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76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docx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海南赛博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

技术设计书

 

测绘单位:

海南赛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编写人:

技术负责人:

二〇〇九年九月

 

1、概述2

2、技术标准3

3、仪器设备及软件4

4、水下地形测量5

5、陆地及浅滩测量6

6、内业数据处理8

7、质量控制8

8、提交的资料8

石梅湾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

1、概述

1.1、测区概况

石梅湾位于万宁市礼纪镇,测区东北连南燕湾,西南接日月湾,西北背靠石梅湾旅游开发区,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从开发区西北蜿蜒穿过;测区内距岸边约2公里处有一小岛——加井岛。

测区面积约35km2。

1.2、工程目的

对海南华润石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指定的海域进行水下地形测绘,以便全面掌握石梅湾海域水下地形情况,为建立该海域的海浪运动模型及水工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1.3、测绘范围及内容

如上图所示,此次测绘分为以下几部分:

1)、1:

500水下地形图测绘,面积6平方公里;

2)、1:

2000水下地形图测绘,面积9平方公里;

3)、1:

5000水下地形图测绘,面积18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海中的加井岛以及岸边浅滩亦是本次测绘的内容,由于本公司长期与海南华润石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石梅湾地区合作,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资料,故仅作修测即可。

2、技术标准

2.1、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两种系统:

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统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

其中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统为海南省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1:

500、1:

1000、1:

2000)法定的地方坐标系,且石梅湾地区陆域部分的原有基础地形图一直采用该坐标系统,为了资料的统一,故采用此坐标系统;

考虑到本项目还进行1:

5000水下地形图的测绘,故对于总图(比例尺为1:

5000,范围为全测区),除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成果外,还另外出一套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成果,这样便于设计单位利用其他已有相关资料(如海流、岩层土质等水文或地质资料)进行建模、设计时的衔接。

2)、高程基准采用国家85高程基准。

2.2、技术依据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

1:

50001:

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

5)、《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7)、经批准后的本设计书

2.3、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1)、海南华润石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测绘范围、比例尺及相关图件;这是本项目作业的依据。

2)、平面及高程控制点:

本公司自2006年以来在石梅湾地区布设的D级、E级GPS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数量众多,基本均匀地覆盖了石梅湾地区,且其高程均达到了四等水准精度,此次作业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控制点,不必另行布设。

3)、本公司自2006年以来在石梅湾地区施测的陆地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

这些图包括加井岛及石梅湾沿岸沙滩,只需加以调绘、修测已改变的区域即可。

3、仪器设备及软件

3.1、仪器设备

1)、测深仪:

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D-370第三代全数字变频测深仪1台,该仪器测深范围为0.3m~600m,测深精度为±10mm+0.1%,分辨率达1cm。

2)、GPS接收机:

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D6000网络RTKGPS双频接收机4台,该仪器采用RTK模式作业时,平面定位精度为±(1cm+1ppm)高程精度为±(2cm+1ppm);采用静态后处理模式作业时,精度平面精度为±(2.5cm+1ppm),高程精度为±(5cm+1ppm)。

3)、水准仪:

日本索佳公司生产的SOKKIAC30Ⅱ型水准仪,该仪器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3mm。

4)、全站仪:

日本拓普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OWIN科维 TKS-202全站仪1台,该仪器测角精度为 2",测距精度 为±(2mm+2ppm*D);三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鼎STS-752R,该仪器测角精度为 2",测距精度 为±(2mm+2ppm*D);免棱镜测距可达200m。

3.2、所使用的软件

1)、海上测量软件采用中海达公司生产的海洋测量软件(Haida5.0)。

该软件具有自动测线布设、自动导航、自动数据记录等功能,定位和深度数据的记录数率为每1秒钟一个点或按预先设定的距离自动采点。

2)、陆地测绘及最终内业成图采用CASS7.0软件。

4、水下地形测量

1)利用HD-370全数字变频测深仪和RTKGPS接收机连接,形成一个完善的海上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利用RTK实时动态定位的优势,获取每个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及实时的水面高程,加上测深仪所测得的水深,可以实现无验潮水下地形测绘。

2)、每次作业前,应分别在静水和动水条件下,用检测板对测深仪进行比对,测定测深仪的合理实际声速,符合要求后才进行作业,作业后应再次进行检测。

3)、石梅湾地区海岸线方向大体为东北-西南方向,根据相关规范要求:

“主测线方向一般应垂直于岸线方向布设”,所以本此作业测线的方向采用西北-东南向。

4)、各不同比例尺测线及测点的间距规定如下:

1:

500测线间距10米,点间距5米;1:

2000测线间距40米,点间距20米;1:

5000测线间距100米,点间距50米。

水深发现异常处进行加密测绘。

5)、外业数据检查采用布设检查线的方式进行,检查线基本垂直于主测深线,其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长度的5%。

6)、测区跨度较大(长约7km,宽约5km),根据作业的进度及区域,拟在石梅湾沿岸的东北、中间及西南布设3个临时水位观测点,结果与RTK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检核,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用全站仪或水准仪直接测定。

7)、水位观测于水深测量测前10分钟开始,测后10分钟结束。

在涨潮、落潮期间每10分钟观测一次,其余时间可以每半小时观测一次

7)、作业时注意天气情况,如果海面涌浪高于0.6米,即应停止作业。

8)、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及海洋作业的相关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及仪器的安全。

5、陆地及浅滩测量

1)、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1m。

2)、地形图采用50cm×40cm矩形分幅(此为海南省标准分幅),图幅编号由测区名称、比例尺代码和组成。

如:

石梅湾水下地形图K620825(其中“石梅湾水下地形图”为测区名称,“K”为1:

500比例尺代码,“620825”为行列式编号)。

3)、图根点可采用全站仪坐标高程支点法测量,也可用RTKGPS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密度以能清楚观察地形为原则;当采用全站仪坐标高程支点法测定图根点时,支点应在本点观测两个连接角或者测定定向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其余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规定进行。

4)、采用全站仪直接测坐标法测图时,必须在本点观测两个连接角或者测定定向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

5)、先利用已有资料,实地进行调绘,根据实地具体情况,对已发生变化的区域采用RTKGPS或全站仪,采集地形、地物碎部点。

6)、各类控制点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均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或《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

1:

50001:

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执行(根据不同比例尺而定)。

7)、准确测绘独立地物,如坟地、水井等。

8)、等高线遇到房屋和其他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9)、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时,省略不绘;与地面上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0.2mm绘出。

10)、注意植被符号的正确应用,准确测绘地类界。

准确区分经济林、人工林、灌木林等。

11)、为便于地形图的使用,道路、桥、涵、坎、埂等拐弯或交叉处道路中心,要注意测注高程点。

12)、注意测定高潮线。

12)、地形点间距根据不同比例尺,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中相关规定执行(1:

500为15m,1:

2000为60m,1:

5000为150m)。

6、内业数据处理

水下地形、陆地及浅滩测量数据经预处理后,统一采用CASS7.0软件经无缝连接最终成图。

1:

500、1:

2000比例尺按指定范围成图,1:

5000比例尺应该是全作业区域的,用1:

500、1:

2000比例尺范围的测绘最终成果经缩编及此次测绘的1:

5000比例尺范围合成。

7、质量控制

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公司对生产全过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

一级检查由作业人员进行,做到作业人员100%自查和互查,对有疑问或不符合要求的成果进行返工处理,问题未解决前不准进行下道工序;二级检查由项目部完成,项目部对成果进行100%的全面检查,一二级检查在生产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确实做好过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

一级验收由公司质检部在上述两级检查的基础上按规定进行。

通过验收后方可提交成果

8、提交的资料

1)《技术设计书》2份

2)1:

500、1:

2000、1:

5000地形图(纸质)2份

3)图幅接合表2份

4)控制点成果表2份

5)《技术总结》2份

6)测绘成果电子文件(光盘含以上1~5项内容)2份

海南赛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