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瑾)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63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江红》(秋瑾)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满江红》(秋瑾)教案.doc

《满江红》(秋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

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

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不因人热”,因:

依靠。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

比喻为人孤僻高傲。

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

“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

鸿曰:

‘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

’灭灶更燃火。

”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

惟其如此。

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④“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

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

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用下列句式说话:

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

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喜悦激动:

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苦闷忧愁:

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5、总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

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三、自学探究

四、展示点评

五、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中“娥眉”指什么?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