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65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政治学原理Word下载.docx

第一章绪论

一、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认为政治是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1、政治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其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4、政治活动是科学,又是艺术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概述儒、道,法家,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始于19世纪40年代,它对于人类政治生活本质的揭示以及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标志着人类政治学发展一个崭新时代。

一、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西方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2、第二个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政治

学从以国家制度为研究主题,转变为以“权力”为主要研究方向。

3、第三个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这个时期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从权力转向政策过程,特别是以计量方法和价值中立为根本特征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流行并逐渐占据优势,其间尽管也有一些政治哲学方面的力作不断问世,但西方政治学在总体上已经进入“政治科学”的时代。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包括: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具体到一般、理论联系实际、阶级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

此外,政治学研究还涉及其他一些具体方法:

如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等。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

一、两种生产决定社会制度

“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氏族就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二、氏族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2、特征:

(1)内部禁止通婚

(2)氏族以议事会作为自己的管理机构,它是氏族内部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3)成员之间负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三、原始民主制特征

1、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2、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

3、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而不是像国家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体。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一、国家的定义(列宁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2、国家是阶级统治3、国家是个机器

国家在本质上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强制力的垄断性;

2、普遍的约束力;

3、主权性

三、国家的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外部职能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国家的内部职能可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2社会职能即统治阶层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第三节国家的消亡

二、国家消亡的条件与途径

1条件:

阶级的消灭2、途径:

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一人掌权)、贵族国(少数人掌权)、民主国(多数人掌权);

以上三种国家如果以谋求私利为目的,则会蜕变为相应的变态国家—-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

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

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四.具体的国家历史类型

1.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工人阶级和广

大劳动人民镇压少数剥削者的反抗的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工具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发展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方式

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概况

1、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者——奴隶本身

2、内部职能,是用暴力统治和宗教麻痹的方式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

3、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

二、封建制国家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形式

1经济基础:

封建制经济2、生产关系的核心:

土地所有制

3、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领主占有制、地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

4、封建社会中真正占支配地位、并且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西方是领主占有制,在中国是地主占有制。

三、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特征及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关系

1、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

2、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

3、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

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的西欧社会,到11世纪,生产力有了很大进步,农业得到迅猛发展

2、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欧洲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雇佣劳动关系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求资本的集聚和具有自由身份、能够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的出现

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基本途径

1、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政治革命是其产生的基本途径2、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不同的政治革命和斗争方式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1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构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方针,也是围绕着资产阶级利益这一中轴制定和实施的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

(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占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占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是按照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方针,也是围绕着资产阶级利益这一中轴制定和实施的本质特点和整体利益要求构建和运行的

3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无论是政治职能还是社会职能,无论是对内职能还是对外职能,都是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来规定和执行的

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方针,也是围绕着资产阶级利益这一中轴制定和实施的

5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不论哪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特征、阶级特征和政治特征

1、经济特征:

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空间较大,商品生产较为分散,单个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运动的基本单位。

因此,资本的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是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的基本方式。

2、阶级特征:

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由资产阶级,他掌握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资料,主导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主要方面

3、政治特征:

(1)与资本自由竞争的经济特征相适应,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

在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上,资本主义国家以所谓的政治自由和权利平等作为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政治制度方面,资产阶级国家以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保障;

在政府职能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体现为“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

在政府政策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鼓励和维护个人在市场上的自由活动

(2)作为自由主义统治方式后盾和补充的暴力方式在这一时期也是同样存在的

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矛盾和政治特征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矛盾

(1)经济上,垄断资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体,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特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2)垄断资本在经济上的统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2政治特征:

(1)以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主要出发点转向以保护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财团的利益为根本原则

(2)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趋向于集中,议会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和削弱,而行政权力和军事官僚机构的力量则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3)垄断资产阶级日益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结合

(4)政府从“最低限度政府”转变为对于经济、社会、文化进行干预的政府;

从“消极政府”转变为积极和强有力地控制和调节社会内外矛盾的政府;

从“守夜人”转变为“社会的领航者和掌舵者”。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生产产品的社会化)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后果

3、资本进入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矛盾

(1)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垄断资产阶级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

(3)各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获得成功。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位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3、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4、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

5、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的秩序和稳定

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

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6、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六章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一、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2、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3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也称政治体制,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细节方面。

二、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一、政体的划分标准

不同阶级和时代的思想家划分政体的标准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三个标准:

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

第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

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二、君主制政体

君主制国家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上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君主一般是世袭的,实行终身制

1、贵族君主制2、等级代表君主制3、专制君主制,又称“绝对君主制。

4、立宪君主制,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形式。

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的概念:

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二、现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单一制和复合制

区分国家结构的形式主要依据:

国家主权的归属,是属于全国政府还是属于地区政府;

二是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的权力来源,是前者授权后者,还是后者授权前者;

三是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权力如何划分;

四是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是以一个事先制定的规则(盟约、宪法)为依据,还是以一方的意志为依据。

第七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一般问题

一、国家机构的特点

1阶级性;

2全社会性;

3整体性和系统性4强制性

二、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国家机构是由各种国家机关组成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共同构成了国家机构的要素。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一、分权制衡──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资产阶级国家把“分权制衡”作为组织和设计国家机构的基本原则。

分权制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中,通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

⑴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⑵每一个机关在行使其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

⑶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二、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主要有以下权力:

1立法权;

2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

3监督权

第十章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

西方学者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

国家机构是由各种国家机关组成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1、政党是为选举(竞选)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2、政党是为了谋求官职,或是为取得权力和控制政府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3、政党是这样一种组织,它通常是通过它所提出的候选人担当公职,以达到控制政府机构之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定义

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三、政党的特征(政党的基本特点)

1、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2、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

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3、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4、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5、与政权密不可分。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1标榜超阶级性2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3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4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5奉行公平竞争原则

二、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

2、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1、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

3、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

4、是其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5、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二、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2、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3、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特点: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2,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3,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第十一章政治团体

一、政治团体的定义

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

参与和影响

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

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二:

政治团体的特征

1,共同的利益要求是政治团体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政治团体以实现团体利益和要求作为其政治行动的目标

2,建立目的,是影响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而非夺取或掌握政权。

3,政治团体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三、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1、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

2、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媒介。

3、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

一、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1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重要社会背景。

2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特定的角度

3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

二、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

1、直接院外活动。

是指利益集团或其代表——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独立机构等)和个人(包括这些机关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

(1)社交性接触和游说。

(2)提供信息和情报(3)出席听证会(4)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顾问委员会和相关的协商组织(5)通过司法诉讼寻求利益的满足

2、间接院外活动。

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

(1)参与选举活动。

(2)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

(3)基层动员(4)抗议示威活动。

三、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集团政治的出现,对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制。

2、集团政治表现为一种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展与深化。

3、集团政治客观上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

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

1、性质: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团体不是完全独立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外的利益群体,从法律形式上说,它们是群众团体,从其地位、作用看,它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质。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基本特征:

(1)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2)具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

(3)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其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作用

1意见表达功能2组织功能3参政功能4、民主监督功能5教育功能

第十二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文化概念的理解

这个定义包含了如下几层含义:

(概念见名词解释)

1、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同政治活动的主体相一致的,既有团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既指普通公民,也指政治团体和其他的社会团体

2、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倾向,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的产物。

3、政治文化所要揭示的是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人与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关系;

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

4政治文化内容包括:

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