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477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越王句践。

焦思苦身。

不忘国耻。

尝胆卧薪。

周越王句践之困于会稽也。

喟然叹曰。

吾终于此乎。

大夫种曰。

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

句践返国。

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

饮食亦尝胆也。

曰、汝忘会稽之耻耶。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卒沼吴以雪耻。

国耻不可不雪也。

但雪之贵有道。

句践卧薪尝胆。

生聚十年。

教训十年。

五问于包胥。

五对于诸大夫。

内命夫人、外命大夫、曰。

内有辱、子也。

外有辱、我也。

徇于军者十次。

故能一举而雪会稽之耻焉。

周朝时候。

越国的君王名叫句践的。

被吴国打败了。

围困在会稽地方。

他就叹着一口气说道。

我难道就这样的完了吗。

他的臣子做大夫官、名叫种的说道。

讲不定这个也是福呢。

后来吴国饶了越国。

越王句践回到了国里。

就非常刻苦。

劳动他的身子。

运用他的心思。

把一个苦胆放在自己坐的地方。

每逢坐的时候。

和睡的时候。

就仰望着这个苦胆。

喝的和吃的时候。

也尝着这个苦胆。

并且自己对自己说。

你难道忘记了会稽地方的羞耻吗。

费了十年工夫、生养百姓们。

又费了十年工夫、教训百姓们。

终于把吴国的宫室废灭了、变做污池。

洗净了当时在会稽地方的羞耻。

四、【丘明素臣】

丘明所耻。

匿怨友人。

巧言令色。

足恭异伦。

周左丘明、受经于孔子。

因春秋作传。

杜预云。

仲尼为素王。

丘明为素臣。

孔子尝曰。

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

宋元丰中。

诏左丘明从祀。

封瑕丘伯。

孔子述而不作。

所作者惟春秋。

左丘明惧妄意失真。

具论其语而作传。

孔子作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丘明传春秋。

则乱臣贼子当更惧矣。

孔子所耻。

丘明亦耻之。

杜预谓为素王素臣。

义自当也。

有一个姓左名叫丘明的。

在孔夫子的那儿学习经书。

就因了孔夫子做的春秋那一部书。

做了传文去解释他。

后来晋朝的杜预说道。

孔仲尼是不登王位的素王。

左丘明也就是不曾做官的素臣子了。

当时孔夫子曾经说道。

凡是一个人、说话说得好听。

面色妆得好看。

做出过分谦恭的样子。

左丘明对于这种人觉得很羞耻。

我对于这种人也觉得很羞耻的。

隐藏了心里的怨恨、又去亲近他的、这种人。

左丘明觉得他们很羞耻。

我也觉得他们很羞耻的。

后来在宋朝元丰年间。

皇帝下了诏。

把左丘明在孔夫子的大成殿里祔祭着。

并且追封他做瑕丘地方的伯爵。

五、【相如称疾】

相如忍辱。

秦不加兵。

廉颇感化。

请罪负荆。

周蔺相如、廉颇、同仕赵。

相如位居颇上。

颇欲辱之。

相如每称疾引避。

人皆耻之。

相如语舍人曰。

秦不敢加兵于赵。

以吾两人在也。

吾所为者。

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也。

颇闻之。

肉袒负荆。

造门请罪。

遂为刎颈交。

蔺相如完璧归赵。

人皆以为难。

而相如不以为难。

引疾避颇。

人皆以为耻。

而相如不以为耻。

盖其所耻者。

惟恐君国受辱。

身辱犹其次也。

卒至廉颇感悟。

负荆请罪。

人可不以国耻为重乎。

周朝战国时候。

有一个姓蔺名叫相如的。

和那个姓廉名叫颇的。

一同在赵国里做官。

蔺相如的官比廉颇大。

廉颇心里气忿。

想要羞辱蔺相如一番。

可是蔺相如每次总推说有了疾病避开了。

人家颇觉得替他羞耻。

蔺相如就对他的左右亲近的人说道。

秦国所以不敢用兵来攻打赵国。

就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在着的缘故。

我所做的事。

一定先做着国家里的要紧事。

然后去报私仇的。

廉颇听到这番话。

就自己解去了上身的衣服。

负了荆杖。

到蔺相如的门上去请罪。

终于两个人。

结成了同生共死、割断了首级、也没有懊悔的好朋友。

六、【孟孙克己】

孟孙克己。

盛德孔多。

助人采果。

且避偷禾。

汉淳于恭、字孟孙。

家有山田果树。

人或侵盗。

辄助为收采。

见偷禾者。

念其愧。

因伏草中。

盗去乃起。

里落化之。

王莽末。

恭兄崇。

将为盗烹。

恭请代。

得俱免。

后崇卒。

养孤教诲。

有不如法。

恭用杖自箠。

儿惭而改过。

淳于恭专以克己利人为务。

未尝欲激人之知耻。

而人受其感化。

则羞恶之心。

莫不油然作矣。

且当遭寇之时。

众莫事农桑。

恭独力田。

人曰。

死生未分。

何空自苦。

恭曰。

纵我不得。

他人何伤。

尤无我相也。

东汉朝时候。

有一个双姓淳于。

名叫恭的人。

表字就叫孟孙。

家里有的山田和果子树。

人家或者去偷盗他的果子。

淳于恭就每每帮了他们采下来。

又看见有来偷他田里稻子的人。

淳于恭恐怕偷稻的人要惭愧。

他就自己伏在草里面。

等那偷稻的人去了。

才起来。

于是他乡里的人。

都受了他的感化。

在王莽末年间的时候。

淳于恭的哥哥名叫淳于崇的。

被强盗们捉了去。

将要把他煮熟着吃了。

淳于恭就去请求、自己代替哥哥死。

因此兄弟俩都得免了。

后来淳于崇死了。

淳于恭教养孤儿。

倘若有了不合法。

淳于恭就用了杖打着自己。

孤儿见了很惭愧。

就改过了。

七、【刘宽多恕】

刘宽示辱。

仅以蒲鞭。

失牛误认。

徒步归焉。

汉刘宽、温仁多恕。

有失牛者。

就宽车认之。

宽下驾步归。

有顷。

失牛者得牛送还。

谢曰。

惭负长者。

随所刑罪。

宽曰。

物有相类。

事容脱误。

幸劳见归。

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不校。

典历三郡。

吏民有过。

但以蒲鞭示辱。

逯乡侯事有功善。

推之自下。

灾异或见。

引躬自责。

见父老慰以农田之言。

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夫人欲试宽、令恚。

使婢奉肉羹。

污其朝衣。

羹烂汝手乎。

人感德兴。

日有所化。

余取其以耻德化人者。

东汉朝时候有个刘宽。

他的为人温和仁厚。

又很宽恕。

有个人遗失了一只牛。

就把刘宽驾车的牛、认做了他的牛。

刘宽就下了车。

一步一步的走回到家里。

过了一回儿。

失牛的人、把自己的牛寻着了。

就把刘宽的牛仍旧送回来、还给刘宽。

并且谢着罪说道。

我很惭愧。

对不住你长者。

随你办什么罪好了。

刘宽说道。

东西或者有相像的。

事情或者有错误的。

既然你很辛苦地来送还了我。

何必还要谢罪呢。

那地方上的人。

很偑服刘宽的不计较。

后来刘宽历任做了三郡的太守官。

每逢下属们和百姓们有了过失。

只用了蒲草做的鞭儿打他们。

表示一种羞辱。

八、【甄宇瘦羊】

博士甄宇。

耻众分羊。

特取瘦者。

千古名扬。

汉甄宇、字长文。

建武中。

每冬日。

诏赐博士一羊。

羊有大小肥瘦。

诸博士争羊不已。

欲杀羊分肉。

宇时为博士。

以分羊为耻。

因先自取其最瘦者。

乃免争。

后帝知其事。

因呼宇为瘦羊博士。

孔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棃、融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以我小儿当取小者。

千古传为美谈。

而甄宇于赐羊。

特取其瘦者。

诸博士且因之而息争。

于以见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无非为名利二字所蔽耳。

有一个人。

姓甄。

单名叫一个宇字的。

表字就叫做长文。

在光武皇帝建武年间。

每逢冬天寒冷的时候。

皇帝下诏赏赐五经博士们、每人给羊一头。

可是羊有大小肥瘦的不同。

因此许多博士们。

大家争夺那些大的肥的羊。

闹的不得了。

甚至于要把羊先杀了。

大家再均均匀匀的分肉。

以免得互相争夺。

这时候、甄宇也是做着五经博士的。

觉得杀羊分肉、是很可羞耻的事。

因此就自己先拣了一只最瘦小的羊。

于是才免了这种无谓的争执。

后来光武皇帝晓得了这一回事。

就把甄宇叫做瘦羊博士。

九、【王烈遗布】

彦方盛德。

化及盗牛。

使人遗布。

激改愆尤。

汉王烈、字彦方。

乡里有盗牛者。

主得之。

盗请罪曰。

刑戮是甘。

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

使人谢之。

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

烈曰。

盗惧我闻其过。

是有耻心。

耻恶必能改善。

故以此激之。

后有人遗剑于路。

盗为守之。

许止净谓王公不过在野一匹夫。

而能使窃盗之徒。

宁受刑戮。

惟恐其知。

非所谓君子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乎。

化一盗贼。

而一县景从。

远夷遵奉。

盛德之感人。

过于刑罚爵禄。

信哉。

有一个王烈。

表字就叫彦方。

他的乡里有个偷牛的人。

把人家的牛偷了去。

牛主人把这个偷牛的人捉到了。

那个偷牛的人。

就告了罪说道。

我偷了你的牛。

现在受你的刑罚。

我是甘心愿意的。

可是请求你千万不要给王彦方知道了。

王烈听到了这一回事。

就差了一个人去谢那偷牛的人。

并且送了他一疋布。

有人问王烈。

这是什么缘故。

王烈道。

偷儿恐怕我晓得他的过失。

这就是有了羞耻的心。

既然对于恶事、有了羞耻的心。

就是能够改善了。

所以我用了这个法子去激厉他的。

后来有一个人。

把一柄宝剑遗失在路上。

那个以前偷牛的人。

就替他看守着。

十、【管宁善化】

管宁割席。

以愧希荣。

牵牛代牧。

备汲息争。

汉管宁、少与华歆同席肄业。

有乘轩过门者。

歆废书往观。

宁遂割席分坐。

曰、子非吾友也。

邻有牛暴田。

宁为牵牛著凉处牧之。

牛主大惭。

若犯严刑。

里中有井。

汲者争先而斗。

宁多买汲器。

置井旁。

乃各自悔责。

好视喜听。

少年常情耳。

乃宁以慕荣为耻。

竟至割席。

且尝锄园得金。

宁不顾。

歆则捉而掷之。

盖优劣显判矣。

厥后魏主征为大中大夫。

不受。

歆以太尉让宁。

亦辞。

年八十四卒。

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东汉朝的末年间。

有个管宁。

幼小时候。

和华歆同一只桌子读书。

有个做官的人。

坐了车子经过他的门口。

华歆就抛了书本去看。

管宁因此就和华歆割绝了交好。

大家分开桌子各自独坐了。

管宁并且对华歆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呵。

邻舍人家有一只牛在田里乱跑。

妨害了田稻。

管宁就牵着牛、到清凉的地方放着。

并且自己替他们看守着。

牛主人就大大的惭愧。

好像犯了严厉的刑罚一样。

乡里内有一口井。

汲水的人大家为了抢着先。

因此争斗了起来。

管宁就买了许多汲水的器具。

盛了水。

放在井旁边。

于是抢先汲水的人。

大家都自己悔悟着。

自己责问着。

十一、【王济不屈】

王济不屈。

知耻直陈。

尺布斗粟。

未使亲亲。

晋王济、尚常山公主。

帝尝谓和峤曰。

我欲骂济而后官爵之。

何如。

峤曰。

济恐不可屈。

帝因召济切让之。

既而曰。

知愧否。

答曰。

尺布斗粟之谣。

尝为陛下耻之。

他人能令疏亲。

臣不能使亲亲。

以此愧陛下矣。

帝默然。

王武子风姿英爽。

好弓马。

勇力绝人。

善易及庄老。

与娣夫和峤裴楷齐名。

以尺布斗粟之谣为帝耻。

以不能使帝亲亲为己耻。

可谓知耻者矣。

古云、知耻近乎勇。

信然。

世之兄弟不睦者。

闻济言当愧矣。

晋朝时候。

有个王济。

娶了常山公主做妻子的。

有一次。

皇帝对和峤说。

我要把王济先骂了一番。

然后再给他的官爵。

你看怎么样。

和峤说。

恐怕王济是一个不可屈服的人呵。

皇帝就把王济召了来。

切切实实的责备他。

然后又说道。

你晓得惭愧了吗。

王济就对答道。

从前汉朝淮南王的时候。

有一种一尺布。

尚可缝。

一斗粟。

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相容。

的童谣。

这个是做臣子的替陛下很羞耻的。

别人家能够使得皇上疏远亲族。

可是做臣子的、不能够使得皇上亲睦亲族。

这个也是做臣子的、很惭愧对陛下的呵。

皇帝听了这一番话。

一声也不响了。

十二、【朱冲送牛】

晋有朱冲。

偿犊高风。

送刍无恨。

化及羌戎。

【原文】

晋朱冲、好学而贫。

以耕为事。

邻人失犊。

认冲犊以归。

后得犊于林下。

大惭。

以犊还冲。

竟不受。

有牛犯其禾稼。

冲屡持刍送牛。

而无恨色。

主愧之。

不复为暴。

诏补博士。

称疾不应。

逃入深山。

居近夷俗。

羌戎奉之若君。

许止净谓古之高人。

多有因人疑己而偿物。

及其既悟。

返物不受者。

如姜肱桑虞皆然。

夫因人疑而偿其物。

盖与世无争矣。

故一匹夫伏处深山。

下至毒虫猛兽。

非盛德至善而能若此乎。

晋朝时候有个朱冲。

很喜欢读书。

可是家里很贫苦。

就靠着耕田过生活。

邻舍人家失去了一头小牛。

就把朱冲的小牛认去了。

后来那一只失去的小牛。

在树林下面找到了。

于是邻舍人家。

觉得自己的举动太猛浪了。

大大的惭愧。

就把朱冲的小牛送回来还给朱冲。

朱冲竟不肯收受。

另外又有一只牛。

践踏朱冲田里的稻子。

朱冲屡次拿了饲牛的草去给牛吃。

一些儿也没有怨恨的神色。

牛主人也觉得惭愧。

就不再放纵这头牛为害了。

后来朝廷下了诏。

叫朱冲去做博士。

朱冲推说有病。

不肯就。

逃到深山里去。

住的地方、近着外国的风俗。

外国的人。

敬奉他像君主一样。

  

十三、【道虔激耻】

道虔送笋。

捃拾自资。

同捃争穟。

悉以与之。

南宋沈道虔、人窃其园菜。

虔自逃隐。

有拔其屋后笋。

则买大笋送之。

曰、欲竹得成林耳。

盗惭不取。

使置其门内而还。

尝以捃拾自资。

同捃者争穟道。

虔谏不止。

悉以所得与之。

争者愧恧。

后每事辄云。

勿令居士知。

道虔天心仁爱。

孙恩乱后饥荒。

与兄子共釜庚之资。

郡州府凡十二命。

皆不就。

冬月无复衣。

戴顒为作衣服。

并钱一万与之。

虔悉分诸兄弟子无衣者。

乡里少年。

相率受学。

咸得有成。

其所以感人深矣。

南北朝时候。

南宋朝有个宋道虔。

有人把他园里的菜偷掘了。

沈道虔反而自己逃着隐避了。

有人把他屋后的笋拔去了。

沈道虔就另外买了大笋。

去送给那个拔笋的人。

并且对他们说。

屋后的笋。

要他将来成就竹林的。

偷笋的人。

觉得很惭愧、不要他的笋。

沈道虔就叫人把笋放在他们的门里面。

自己回来了。

沈道虔平常拾取田里遗下的谷粒。

拿来做饭食的。

有一班同拾遗谷的人。

大家抢夺田里边有遗稻的路。

沈道虔劝他们不住。

就把自己拾来的谷。

尽数给了他们。

争夺的人。

大家觉得很羞耻。

后来每每有了事。

一定说、勿可给沈道虔晓得了。

十四、【元琰避盗】

元琰避盗。

畏其愧耻。

伐木为桥。

盗风以止。

南齐范元琰、字伯珪。

钱塘人。

累征辟不就。

性嗜学。

博通经史。

家贫。

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

见人盗其菜。

遽退走。

母问其故。

对曰。

畏其愧耻故也。

或涉沟盗其笋。

元琰因伐木为桥以渡。

自是盗者大惭。

一乡无复鼠窃。

廉之至可以道不拾遗。

耻之化亦可乡无鼠窃。

似廉之效力。

胜于耻矣。

但遗物之事、偶然耳。

鼠窃则时有所闻。

孰能使之有耻且格。

元琰家素贫寒。

且以蔬菜为业。

乃畏人愧耻而不较。

尤为人所难能。

南齐朝有一个姓范的人。

名叫元琰。

表字就叫伯珪。

是钱塘地方的人。

屡次朝廷里叫他去做官。

他终于不肯去。

范元琰的生性。

最喜欢读书。

对于经史的学问。

都能够贯通精博。

家里很穷苦。

就卖着园里种的菜蔬过日子。

有一次走出去。

恰巧看见有人正在偷他的菜。

范元琰就立刻退回来了。

他的母亲就问他为了什么缘故。

范元琰对答道。

恐怕他们要惭愧的缘故。

有人渡过水沟来偷他家里的笋。

范元琰就砍了树木来做一条桥。

给他们渡过这个水沟。

从此以后。

一村的人。

就再没有偷窃的事情发生了。

十五、【弘景异操】

弘景冲龄。

即能明理。

一事不知。

以为深耻。

南齐陶弘景、幼有异操。

读书万卷。

年十岁。

得葛洪神仙传。

昼夜研寻。

便有养生之志。

曰、仰青天。

观白日。

不觉为远矣。

梁武帝蚤与之遊。

即位。

征之。

不出。

有大事。

无不咨询。

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此一也。

即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

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人得一而成圣。

得其一。

万事毕。

弘景得一了一。

是以享寿八十五。

无病而逝。

颜色不变。

屈伸如常耳。

南齐朝有一个人。

姓陶名叫弘景的。

就有很奇怪的操守。

读了一万卷的书。

偶然有一桩事情不晓得。

就很以为羞耻。

到了十岁的时候。

得到了葛洪做的一部神仙传。

陶弘景看了。

非常欢喜。

日夜去研究寻讨。

就有一种要学仙家长生的志向了。

他就说道。

仰起头来看着青的天。

白的太阳。

就不觉油然地生了深远的心意了。

梁朝武帝起初时候。

曾经和陶弘景交游的。

等到做了皇帝。

就去召他。

他不肯出来。

每每朝廷里有了大事。

没有一桩不去询问他的。

所以当时候的人。

都说陶弘景是山中的宰相。

十六、【吉翂拒举】

梁有吉翂。

孝行纯笃。

因父求名。

引为耻辱。

梁吉翂、字彦霄。

冯翊人。

天监初。

父为奸吏所诬。

罪当死。

翂年十五。

挝登闻鼓乞代。

武帝释之。

丹阳令王志欲举翂纯孝。

翂曰。

是何量翂之薄也。

父辱子死。

道固当然。

若翂当此举。

是因父求名。

何辱如之。

固拒而止。

李文耕谓痛父之冤。

而挝鼓求代。

则得代固甘之。

即不得代而与俱死。

亦甘之。

其心固不知天地间有生死祸福矣。

况名誉乎。

读翂父辱子死之言。

乃真见仁人孝子之心。

光明磊落。

不杂一毫私意。

梁朝有个吉翂。

表字叫做彦霄。

是冯翊地方的人。

在天监初年间的时候。

他的父亲被奸臣诬陷了。

罪名应当论死。

这时候、吉翂的年纪才十五岁。

他就去敲着朝堂上伸冤的鼓。

要求代替他父亲的死罪。

武帝就把他的父亲释放了。

丹阳地方的县官。

姓王名志的。

要把吉翂当作纯孝的人。

荐举到朝廷里去。

吉翂说道。

你为什么这样的小看我呢。

父亲有了耻辱。

做儿子的代替去死。

这是在道理上应该当的。

倘若翂应了这个选举。

那就是因了父亲去求名誉。

天底下是没有像这样重大的耻辱了。

吉翂固意的拒绝。

王志才把荐举的事停止了。

十七、【于义决讼】

于义决讼。

分与家财。

安等愧耻。

风化大开。

北周于义、谨之子也。

以父功封广都县公。

迁安武太守。

惟崇教化。

不尚威刑。

有郡人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

义曰。

太守德薄所致。

乃以家财分与二人。

喻而遣去。

安等各怀愧耻。

移居他州。

于是风化大洽。

许止净谓民以财物争讼。

听狱者出己所有以和解之。

在法律家以为此风一长。

听狱者宁有多少卖儿鬻女钱耶。

乃观于公。

不惟不长浇风。

且使风俗大化。

是知道德之教化。

决非法律所能企及也。

北周朝有一个姓于名叫义的人。

就是于谨的儿子。

他因为了父亲的功劳。

所以封了广都县的公爵。

升做安武地方的太守官。

他的行政。

只崇尚教化。

不主张严厉的刑罚。

有两个安武郡里的人。

一个叫张善安。

一个叫王叔儿。

为了争夺钱财。

两边打起官司来。

于义说道。

这是我做太守的道德薄的缘故。

就把自己的家私。

分给他们两个人。

讲解了一番。

叫他们去了。

张善安和王叔儿两个人。

都觉得很惭愧。

很羞耻。

就搬了家、到别地方去了。

安武地方的风化。

就大大的和洽了。

十八、【李泌报恩】

李泌之马。

啮应于野。

閟而不言。

愧其长者。

唐李泌、为相。

帝曰。

谁与卿有恩。

朕能报之。

泌曰。

曩为元载所疾。

谪江西。

路嗣恭与善。

臣常畏之。

会其子应并驱。

马啮其胫。

臣惶恐不自安。

应閟不言。

勉起见父。

臣常愧其长者。

思有以报。

即日加应宣歙观察使。

宦家子每倚父势。

将无作有。

以陷贤者。

况马啮其胫。

泌又与其父异趋者乎。

乃应能匿伤不语。

弭祸无形。

可谓干父之蛊。

宜受美报。

而鄴侯聪明盖世。

纯粹无疵。

尚愧其长者。

则应亦足多矣。

唐朝时候。

有个姓李名叫泌的。

做了宰相。

皇帝问他道。

那一个是对你有恩德的人。

我能够替你报答他。

李泌道。

从前做臣子的。

很被元载嫉妬的。

因此把我贬官到江西地方。

路嗣恭和元载很要好。

做臣子的心里非常怕他。

刚巧和路嗣恭的儿子名叫路应的一同跑马。

我的马咬了路应的脚骨。

做臣子的怕得了不得。

心里很不安。

可是路应却守了秘密。

竟不说出这回事。

并且忍了痛。

勉强起来。

去见他的父亲。

做臣子的常常惭愧不及他的长者的行为。

心里思量着要报答他。

皇帝于是马上把路应加了官。

做宣歙地方的观察使。

十九、【钱徽焚书】

钱徽得书。

取士无私。

受诬不辨。

出书焚之。

唐钱徽、为礼部侍郎。

宰相段文昌学士李绅并以所善委徽。

求致第籍。

徽不能如二人请。

文昌即奏徽取士以私。

贬江州刺史。

或劝徽出文昌书自直。

徽曰。

苟无愧于心。

安事辨证耶。

敕子弟焚之。

后拜吏部尚书。

今之暮夜苞苴。

夤缘请托者。

无论矣。

而上以所善委其下。

大率皆段文昌李绅也。

谁敢违之。

钱徽能不如所请。

已为难能。

乃受诬不自辨白。

更焚其私书。

此等度量。

岂凡人所能及。

文昌等真当愧死矣。

有一个姓钱的人。

单名叫一个徽字。

他做了礼部侍郎的官。

那时候的宰相、姓段名叫文昌的。

和那个专管制诰的官、姓李名叫绅的。

都把知好的名字委托钱徽。

要求给他们及第。

钱徽不肯依那两个人的请求。

段文昌就奏到皇帝里去。

说钱徽的考取士子。

完全是为了私下情面的。

于是就把钱徽贬到江州地方去做刺史。

有人劝钱徽把段文昌写给他的信拿出去。

表明心迹。

钱徽说道。

假使在心里没有惭愧。

何必寻了证据去辩白呢。

叫子弟们把那封信用火烧掉了。

后来钱徽一直做到吏部尚书。

二十、【薛奎忧愧】

薛奎参政。

叹息频频。

废食忧愧。

不及古人。

宋薛奎、素刚毅端重。

善知人。

微时抱负非凡。

仁宗朝。

参大政。

遂欲绳天下一入于规矩。

往往不可其意。

则归卧于家。

叹息忧愧。

辄不食。

家人笑其何必若此。

公曰。

吾惭不及古人。

而惧后世讥我也。

人能惧当世之讥。

自不致为无耻之行。

故君子必慎其独。

庶衾影无愧。

可以对天地。

可以质鬼神。

而薛奎乃惧后世之讥。

以不及古人为惭。

甚且叹息不食。

是犹颜渊学虞舜之心尔。

宋朝时候。

有一个宰相。

姓薛。

单名是一个奎字。

他的为人。

一向是刚方坚毅。

端庄厚重。

最能够鉴别人材。

在微贱的时候。

就有非常的抱负。

和普通人大不相同了。

仁宗皇帝的时候。

拜了相。

他要把天下的人。

一个个都就了范围。

守着规矩。

不做那非法的事。

往往遇到了不满他心意的事情。

他就回到家里躺着。

口里叹着气。

面上很忧愁。

心里很惭愧。

每每连饭都不要吃了。

家里的人都笑着问他。

你何必要弄到这个样子呢。

薛奎说道。

及不来古时间的人。

恐怕后世的人要讥笑我呀。

 

二十一、【庐革避试】

庐革应举。

耻荐以私。

去弗就试。

上谕嘉之。

宋庐革、字仲辛。

吴兴人。

少举童子。

知杭州马亮见所为诗。

异之。

时值贡举。

亮戒主司勿遗革。

革闻曰。

以私得荐。

吾耻之。

后二年。

遂首选。

至登第。

年方十六。

神宗谓宰相曰。

雅闻革廉退士也。

宜拜嘉郡守。

许止净谓科举时代。

倖进者仰人捉刀。

贿通关节。

已觉廉耻道丧。

然犹守秘密。

畏人指责。

迨清季改科举为选举。

乃金钱购买。

威力劫持。

明目张胆。

恬不知耻。

庐革而在。

真当乘桴浮海。

不与同中国矣。

宋朝时代。

有一个姓庐、单名叫一个革字的人。

表字就叫做仲辛。

是吴兴地方的人。

幼小的时候被举了童子。

杭州地方的知府官。

姓马名叫亮的。

看见了庐革所做的诗句。

觉得很奇异。

这时候、刚刚逢着了考试。

马亮就叮嘱考试官。

不要遗下了庐革。

庐革听到了就说道。

因了私托考取了。

这是我所羞耻的。

就回去了不赴考试。

后来过了两年、才去考。

竟中了第一名。

到了及第的时候。

年纪还只有十六岁。

神宗皇帝对宰相说。

一向晓得庐革是一个有廉耻、重恬退的读书人。

应当叫他做嘉郡地方的太守官。

二十二、【纯仁无愧】

宋范纯仁。

坦白胸襟。

不援维例。

无愧于心。

宋范纯仁、尝与司马光论役法。

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