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549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书本P13降水量等级表记一记)

8.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

(会画三幅图,在书本P14)

9.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

积云、层云、卷云。

积云像棉花,晴好天气,会下雷阵雨;

层云一片灰色,在低空,会下雨;

卷云像羽毛,在高空,由冰晶组成。

10.看得懂天气预报:

二、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2.过滤时一贴:

指滤纸贴住漏斗内壁;

二低:

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

三靠:

是指溶液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三层滤纸一侧,漏斗底端靠住烧杯内壁。

(课本P24装置图要会)

3.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糖、盐、味精、小苏打、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等,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沙子、石头、塑料、油、水银等。

面粉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没有溶解

溶解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溶解过程

胶 

酒 

食用油

怎样进入到水中

先沉入水底

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怎样扩散

缓慢扩散

扩散较快

散较快

扩散

是否溶解

不溶解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要强。

常温下,100毫升水,食盐大约是36克,小苏打大约是10克。

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气体的溶解跟压力有关,压力大,气体溶解得多。

6.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办法有:

加热、搅拌、粉碎。

7.研究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相同的条件是:

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搅拌或者都不搅拌、杯子一样。

9.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比如:

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中间的棉线叫灯芯。

11.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等。

(实验装置图P36)

1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13.“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三、第三单元《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小音叉,音高高,大音叉,音高低。

音叉上的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5.大铁钉发出的声音低,小铁钉发出的声音高;

橡皮筋拉得紧,发出声音高,拉得松,发出声音低;

敲击不同水位的水杯,浅水杯发出的声音高,满水杯发出的声音低;

吹不同水位的试管,满水试管发出的声音高,浅水试管发出的声音低;

6.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

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

7.尺子伸出桌面长,发出的声音音高低,尺子伸出桌面短,发出的声音音高高。

8.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9.声音可以沿着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10. 

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外耳有耳道;

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

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

11.用棉线连接两个杯子做一个“土电话”,这个土电话是利用棉线来传播声音的。

12.这些材料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铝箔、木尺、棉线、尼龙线。

但传声效果由强到弱是:

在棉线、尼龙绳都拉紧的情况下,尼龙绳听得最清楚,棉线次之,再就是木尺,最后铝箔。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如右图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

14.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5. 

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

装满物质、用手紧紧捂住罐壁、罐内壁贴软物、固定物质在罐内壁、罐子悬挂在真空当中、放入水中摇晃、物质外面包上厚纸。

16.噪音对人的伤害:

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人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2.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3. 

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都加快了。

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心脏一秒钟跳动一次,那么,心脏实际上0.2秒钟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是休息的。

7.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呼吸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9.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0.血液循环器官包括:

心脏、血管。

11.口腔是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食道是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分解、搅拌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大肠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

12.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齿有咬碎食物的作用;

舌头有搅拌的作用;

唾液有湿润食物的作用。

1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

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

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

臼齿有磨碎食物作用。

14.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作用。

人体部分器官的联系图:

(课本P79)

15.曲肘、伸肘时:

肌肉、骨骼和关节共同参与:

曲肘时, 

伸肘时,

肱二头肌收缩 

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 

实验一:

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材料:

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实验过程:

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

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

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

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实验现象:

加入一定数量后,食盐不再溶解。

实验结论:

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实验二:

实验问题:

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

我的猜测:

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一样。

相同的条件(或不变的条件):

食盐颗粒大小、相同速度搅拌或都不搅拌

不相同的条件(或改变的条件):

水的温度

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同样颗粒大小的食盐。

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同样颗粒大小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都不搅拌。

实验现象:

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

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

实验三:

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

我的问题

尺子音高变化与什么有关

我的猜想

尺子伸出得越长,音高越低。

控制变量

改变的条件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不变的条件

拨动尺子时用力的大小

实验记录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看到的

我听到的

振动的快慢

音高

8

12

较快

较高

16

较慢

较低

20

实验结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高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音高越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