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57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

墩柱盖梁施工工艺标准.

墩柱、盖梁施工

节连辉

1.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公路桥涵墩柱、盖梁的施工,其中包括模板和支架的设计、施工,钢筋

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养生等。

2.墩柱、盖梁的模板和支架的设计

2.1为保证墩柱、盖梁混凝土浇筑期间的结构稳定和拆模后的外观质量,一般采用订做的定型钢模板,盖梁模板特殊情况下经项目总工批准可以使用优质的胶合板制作。

2.2.1墩柱模板在订做前应考虑施工时的组拼情况,特别是对于有中系梁的墩柱,为保证中系梁的标高位置和施工方便,应将此阶段的中系梁和墩柱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

2.2.2为保证同一直径的墩柱模板能够通用,有利于方便施工,应在订做模板时考虑长短节,杜绝新旧模板和不同厂家订做的模板混用。

2.2.3墩柱模板设计阶段应考虑阶段间的连接和加固,以及拉线的位置;最好同时设计供操作工人上下用的扶手。

2.2.4墩柱模板底面与系梁或承台的连接加固措施需重点考虑,避免浮模、漏浆;四周设置拉线的层数、数量需经过计算,拉线和地锚应有足够的强度。

2.3在需要支立模板的部位,经检验地基承载力或踏勘后再进行模板和支架的安装设计、计算。

2.3.1盖梁侧模板在订做时,为方便模板加固采用夹帮工艺;同时考虑模板安装完成后,拉杆的位置不影响支座垫石的浇筑,建议视垫石的高度加高侧模的高度。

盖梁底模板应考虑接缝严密、预拱度和拆装方便。

2.3.2台帽、背墙、挡块等的模板可以采用钢模和木模搭配的方式,采用钢木组合的方式时,木模(宜采用优质的竹胶板)背面采用不小于10cm*10cm的方木做背楞,间距不大于40cm;固定在双层架管等刚性结构上,与钢模板形成一个整体,以增强模板的整体性和强度,能够抵抗偶然振捣撞击及施工荷载导致的模板变形。

2.3.3盖梁底模的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应设置垫2

木来分布和传递压力,并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允许的沉降量。

2.3.4采用抱箍法作为盖梁底模承托的,抱箍应由专业的模板厂家经计算摩阻力后设计、制作。

为防止抱箍与墩柱间产生滑动摩擦,应适当加大抱箍的高度,对于直径大于1.3m的墩柱,抱箍高度不得小于0.5m,达不到要求的可以采用双层抱箍。

3.墩柱施工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前应有足够的模板;场地内水平运输模板的铲车或拖车,垂直吊运、安装模板用的吨位适当的吊车;刷模板的脱模剂或新机油;加固模板用的拉线、顶杆等及工具;混凝土振捣设备、备用振捣设备、收浆抹面工具、凿毛(或刷毛)工具;员工上模板用的梯子及安全保障物资等。

3.1.2上一道工序施工完成,检验合格,经批准可以进行墩柱施工。

3.1.3测量放样完成。

3.1.4备足符合净保护层厚度要求、质量合格的垫块。

3.2钢筋加工及安装

3.2.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当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3.2.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2.3墩柱的主钢一般没有大的弯曲,连接主要采用闪光对焊,也可以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但电渣压力焊仅可以用在竖向连接时使用。

3.2.4钢筋笼主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截面总数量的1/2,且应错开弯折区段。

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3.2.5圆形墩柱钢筋支撑圈(或叫加劲箍筋)制作前,应先进行计算,再下料制作。

支撑圈直径:

墩柱的直径减去两个净保护层厚度、两个箍筋直径、两个主筋直径,再减3

去支撑圈钢筋的直径,才是支撑圈钢筋的中心直径。

3.2.6钢筋支撑圈加工平台的制作:

先在一个厚度不小于8mm的铁板上精确画线放样,标出支撑圈的内径,在线的内侧焊接短钢筋头或钢板,形成一个圈;在比圈宽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沿法线方向焊接几个钢筋头,形成固定装置;将平台打孔,安装到弯

曲机上,即形成钢筋圈的加工平台。

3.2.7螺旋箍筋与主筋的交叉点,当设计图纸无规定时,宜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绑扎,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

绑扎宜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扎结;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

3.2.8垫块应错开、分散绑扎牢固,绑扎垫块和钢筋的绑丝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3.2.9钢筋笼存放时的支垫台应在同一个平面上,避免钢筋笼变形。

存放期间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机械损伤或雨淋、受潮等。

3.3支模、浇筑

3.3.1采用新模板的直接刷新机油或脱模剂,在连接端内侧粘贴厚度不小于5mm的优质海绵条即可。

3.3.2若采用旧模板,先对模板进行细致打磨,除掉浮锈;浮锈较重时用细砂纸和角磨机打磨两三遍后,再用细棉纱或土工布擦干净;若表面仍然有轻微锈色,则涂刷稠水泥浆,待其干透后,再打磨、擦净;经反复打磨、擦净,直至达到表面光亮后才能使用。

若初次除锈后模板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已伤蚀表面的必须剔除,不得使用。

3.3.3粘贴海绵条时应错开模板面板的位置,避免海绵条侵入混凝土内,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3.3.4模板安装,先对准系梁或承台上的纵、横轴线调平模板、校正垂直度;再用三角木楔将模板底部固定;然后安装拉线、顶杆,并加固;检查模板中心与系梁或承台上的中心点是否对正,最后经反复调校和加固后,完成模板安装。

3.3.5安装过程中尽量控制零误差,避免测量误差、支模误差和混凝土浇筑扰动误差累加,造成拆模后的墩柱中心偏差超标。

4

3.3.6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

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卸落高度不宜超过2m;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3.7振动棒的移位间距应不超过振动棒作业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50-100mm。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3.3.8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因故中断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

当间断时间超过规范允许时间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做好记录留置施工缝。

3.3.9顶面及施工缝处理: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0.5Mpa时,可以采用水冲洗凿毛;达到2.5Mpa时,可以采用人工凿毛;达到10Mp以上时,可以采用风动凿毛机凿毛。

3.3.10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之后拆模,包裹不掉色的土工织物等保水材料后,再在其外层包裹塑料布或塑料薄膜,注水湿润养生;冬期施工时注意保温和洒水适量。

4.盖梁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前应有足够的模板、抱箍、架管或快拆杆件等;场地内水平运输模板的铲车或拖车,垂直吊运、安装模板用的吨位适当的吊车;刷模板的脱模剂或新机油;加固模板用的拉线、顶杆等及工具;混凝土振捣设备、备用振捣设备、收浆抹面工具、凿毛(或刷毛)工具;员工上模板用的梯子及安全保障物资等。

4.1.2上一道工序施工完成,检验合格,经批准可以进行盖梁施工。

4.1.3测量组已在墩柱顶面放出中心点,测量墩柱顶面标高确定模板的标高、位置;清扫、冲洗凿毛留余的混凝土细渣或灰尘,保证墩柱顶面无浮浆、干净。

4.1.4备足符合净保护层厚度要求、质量合格的垫块。

4.2钢筋加工及安装

4.2.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当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5

4.2.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2.3钢筋的弯制和端部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规

定。

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规定。

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受力主筋直径,且HPB235级钢筋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钢筋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

、90/180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设计对弯钩的形状未规定时,无抗震要求的可按。

加工。

/135/90加工;有抗震要求的按901354.2.4钢筋加工应在地势高于地面0.3-0.5m的混凝土平台上进行,先在平台上按1:

1的比例精确标画出盖梁骨架各编号钢筋的形状,然后再在各关键点预埋钢筋头等定位、限位设置;依据1:

1放样图上各编号钢筋的尺寸设计下料单。

4.2.5设计钢筋下料单时应重点考虑:

原料采用9m钢筋还是12m钢筋,钢筋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净保护层厚度等。

对同环境条件、同一批钢筋、同一个操作工人、同规格、同形式的焊接接头按500个头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

4.2.6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不得使用绑扎接头。

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内里较小处,并应错开布置。

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截面总数量的1/2,且应错开弯折区段。

搭接焊宜采用502焊条。

4.2.7箍筋与主筋的交叉点,当设计图纸无规定时,宜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绑扎,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

绑扎宜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扎结;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

4.2.8垫块应错开、分散绑扎牢固,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4.2.9盖梁骨架在地面上组装、绑扎完成,采用两台吊车整体吊装的工艺进行安装。

为方便吊装,在吊装前先将墩柱的横纵轴线用墨斗标识明显,再将盖梁骨架上标出与轴6

线的对应位置;为防止骨架变形,采用四个吊点,一次安装就位。

4.2.10垫石预埋钢板可以先安装到整体骨架上,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再固定标高。

有抗震设施预埋件的,在模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

预埋件安装需要先详细复核设计图纸的结构尺寸,再依据设计位置精确定位。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制作定位架,将各预埋

锚栓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出现大的误差。

4.3支模、浇筑

4.3.1若采用旧模板,先对模板进行细致打磨,除掉浮锈;用细砂纸和角磨机打磨两三遍后,再用细棉纱或土工布擦干净;若表面仍然有轻微锈色,则涂刷稠水泥浆,待其干透后,再打磨、擦净;经反复打磨、擦净,直至达到表面光亮后才能使用。

若初次除锈后模板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已伤蚀表面的必须剔除,不得使用。

4.3.2采用新模板的直接刷新机油或脱模剂,在连接端内侧粘贴厚度不小于5mm的优质海绵条即可。

粘贴海绵条时应错开模板面板的位置,避免海绵条侵入混凝土内,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4.3.3不论是采用满堂红支架法,还是利用抱箍法支架盖梁底模,均应重点考虑:

安全操作设施、模板支架的稳定性、支模施工方便、拆模的措施等。

抱箍法其原理是靠抱箍与墩柱之间的竖直摩擦力支撑荷载,那么抱箍的螺栓的紧固力相当关键,所有螺栓要使用高强螺栓,用加力杆用力拧紧,应该根据荷载情况进行验算螺栓的数量。

工作人员控制螺栓的扭矩很重要,需予以重视避免混凝土浇筑期间抱箍滑动。

4.3.4底模安装完成后由测量组对底板的轴线、标高等,进行检查、复核合格后再进行钢筋骨架的整体吊装。

吊装完成后再复核钢筋骨架的轴线、标高、垫块位置等,之后再进行侧模安装。

4.3.5侧模安装完成后应及时用全站仪通过坐标法进行轴线放样,在加固过程中调整盖梁的轴线,最后经反复调校和加固后,完成模板安装。

4.3.6支座垫石位置,采用坐标法进行精确放样,以减少误差累加。

4.3.7采用混凝土泵车或吊车吊运吊斗进行混凝土垂直运输,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为避免混凝土离析,其自由卸落高度不宜超过2m。

4.3.8为避免浇筑完成的盖梁侧面有横向水纹或色差,混凝土浇筑应对称连续的进7

行,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混凝土从搅拌完成至入模的最长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3.9振动棒的移位间距应不超过振动棒作业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50-100mm。

振捣遵循“紧插慢拔”

的原则,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4.3.10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刻进行预埋件的标高、位置复核,对于偏差超过规范的在混凝土初凝前尽快调整完成。

4.3.11混凝土收浆后抹面、覆盖、洒水养生,在养生期内保持其表面湿润,冬期施工时注意保温和洒水适量。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拆除侧模,经压随构件试件其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后方能拆除底模。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