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57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docx

第7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

第七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

 

一、鼓励出口的贸易和产业政策

1、出口补贴

为了刺激出口,政府往往采用一些经济政策。

最常见的做法是对出口进行补贴。

补贴的方法,既可以是直接的现金支付,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

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

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按单位给予补贴是一种价格补贴。

政府设立保证价格,保证支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价也是一种价格补贴。

收入补贴则包括对出口企业的亏损进行补偿等。

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政府通过银行系统给予用于出口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贷款以优惠利率。

例如,30年代创办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它向美国出口商和其外国买主提供条件优惠的贷款,而不是向美国进口商及其外国供应商提供,或在商品出口以后,政府允许企业申请退回进口原材料时支付的关税,或对于出口商品免征国内同类商品所缴纳的各种国内税等等。

在外汇管制的国家里,则允许出口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以作鼓励。

并且使用不同的汇率,降低用外币衡量的出口商品的成本。

一些政府还承担为出口企业推销商品的直接开支,包括免费或低费提供有关出口市场前景的信息,或组织各种推销商品的博览会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共同结果是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出口商品的实际收益。

出口补贴对生产、消费、价格和贸易量的影响也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大小而不同,出口量不大,在国际市场影响甚微的小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出口补贴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图7-1说明小国的情况。

在没有补贴时,生产为S1,国内需求量是C1,出口X1。

现在假设政府对每单位商品的出口补贴1千元,商品出口的实际所得变成Pw+1千元。

在这一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扩大生产增加出口,新的生产量为S2,国内的需求量则因为国内市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至C2,供给在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的剩余即为出口,用X2表示。

图7-1贸易“小国”的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的结果是:

国内价格上涨,出口工业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出口量增加。

出口补贴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消费下降呢?

因为出口补贴使得出口比在国内销售更加有利可图,而且政府没有限制出口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当然要尽量出口,除非在国内市场销售也得获得同样的收入。

由于补贴只是给出口的商品,要想在国内市场获得同样的收入,除了提价别无他法。

在涨价之后,消费自然减少。

从另一个角度说,国内消费者也必须付出与生产者出口所能得到的一样的价格,才能确保一部分商品留在国内市场而不是全部出口。

国内价格上涨自然使消费者受损失,损失量为a+b。

消费者的损失变成了生产者剩余,生产者还从政府补贴中得到一部分,总收益增加了a+b+c。

除去消费者损失,还有净收益c。

但政府的出口补贴总量为b+c+d(1千元x新的出口量),减去生产者所得,仍有净损失b+d。

如果出口国是大国,出口补贴对其国内价格,生产,消费及社会利益的影响是同质的,但程度不同。

大国通过补贴增加出口的结果会造成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大大增加,价格下降。

生产者虽然可以从政府处得到每单位1千元出口补贴,但每单位出口销售所能得到的要比原来的少,单位商品出口的实际收入增加不到1千元,比小国生产者出口补贴时的所得要少,因此生产和出口的增长也会小于小国的情况,国内价格的涨幅也会低于小国,从而使得国内商品消费量下降也不会很大。

但是,在大国搞出口补贴对本国经济利益造成的损失会大于小国。

除了补贴造成的生产和消费扭曲外,大国的出口补贴还会造成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整个社会的净损失比小国进行出口补贴时要大。

因此,在出口已占世界市场很大份额时再使用补贴来刺激出口未必是明智的政策。

2.对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

与保护国内进口竞争工业一样,鼓励发展出口工业除了出口补贴等贸易政策以外,也可以使用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特点是补贴生产而不是贸易,不管商品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向外国出口都得到政府各种形式的资助。

这些资助补贴包括拨款,税收减免,低利贷款等直接的方式,也包括对某些出口工业生产集中的地方给予区域性支持等间接的做法。

所有这些政策手段虽然看上去只是对具体企业或行业的支持,但实际上降低了这些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出口竞争能力,起到鼓励促进出口的作用。

图7-2出口工业的生产补贴

S’

 

X2出口

我们可以通过图7-2来说明产业政策怎样促进出口。

图中的S和D曲线分别代表日本国内钢铁的供给和需求。

假设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日本生产S1吨,出口X1吨,本国消费C1吨。

如果政府对本国钢铁工业进行生产补贴,并且假设企业每生产1吨钢铁平均可以得到1千元。

每吨1千元补贴的结果,相当于每吨钢铁生产成本下降1千元,供给曲线向下平移1千元。

在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企业会在新的供给曲线上将生产扩大到S2。

企业会仍然按原来的市场价格(Pw)出售,但实际收益则是每单位Pw+1千元。

由于企业没有提高国内价格,也没有降低国内价格,国内的需求量也就没有变动,新增的产量就成了新增的出口。

生产补贴使出口从原来的X1增加到X2。

与出口补贴不同的是,生产补贴没有影响国内市场价格,从而也没有在增加出口的同时牺牲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其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按产量而不是按在哪个市场销售进行补贴,对企业来说,在商品进入市场以前就已得到了补贴,因此在哪里销售也就不是主要问题了,即使在国内销售也可同样得到与国外销售一样的报酬,企业也就没有必要在本国提高价格了。

这一点,对于分析社会经济利益的变动很重要。

由于消费者价格不变,消费者也就没有损失。

与政府进行每吨同样1000元的价格补贴相比,整个社会的净损失要小。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产补贴的结果使企业增加了利益(a+b+c),但政府的补贴支出是a+b+c+d,社会净损失为d。

但在出口补贴的情况下,社会的净损失是b+d(见本章第一节的分析)。

因此,从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说,生产补贴要好于出口补贴,但对政府来说,生产补贴则要比出口补贴多支出不少。

表7-1给出了各个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情况,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贸易保护程度以该国生产价格折算。

从表中可以看到,1995年,欧盟对农业补贴得最多(969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日本(377亿美元)和美国(145亿美元)。

而以补贴占农业产出比例为衡量尺度时,美国仅为15%(1995年),日本则达到77%(1995年),从贸易保护程度项来看,日本从80年代以来关于农业方面的补贴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在比较小的发达国家中,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补贴最少(1995年分别仅为4%和9%),挪威和瑞士最大(分别为74%和81%)。

事实上,正是由于各国在农业补贴上的不平衡,导致了许多国际贸易的争端。

表7-1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

补贴占总农业产出

贸易保护程度

(以10亿美元计)

的比例

(参考生产价格计算)

1993

1994

1995

1993

1994

1995

1985

1990

1995

2000

美国

23.2

21.6

14.5

23

20

15

12

12

13

14

欧盟

78.2

81.6

96.9

49

49

49

30

28

24

23

日本

30

39.1

37.7

72

74

77

102

95

88

82

加拿大

4.8

4.0

4.7

31

26

27

-5

-7

-10

-11

澳洲

1.0

1.2

1.2

9

10

9

-6

-6

-6

-4

奥地利

3.1

3.4

a

59

61

a

22

19

14

13

新西兰

0.1

0.1

0.2

3

3

4

2

2

1

1

挪威

2.2

2.0

2.0

75

74

74

-

-

-

-

瑞士

4.4

4.6

4.7

80

81

81

-

-

-

-

注:

a-1995年后,奥地利加入欧盟,数据计入欧盟项。

资料来源:

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AgriculturalPolicies,MarketsandTradeinOECDCountries(Paris:

OECD,1996)

 

3.鼓励出口的其他政策

3.1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ExchangeDumping)是指政府通过本国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行为。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使本国产品用外币衡量的价格下降,从而会会增加出口贸易量。

然而,要使本国货币贬值起到增加出口量并增加收益的作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即由于贬值引起的出口销售量增加幅度会大于本国货币的贬值幅度;其二,其他国家不采取任何报复性措施。

3.2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SpecialEconomicZone)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所划出的一定的特殊经济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通过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和措施,用降低地价、减免关税、放宽海关管制和外汇管制、提供各种服务等优惠方法,吸引外国商人,发展转口贸易,或鼓励和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加工制造业,以达到开拓出口货物、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目前,世界各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

自由贸易区是划在关境以外的一个区域,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及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保税区(BondedArea)

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外国商品存入这些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运入区内的商品可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主要是为了发展转口贸易,增加各种费用收入,并给予贸易商经营上的便利。

(三).出口加工区(ExportProcessingZone)

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供出口,从而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增加就业以及外汇收入。

(四)自由边境区(FreePerimeter)

自由边境区一般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

对于在区内使用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

如从区内转运到本国其他地区出售,则须照章纳税。

外国货物可在区内进行储存、展览、混合、包装、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外国投资开发边区的经济。

 

二、出口限制或进口鼓励

大多数情况下,各国政府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但对某些商品或在某些时候或对某些国家也采取出口限制或进口鼓励的政策。

1、出口限制

出口限制的目的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

从经济方面来说,许多国家对本国比较稀缺而又比较重要的商品常常会实行出口限制以保证国内的需要。

例如,不少发展中国家对其粮食或其他农产品出口都实行限制政策。

一些缺乏资源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对其原材料的出口也加以限制。

很多国家对其重要的文物,艺术品,黄金等都限制出口。

限制出口的另外一种经济原因是控制或稳定国际市场价格。

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保证国际油价不下跌,往往限制石油的生产和出口。

也有不少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对其大宗出口的商品征收出口税,从而在客观上限制了商品的出口。

从政治上来说,向“敌对”国家或“不友好”国家的出口往往受到政府的限制,被限制的商品一般包括武器、军事设备、先进技术、重要战略物资等。

当实行贸易制裁时,被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会更多。

以政治目的实行出口限制的主要例子是美国。

早在1917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对敌对国家贸易法案》,而后又有1949年的《出口管制法案》。

这些法案都从所谓“以保证国家安全”的角度管制出口。

1949年11月在美国主导下,西方国家成立了“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主要负责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管制问题。

美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近年来几经修改已经放宽很多,巴黎统筹委员会的作用也随着苏联的瓦解和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改变而降低,但出于政治目的而限制出口的做法在美国及其他国家仍然存在。

专栏:

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

1949年11月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Committee——COCOM),简称“巴统”,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

这个委员会的决策机构由成员国政府派高级官员组成,委员会下设咨询小组,商讨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出口管制问题。

1952年又增设一个所谓“中国委员会”(ChinaCommittee——CHICOM),负责对中国的禁运。

巴黎统筹委员会在1949年的成员国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荷兰、丹麦、葡萄牙、挪威和前联邦德国等12个国家。

日本在1952年参加,希腊和土耳其在1953年参加,使成员国达到15个国家。

这个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

编制和增减多边“禁运”货单,规定受禁运的国别或地区,确定“禁运”审批程序,加强转口管制,讨论例外程序,交换情报等。

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所谓“巴特尔法案”(BattleAct),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对不遵守巴黎统筹委员会协议的国家进行制裁,包括禁止出口,停止“援助”等。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巴统于1994年3月31日宣布解散。

但是以前巴统国家为主组成一个“新机制”,继续对其确定的所谓“危险地区”、敏感地区、核不扩散地区、遭受国家贸易制裁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高、精、尖技术及设备的出口管制。

出口关税

出口限制的手段包括直接的数量管制和间接的税率调节,通过发放出口许可证来控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也可以通过征收出口关税或对出口工业企业的生产增加税收来减少出口。

不同的管制措施对国内出口商品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经济利益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图7-3来分析说明。

 

图7-3出口限制的影响

 

假设这是中国的大米市场,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中国按国际大米市场价格(1000元/吨)进行生产和消费:

生产量为S1,消费量为C1,生产超过消费的部分(X1)为出口。

如果中国政府对出口的大米征收每吨100元的关税,农民出口大米在交付关税后的所得便降低为900元(0.9千元)。

在国内市场仍能卖1000元的情况下,农民自然把大量原来准备出口的大米在国内市场上推销,结果造成国内大米的价格也迅速下跌。

价格的下跌会增加需求量也减少生产量,如果国内大米价格跌到900元以下时,农民就会减少在国内销售而向国外出口去赚900元。

只有当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减去出口税时(即900元),市场才会重新达到均衡。

但生产减少到S2,国内消费增加到C2,生产超过消费的部分(X2)出口--比原来的出口量减少。

对大米征收出口税减少出口从而使得国内市场价格下跌。

城镇居民对此高兴,少付钱多消费,其收益为a部分;政府增加了税收收入(c部分),自然也高兴;只有农民不高兴,其损失为(a+b+c+d),大于大米消费者和政府的收益,社会的纯损失为(b+d)。

出口配额

现在假设政府不征出口税,但通过发放出口许可证对大米实行出口配额。

为了比较出口关税与出口限量对各利益集团和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我们假定出口限量与关税下的实际出口量一样,等于X2,由于出口的限制,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增加使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与关税时相同,大米消费者与生产者利益的变化也相同。

与出口关税不同的是,政府失去了税收收入,获得出口许可证的部门(出口商或农民),得到了这部分由出口差价带来的利润,对整个社会来说,利益变动与出口关税的情况一样。

生产税

如果政府不用贸易政策限制出口,既不征出口税也不使用许可证,允许大米自由出口,但对大米生产征收与关税相同的产业税,其结果又如何呢?

从生产方面来说,产业税使每吨大米的生产成本增加了100元,在图7-3中,大米供给曲线向上平移100元,变成S'。

在国际大米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大米生产也会因成本的上升而减少到S2。

从消费方面来说,没有出现任何价格变动(1000元/吨)。

由于政府并没有限制出口,生产者仍能按每吨1000元的国际价格出售,也就没有必要增加在国内的销售,从而对国内市场价格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没有影响。

生产者在交付了产业税以后,每吨大米实际所得只有900元,其利益损失是(a+b+c+d),与出口关税和限量一样。

由于国内大米市场价格没有下降,消费者的利益没有变动,政府的税收收入却比出口关税时增加,总共为100元XS2,相等于a+b+c。

原来的消费者获得的利益d现在变成了政府的收入,政府还额外得到原来浪费的部分b。

因此,产业政策的结果使政府的税收增加,大米生产和出口减少,社会利益损失为d。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无论使用什么政策,限制出口虽然可能使消费者和政府受益,但会给生产者带来损失。

对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则取决于出口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

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假设中国是大米出口小国,世界大米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但如果中国是大米的主要出口国家,中国大米的出口减少会造成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上涨,中国的贸易条件会因此得到改善而获得额外利益,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有可能增加。

2、进口鼓励

对于某些商品,政府有时也采取鼓励进口的政策,鼓励进口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内消费者。

对一些国内缺乏,进口价格偏高,但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如粮食,原材料等,政府有时会鼓励进口。

鼓励进口有时也是为了保护国内稀缺资源,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而不能再生的资源,在能进口的时候就尽量使用别国的。

鼓励进口政策包括进口补贴和消费补贴。

进口补贴会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减少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消费补贴只通过支持消费来扩大进口,对本国生产价格和生产量没有影响。

中国政府过去经常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沙糖等转而在国内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实际上是进口补贴。

进口补贴对国内生产、消费和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与进口税收正好相反,分析方法则与第六章中对限制进口的分析一样,我们在此不再作详细讨论。

三、价格支持

所谓价格支持,是政府通过稳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

为了稳定生产和保证生产者的收入,政府设立一个不由市场供求变动决定的“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保证价格,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卖出高价,自然不用政府操心。

如果市场均衡价格下跌到低于这一保证价格时,生产者则从政府手中得到两种价格的差额,产品产量和生产者的收入都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受到多大影响。

1、出口市场上的价格支持

价格支持的本身并不是一种贸易政策,但如果政府将此政策用于出口行业或进口竞争行业,就起到了限制或刺激贸易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价格支持政策对出口的影响。

在图7-4中我们假设美国出口小麦,而世界小麦市场的价格起伏波动很不稳定。

为了保证农民收入,美国政府制定了保证价格Ps,假设为每吨1000元。

也就是说,政府告诉农民,不管世界市场价格如何,他们都能得到这个保证价格。

如果世界市场价格低于1000元/吨,农民把大米卖给政府,仍能得到1000元。

在这一保证价格下,农民的小麦生产量也就不会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增减,而只是根据成本来确定(在每吨1千元的价格下,生产S1吨)。

国内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也等于保证价格,因为无论农民直接卖给国内消费者还是政府转卖都不会低于这个价格。

由于给定价格下的国内需求量是确定的(假设为D1吨),出口量也就得到了保证(等于X1吨),不会受到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

图7-4出口市场的价格支持

 

价格支持政策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变动主要是:

农民(生产者)得到了好处,得益可用图中的a+b+c来衡量;消费者为此损失了a+b,而政府为保证大米价格而增加的开支为b+c+d。

整个社会的净损失是b+d。

价格支持政策看上去与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相似,实际上并不一样。

在生产或出口补贴中,国内的价格是波动的,而政府对每吨产量或出口量的补贴是固定的(在我们前面的分析中假定为每吨100元)。

在价格支持下,国内价格是固定的,政府的补贴则是波动的,每吨的补贴会随世界市场价格的跌涨而增减。

世界市场价格下降,政府开支增加,反之减少。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收益也会随着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

同样的a、b、c、d,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与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中的有很大不同。

世界市场价格与保证价格相差越大,a、b、c、d的价值也越大。

2.进口市场的价格支持

现在我们再来看进口市场上的价格支持政策。

在进口市场上制订保证价格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利益不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进口市场上价格支持对贸易的影响会由于保证价格的高低而不同。

如果政府的保证价格低于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价格(图7-5中的Po),国内生产仍然满足不了需求,仍需进口一部分产品,对贸易的影响类似关税或配额。

但是,如果支持价格超出了Po,整个贸易结构会因此而改变。

在自由贸易下应该进口的商品,在价格支持下变成了出口商品。

对前一种情况的分析与出口市场上的价格支持相似,我们在此就不多费笔墨。

后一种情况有一些的特殊性,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

在现实中,通过价格支持改变贸易模式的情况也的确存在,欧洲的农产品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图7-5欧洲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支持

 

图7-5说明的是欧洲农产品价格支持的情况。

欧洲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农产品生产成本高,没有比较优势,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欧盟各国只能生产S1,消费则达到C1,不足部分则从世界市场上进口。

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价格,将保证价格提高到超出国内供求平衡时的价格水平(P0)之上。

由于有了价格保证,农民就不用为生产过多引起价格下跌而操心。

只要成本不超过保证价格的水平,农民就会扩大生产。

当保证价格等于P2时,生产量达到S2。

政府的名义补贴则等于每单位产量的价格差乘上总产量,即(P2-P1)*S2。

当然,价格支持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而不是保护消费者。

政府会通过减少国内市场农产品供给的手段提高消费者价格,将实行价格支持的一部分代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具体的作法可以是:

(1)让农民直接在国内市场上按保证价格出售,剩余部分(S2-C2)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口,农民出口收入的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2)全部由政府按保证价格收购,然后在国内按保证价格出售,在国外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售。

两种做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政府的实际支出为图7-5中的阴影部分,等于(P2-P1)乘以出口量(S2-C2)。

整个社会的净损失为: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政府实际支出-农民生产者剩余的增加。

净损失大于零,并随着保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差距的扩大而增加。

四、贸易制裁

国际贸易政策有时也用来为政治目的服务,用来做为对别国的政治或经济政策进行报复的手段。

最典型的做法是通过进出口抵制和商品禁运等实行贸易制裁。

贸易制裁的目标是通过削减进出口造成被制裁国经济上的损失从而迫其作出某种改变。

采用这种手段来实现某些政治目标的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的贸易初期,但真正使用比较频繁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上使用贸易制裁最多的是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全世界96次主要贸易制裁中有66次是由美国发起的,包括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