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086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docx

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真题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B.持续性

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11.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思想意识D.具有语言文字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C.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

C.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D.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

16.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

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8.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B.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劳动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2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

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

21.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B.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C.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

2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C.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D.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23.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24.资本主义制度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生产价格B.商品的市场价格

C.商品的社会价值D.商品的个别价值

25.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26.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

A.财政手段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D.行政手段

27.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28.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

C.周恩来D.邓小平

29.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

3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成果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A.感性认识的产物B.理性认识的产物

C.社会性劳动的产物D.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4.下列各项属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国家政权

35.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有根本不同于社会存在的独立的历史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36.决定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量B.可变资本量

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

37.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平均利润B.级差地租

C.绝对地租D.利息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A.公布市场业务B.利率政策

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39.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法国的圣西门B.法国的傅立叶

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黑格尔

4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真理客观性的含义。

42.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4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45.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47.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是

A.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20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

4.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

6.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7.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A.客观性B.全面性

C.具体性D.稳定性

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10.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11.生产力反映是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B.根本动力

C.最终动力D.唯一动力

13.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根本的政治路线B.根本的思想路线

C.根本的组织路线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

16.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

1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

1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

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

20.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21.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2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C.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D.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23.股份公司本质上是

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24.股票价格

A.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D.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正比

25.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业资本国际化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D.货币资本国际化

26.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

27.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D.生产力决定论

2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社会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

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集合

C.“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32.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A.概念B.判断

C.感觉D.推理

3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的有

A.科学技术已成为独立的直接的生产力

B.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C.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D.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4.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A.现代社会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

3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36.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A.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

C.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37.固定资本是

A.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的资本

D.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3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

A.经济增长B.币值稳定

C.充分就业D.收支平衡

39.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0.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

A.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B.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

C.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D.传统习惯势力和思想观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普遍性。

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44.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5.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本质。

47.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政治经济学是其()

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6.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

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联系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正确反映客观规律B.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C.彻底克服保守思想D.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8.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定是非

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的优劣B.人口增长的快慢

C.社会风气的好坏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2.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4.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社会属性

C.人的思想品德D.人的文化素质

15.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

C.价值D.价格

16.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A.成正比B.成反比

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

17.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18.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

19.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相对过剩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短缺D.生产绝对短缺

21.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

A.一般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B.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C.相当于垄断企业的利润率D.略低于平均利润率

22.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23.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对地租的源泉来自()

A.土地的劳动生产率B.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土地私有制

24.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

A.垄断可以创造价值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C.垄断价格能完全脱离价值D.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

25.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B.带有指令性质

C.是指导性和预测性的D.能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

2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7.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

A.《共产主义原理》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D.《国家与革命》

28.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无产阶级先锋队B.工农联盟

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民主

29.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30.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

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认真看书学习B.物质生产实践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活动

32.下列各项属于矛盾统一性的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3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A.感性认识的产物B.理性认识的产物

C.社会性劳动的产物D.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4.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35.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社会关系因素D.渗透性因素

36.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D.销售阶段

38.商业资本的作用是()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

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结合

40.社会主义民主()

A.只是一种目的

B.只是一种手段

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42.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44.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45.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浙江省2012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自我批判

B.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C.不迷信权威

D.与时俱进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核心内容

B.理论基础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