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34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老王》教学案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王》教学案例.doc

《《老王》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王》教学案例.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王》教学案例.doc

《老王》教学案例

——寻找语文教学的起点与终点

最近阅读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位名师教<老王>》。

主编是魏本亚、尹逊才,精选国内黄玉峰、曹勇军、程翔等十位知名语文名师同上《老王》这篇经典课文的案例,并进行观察、点评。

这更让我感受到了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这种教学艺术是基于教师对阅读文本的解读能力和处理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给语文教学贴上了“艰难”的标签。

杨绛的《老王》,选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好多年了,编者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叙述了作者与老王的交往过程,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

每一次上到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感受。

下面仅仅是基于我的学生和我的解读来设计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老王的思想感情。

3、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弱势人群,陶冶学生爱的情操。

【学习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概括内容要点。

2、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对老王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揣摩语言,领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指导】

注意紧绕文本,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联系作者当时的生活背景,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

同时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理解文本。

【资料链接】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

文革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干校六记》。

作者的丈夫钱钟书也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学术权威,其主要作品是《围城》。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走近老王

1、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有关老王主要信息。

2、识记并掌握基本字词

 伛(  )身  攥(  )着 惶(   )恐  

荒僻(   ) 塌(  )败 取缔(  )  

骷髅(   )滞(  )笨 眼翳(  )  愧怍(   )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二)、合作释疑——评说作者与老王

探究一:

你是如何文末“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

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1、什么样的人是幸运者?

文中的“幸运者”指的是谁?

2、什么样的人是不幸的?

文中的“不幸者”指的是谁?

3、“愧怍”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这样?

探究二:

人物分析:

1、作者: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作者对老王的“愧怍”?

找出相关词句进行评析。

2、老王:

找出写老王的语段,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老王不幸的?

再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的人,从文中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三)、拓展延伸——关注“老王”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四)、巩固练习(教师寄语:

我学习,我快乐,我达标,我进步!

1.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词语“”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这个词语就是“文眼”,理解课文抓住文眼,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3.造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假如我是一片云,;假如我是一棵树,;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二、教学案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在教学案设计时把这堂课分为:

自主学习—走近老王、合作释疑—评说作者与老王、拓展延伸—关注“老王”、巩固练习等四个版块。

(一)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2005年度超级女声李宇春、著名男歌手周杰伦的照片与两位普通老人的照片。

师:

以上我们欣赏了三幅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生:

认识李宇春,她是超女,我喜欢她的中性外形和个性的嗓音……

生:

我也认识周杰伦,他的《双节棍》唱出了年轻人的心声……

师:

大家认识第三位老者吗?

生:

不认识!

师:

生活中人们总是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关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关注过身边的普通人?

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家杨绛曾经关注过一个车夫,为他写下了散文《老王》。

设计说明:

以一组反差相当大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课堂教学,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来,,为下面的教学打好情感基础。

(二)按照教学学案评价标准要求:

读知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资料链接等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及怎样去完成。

(三)环节一:

自主学习——走近老王 

师:

面对陌生的老王,我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关切,现在我们就循着杨绛的笔墨,一起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主要信息:

完成识记字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两题。

1.识记字词

 伛(  )身   攥(    )着      惶(    )恐      荒僻(   )  塌(   )败   

 取缔(    )  骷髅(          )滞(    )笨  眼 翳(    )  愧怍(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生:

本文讲述了作者杨绛一家与一位残疾三轮车夫交往的几件事情。

(设计说明:

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

)  

(四)环节二: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

1、老王人物形象分析:

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王人物形象的语段,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

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     的人,从    看出。

”的形式表达出来。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生:

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

从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里看出。

    生:

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

从他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看出。

    生:

我心目中的老王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从他在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看出。

    ……

师:

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

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

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师:

既然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默读、小声读、放声读。

可圈点,可旁批。

生:

读课文、圈点批注。

师: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小组成员交流体会,并选出代表展示与大家分享。

生:

我觉得文中“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

写出了老王消瘦与不灵活;

生: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

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

…… 

(设计说明:

在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注重多读,进一步深入文本理解质朴平淡语言下所包含的真情,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体现教学重点。

  2、作者人物形象分析:

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是怎么做的?

从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获?

生: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生: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生: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生:

关心老王的生计:

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生:

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收获:

生:

从作者身上我们收获了爱心,要做富有爱心的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生:

从作者身上还看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观念。

要真情对待每一个人,要人人平等,对社会上苦难的人要多进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师:

对“老王”怀有人道主义精神,是这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的课文中经常提到的精神。

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劳动。

作者一家正是怀有这种精神,才会如此的关爱老王。

虽然作者做了这么多好事,但作者认为自己做的很好吗?

哪句话最能体现?

生:

最后一句话。

师:

她为什么还会感到愧怍?

请同学们想一想,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请代表发言。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参与讨论。

生:

作者已经把关爱不幸者作为了自己的责任。

并且自己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生: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

作为幸运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所有的不幸者。

师:

如果我们把善比作衡量道德的天平,只要我们用平等和人道做砝码那么爱的指针永远是平衡的。

(设计说明:

此处让同学们理解以真情对待真情,作者对老王的照顾及关爱,让同学们从作者身上收获做人的准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五)环节三:

思想共鸣——怀念老王

师:

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作为他生前的作家朋友的“你”,难道不想从行动上为他做点什么吗?

(点拨:

作为作家“你”可以为老王写墓志铭、悼词、纪念文章等,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触!

注意言简意骇!

    生:

老王,你那天送冰到我家,虽然你的冰块比别人的大一倍,我还是砍了你价。

对不起。

假如你还活着,我一定请你到我家喝一杯热茶。

    生:

假如老王你还活着,我要去做你的孙女,好好照顾你。

(六)环节四:

迁移延伸—关注“老王”

师: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能谈谈身边最感人的故事吗?

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生:

那些靠拾破烂维持生计的白发老人、、那些或跪或躺在路旁捡食残渣的乞儿、那喧闹街角相互搀扶着卖艺的盲人夫妇。

生:

虽然我们没有雄厚的财力,但我们有无限的爱,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我们一次小小的帮助,爱是我们一个甜甜的笑容。

以真纯的情感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设计说明:

“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关心身边的弱者,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净化思想。

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一组新时代老王的照片为参考依据)

(七)环节五:

同步达标 设计了3个小题,意在让学生再次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突出重点,深化感情。

1.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词语“       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这个词语就是“文眼”,理解课文抓住文眼,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3.造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八)环节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跟周围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今天,我们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呀!

那么,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

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

同学们,请记住不要放弃每一次帮助别人的机会,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五、教学反思

1、存在的不足:

(1)、时间整体把握的不好,造成前松后紧,以至于没能在最后的两个环节上进行充分的扩展,同步达标没能当堂完成!

(2)、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有些学生的能力没能充分发挥;等等

2、存在的困惑:

(1)、语文的课堂容量很大,环节紧凑,层层推进,与数学的容量相比确实大很多,怎样才能更好的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最大限度的表现文本?

在使用中怎样更好的兼顾落实达标与充分的活动结合?

(2)、就我们使用的学案而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一些环节上作了不段的提升与完善,学案模式基本定型。

但总觉的学案设计还不够好,还不能真正灵活使用,就语文课而言感觉有点束缚了老师及同学们的个性才能的发挥。

怎样更好的发挥学案的作用?

怎样更好的保持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使老师与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与提高还需要找个更好的切合点!

六、板书设计:

                               老王

孤苦伶仃                  善良淳朴

苦   生理缺陷              善  老实厚道

谋生困难                  知恩图报

 

平等观念 人道主义精神

 

关爱弱者 创建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