干净整齐,应定时通风换气,采用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所有台面应每日清洁消毒。

6.诊室、检查所用的生理盐水、石蜡油、试剂(如3—5%冰醋酸等)及容器必须定期消毒灭菌,每日更换或单包装。

送检标本的弯盘必须每日消毒后再用。

7.必须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诊查病人,如使用一次性检查单,面积应大于120cm×

60cm,用后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及时分类收集到符合要求的容器(袋)内,禁止污染与再次使用。

8.局部治疗时应做到一部位一棉签。

9.医疗垃圾、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规定装专用黄色垃圾袋内,应密闭、防刺、防渗,有破损应更换垃圾袋,满3/4时扎紧袋口送指定地点处理。

(六)妇科门诊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合理分区,设预诊区、诊查区、隔离区或隔离专台。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2.医务人员要在诊治传染病、性病病人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做好医患双方的防护。

3.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毛巾专用或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手设施。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治病人必须一人一单一窥镜一手套,采集标本必须一人一部位一棉签一玻片,对每个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5.无菌物品(如窥镜、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其开后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尽量使用小包装。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不重复使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6.各种器具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或焚烧。

7.处理传染病人后应及时进行床单位消毒,如遇有场地、医疗器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无害化处理,防止扩散。

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

标志清楚。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

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5.做好医疗用品消毒与灭菌。

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分区清楚。

7.严格进行终末处理。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一)治疗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设备。

2.医护人员应衣帽整洁,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不得有过期物品,过期重新灭菌。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中包装,分类码放在防尘良好的柜内。

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

容器每周灭菌2次。

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

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提倡使用小包装。

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7.持物钳或持物镊与容器的尺寸应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使用中污染应及时更换。

干燥镊子罐每4小时更换一次。

8.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9.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前做到小包装三查(有效期、有无破损、有无不洁),用后应做到无害化处理。

10.医务人员洗手应使用液体皂液,要有干手措施。

11.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并登记消毒时间、累计时间及使用人签名。

紫外线灯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每半年做强度监测一次。

每月做环境卫生学监测。

12.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二)换药室的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4.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6.持物钳或持物镊与容器的尺寸应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使用中污染应及时更换。

7.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前做到小包装三查(有效期、有无破损、有无不洁),用后应做到无害化处理。

9.医务人员洗手应使用液体皂液,要有干手措施。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一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严格隔离,处置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不得将病人再移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12.应设置专用拖把、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三)输液室的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治疗,床单位、输液椅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7.每日更换床单或诊椅每天保洁或消毒,传染病用过一人一用一消毒。

8.采血室应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血液污染的台面及时用高效消毒剂消毒。

9.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10.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前做到小包装三查(有效期、有无破损、有无不洁),用后应做到无害化处理。

(四)处置室的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被消毒的物品应彻底清洗后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不得漂浮在液面上。

2.盛装消毒液的容器应有标志(消毒液名称、浓度)。

3.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并防刺破和防泄漏,医疗垃圾置黄色垃圾袋中,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垃圾袋内,医疗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严格进行化学监测,使用中含氯消毒液浓度每日一次,2%戊二醛灭菌剂浓度每周一次,并有监测记录。

5.卫生员应掌握消毒液的名称、浓度及使用方法。

三、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成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合理安排病人,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必要时转往感染病房或转往定点医院。

3.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规范着装,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

4.对消毒灭菌及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进行严格管理,一次性使用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6.病房环境保持整洁,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应保持病人被服的清洁。

7.使用后医疗用品进行严格消毒。

8.病人出院、转科、转院或死亡后应对窗单位进行彻底终末处理。

9.医疗废弃物应严格管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并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2.遵守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

每一病区均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组成的临床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针对本病区特点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监控措施。

3.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患者的安置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发现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报告实行隔离,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必要时转往相关传染病院。

5.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规范着装,长发不能披肩,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手链、手镯等。

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

6.病房环境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7.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不得少于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8.病人的被服应保持清洁。

每周更换1—2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被褥、枕心、床垫要定期清洗、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更换,随时消毒。

严禁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及被服。

9.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传染病人后及时消毒。

10.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日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11.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12.普通病人餐具、痰缸、便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得交叉重复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处理。

13.具有传染性的引流液、体液(如结核性胸、腹水等)须按比例放置消毒液,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倒入下水道。

14.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5.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6.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

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7.疾病流行季节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探视陪住制度。

18.各临床科室合理用药,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医生应该正确使用抗生素。

19.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一)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儿科、新生儿、母婴室、ICU等病房,设单独的出入口。

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有供传染病人活动、娱乐的场所。

2.病房内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应分区明确;

应设工作人员值班室、通过间(包括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等卫生设施);

应设消毒室或消毒柜(箱)及消毒员浴室;

各病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3.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应≥1.1米;

严格隔离病室入口应设缓冲间,室内设卫生间(含盥洗、浴、厕等设施),卫生间应有单独的出入口。

4.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相应的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每诊查一个病人均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

5.凡疑似传染病须隔离的病人,做到床头有标志,执行床边隔离制度。

6.隔离病人用过的衣物,被服要与普通病人分开放置消毒处理。

7.隔离病房门口应备隔离衣、广谱消毒液、专用擦手巾。

8.隔离病人用过的所有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

9.感染性敷料,如厌氧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的敷料,应放置专用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10.各种传染病、感染症的病人备护理用具,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须装入黄色垃圾袋无害化理,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须遵循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后备用。

病人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11.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应定时进行清洁消毒。

12.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固体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13.严格陪住探视制度。

陪住者应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穿隔离衣及鞋套;

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及用一次性坐垫,必要时穿隔离衣。

14.教育病人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

15.其余消毒隔离按普通病房管理制度执行。

(二)器官移植病房的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消毒隔离病房术前1日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试室内一切物品,地面、和墙窗,贵重设备30分钟后,用冷开水在擦拭一遍,然后用福尔马林和高猛酸钾空气熏蒸2天,次日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一遍,保持病房通风良好。

2.病房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被套、大单、中单、病人衣裤、隔离衣等以及消毒液、未打开过的75%酒精,安尔碘等物品。

3.术后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一切用物及地板。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空气。

4.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病室,有感染的医务人员不宜参与移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前应换隔离鞋,用消毒液擦手、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

接触病人前后应用消毒液擦手。

5.布类高压后使用,餐具煮沸消毒后使用,病人的血压计、听诊器、便器等物品不得交叉使用。

6.严禁家属随意带物品进入病室,食品必须经护士检查认可后食用,若病人发生感染,尽量安排单人病室。

7.病人不得随意外出,若需外出检查、治疗等,必须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8.其余管理制度按照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三)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配备相应足够设施。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严格产房人员管理。

手术或接产中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和进出。

4.遵守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5.严格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

6.严格终末处理。

7.做好胎盘及废弃物的处理。

8.做好各项监测。

(四)产房消毒隔离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分娩区、待产区、办公生活区、污物处理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设有实际屏障。

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2.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产房应有温湿度计(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50%—60%),注意通风及空气净化,配备空气净化装置。

刷手间设在两个分娩室之间,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

按外科手术前洗手要求进行洗手。

3.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应更衣、换拖鞋、戴好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非产房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4.接生或手术前,严格洗手及手的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保持无菌单及手术衣干燥(选用防水、阻菌、不产尘材料),潮湿视为污染应更换。

助产器械包内备断脐专用剪及无菌纱布、棉签、无菌手套等,禁止断脐器械与其它助产器械混用。

6.可疑宫腔内感染时,立即进行细菌学培养。

7.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一用一灭菌。

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或灭菌。

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干燥保存。

8.保持产房清洁、台面、柜橱每日用500g/L健之素消毒液擦洗,

9.保持产房清洁,每日中午、下夜各用三氧空气消毒机消毒2小时后通风,如产房内同时有多位产妇分娩时,及时启动动态消毒功能,随时对空气进行消毒。

每月空气培养一次,有记录。

10.各种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和过期日期,打开产包≥2小时仍未分娩,应重新更换并再次消毒外阴;

开启的无菌包,取出物品后,应重新包好,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无菌盘4小时更换一次,并在治疗巾上标明开始时间。

11.器械清洗室要有洗涤池和各种器械初步清洗消毒处理设备。

使用后的器具应放清洗、消毒、挂油、烘干、打包、灭菌或送中心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

灭菌后的持物钳干燥保存,每台一套。

12.每日手术前后或连台手术之间应及时清洁物体的表面、台面、地面或仪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