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60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docx

语文寒假作业二三讲评

语文假期作业

(二)

一、

4.D(A.语序不当,将“积极变迁”与“直面变迁”对调;B.成份残缺,在“利用”后加“的问题”;C.“目的不是……而是为了……”成份累赘,删去“为了”。

引申:

友情提示:

作业的第五页。

病句的16种易错形式。

下面都是重复多余:

目的为了。

围绕为。

原因是为了。

凯旋归来。

过分的溢美之词。

暗暗窃喜。

不乏有。

并非是。

无非是。

誉为是。

在心里真是由衷。

各自分道扬镳。

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一场不幸的厄运。

亲眼目睹。

不必要的浪费。

前来莅临指导。

过于溺爱。

免费赠送。

公开宣称。

诉诸于武力。

极其罕见。

涉及到。

来自于。

报刊杂志。

百姓生灵涂炭。

众多莘莘学子。

白白虚度。

过分苛求。

一致公认。

大约十岁左右。

至少100人以上。

令人堪忧。

我的愚见。

5.C(A.“歧途”后的逗号改句号;B.最后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逗号;D.括号应放在“三通”后面。

引申:

点号(①句号。

  ②问号?

  ③感叹号!

  ④逗号,  ⑤顿号、  ⑥分号;  ⑦冒号:

标号①引号  ②括号  ③破折号  ④省略号  ⑤书名号

它们的使用很有规律。

牢牢记住规律,做标点题易如反掌。

如,见到“还是”,选择问,问号一定在后面。

见到,“”句号、问号、叹号在里在外?

很简单。

只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前后都是一个人的话,中间用逗号,句号在里面。

其余的都在外。

二、

6.B7.D8.A9.C

10.A(登:

五谷成熟)五谷丰登

11.D(②体现孙莘老悠闲自在,忙里偷闲。

⑥是指“君子”的行为,排除有②⑥的选项)注意,选项①是对的。

12.C(第三段,批判孙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达作者要“知命”的观点)

引申: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说人五十的时候就了解了生命、人生和世界的意义,看透了尘世,所以可以做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凡事顺其自然。

对于知天命,应怎样看?

第三段分三层。

第一层到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

第二层到此之谓知命。

第三层到最后。

本段是主旨所在。

采用驳论法。

议论文经常采用。

先提出或(有人)的观点:

孙梓老不懂知天命的道理,用深檐大屋保存,糊涂啊。

苏轼反驳这种观点,认为真正的知命,应该是必尽人事。

翻译:

我认为知命的人,一定要尽人事,这以后理应没有遗憾。

事物之有成形也必定有毁坏,就像人有出生必有死亡,国家有兴盛一定会有灭亡一样。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君子保养身体,大凡可以长生缓死的东西没有不用的,那治理国家,大凡可以保存国家挽救灭亡的措施没有不使用的,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才罢了。

这才叫作懂得事物生灭都是由天命决定的道理。

我很赞成。

同学们努力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无憾了。

也就是所说的知天命,尽人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

13.①有余粮的富裕人家,都争相拿出粮食帮助官府赈灾,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定语后置。

②一切事物都要归于消亡,而依靠形体坚固的物体,更不能够长久。

③这个亭子是否该建造,不值得争辩,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能不辨析的。

14.

题目解释:

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炼字题步骤(参见28页):

字义;句意描绘;妙处,情感。

如果有手法(主要是修辞),必答。

如果没看出手法,体会不出妙处,可考虑双关。

绕船月明江水寒。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2分);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2分)。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1分)

对于三四句,有两种理解。

一种认为是劝告子女在爱情上要慎重。

我取另一种。

启示人们,不要学桃李,在春风里追逐嬉闹,那只是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那是炫耀浅薄。

而要学海棠,甘于清静,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

五、散文涉及了庄子的三个典故:

庄周梦蝶、逍遥游、曳尾涂中。

注意:

断章取义。

天才就是九十九份汗水加一份灵感。

1、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

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本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本文中,作者简单化。

赋予敢于舍弃,超脱世俗,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自由的含义。

2、大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导读:

本来是说大鹏志向高远、力量无比,但同样需要风的借助,它并不逍遥、自由。

同样简单化,认为大鹏是冲天而起,不畏权势,追求生命尊严的象征。

3、曳尾涂中

庄子在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臣前去请他做官,说:

“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麻烦您啊!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说: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时已经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臣说:

“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

“请回吧!

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导读:

视功名利禄富贵如粪土,追求精神的自由、个性的独立。

15.

(1)“庄子的翅膀”在文中指不慕名利、清心寡欲、崇尚自由的思想以及不屈服于权势、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

(2分)

(2)作者以此为题,一方面是对庄子人格及其思想的赞美与歌颂,(1分)另一方面也借此表达了作者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对理想人生状态和自由精神的强烈渴望。

(1分)

16.第一段细致而真切地描写了自己步入中年时陷入生活“沼泽’’的沉重感和恐惧感,能激起读者共鸣,突出下文“庄子的翅膀”于现代人生活的重大意义;(2分)与超脱的庄子“轻盈”的生活构成对比,为写“庄子的翅膀”(庄子的精神)作铺垫。

(2分)

注意答案的完整。

内容、好处。

17.

(1)指庄子有一双大鹏的翅膀,能够力拔山兮气盖世,扶摇直上九万里。

肯定庄子面对政治与生活的困境,不屈服于权势、充满自信、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和行为。

(2分)

(2)指庄子像一只蝴蝶,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

肯定庄子超凡脱俗、懂得舍弃而获得精神自由的行为和思想。

(2分)

18.(要点)

(1)它是作者的愤激之词(反语),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不能超脱世俗欲望的愧疚与无奈,表达了对庄子思想的崇敬,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强烈渴望。

(4分)

(2)面对生活带来的“沉重”,我们应该正视,还应该理智地应对,我们既应扎根于现实,又应始终葆有庄子那种旷达轻盈的思想,应努力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摆脱现实带来的“沉重”之感,笑对生活。

(或:

我们应该学习庄子,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精神的自由,对名利可以追求,但不要为其所累。

(2分)

六、

19.

(1)将“拜访”改为“看望”;

(2)将“日理万机”改为“杂事很多”;(3)将“光临”改为“前往”(4)将“下榻”改为“住”。

(5)“亲自”应删去。

(以上五处答对四处即可得满分)

中国男篮下榻天海宾馆。

下榻,主要用在重要人物身上。

或自己也可。

20.①阅兵将展示56个方(梯)队②阅兵将展示的52型装备均属国产③受阅部队均来自英雄部队和英模集体④受阅部队的主体是“80后”、“90后”

21.题目分析:

分别是朝代、人物、人物精神品质概括和人物的主要事迹;最后以反问形式点出该人物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示例:

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幽、感天动地的《离骚》?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像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

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语文假期作业

(二)参考答案

一、

1.C(A.单枪匹马pí→pǐ;B.角色jiǎo→jué;D.解甲归田xiè→jiě)

2.D(A.谈笑风声→谈笑风生;B.精典→经典;C.人才倍出→人才辈出)

3.C(A.“表露”:

显示。

B.“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C.“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此处使用不当。

D.“不齿”,是不愿提到,表示鄙视。

4.D(A.语序不当,将“积极变迁”与“直面变迁”对调;B.成份残缺,缺宾语,在“利用”后加“的问题”;C.“目的不是……而是为了……”成份累赘,删去“为了”。

5.C(A.“歧途”后的逗号改句号;B.最后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逗号;D.括号应放在“三通”后面。

二、

6.B(B.说法与第5段中“只不过网络游戏或者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形式的一种虚拟而已,本质上没有不同”的说法相悖。

7.D(D项答非所问,它不是对网络游戏产业“本质属性是文化”的理解,而是因为网络游戏产业“本质属性是文化”,所以我们应该采取D项所述的措施。

8.A(虚拟世界是与现实世界并非绝对对立;虚拟世界在网络产生以前就有,文艺作品都是虚拟的。

9.C(还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三、

10.A(登:

五谷成熟)

11.D(②体现孙莘老悠闲自在,忙里偷闲。

⑥是指“君子”的行为,排除有②⑥的选项)

12.C(第三段,批判孙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达作者要“知命”的观点)

四、

13.①有余粮的富裕人家,都争相拿出粮食帮助官府赈灾,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②一切事物都要归于消亡,而依靠形体坚固的物体,更不能够长久。

③这个亭子是否该建造,不值得争辩,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能不辨析的。

14.

(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2分);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2分)。

(2)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1分)启示人们,不要学桃李,在春风里追逐嬉闹,那只是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那是炫耀浅薄。

而要学海棠,甘于清静,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

五、

15.

(1)“庄子的翅膀”在文中指不慕名利、清心寡欲、崇尚自由的思想以及不屈服于权势、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

(2分)

(2)作者以此为题,一方面是对庄子人格及其思想的赞美与歌颂,(1分)另一方面也借此表达了作者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对理想人生状态和自由精神的强烈渴望。

(1分)

16.第一段细致而真切地描写了自己步入中年时陷入生活“沼泽’’的沉重感和恐惧感,能激起读者共鸣,突出下文“庄子的翅膀”于现代人生活的重大意义;(2分)与超脱的庄子“轻盈”的生活构成对比,为写“庄子的翅膀”(庄子的精神)作铺垫。

(2分)

17.

(1)指庄子有一双大鹏的翅膀,能够力拔山兮气盖世,扶摇直上九万里。

肯定庄子面对政治与生活的困境,不屈服于权势、充满自信、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和行为。

(2分)

(2)指庄子像一只蝴蝶,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

肯定庄子超凡脱俗、懂得舍弃而获得精神自由的行为和思想。

(2分)

18.(要点)

(1)它是作者的愤激之词,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不能超脱世俗欲望的愧疚与无奈,表达了对庄子思想的崇敬,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强烈渴望。

(4分)

(2)面对生活带来的“沉重”,我们应该正视,还应该理智地应对,我们既应扎根于现实,又应始终葆有庄子那种旷达轻盈的思想,应努力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摆脱现实带来的“沉重”之感,笑对生活。

(或:

我们应该学习庄子,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精神的自由,对名利既要追求,又不要为其所累。

言之成理即可。

)(2分)

六、

19.

(1)将“拜访”改为“看望”;

(2)将“日理万机”改为“杂事很多”;(3)将“光临”改为“前往”(4)将“下榻”改为“住”。

(5)“亲自”应删去。

(以上五处答对四处即可得满分)

20.①阅兵将展示56个方(梯)队②阅兵将展示的52型装备均属国产③受阅部队均来自英雄部队和英模集体④受阅部队的主体是“80后”、“90后”

21.题目分析:

首句是一个紧缩复句,以下分别是朝代、人物、人物精神品质概括和人物的主要事迹;最后以反问形式点出该人物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主要是让考生仿其结构,但不要求字数相等,大体相同则矣,并做到句子前后连贯。

示例:

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仍心系楚国,不是写下了忧幽、感天动地的《离骚》?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像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

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茅屋瓦舍,历十载批阅之苦,不是写下了气势恢弘、柔情万种的《红楼梦》?

[文言文参考译文]

宋神宗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从广德调任吴兴太守。

第二年二月,在住宅的北边,逍遥堂的东面建造了一座墨妙亭,搜集从汉代以来吴兴境内的古文和前代遗存的碑刻来充实墨妙亭。

从东晋以来,吴兴就是好地方,被称为山水清美幽远。

当地老百姓满足于鱼稻蒲莲的收入,欲求少,相处和睦。

不是有特别的事情,很少有宾客到那里去。

所以大凡吴兴的太守,大抵把啸歌吟诗、投壶饮酒之事作为消遣。

自从孙莘老到任后,那年吴兴恰逢遭遇水灾,土质好的田地都歉收,湖州的人缺粮非常严重,准备相随离开那里。

孙莘老开仓放粮赈灾,亲自抚恤慰劳前来的百姓.非常真诚。

有余粮的富裕人家,都争相拿出粮食帮助官府赈灾,救活的人不计其数。

这个时候,朝廷正改革立法,使者频繁往来,以为孙莘老会日夜处理文书,前往约期聚会,不能够再像以前那样举止从容自得其乐。

可是孙莘老更加喜欢与宾客聚会,吟诗饮酒作乐,又在空闲时间,搜集遗散的文章,得到前人数百篇文章,编辑成《吴兴新集》,又把那些遗留在荒山野草中字迹尚存的残破碑刻,汇集到墨妙亭中。

这一年的十二月,我因事到湖州,遍览后顿生叹息,孙莘老求我为墨妙亭写一篇记述的文章。

有人对我说,一切事物都要归于消亡,而依靠形体坚固的物体,更不能够长久,即使是坚固的金石,不久就会变坏。

至于功业、名声和文章,它们流传到后世,才可以略为长久一些,现在竟然把功业、名声和文章托于金石,是久存的东西反而求助于速坏的东西。

这已经是前人的糊涂,可是孙莘老又用高大的屋子来保存它们,推测他的心意,那恐怕是不懂得事物生灭都是由天命决定的道理。

我认为知命的人,一定要尽人事,这以后理应没有遗憾。

事物之有成形也必定有毁坏,就像人有出生必有死亡,国家有兴盛一定会有灭亡一样。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君子保养身体,大凡可以长生缓死的东西没有不用的,那治理国家,大凡可以保存国家挽救灭亡的措施没有不使用的,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才罢了。

这才叫作懂得事物生灭都是由天命决定的道理。

这个亭子是否该建造,不值得争辩,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能不辨析的。

所以详细记述了要知命的观点,并把名物列在左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