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52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8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主要施工方案

3.2桥梁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措施

3.2.1旋挖钻机施工(湿钻法)

3.2.2挖孔桩施工

3.2.3承台施工方案

3.2.4墩(台)身(帽)施工方案

3.2.5桥梁沉降观测和控制

3.3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3.3.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3.2.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3.4确保工期的措施

3.4.1工期保证体系

3.4.2思想保证措施

3.4.3组织保证措施

3.4.4施工保证措施

3.4.5制度保证措施

3.4.6经济保证措施

3.4.7物资设备保证措施

4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4.1冬季施工安排

4.1.1施工准备

4.1.2冬季施工物资准备

4.1.3冬季施工措施

4.2雨季施工安排

4.2.1施工准备

4.2.2雨季材料保障措施

4.2.3雨季施工措施

5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5.1安全目标

5.2安全管理机构

5.3安全保证体系

5.3.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5.3.2安全保证体系要素及职能分配

5.3.3主要管理人员的的安全职责

5.3.4职能部门安全职责

5.3.5安全管理制度

5.4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5.4.1桥梁施工安全措施

5.4.2安全用电控制措施

5.4.3施工火源控制措施

5.4.4危险化学品控制措施

5.4.5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5.4.6现场作业基本安全条件控制措施

5.4.7安全培训措施

5.4.8施工临建安全管理措施

5.4.9安全协议与接口协调管理措施

5.5安全应急救援

5.5.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5.5.2应急指挥中心

5.5.3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

5.5.4应急处理程序

5.5.5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

6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6.1施工环保

6.1.1环境保护方针

6.1.2环保目标

6.1.3环境保护体系

6.1.4主要环保措施

6.2水土保持

6.2.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6.2.2水土保持原则

6.2.3主体工程区保护措施

6.2.4取土场区保护措施

6.2.5弃土场区保护措施

6.2.6临时工程用地区保护措施

6.2.7土地复垦

7劳动力组织计划

7.1劳动力组成

7.3劳动力动态计划

7.4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

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9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9.1临时用地计划

9.1.1临时工程用地原则

9.1.2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

10施工用电计划

10.1外部用电的初步安排

10.2外部电力需求计划

11主要材料供应

11.1物资供应保障措施

11.1.1物资质量保障措施

11.1.2物资供应保障措施

12文明施工、文物保护

12.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措施

12.1.1文明施工目标

12.1.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2.1.3文明施工措施

12.2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工程概况

1.1.1编制依据

1、《XX铁路客专相关设计图纸》;

2、XX铁路客专(四XX段)XCZQ-5指导性施共组织设计方案;

3、工地实地踏勘收集的资料;

4、《客运专线施工技术指南》;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6、XX铁路标准化相关书籍;

7、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1.2编制范围

XX铁路客运专线四XX段DK486+409.7~DK487+778.5,合计1368.8m。

1.1.3工程简介

XX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486+409.7~DK487+778.5,中心里程DK487+069,合计1368.8m。

桥址处地形较平坦,多处为水田。

两侧桥台均位于低山区山前坡地,植被不发育,坡体稳定。

桥址与多条既有乡村公路有交叉,桥梁位于XX市XX及XX乡境内,跨越XX河及XX河;

本桥设计为40×

32+2×

24m预制简支梁,D4K482+712.575至DK486+830设计纵坡为-9‰,DK486+830至DK490+830设计纵坡16.5‰。

全桥下部结构桩基除部分条件有限墩台外均设计为钻孔桩,均按柱桩设计,桥台采用矩形空心台;

墩身高度5~22m,均为圆端形实体桥墩,上部结构为预制简支箱梁。

1.1.4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

双线

速度目标值:

250km/h

双线;

线间距4.6m

设计活载:

ZK活载

轨道结构类型: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

1.1.5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

XX特大桥地处XX西北平原,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918.2mm,气温最高37.3℃,最低-5.9℃,平均气温18.3℃,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2)工程地质

全桥所处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分层,桥址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pl),坡洪积(Q4dl+pl)粉质黏土,卵石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粗圆砾土,卵石土;

粗圆砾土及卵石土;

下伏基岩为泥岩夹砂岩(J2s)

(3)水文地质

本桥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施工前应做理化试验进行核实。

(4)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为七度地震区。

(5)气象特征

XX地处XX西北平原,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918.2mm,气温最高37.3℃,最低-5.9℃,平均气温16.2℃,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总数1367小时,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280天。

XX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

(6)不良地质及特殊土

①不良地质

桥址区无不良地质。

②特殊土

本桥址特殊岩土为软土及填土。

1.1.6施工条件

(1)交通运输及规划

XX特大桥位于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起伏不大,公路运输较为方便。

(2)沿线水、电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①施工用水

根据对全线主要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其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施工用水可从河道就近取水。

②施工用电

线路主要经过丘陵山区,沿线电力资源较为薄弱,施工用电部分可就近引入,有部分区段需要考虑临永结合方案。

③施工用燃料

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

1.1.7主要工程数量

表1-1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工程数量

1

桩基

338个

2

承台

41个

3

圆端形实心墩

4

空心桥台

2个

5

预制简支梁

42跨

1.1.8本标段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1)工程特点

①地理条件困难

线路所经区域除跨XX河及XX河外大多为农田。

②气像环境多变

本段所处区域夏天突发洪水几率较大,对施工影响较大。

③环保要求极高

沿线区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工程实施期间,环保要求极高。

(2)工程重难点

高性能砼的生产及供应

为满足XX铁路工程结构耐久性100年的要求,结构物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

对混凝土拌和设备、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混凝土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重点之一。

1.2总体施工组织规划

1.2.1施工标准化目标

(1)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2013年5月15日,竣工日期2014年9月30日,总工期505天。

(2)质量目标

(1)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

(2)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4)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工速度达到设计速度。

(3)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生产安全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2)杜绝因建设引起的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铁路交通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一般铁路交通事故。

(4)施工环水保目标

(1)施工扬尘、有毒有害气体及固体排放控制在国家排放标准以内;

(2)施工污水排放控制在沿线地方各市排放标准以内;

(3)环境敏感地区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达标排放;

(4)能源、原材料消耗控制在计划以内;

(5)环境事故责任为零。

1.2.2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我公司根据本段工程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实际情况,组建中铁二局XX铁路客运专线(四XX段)XCZQ-5标段工程指挥部一项目部,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按照工程量均衡的基本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分布情况,充分考虑桥梁工程特点,结合桥梁孔跨的结构形式、工程规模、以及采用的施工技术、工艺,大型临时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制定如下所述的本标段施工总体方案。

以确保工程主体结构使用寿命及列车运行安全为施工管理的根本;

以特大桥梁施工为施工组织的核心;

以重、难点工程施工为工期控制的关键;

以施工道路修筑、临电施工为先决条件;

以无砟道床施工方向为工程流水方向,安排施工。

预防为主:

采用多种方法对桥梁基础进行超前地质勘察,准确预测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态,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切实可行的基础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优质安全:

采用先进管理经验,追求质量零缺陷,在常规的质量管理工作之外,采用低应变检测法对成桩进行检测,对已施工的隐蔽工程质量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并将发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加以补救,严把“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关,确保基础水下砼和模筑砼达到设计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工地安全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桥梁施工病害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追求安全事故零记录。

确保工期:

确保招标文件对控制桥梁工程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同时保证各阶段工期目标达到招标文件要求。

1.2.3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标段工程项目的意义和特点,经过全面工地现场考察,确定按照项目法组建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XX铁路客专XCZQ-5标工程建设指挥部第一项目部,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1.2.4施工组织方式

1、生产组织方式

根据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特点、工程类别等实际情况,采取劳务工序承包的方式组织施工,该项目劳务承包方式为单项工序劳务承包。

拌合站管理由租赁公司负责,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及混凝土运输由项目部负责。

作业队的任务划分详见下表。

表1-3作业队的任务划分表

名称

施工里程

人数

工作内容及范围

主要结构物

第三作业队

DK486+409.7~DK487+778.5

12

负责XX特大桥基础、桥墩施工

桩基338根;

墩台43个

表中人数是指管理人员人数。

2、劳务组规划

表1-4劳务承包规划表

工程名称

长度

劳务组

劳动力计划

XX特大桥

1368.8m

桩基劳务组1个;

墩台劳务组1个;

钢筋加工制作组1个。

120

1.2.5临时工程规划

(1)施工便道

沿本桥线路方向修建贯通便道,贯通便道修建标准为:

路面宽4.5m,每隔200米设一会车道,采用20cm厚泥结碎石面层、30cm厚块片石或河滩软砾石基层,地质软弱地段(农田段)基底作片石挤淤或换填处理,保证基础稳固,路面横坡2%,路基单侧设排水沟;

道路路面应高出自然地面0.2~0.3m;

道路两侧坡脚处要挂线整理直顺,必要时采用浆砌水沟或防护,坡脚附近严禁积水,严禁取土、破坏植被或乱扔垃圾。

施工便道规划详见表1-5

表1-5施工便道规划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工作内容

备注

XX特大桥新建贯通便道

Km

1.5

路面宽4.5米,需增设错车道。

(2)临时房屋

临时房屋包括生产房屋、办公房屋、宿舍、公共生活房屋等,临时房屋采用自建和就近租赁民房的方式解决。

临时房屋建设标准要符合业主的统一规划和要求。

临时房屋总体计划表

项目

数量(m2)

里程或大概位置

2000

XX市XX镇鲤鱼口村

劳务班组驻地

775

XX市XX乡双星村

合计

2775

(3)施工供水

施工用水水源均可就近解决。

地表水使用前应进行化验,符合使用标准后方可采用。

(4)施工供电

施工前期主要采用自发电,临时电力线完成后采用系统电经过变压器T接后为施工供电,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见下表

表1-7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用途及类别

需求电量

(KVA)

地区或里程

所需时间

起始日期

结束日期

630

DK487+037

2013.5

2015.5

 

以上合计

(5)混凝土供应

根据项目部混凝土任务总量及主要结构物分部特点,计划修建两座拌合站满足三个作业队所有混凝土任务的施工,XX特大桥混凝土由2#拌合站供应。

拌和站占地面积约14834m2;

拌和站位置及设备配置表详见表1-8。

表1-8拌合站位置及设备配置表

拌和站

编号

拌合机

型号

位置

供应范围

混凝土方量

(万方)

日均/高峰

供应量(方)

2#拌合站

HZS120

2套

两叉河特大桥附近

DK482+280~DK491+065

24

673/1010

(6)施工通讯

在项目经理部、项目分部、各作业队、拌合站分别安装程控电话,保证相互之间以及对外的联系,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手机,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络,保证生产需要。

(7)交通疏解

本桥横跨XX公路,交通干扰较大。

合理安排施工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及交通安全是本标段需考虑的重点。

交通疏解组织措施:

工程施工期间,成立交通疏解协调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专职交通员和各作业班组组长为组员,负责施工现场的交通疏解组织工作。

加强宣传,施工期间将根据施工作业顺序,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优化施工组织,尽力维持交通现状。

(8)主要临时工程数量

表1-9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

临时房屋

m2

施工便道

m

1500

混凝土拌合站

蓄水池

T/座

1000/1

变压器

KVA/座

630/1

1.2.6物流组织措施

本标段各类建材需求总量大,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地材:

碎石、砂、路堤填料;

建筑主材:

水泥、粉煤灰及矿粉、钢材等。

本工程的物流组织有三大特征:

一是如此巨量的材料运输组织困难,尤其是地料及主材量大;

二是本工程砼需在现场运输的成品和半成品建材量大。

因此物流组织的成败将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

1材料供应

各个源地的地材由物资设备部统一调配组织供应,运输组织由各所属作业队负责。

运输线路:

国道、施工道路等公路到达工地。

运输方式:

采用自有运输车辆与利用地方运输车辆相结合。

在开工前与地方协商,就砂石料等的供应方式达成有关协议,确保地料连续、稳定地供应,确保施工进度的需要。

2建筑主材

由物资设备部统一调配组织供应,由材料专业人员对物资供应进行管理,从物资的计划、发运安排、检查验收、装卸、仓储保管、供应、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符合项目运作的规章制度,优质高效地为本工程建设服务。

采用铁路、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混合式运输方式。

3砼和成品与半成品建筑材料的物流组织

本工程砼和成品与半成品建筑材料由砼拌合站和各作业队协调组织进行,对所属的作业队现场所需材料的运输进行统一安排。

1.2.7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节约的原则:

尽量利用坡地空闲陆地,尽量少占用水田耕地;

合理的原则: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分区布置,生产、生活和办工区尽量分离,生产设施靠近施工现场;

临时工程和设施不干扰永久工程的施工方便管理。

设施靠近施工现场;

方便管理的原则:

有利于进行集中管理并满足环保要求。

方便物流的原则:

有利于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场内运输尽量降低运输费用。

美观的原则:

为确保文明施工,临时设施整体布置美观、整体协调。

根据施工项目常年风向等进行布置,使施工对环境不产生负作用。

1.3施工组织措施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重难点,结合项目前期、中期、后期的具体情况及施工安排,采取以下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高度重视、更新理念;

狠抓关键、精心组织;

样板引路、一次成优;

科学有序、纪律严明。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中标后立即从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保证体系;

确保投入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等人员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

高度重视、更新理念:

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新理念,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用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统领工程建设,全面实施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以依法依规为导向,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以创建精品工程为载体,运用系统管理和集成管理的方法,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打造百年不朽工程。

狠抓关键、精心组织:

组织专门的班子和资金狠抓隧道的工序衔接和组织、桥梁的均衡生产、制架梁和轨道工程的连续作业、土石方的调配组织、物流组织等关键事宜,做到思想宣传发动到位、工序衔接及时到位、技术标准掌握到位、操作实施及过程检查落实到位、目标兑现到位、奖惩兑现到位。

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围绕工程建设总目标,精心组织,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充分依靠地方各级政府,获取最广泛的力量源泉,营造工程建设的和谐环境,有序高效地推进工程建设。

样板引路、一次成优:

推行样板引路,以样板引导全面,确保开工必优一次成优,把XX铁路客运专线四XX段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科学有序、纪律严明:

本标段工程量相对较大,因此有序组织、科学安排、过程调整、密切配合、相互理解与支持十分重要,将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严明纪律,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到位及生产善始善终的有序进行。

2.施工进度安排

2.1工期要求

线下工程2014年9月30日完成为控制目标。

2.2主要工程进度指标计划

2.2.1桥梁工程

桥梁下部施工进度指标

桥梁下部及现浇梁施工进度指标表

工期指标

采用旋挖钻机施工钻孔桩

4根/天(平均15米)

7天/个

墩台身

平均20天/个

2.3工程进度施工计划

2.3.1总体施工计划

表2-3阶段工期目标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工期(日历天)

施工准备

2013年3月20日

2013年5月10日

50

迁改工程

2013年8月10日

90

桥梁下部工程

2014年9月30日

505

2.3.2施工进度计划表与横道图

大桥施工计划表

施工进度

开始时间

有效

工期

根 

338

2013/5/15

2013/11/18

185

41

2013/6/14

2013/12/18

187

桥台

2013/6/17

2013/11/25

161

墩身

2013/7/04

2014/04/17

287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施工安排原则:

施工安排本着满足节点工期、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节约投资的原则,重点和难点桥梁、先行铺架的桥梁优先安排施工。

3.1主要施工方案

1、桩基施工方案

本段桩基主要采用旋挖钻机与人工挖孔成孔方案。

(1)钻孔桩施工方案

陆地墩就地平整场地后即可施工。

泥浆处理:

设置泥浆拌合池和泥浆存放池,将泥浆池布置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沿线均匀设置泥浆池,循环使用,废弃的泥浆,存于场内的泥浆池内,用泥浆罐车倒运到指定的弃碴场。

下放钢筋笼、灌注桩体水下混凝土: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制作完成,汽车吊机吊装就位。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

桩基检测:

桩基灌筑完毕后,对各墩台钻孔桩基采用无破损法逐根进行完整性检测。

(2)挖孔桩施工方案

挖孔桩采用“跳一挖一”的顺序施工(隔孔开挖),挖孔桩施工时需浇筑护壁与锁扣混凝土。

弃土处理:

将人工挖孔弃土利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堆放。

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桩孔至设计标高后,汽车吊吊装桩身钢筋笼,并在孔口固定钢筋笼。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如孔内水量较大,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身混凝土;

如孔内无水,则采用串筒灌注桩身混凝土,人工捣固。

2、承台施工方案

根据桥位处地质特点,位于河流浅水区的承台施工采用筑岛围堰、草袋围堰施工。

其它承台均采用常规放坡开挖法施工。

承台施工必须浇注混凝土垫层。

钢筋、混凝土施工:

承台底钢筋网在基坑内绑扎完成,其余钢筋采用钢筋加工厂内加工,坑内绑扎成型的方法,并按要求预埋接地钢筋。

采用组合钢模板,砼泵输送或汽车吊灌注砼入模的方法;

承台混凝土分层灌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

对于大体积承台混凝土,为了控制混凝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