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96708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集中体现,学习国学,是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有些知识点需要适当解读,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打印出来阅读更加方便。

绝大多数的补充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所注释内容难免有错,愿与方家交流。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

B、姻缘

【解析】本诗句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解析】在古代,把生了男孩子称作“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子称作“弄瓦之喜”。

“弄璋”、“弄瓦”典出自《诗经·小雅·斯干》: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乃玉器,而且是上好的玉器,瓦是陶器,指纺车上的零件。

“寝床弄璋”、“寝地弄瓦”,有人认为是祝福男贵女贤,生男给他玩一块好玉,以示将来作君子;生女给她玩纺线用的陶锤,以示将来温顺无邪,善于料理内务。

也有人认为古人透露出了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生男放在床上弄璋,而生女则放在地上弄瓦。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解析】屠苏,是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为王安石初次拜相、始行新政时所作,是一首“主旋律”作品。

作者通过描写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抒发了变法革新的豪情,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全诗四句,写到三种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自然流畅,无堆砌之病。

第一句写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

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最早是用火烧竹,竹子炸裂发出巨声,用来驱除山鬼和瘟神,故称“爆竹”。

火药发明后,出现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制成的“爆仗”,后来又改为用纸包裹火药。

到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鞭炮)。

节庆日燃放鞭炮爆竹的习俗,历千百年,至今未断。

一岁除,指旧的一年过去了。

除,逝去。

起句斩截明快,气势不凡,成为描写春节的名句。

第二句写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

屠苏酒,相传为汉末名医华佗首创的药酒,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浸泡,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的功效。

正月初一饮用屠苏酒,也是古老的习俗。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春风送暖之际,饮用益气温阳的屠苏酒,预示阳气回复,万象更新。

第三、四两句,写春节更换桃符的习俗。

桃木又称“鬼怖木”,被认为有镇鬼辟邪之功效。

古人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于门首。

到五代时期,出现除夕在桃符上题写对仗句子的做法,这就是春联的起源。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解析】左手,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

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

拱手礼亦称抱拳礼。

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解析】京剧脸谱最基本的色彩中:

红色脸谱代表忠勇;紫色脸谱象征智勇;蓝色脸谱勇猛;黑色脸谱人物耿直;绿色脸谱侠骨义胆;老红色脸谱多是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瓦灰色脸谱则是老年枭雄;白色脸谱人物奸诈、狠毒或是跋扈;黄色脸谱人物残暴;金、银二色脸谱,多见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解析】三十六计

01瞒天过海02围魏救赵03借刀杀人04以逸待劳

05趁火打劫06声东击西07无中生有08暗渡陈仓

09隔岸观火10笑里藏刀11李代桃僵12顺手牵羊

13打草惊蛇14借尸还魂15调虎离山16欲擒姑纵

17抛砖引玉18擒贼擒王19釜底抽薪20混水摸鱼

21金蝉脱壳22关门捉贼23远交近攻24假道伐虢

25偷梁换柱26指桑骂槐27假痴不癫28上屋抽梯

29树上开花30反客为主31美人计32空城计

33反间计34苦肉计35连环计36走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解析】这个没有准确的说法,诗中的“床”到底指什么,有五种说法:

1.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意图》。

2.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3.即“窗”的通假字。

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

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4.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5.为胡床。

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解析】猢狲,"孙"对"胡";适在古文中是"到,行"的意思,所以所以"行'对"适";"之"和"者"是文言文里的常用虚词(之乎者也),所以之对者。

而且胡适,字适之,孙行者和胡适之都是名字,所以"孙行者"对"胡适之"是绝对。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解析】这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诗,这讲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

原文是这样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文比较浅显,大家多读几遍意思即可明白。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解析】仞读作rèn,本意是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

以周秦汉的度量衡来论,一尺等于今日23.1公分,所以周秦汉三代的一仞也就是八尺,8x23.1=184.8cm,一仞等于184.8公分,也就是1.848米。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水墨画是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故黑白对比强烈的场景最适合。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暗渡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解析】背水一战多指韩信,暗渡陈仓指刘邦。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

B、巫

C、肖

D、萧

【解析】只能翻开百家姓去找答案,没有什么好办法。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A、男角

B、女角

【解析】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

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

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解析】十八般武艺,指能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水浒传》写到的十八般武器是:

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解析】五绝,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5字/句×4句×5元/字=100元。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

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

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的范畴,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A、戊

B、戍 

C、戌

【解析】戊wù戍shù戌xū。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C、项庄舞剑

D、庄子梦蝶

【解析】白马非马的逻辑是:

马,表示的是形状,黄马、黑马都是马;白,表示的是颜色,所以黄马、黑马就都不对。

如果你说要白马,那么我给你牵来黄马、黑马行吗?

它们都是马啊,显然不行。

既然你要白马,我给你牵来马是不对的,那么显然白马就不是马。

飞矢不动

箭要射向靶子,首先要飞到人和靶子之间的一半距离,而要飞到一半距离,又要先飞到一半的一半,以此类推,箭要穿越无数个一半,这无数个一半是永远分不完的,所以箭是不动的。

我也看不太懂。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解析】据史料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

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

“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解析】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B)

A、欧阳修

B、欧阳洵

【解析】书法字体,传统讲共分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大类。

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分魏碑唐楷之分,又有二王体、瘦金体之说。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

以楷书和行书著称。

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fǔ)体并驾齐驱。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B)

A、李贺

B、李商隐

【解析】大李杜为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为李商隐和杜牧。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解析】大禹治理的是黄河流域的洪水。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yáo命鲧gǔn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

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

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解析】答案是左雄右雌(石狮子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

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也有雕成张着嘴的);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也有雕成闭着嘴的)。

所以大家也可以从狮子爪下的东西来辨别:

如果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

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是雌狮。

在问口摆石狮子的主要目的是为表吉利和辟邪。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解析】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jī,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它有三种含义,第一指束发,古代人成年之后开始束发,因而结发指示成年;第二是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第三是指妻子。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解析】鄂尔多斯是内蒙古一个城市的名字,“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经典蒙文典籍中常常译成“斡wò尔朵”;“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

传说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军西征时,路过水草肥美的一片高原,勒马沉思良久,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为自已死后选择墓地的这一段话。

成吉思汗死后,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就被安葬在这里。

从此,这片高原有了名字,叫“鄂尔多斯”。

因为成吉思汗的灵柩最初安放在8座白色的宫帐里。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鉴真

【解析】唐僧的原型就是中国唐朝著名的和尚玄奘,可以参考初中历史书。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解析】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有“苦吟诗人”之称。

这首名为《题诗后》,就是写在这首诗后面的:

《送无可上人》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zhǔ尾同离寺,蛩qióng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

A、十个

B、十二个

【解析】见17题之解析。

1甲子就是10天干、12地支的最小公倍数60。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圆明园

【解析】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年),被誉为“万国之园”,后经几代皇帝精心营造,使它成为中国园林史上乃至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座丰碑。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

A、象形字

B、表意字

【解析】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许慎《说文解字∙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解析】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解析】《长生殿》是一部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爱情为核心的巨著。

全本共50出,一方面演绎了一段发生在皇宫内苑、帝王之家、帝妃之间的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则再现了“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的局面,寄托了兴亡之感。

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也是改编于《长生殿》。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解析】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汉朝的上层者信奉的是黄老学说(当然刘邦开国时靠的是法家),道家说无为,是说‘君无为,民有为’,是让上层不扰民.而无为思想也被汉文帝和汉景帝所接受,文景之治也就和道家的无为思想有重大的关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解析】A出自《荀子·哀公》,B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C出自《尚书》中的《五子之歌》。

D出自《孟子》,读音dúyuèlè,yǔrényuèlè,

shúlè?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C)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解析】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第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都城。

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上都原名开平,是成吉思汗即位的地方。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

B、蔡桓公

【解析】这个典故出自《扁鹊见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

A、杜甫

B、李白

【解析】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赠汪伦,所以“我”是指李白。

全诗如下: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

“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欣然至。

乃告云: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

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B)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解析】“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解析】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苏洵(父)、苏轼(长子)、苏辙(次子)。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解析】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

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