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590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Word文档格式.docx

1.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

3.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1.根据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的救助有:

(1)因为张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因为张某是癌症患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所以张某可以申请医疗救助;

(3)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所以张某一家还可以申请教育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针对李某的现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着重提供以下服务:

(1)为李某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做李某倾诉的对象,缓解其心理压力,并教授其相应的舒缓压力的方法,鼓励李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稳定。

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尽快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积极为她寻找就业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李某。

(3)李某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培训机会,在社区开发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洁、家政服务等。

帮助李某在社区实习,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还能增加李某的收入,并且有助于她跟邻居沟通。

(4)李某是“外来媳”,不会当地方言,造成她与别人交流、沟通不便。

所以,社会工作者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

扩大李某的社会交往范围,修复她的社会关系。

3.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的救助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

社区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平台,是困难群体主要生活和赖以生存的场所。

①社区应该组织社区群众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助,给予李某一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

②在社区内为李某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这样既能增加李某的经济收入,又能增加她跟社区邻里的交流机会,促进跟社区的互动融合。

(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①建立邻里支持的网络。

类似李某这样的“外来媳”,大多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

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施社会救助时,要积极地将她们组织起 

来,自助与互助相结合。

同时,可以使她们与其他邻里一对一的结对为互助小组,为她们修复社会关系,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②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

在社区层面,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是指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联系各个单位,注重发掘资源。

比如,为这些“外来媳” 

挖掘就业信息,号召单位对她们进行资金投入或物质支援等。

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李某她们的生活改善创造条件,并促使她们积极地与社区其 

他群众交流、沟通。

③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

社区层面的组织越来越多,有居民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等。

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组织资源,就能够为社区困难群体争取到更多的救助机会,也能大大增加李某她们的归属感。

案例二

蒙蒙是一位山村里的小男孩,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

去年,蒙蒙的母亲去世了,蒙蒙从此不愿意和周围的人说话,经常一个人待在角落里发呆。

面对家中年迈的 

爷爷奶奶、双腿残疾的爸爸,贫困的生活,蒙蒙觉得自己的求学之路非常渺茫。

一位从城里来支教的大学生注意到了蒙蒙,了解到他家境贫困,决定要帮助他。

经过 

这位大学生和孩子班主任的努力,蒙蒙引起了社会工作者的注意,他后来被接到了城里读书,他所在的学校还为他建立了一个公共账户,专门来帮助他。

此后,蒙蒙 

的脸上有了笑容,变得自信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公共账户内的钱除了为蒙蒙缴纳学费外,还包括他的生活开销及其山村里家人的生活费用。

1.请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分析上述案例中山村里的小男孩蒙蒙发生变化的原因。

2.上述案例反应了社会救助的哪些特点?

1.案例中,蒙蒙发生变化的原因如下: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9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成长和学习。

蒙蒙在支教大学生、原班主任、社会工作者和转学后的学校的共同帮助下,走出了困境,成长和学习的需求得到了保障和满足,这是蒙蒙后来变得开朗自信的根本原因。

2.上述案例反映出来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特点如下:

(1)工作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社会救助的工作对象范围广泛,有贫困无依的老人和儿童,有下岗职工和残疾人,有因为突发事件而陷入困境的家庭,还有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灾民等。

案例中的蒙蒙属于因家庭贫困而陷入困境的儿童。

(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是持续性的,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使他们脱离困境,同时要逐渐提升他 

们生活的能力以及战胜贫困的信心。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单纯行为。

案例中对蒙蒙的救助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社会救助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

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将蒙蒙接到城里上学,改变其生活环境而达到救助目标。

(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社会救助的体系比较复杂,相关的各类政策非常多。

在救助过程中,分析工作对象贫困的程度、致贫的原因、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都 

需要依据相应的政策。

如工作对象分别是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流浪儿童等,需要不同的救助政策解决问题。

案例中,蒙蒙的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社会工 

作者通过公共账户为蒙蒙家庭提供经济救助。

案例三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

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 

致夫妻俩当场身亡。

赵某的女儿赵慧萍才10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赵慧萍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 

面,天天一个人呆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

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

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1.赵慧萍是否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

其依据是什么?

2.“五保”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

1.赵慧萍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赵慧萍今年才10岁,她失去了父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有权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2.“五保”供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品和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处理的给予照料;

(5)办理丧葬事宜。

此外,《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九条还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五保户”的供养内容做出了特殊的规定: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要的费用”。

3.为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服务:

(1)对赵慧萍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悲伤情绪,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2)对赵慧萍进行个案辅导,帮助其树立自强的信念,努力接受父母已去世的现实,勇敢生活下去;

(3)为赵慧萍解决生活问题与学业问题,协助其申请“五保”供养,并为其办理相关事宜;

(4)为赵慧萍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号召赵慧萍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赵慧萍所在村庄的村委会及街坊邻里多关心赵慧萍,使赵慧萍感受到温暖;

(5)定期对赵慧萍进行随访,及时解决日后出现的各种困难,帮助其顺利成长。

案例四

赵丽丽,女,12岁,家住陕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家里特别穷。

赵丽丽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有一次被学校选拔出来参加省城的语文考试竞赛,由此而看到外面的 

世界比家乡那块穷地方精彩得多,便下决心要走出家乡。

但是,因为家庭贫困,赵丽丽刚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被迫退学了,走出家乡的梦想成了泡影。

退学一年后,赵 

丽丽忍受不了每天在家帮父母干活的无望生活,便做好了逃离家乡的准备。

一天,她趁家中没人,偷偷跑出来到处流浪,一路靠拣破烂、乞讨维持生活,直到她被西 

安市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发现后被送返家中,并接受当地儿童救助中心的帮助。

1.上述案例中,赵丽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有哪些?

2.如果你是赵丽丽家乡所在地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帮助赵丽丽?

1.上述案例中,赵丽丽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分别如下:

(1)赵丽丽面临的问题

①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贫穷落后;

②家庭经济贫困,教育观念落后,不支持孩子求学,导致赵丽丽小学没上完就被迫退学回家帮父母干活;

③赵丽丽曾目睹过外面世界的精彩,决心走出家乡,退学后梦想落空,产生逃离家乡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2)赵丽丽的需求

①生理性需求:

需要有满足身体发育所必须的食物和营养;

②社会性需求:

接受教育、发展知性、培养品德、完成社会化任务等需要。

2. 

如果我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会为赵丽丽提供以下服务:

(1)将赵丽丽送回家,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并帮助其家庭成员发掘资源,逐渐脱离贫困,为赵丽丽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联系慈善基金会或者教育协会等相关机构,为赵丽丽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她实现发展的需求;

(3)对赵丽丽进行思想、行为矫正,增强她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4)与赵丽丽的父母进行面谈,教导他们改变教育观念,支持女儿的学习。

案例六

小姚,今年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由于妈妈去世早,小姚一直跟爸爸相依为命。

但是,小姚的爸爸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

更不幸的是,最近,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被诊断出患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1.上述案例中,小姚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姚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1.上述案例中,小姚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

(1)家庭生活问题 

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查出得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而小姚的妈妈早已过世,小姚自己又在读书,爸爸治病期间没人照料。

(2)经济问题 

小姚的爸爸因为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

现在又患上重病需要治疗,经济非常困难。

(3)学业问题 

在爸爸住院治疗期间,小姚需要抽时间去照顾爸爸,其学业受到影响。

(4)心理问题 

与爸爸相依为命的小姚在得知爸爸得了胃癌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

2.针对小姚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个人服务 

对于小姚个人,辅导重点应是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学业辅导等。

①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货用。

在小姚的爸爸未检查出患胃癌之前,小姚一家的生活水平仅仅维持温饱。

现在,小姚的爸爸马上需要住院 

治疗,经济上更成问题,可能连小姚的学杂费用都支付不起。

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相关学杂费用或申请学校补助。

②对小姚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姚对生活的信心。

小姚年龄尚小,妈妈去世得早,现在又要面对爸爸患胃癌需要住院治疗的事情,其内心的压力非常大。

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姚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压力,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2)家庭服务 

对于小姚的家庭,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利用与其家庭相关的环境资源为之提供帮助。

①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姚一家进行救助。

小姚家庭的全部收入是爸爸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需求。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小姚一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②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姚家庭的支持。

小姚的爸爸住院治疗胃癌期间,需要高额的住院治疗费用,小姚一家无法承担。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姚家庭的经济援助。

③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照顾小姚的爸爸和小姚。

小姚正在读初二,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将要住院的爸爸。

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照顾小姚的爸爸和小姚。

案例七

某国家重点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专门组织购买了衣服和生活用品。

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收到资助物品后却并不使用,也不会把资助的衣服穿出去。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穿在身上就会被别的同学看出他们是贫困生,使别人对他们有其他的看法。

1.上述案例反映了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哪些问题?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为更好地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救助,设计一份工作方案。

【正确】

1.上述案例反应了贫困大学生的如下问题:

(1)经济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家境贫寒,学费是个沉重的负担,饮食缺营养,穿戴很寒酸。

(2)学校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

学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发放的衣物一般颜色单一、款式刻板,穿戴或使用它们时,能很容易被辨识出属于资助物品。

所以,学生领了衣物之后不乐意穿戴或使用,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衣物犹如贫困的标签,穿戴或使用它们有伤自尊。

2.开展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助的同时又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2)方案实施策略:

①变换资助物品 

学校在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要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比如把外穿的衣服更换为可以内穿的衣服,或者购买不同样式、不带标记的衣物等。

②为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鼓励贫困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正视困难,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

③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一些课题、方案、政策的制定 

协同有关部门增加一些课题、方案,专门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

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一方面能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技能和学识,增加他们的额外收入,另一方面能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

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去,政策才能更好地体现和满足他们的需要。

(3)方案执行,包括提供服务,整合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等。

(4)方案评估,包括贫困大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八

小楠,某沿海城市人,今年10岁,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但是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小楠父母的生命,小楠从此成了孤儿,只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奶 

奶每月领取一定的养老金,经济条件也不好,而且奶奶年纪已大,平时还要看病、吃药。

现在,小楠的生活、学习都成了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楠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楠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1.上述案例中,小楠面临的困境主要如下:

(1)生活问题 

小楠年龄尚小,因父母去世而跟奶奶一起生活。

但是,奶奶年纪已大,平时还要看病、吃药,自己尚需要人照料,更谈不上细心照顾小楠了。

因此,小楠的家庭教育、生活照料以及学业等方面的支持和教育都成了问题。

父母的去世使家庭的经济来源中断,小楠与奶奶两个人仅靠一点养老金生活,再加上奶奶的医疗费,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3)教育问题 

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小楠可能无法支付自己受教育的相关费用,能否继续学习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双亲的去世给小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奶奶又照顾不好小楠,小楠感受不到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心里很悲伤。

2.针对小楠目前的困境,社区工作者可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楠一家进行救助 

小楠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联系相关救助机构对小楠一家进行救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2)联系小楠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楠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费用 

小楠家困难的经济状况对他继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楠所在的学校,帮助小楠申请减免学杂费用。

(3)对小楠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小楠对生活的信心 

小楠因父母意外身亡,心灵受到重创,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心理疏导,帮助他宣泄感。

情。

同时,小楠的生活、教育、成长等诸多方面都失去了最主要的依靠,情绪低落,未来的生活困难重重,需要社会工作者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4)联系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楠家庭给予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其他机构团体,比如慈善基金会、相关民间组织等,争取帮助小楠一家获得经济援助和教育支持。

(5)联系志愿者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楠的奶奶进行照顾 

小楠的奶奶年事已高,且多病,需要人照顾。

而小楠才10岁,缺少照顾他人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受教育,无法照顾奶奶。

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志愿者或者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楠的奶奶进行照顾。

(6)为小楠和奶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联系小楠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小楠所在社区的居委会和街坊邻里,请他们多关心小楠,帮助小楠和奶奶,使小楠和奶奶感受到温暖。

案例九

黄先生,43岁,上海某小区的居民。

家中有五口人,父母年近80岁,妻子学历低,下岗在家,靠晚上在街上摆地摊来补贴家用,儿子正在读初中。

一家人居住在 

20多平方米的旧楼房里。

黄先生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

最近,黄先生和妻子都愁眉不展,因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一家五口人总不能一直住在这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因此他们非常烦恼。

1.黄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请根据目前黄先生一家的情况,拟订的服务方案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3.为黄先生一家设计一个改善其住房情况的工作方案。

1.黄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住房问题。

对于黄先生一家5口人来说,20多平方米的房子过于狭小,再加上儿子一天天长大,住房改善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问题。

(2)家庭经济问题。

黄先生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来维持,父母年老多病,儿子上学需要学费,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3)工作问题。

黄先生自己没有稳定的工作,其妻子学历低,下岗在家,靠晚上在街上摆地摊来补贴家用。

2.拟订的服务方案的目标:

根据黄先生目前的家庭条件,他没有能力购买一套住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申请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因此,本方案目标重点就是协助黄先生顺利地申请到廉租房。

除此之外,还需要为黄先生及其妻子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找到稳定合适的工作以解决经济问题。

3.为黄先生一家设计的改善其住房情况的工作方案如下:

(1)提供廉租房申请信息的咨询服务。

(2)协助黄先生评估自身状况足含满足廉租房申请条件(黄先生家庭条件满足廉租房条件,按照上海目前的标准,为人均居住面积在7平米以下,连续6个月享受低保)。

(3)由于廉租房的申请标准周期相对较长,在没有通过审批之前,调动社区资源,为其父母提供社区照顾(由社区专门机构进行照顾),这样既可以照顾老人,也可以暂时改善住房状况。

(4)对黄先生的家庭财产进行评估,协助黄先生选择适合其家庭的廉租房方式,例如实物配租或现金补贴。

(5)提供家庭辅导服务,处理好廉租房申请成功与否的情绪问题(由于申请人数较多,而廉租房数量有限,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并不一定能够一次性申请成功)。

案例十

据人民网报道,2008年1月10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两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导致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9省(区、市)遭受雪灾,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给灾区交通造成极大困难,部分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路线一度中断,部分地区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

据统计,此次雪灾已造成 

9省(区、市)2487.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紧急转移安置15.5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 

1036.6千公顷;

倒塌房屋2.2万间,损坏房屋8.5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1.1亿元。

民政部对此次雨雪天气过程高度重视,及时与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民政部门沟通,了解灾害发展,收集灾情信息;

针对湖北灾情,于1月21日16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黄冈灾区,查看灾情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情况,协助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问 

题】

1.解释社会救助主要的含义?

2.社会救助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3.分析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是在社会成员由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基本生活救助。

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