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586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doc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

《天时不如地利》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作者: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2.作品:

选自《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选自其中的课文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孔孟论学》(最后两则)。

二、课文分析

1.主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内容结构:

①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第2段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③第3段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④第4段进一步阐述“人和”,通过对比论证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中心论点”)。

3.写作特色:

①举例论证(如第2段)和对比论证(如第4段)。

②排比的修辞手法(第3、4段)。

三、习题

A套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选自,它与《论语》、《中庸》、《大学》并称为“”。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中“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第三段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方的失利可以推断:

攻城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凭借“人和”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在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其在治国中的意义。

【答案】

1.《孟子》;四书。

2.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限制百姓(定居而不迁走),不能靠险要的山河巩固国防,不能靠锐利坚固的兵器和盔甲在天下树立威信。

(关键词:

域、以、威、兵革;注意“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两句的翻译)

3.A(错在“三里”、“七里”都是形容防守地域之小)

B套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家经典著作(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运用例证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

B.第三段用排比句强调了“地利”,从而得出“地利不如人和”。

C.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进行了更深一层的论述。

D.第四段总结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

1.《孟子》;儒。

2.(但守城的士兵们)抛弃城池逃跑了,这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关键词:

委、之、是;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

3.D(中心论点应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套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有之称。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失道者寡助。

3.这篇文章运用了和的论证方法,阐述了的中心论点。

(3分)

【答案】

1.战国;亚圣。

2.没有施行仁政,无法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关键词:

者、寡)

3.例证;对比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考题链接

2011届一模卷A卷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选文出自《》,作者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下列对“得道者多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C.能懂得统治方法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

D.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答案】

1.《孟子》;儒家。

2.不能靠锐利坚固的兵器和盔甲在天下树立威信。

(关键词:

以、威、兵革;注意“兵革之利”的翻译)

3.D

2011届黄浦二模卷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学说的主要代表之一。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本文的论点是“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本文的论点是“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D.本文的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案】

1.儒家

2.缺少帮助达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

(关键词:

之、至、畔)

3.A

2011届虹口二模卷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作者是,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的“天时”“地利”“人和”指作战取胜所凭借的条件。

B.作者把“人和”确定为决定战争胜负诸多因素中关键所在。

C.作者分析作战时诸因素的关系,总结了巩固国家的诸多办法。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作者意在劝说国君施行仁政。

【答案】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

2.(但守城的士兵们)抛弃城池逃跑了,这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关键词:

委、之、是;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

3.C(错在没有总结巩固国家的诸多方法)

2012届一模卷D卷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上文选自《》。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对今天仍有着积极意义。

B.上文论证缜密,以层进式的思路结构,环环紧扣,步步深入。

C.上文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D.上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突出了论点,表现出浩瀚磅礴的气势。

【答案】

1.《孟子》

2.(但守城的士兵们)抛弃城池逃跑了,这说明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

(关键词:

委、之、是;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

3.C(错在没有引用论证,而是举例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