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675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9页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9页
亲,该文档总共1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选课 常见症状与疾病Word下载.docx

通过体表血管舒张,循环增速,皮肤蒸发增加的物理作用而散发热量。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定点变化则引起体温的变动,而产热和散热是影响体温变化的两个基本要素。

其中,甲状腺激素影响产热水平,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下的心脏、血管、汗腺,以及心功能和血容量等影响着散热水平。

如果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则体温相对恒定。

如果产热和散热功能失去平衡,产热占优势则体温升高,散热占优势则体温降低。

六、发热的概念及发热程度分类

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体温高于37.3℃或一日内体温变异超出1℃时,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有发热感,均可称之为发热。

临床上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

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

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七、发热的机理分类

根据发热是否受致热源的影响,发热的机理分为:

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

致热原是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受到某些刺激而被激活,生成和释放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能引起发热的物质。

刺激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的因素包括:

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白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坏死组织;

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炎性渗出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进入血液;

在某些病症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

1、致热原性发热

白细胞致热源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兴奋性,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

随着体温调定点上升,人体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不排汗或少排汗,使散热减少;

通过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

并因寒冷感觉,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并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

此时产热比散热明显地占优势,则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脑外伤、脑溢血、脑炎、中暑、安眠药中毒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

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皮肤瘢痕形成,致使皮肤散热功能减退;

大量失血、失水,心脏排血量减少,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水肿以及皮肤血管收缩等影响散热。

实际上一种疾病发热的机理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因素的综合。

例如脑炎患者,可由致热原与非致热原因素引起发热。

八、发热的病因分类

按发热的病因,发热分为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感染为临床上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一)感染性疾病

1.细菌性感染:

如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他各种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

伤寒、猩红热、百日咳、各种结核病、痈疖、脓肿、胆囊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蜂窝织炎、丹毒、布氏杆菌病、破伤风等。

2.病毒性感染:

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感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

3.螺旋体感染:

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4.原虫病:

如疟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黑热病等;

5.蠕虫病:

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蠕虫蚴移行症等。

6.立克次体病:

如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细胞的吸收

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

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

②缺血性损害:

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

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注射异性血清或蛋白制剂,以及输血、输液后的热原反应等。

3、产热、散热异常: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后所致的产热过多:

因慢性心力衰竭、重度脱水、大量出血、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疤痕、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或包盖过严(常见于小儿)所致的散热障碍等而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

4.中枢神经调节失常:

如:

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表现为低热,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①原发性低热:

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②感染后低热:

感染已愈而体温调节仍未恢复正常

③夏季低热:

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多见于幼儿,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④生理性低热:

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低热。

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现象,还有婴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

九、发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

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水平上移,体温逐渐上升。

分为骤升、缓升两种类型。

临床上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鸡皮疙瘩”及寒战,此期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可由几十分钟至几小时,甚至数天。

骤升型:

体温在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达39℃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

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缓升型:

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所致的发热。

2、高温持续期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使体温不再继续升高。

高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

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

一方面体内仍受致热物质的不断刺激,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另一方面散热过程开始增强,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皮肤潮红而灼热;

呼吸加快变深;

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3、体温下降期

致热原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而散热处于较高水平。

体温下降的方式有渐退和骤退二种类型。

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所以体温开始下降。

当产热和散热恢复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体温则恢复正常。

体温在几天之内逐渐恢复正常为渐退,如伤寒、风湿热等。

体温在数小时至十几个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甚至略低于正常为骤退。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及输液反应等。

此时由于大量出汗,丧失大量的体液,这对于年老体弱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容易发生虚脱(休克)现象,因此应加注意,并予及时处理。

实际上,以上各个不同的发热阶段中,由于产热和散热之间不断的调节和变化,体温可以有显著的波动,而不是单纯的划分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和转变速度,不仅取决于致病因素或致热原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体的反应性、免疫水平及药物的治疗,这些对体温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

十、发热过程有不同的热型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稽留热是指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达数天或数周。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型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高热期短于无热期。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周期热发热呈周期性出现,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规律性地交替出现。

可见于淋巴瘤、波状热等。

5、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则,持续时间也不等。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在疾病过程中,可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热型合并存在的。

如大叶性肺炎引起脓胸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变为弛张热。

热型还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

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药物的应用也可使热型发生改变。

如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十一、发热是一种抗病能力

在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

发热有利于人体抵抗感染:

发热使白细胞数量增加,促进抗体生成,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机能和肝脏的解毒作用;

有利于对病原体的消灭。

发热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发热时机体代谢增强,循环加速,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物质交换速度,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

在很多急性传染病中,一定限度的体温升高常常表示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而发热不显著,甚至体温不升的病例,其预后却大多不良。

所谓一定限度:

比常温高2.5℃左右,持续时间一天左右。

十二、过高或长期的发热不利健康

(1)机体消耗增加,营养不良、体力下降

使病人消瘦,维生素(特别是B族和C)的缺乏,劳动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2)消化吸收障碍、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

使消化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道运动缓慢,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

(3)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紊乱或衰竭

出现烦躁、抽搐,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

(4)心脏负担增加、发生心力衰竭可能

发热时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因而使心脏负担增加,要警惕发生心力衰竭的情况。

(5)对肝、肾、脑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发生肝、肾功能衰竭;

损害脑组织细胞

十三、发热的诊断

发热仅仅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是人体在某种病因的作用下,体温调节系统发生了异常变化,对发热的病人应从发热的病因、机理、过程表现、辅助检查等,根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一)询问病史

1、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籍贯、职业、精神状态、食欲、睡眠及大小便情况,体重变化,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传染病接触史等。

过去的健康情况,如传染病史,外伤、手术史,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等。

2、发热特点

起病的诱因、缓急、病程,发热的时间、程度、热型,有无畏寒、寒战、无汗、大汗或盗汗。

3、伴随症状

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脾肿大;

尿频、尿急、尿痛;

皮疹、出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

头痛、嗜睡、昏迷、惊厥;

肌肉关节痛等,以发现有无足以引起发热的因素。

(二)体格检查

对于发热的病例须作周密的体检,注意观察

皮肤及粘膜:

黄疸、皮疹、瘀点、皮下结节,

全身浅表淋巴结:

大小,数量,压痛,硬度,

五官等局部病灶:

齿槽脓肿、扁桃体炎、副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

心肺肝脾等内脏的的体征,如腹部有无压痛、肌卫、肿块或肿大:

如肝脓肿、膈下脓肿,肾盂肾炎、输卵管炎,前列腺炎等。

(三)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大便检查、脓液、胸水、腹水或脑脊髓液等各种穿刺液检查

(四)其他辅助检查

如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内窥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同位素检查、剖腹探查

十四、发热病人的处理原则

发热病人的处理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

对于发热病人首先应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使病情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过高或长期的发热不利健康,必要时还应考虑针对发热给予适当的退热降温措施,减轻发热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降温措施一般来说包括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类。

非过高热而一般情况尚可,或非过高热之儿童病例,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

因为过低温、过多出汗易诱发虚脱、休克,且降温后可掩盖疾病真象而产生“假安全感”

应该注意的是剧烈的降温亦可能引起严重循环障碍。

故在决定是否应用退热药或剧烈降温措施时,必须认真慎重。

应该正确地估计退热降温对机体的利弊影响,以帮助机体战胜疾病及早恢复健康。

十五.常用的物理降温法

1、首先降低室温:

尽量加强通风,使室温降至25~30℃。

2、冷湿敷(或置冰袋)于头部

适用一般高热病例。

3、酒精擦浴:

用35~50%酒精,擦至皮肤发红;

腋下及腹股沟、颈部宜重点洗擦:

可连续施行,直至体温明显下降。

如使用不当,在幼婴儿亦可引起严重情况,故亦应慎用。

4、温水擦浴:

用38℃温水间歇擦浴,因温水易耐受,而不致发抖,此法一般用于过高热、昏迷且循环尚佳者;

降温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包括体温、循环及呼吸情况);

对腋下、腹股沟及颈部大血管浅表部位应着重擦洗。

也可用38℃温水浸湿布敷裹,并频频调换之。

十六、其他护理措施

1、病人要减少衣被,室内空气须流通,但应避免正面吹风,以免受凉。

2、出汗多时,须为病人擦干汗液,必要时更换衣服,被单。

3、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宜,并让病人多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与促进毒素的排出。

4、注意口腔的清洁,减少臭味,预防威染。

5、高热病人可能有神志不清,须防止自床上跌落,注意病人的安全。

发热要点提示

体温的调节在产热和散热之间进行。

产热和散热是影响体温变化的两个基本要素。

由于人体深部的体温不易测试,故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口腔舌下、腋窝顶部和直肠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发热。

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热是一种抗病能力,在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

所谓一定限度:

发热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过高或长期的发热不利健康

发热病人的处理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

首先应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应考虑针对发热给予适当的退热降温措施,减轻发热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降温措施一般来说包括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类。

常用的物理降温法:

1、首先降低室温:

2、冷湿敷(或置冰袋)于头部

3、酒精擦浴:

用35~50%酒精,擦至皮肤发红;

腋下及腹股沟、颈部宜重点洗擦:

用38℃温水间歇擦浴,对腋下、腹股沟及颈部大血管浅表部位应着重擦洗。

第二讲高血压

一、关于血压的相关知识

1、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血压的大小涉及血液的流量和流速。

通常情况下未加说明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

一般以右上臂肘窝处肱动脉的血压作为代表。

正常血压对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是至关重要的。

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将损害内脏器官,影响生理机能,危及生命。

2、动脉血压是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输出量受心脏舒缩功能、心率、血容量和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

外周血管阻力主要决定于血管口径和血液粘度。

血管口径受神经、体液和血管本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增加心输出量和/或外周阻力,有加压作用

降低心输出量和/或外周阻力,有减压作用

正常情况下,加压和减压保持着动态平衡,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波动范围之内。

加压作用大于减压作用时,就会发生高血压。

3、人的血压不是恒定不变的

不同部位、时间、状态、环境所测量的血压数值有所不同,甚至不同姿势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两臂血压一般可相差5~10mmHg。

一天之早晨和夜间血压下降到低谷,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血压出现2个高峰。

情绪紧张和激动、剧烈运动和劳动、吸烟和饮咖啡之后以及屏住呼吸测血压,均可使血压升高。

寒冷环境导致肌肉收缩,可使血压偏高;

高热的环境可使血压偏低,

二、血压的测定和表示

测定血压要记录两个数据:

收缩压和舒张压

血压数值以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斯卡)为单位来表示。

换算关系为1kPa=7。

5mmHg。

收缩压表示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大值。

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推动动脉血流动的最低压力。

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动脉血管阻力的大小。

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压力差。

脉压是推动动脉血流动的实际压力。

测血压前,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

最好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

袖带大小至少应包裹80%上臂。

尽量采取同一姿势,便于前后对比。

取坐位,规定裸露右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手臂平放,手心向上,放松肌肉,不要紧握拳头。

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不能过高或过低。

过紧的衣袖影响测量结果。

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听诊器不可插入袖带内。

若只能测量左臂血压,必须特别标注。

三、正常血压与异常血压的范围

正常血压范围: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高值130-139或85-89

正常血压<

130和<

85

理想血压<

120和<

80

异常血压类型: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四、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按照标准,凡是15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不同一天测定3次血压均达到: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五、高血压的分级、分期

1、高血压分级可以了解血压升高的程度和今后内脏受损害的危险性,分为三级。

级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1级140-159或90-99

2级160~179或100~109

3级≥180或≥110注:

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按二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级。

2、高血压的分期是根据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程度,分为三期。

I期:

临床上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表现。

Ⅱ期:

出现下列一项者:

左心室肥厚或劳损;

视网膜动脉出现狭窄;

蛋白尿或血肌酐水平升高。

Ⅲ期:

左心衰竭;

肾功能衰竭;

脑血管意外;

视网膜出血、渗出,合并或不合并视乳头水肿。

六、高血压的分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多种因素参与形成的高血压,是目前为止发病原因和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高血压。

在高血压患者中占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也称症状性高血压。

是指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血压升高只是疾病的表现之一。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多见的一种。

七、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1.精神、神经因素

精神因素长期作用于大脑皮层,兴奋下丘脑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

①使小动脉收缩,增大外周阻力;

静脉收缩,增加回心血量;

②兴奋心脏β受体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加快;

增加心输出量。

③直接或间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而收缩血管增大外周阻力,促进醛固酮分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进而增加血容量和心输出量。

以上因素增大外周阻力,增加血容量、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均为加压因素,所以使血压升高。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

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小动脉持久收缩痉挛,导致肾脏缺血,使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过多肾素,肾素和a球蛋白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Ⅰ,经转化酶作用成为血管紧张素Ⅱ;

可使全身各部细小动脉痉挛,形成小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从而使血压持续升高。

同时,高血压时的血管对加压物质(包括血管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反应更加敏感,使血压升高更为持久。

3、食盐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高食盐引起高血压,关键在于肾脏的排钠是否正常。

如果肾脏排钠功能障碍,不能把过多的钠排出,即可导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加,从而可加大心输出量,而且血管壁的钠水潴留可使血管管腔狭窄,从而使外周阻力增大等等而出现高血压。

肾排钠功能障碍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4.遗传因素决定高血压病发生的易感性

环境因素往往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发挥致病作用,而遗传易感性是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得到表现。

具体说遗传基因使得某些人肾脏先天性的排钠缺陷,或者先天性的细胞膜功能异常,以及血管平滑肌对加压物质的敏感性高等,造成高血压病发生的易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