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09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7.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docx

智能小区解决方案

智能小区标准解决方案

 

2017年11月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建设背景

Ø住宅小区是社会变革和城乡人民居住理念更新的产物。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势必促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观念不断更新。

一个具有规模的住宅小区,具备配套设施完善,居住舒适便捷,服务功能齐全等多项条件,从各方面满足小区住户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Ø由于住宅小区强调一定区域多栋住宅的联合,因此更注重小区管理的整体性、相关性。

传统方式的住宅逐步向集中化、综合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在使用功能上,新建的住宅小区大多建有商业、文化教育、服务业、办公用房、住宅及其配套建筑和设施等,它们之间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多功能区。

住宅小区的这种建设统一化和功能多样化特点,就要求小区管理既要实行统一管理,又要开展多样化服务。

Ø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尤其是对智能小区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前提下,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开始起步。

我国住宅小区及其住宅小区的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向注重“质”的时代迈进,智能小区的建设将使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以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味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所以住宅小区智能化必将成为我国住宅建设改善功能和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推动力。

Ø小区的智能化除体现在信息的智能化上,还体现在安防技术的智能化,安防技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多功能的小区综合布线系统,以及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小区综合信息网络系统,为小区成员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方便、舒适的智能化服务。

Ø智能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广播系统和智能小区综合管理平台。

且各个子系统并不是简单系统叠加,而是将各系统整合之后,通过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统一操作,统一管理。

让小区内的智能化系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集成,降低操作难度,减少维护成本。

1.2、建设目标

Ø系统建设按照建设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公安部《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1-2008)、建设部《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等有关文件规定以及国家、地方关于加强小区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小区综合安防系统的规划建设要本着“高起点、高效率”的原则,以小区安防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处理、事后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基本要求,建立起“人防部署到位、物防设施完善、技术手段先进、应急处置高效”的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小区安全保障体系,对各类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防、预警和有效处置,切实加强小区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1.3、设计原则

Ø智能小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靠性

Ø将安全防范系统的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小区的实际情况,选用质量可靠耐用的设备,在系统投入使用后长期有效地发挥各部分的作用,方便用户使用,保障小区内住户的安全;

⏹安全性

Ø系统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住户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实用性

Ø系统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及使用的方便性;

⏹合理性

Ø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能满足用户需要的设备;系统便于施工,尽量减少对建筑、装饰等的损害;

⏹适用性

Ø系统应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不会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干扰影响。

⏹先进性

Ø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趋势,应用较先进技术,保证小区建成具有先进性的智能小区;

⏹经济性

Ø在考虑整个系统先进、可靠的同时,着重考虑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保证产品的经济性。

在实现建设单位对系统的要求的情况下降低系统的造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耗,让建设单位投入较少的人力与物力,建立完善的智能化体系;

⏹科学性

Ø系统的设计、施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并且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兼容扩展性

Ø保证智能化小区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兼容和信息共享,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高性价比

Ø由于系统采用的平台软件具备很强的兼容能力和集成能力,可以在一个平台上集成管理各个子系统,避免了许多独立子系统的软件投资,减少了系统软件的一次性投入,同时由于高度的兼容性,系统可以搭配不同硬件设备。

另外,管理平台是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相应的培训和维护成本,硬件的投入费用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系统的后期运作费用。

⏹全面性

Ø系统能够满足需求中的各项功能,同时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系统还具备许多本文需求分析中说明的智能小区未来发展趋势需求的各项功能。

1.4、设计依据

Ø深入分析国内各小区在实际项目中积累沉淀的具体设计思路、业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在小区行业多年行业解决方案和项目实施的丰厚经验,面向小区安防管理的具体特色需求,提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区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小区标准解决方案严格遵循以下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Ø《可视对讲技术功能及技术要求》

Ø《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Ø《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92

Ø《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B50198-94

Ø《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

Ø《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Ø《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Ø《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

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Ø《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Ø《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GB/T50312-2000

Ø《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H115-83

Ø《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Ø《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Ø《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Ø《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Ø《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Ø《通信光缆系列》(GB/T13993-200X)

Ø《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2005)

Ø《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Ø《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

Ø《弱电系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2003)

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Ø《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1-2008)

Ø《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Ø《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Ø《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及其它相关规定规范。

第二章、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理念

Ø智能小区标准解决方案设计规划立足小区实际应用,突出小区自身特点,以经济实用、适当超前为基本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运行给用户带来的现实价值。

从总体上看,本方案的设计思路如下:

Ø以信息网络子系统为基础,有机集成了安全防范子系统及信息管理子系统。

并且通过小区综合管理平台统一操作,统一管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管理,智能生活。

Ø因此在建立小区智能化建设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提高效率,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也即是系统必须为小区开发商、物业和业主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下面我们从本系统的小区开发商、物业和业主这三类人来说明本项目的设计思路的:

(1)对于开放商来说

Ø小区智能化系统可统一规划,布线及管网系统可大量简化,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减少后期的维护量。

同时将多个智能化系统融合一起,将可以大大提升智能化的集成度,增加相应的亮点、卖点,提升楼盘的品质。

(2)对于小区物业来说

Ø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以将各子系统的数据统计并有机结合的显示出来。

以丰富的图表形式,简单直观地让物业人员可以方便的了解小区内的摄像头位置及停车场情况等信息,可以将小区内的监控系统、可视对讲、停车场系统、报警系统等集成在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监控效率,降低使用难度。

Ø同时,通过统一的运维和运营管理,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系统的硬件设施,节省资金投入,最终的目标是提供高效的服务,提高业主的满意度。

(3)对于小区业主来说

Ø通过智能小区的建设,使业主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和手段,譬如智能车牌识别应用、人脸识别应用、智能家居应用等,真正为业主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居家环境。

2.2、总体架构设计

2.2.1、系统构架图

Ø智能小区标准解决方案方案采用全业务的SOA架构,从信息采集、信息集成、信息应用、云应用多个层面系统结构,基于智能小区的安防应用和业务应用;以楼宇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构建智能小区系统架构图。

Ø

2.2.2、总体拓扑图

Ø系统采用TCP/IP的构架方式,全数字可视对讲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及周界报警系统可直接接入小区局域网,而道闸、梯控等系统,则可以通过协议对接或协议共享的方式接入,实现联动及共享数据。

Ø

2.3、方案的亮点

2.3.1、安全

Ø安全是智能小区建设的第一要素,针对智能小区周界、小区出入口、公共区域、单元楼内、住户入门口从外到里构筑5道安全防线,全面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升小区品质。

Ø小区周界区域:

采用周界报警和周界实时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周界的安全防护;

Ø小区出入口:

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和门禁管理技术,分别对出入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集中管控;

Ø公共区域:

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对公共区域覆盖,保障小区内部的安全;

Ø单元楼内:

采用可视对讲系统和梯控系统,对进入单元楼的人员(包括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认证和授权管理;

Ø住户入门口:

采用智能锁,支持指纹、密码、Mifare卡、手机APP等多种手段开锁,确保住户居家安全和用户体验安全。

2.3.2、智能

Ø对于智能小区的建设,智能化的应用也是缺一不可的,在智能小区方案中,常见的智能化应用有人脸识别的应用、车牌识别的应用、智能家居应用和智能运维的应用等。

Ø人脸识别的应用:

楼宇对讲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智能小区的标配设备,采用人脸识别为用户提供进、出及来访客人的管理,同时也对楼宇防盗形成有效的智能化管理。

Ø车牌识别应用:

采用自动车牌识别技术,在小区出入口和地下车库出入口部署车辆管理系统,对小区车辆和外来车辆集中管控、停车收费等智能应用。

Ø智能家居应用: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家居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智慧生活”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Ø智能运维应用:

采用智能运维系统对小区的视频监控设备、NVR设备、门禁设备等进行设备的集中运维管理,对各个设备的视频质量诊断、设备在线率统计等功能,实现智能运维管理。

2.3.3、融合

Ø智能融合将成为科技小区新一轮技术革新,结合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实际需求及系统现状分析,整合多个异构安防子系统,以网络通讯及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为多个“信息孤岛”提供协同合作的统一平台,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机制,满足统一的配置管理、数据共享、功能联动和业务优化等系统需求。

Ø采用楼宇综合管理平台对视频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车辆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综合管理,通过各应用子系统间的的集成和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可根据需要融合小区物业管理及小区日常办公等系统,从而达到管理便捷性、数据直观性,实现各应用子系统之间的智能化联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

2.3.4、扩展

Ø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APP的应用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智能小区方案具备扩展性强的特点,扩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二个方面:

Ø楼宇综合管理平台对内扩展,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对其他品牌、类型的设备和第三方平台系统的有效兼容性。

除了常见的视频监控、可视对讲、周界报警、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等系统集成外,可以集成广播系统、梯控系统、消费系统,电子地图等子系统,实现智能小区子系统的全集成和管理。

Ø楼宇综合管理平台对外扩展,通过平台,可以将信息推送至各个物业公司云服务平台,包括小区物业管理中心信息、车辆道闸进入信息、门禁刷卡信息等等,由各个物业公司云服务平台通过小区用户的智能终端,实现APP增值业务应用。

第三章、建设内容

Ø智能小区整体解决方案由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楼宇安防集成二部分组成。

(1)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

Ø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基于B/S、C/S架构,以智能建筑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业务为核心,视频、门禁、报警、停车场、可视对讲、考勤、访客、消费、梯控等安防系统一体化管理,深度融合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安全、智能、融合、扩展”的应用。

是面向智能小区的综合管理平台。

(2)楼宇安防集成

Ø楼宇安防集成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广播系统等字系统;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小区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实现小区的各种设备和安防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实现小区生活与工作安全、舒适、高效的智能小区。

第四章、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设计

4.1、平台总体概述

Ø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以智能小区视频监控为核心,接入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广播等子系统,面向智能小区,形成智能小区管控一体解决方案。

并且通过内部子系统的自由灵活组合,形成多个细分解决方案应用。

Ø

Ø

4.2、平台架构设计

Ø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主要有业务展现层、应用服务层、服务管理层、数据层、设备接入层组成。

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是将小区弱电系统中的可视对讲、视频监控及报警、智能家居、一卡通、电子巡更、信息发布和周界报警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是对系统设备、人员进行管理;具体结构参考下图:

Ø

⏹业务展现层

Ø业务展现层是提供给用户直接使用的,是系统功能的对外展现。

业务层不仅仅要求软件能够满足客户的应用需要,而且还要美观易用,让用户体验到快捷和方便。

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快速定制出个性化的业务展现程序。

此外,客户端程序在安装部署、维护升级方面的便捷性,也是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课题。

Ø根据功能和最终用户的不同,可以把系统的业务展现层分为管理员客户端和操作员客户端,管理员客户端采用B/S模式,主要提供系统管理与配置功能,面向系统管理员使用。

操作员客户端采用B/S和C/S两种模式,用户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B/S模式无需安装客户端,体现了异地浏览的方便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中,只要网络连通,就可以直接使用浏览器连接服务器,任何电脑都可以作为客户端使用。

C/S模式信息采集灵活、负载均衡、服务稳定等的优势,保证了客户端有更多的事务处理能力,分流服务器的工作负担,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应用服务层

Ø应用服务层是综合楼宇管理系统的核心层,业务实现层负责提供在统一的智能楼宇行业应用软件框架之上的各类应用,由基础应用和业务综合应用组成。

Ø基础应用:

实现监控管理功能,包括实时监视、录像回放、报警联动、报警管理、、可视对讲等。

Ø业务综合应用:

满足用户实际操作应用需求,丰富安防综合应用功能,包括门禁管理、电子巡更、停车场子系统等,实现了各子系统间的统一管理。

⏹服务管理层

Ø服务管理层提供系统业务的逻辑实现,各个业务系统通过组件的方式,相互独立,功能齐备。

根据功能的不同类别,服务管理层包括用户权限、组织结构、设备管理、录像任务、系统配置、日志管理、网管功能、资产管理等。

Ø服务管理层与应用服务层相分离,将应用逻辑单独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客户端负担,从而使得用户界面与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

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应用逻辑被所有用户共享,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之间的通讯、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等都可以通过中间件或者相关程序来实现。

当数据库或者应用服务层的业务逻辑改变时,客户端并不需要改变,反之亦然,大大提高了系统模块的复用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维护费用。

⏹数据层

Ø数据层也是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硬件接入层的监控数据、报警数据、门禁数据、对讲数据等进行统一的管理;集中存储,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处理。

⏹硬件接入层

Ø硬件接入层包括设备接入层和数据持久层,设备接入层统一完成对系统硬件设备的接入,包括音视频监控设备,其他厂家监控设备,第三方门禁、报警设备,主动注册设备等。

数据持久层完成非结构化的音视频数据的存储、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的存储。

Ø设备接入层还屏蔽了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差异性,完成协议转换,不同SDK之间的封装,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设备虚拟层。

数据库适配模块可以屏蔽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差异,完成异构数据库的同步和数据转换。

4.3、平台优势

4.3.1、全面的系统集成

Ø平台实现了对智能楼宇行业多个子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了用户统一配置与管理,并统一分配全局权限,实现“一站式”的配置与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水平。

Ø平台接入的子系统包括:

视频监控子系统、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车辆人员出入口管理系统,在线巡查系统、消费系统、考勤系统、梯控系统、访客系统等。

4.3.2、合理的服务架构

Ø平台核心处理单元支持分布式、负载均衡部署,并采用多级架构来支持系统平台自身规模的扩展;支持承载大容量业务接入的核心服务器。

分发、接入等单元均支持灵活扩展、平滑扩容,并提供可开放、可共享的接口。

Ø平台服务支持集群功能,存储系统支持N+M的热备模式,并采用错误自动发现及恢复技术,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满足大规模、大并发量的业务应用。

4.3.3、便捷的操作体验

Ø平台界面设计人性化,采用B/S管理、C/S操作模式,使系统维护更方便快捷,无论是系统管理、对各业务系统的参数配置管理、网络管理,还是对前端监控的远程控制、检索、回放录像资料、日志查询等都可通过WEB方式来完成,界面设计友好,能够让用户快速掌握操作方式,用户可通过WEB页面、客户端、手机、PAD等对系统进行访问与控制,方便远程管理。

4.3.4、精细化的权限设定

Ø系统对用户权限的设置按管理功能权限、设备资源权限和中心管理权限进行划分,可设置用户的管理权限等级,并将用户操作权限细化到每台设备的具体功能分项,如某道门禁的查看和控制权限、某台摄像机的录像回放和云台控制权限等。

4.3.5、全方位的安全特性

Ø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管理机制,支持音视频流传输加密,视频流内嵌水印支持,防篡改,为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护。

4.3.6、良好的扩展和兼容特性

Ø平台兼容多种数据库,可通过中间件实现异构数据的整合。

Ø针对现实应用中大量存在利旧的需求,可适应各种品牌的硬件接入,兼容若干国内主流厂商的标准化设备,支持标准GB/T28181、ONVIF、PSIA设备的接入,兼容若干主流报警主机的接入等,并提供协议接入,SDK接入,主动注册设备接入等多种接入方式接入更多第三方厂商设备。

考虑到第三方SDK的实现质量会成为系统的不可控因素,需要进行一定的隔离,平台在处理非标准流接入时,引入转码、转封装等优化技术,实现对码流的隔离。

4.3.7、高度的业务融合性

Ø平台支持多业务融合,跨系统联动,方便快捷联动预案设置,主要包括:

Ø报警联动包括对讲室内终端信息通知、启动录像、抓拍图片、解码上墙、信息大屏显示、广播通知、门禁联动、电子地图显示等;

Ø视频联动包括车牌识别道闸联动,视频检测报警联动等;

Ø对讲联动包括对讲呼梯联动,对讲视频监控联动等;

4.4、平台功能

4.4.1、视频监控

(1)、实时监控

Ø

⏹功能概述:

Ø通过实时监视功能,实现对监控网点全天候、全方位的视频监视功能。

对监视目标进行实时、直观、清晰的监视,全天24小时均可观察到前端现场的监控状况。

⏹功能说明:

✧支持多分屏画面显示

✧支持画面比例八档调整(满屏,1:

1,16:

9,4:

3,5:

4,4:

5,3:

4,9:

16)

✧支持监视画面的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调整

✧支持客户端抓图及连续抓图

✧支持客户端本地录像

✧支持实时监视流畅/实时模式切换

✧支持音频监听开关

✧支持从设备树上拖动摄像头到视频窗口打开一个画面

✧支持拖动设备或组织节点打开其所属的所有通道

✧支持关闭当前窗口/关闭摄像头/关闭所有窗口操作

✧支持当前监视保存为任务

✧支持手工指定或者自动选择主辅码流类型

✧支持对监视摄像头所属设备进行语音对讲

✧支持对监视摄像头保存到收藏夹

✧支持单窗口的放大/恢复

✧支持窗口的全屏显示

✧支持双击视频通道打开视频

✧支持双击设备或组织节点打开所有其所属通道视频

✧支持从收藏夹打开监视摄像头的视频

(2)、云台控制

Ø

⏹功能概述:

Ø用户在实时监视时,可以通过云台控制摄像机的转动、聚焦、变倍等基本操作,以及预制点、巡航线、灯光等辅助功能。

此外,用户可以使用三维定位功能,在实时监视时可以通过框选的方式,迅速将局部区域放大,方便地定位到重点关注区域。

云台控制操作有不同的优先级,高优先级的用户可以抢占低优先级的用户的操作。

⏹功能说明:

✧支持云台控制锁定功能

✧支持高级用户直接抢夺低级用户的云台控制权

✧支持平级或低级用户通过协商方式向云台使用者请求控制权

✧支持鼠标模拟云台控制方向键(视频窗口上的右键菜单也提供此操作)

✧支持三维定位功能

✧支持八方向控制(↑、↓、←、→、↖、↙、↗、↘)

✧支持步长选择

✧支持变倍\聚焦\光圈

✧支持预置点设置、定位、修改、删除

✧支持巡航线设置、启用、停止

✧支持辅助功能,包括灯光、雨刷、云台菜单、自动旋转、辅助命令、线扫、巡迹

✧支持鼠标放大、缩小画面

(3)、录像回放

Ø

⏹功能概述:

Ø监控系统的建设除了实时监视和报警,防患未然外,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事发后有据可查,因此,录像的检索、连续流畅、多功能播放也是平台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功能说明:

✧支持录像查询/回放

Ø支持从前端设备/中心平台,查询一天的录像,提供图像化和列表两种方式显示查询结果

Ø支持单路回放

Ø支持多路回放,最大可以同时三十六路路回放

Ø支持时间条上双击回放

✧支持报警录像查询/回放

Ø支持指定报警源、类型和时间段,查询出报警信息列表

Ø支持单击报警信息查询出关联的录像

Ø支持选择报警录像进行回放,依次在窗口上打开,最大支持四路同时回放

✧支持录像打标/查询/播放

Ø支持回放录像(本地录像除外)以文字信息进行打标

Ø支持按组织结构、设备名称、通道名称、录像时间、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