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9680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17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5页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5页
亲,该文档总共1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建设进度、预期效果及经费预算………………127

第五章保障措施…………………………………………134

安徽科技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办〔2014〕18号)精神,为进一步巩固我校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成果,加快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步伐,服务安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并经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建设方案。

第一章项目建设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我省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有关要求,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积极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着力加强专兼结合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示范效应好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二、总体目标

坚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方向,以“学生为本”,通过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全面转型,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到2018年,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立,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具体目标

1、夯实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思想基础。

通过开展理论研究、思想大讨论等活动,进一步明确“发展应用性教育,建设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走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道路,切实坚定对学校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办学定位的自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自信、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2、构建与地方行业产业高度适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着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施“81520”专业建设工程。

五年内应用型专业比例超过90%,重点建设8个国家级、15个省级、20个校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使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超过60%;

争取在10-15个专业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不低于85%,使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明显提高。

3、打造一支高水平“双能型”师资队伍。

加大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力度,五年内副高以上职称、硕博士以上学位比例提高20%;

企业高级工程师(农艺师)等兼职教师占校专任教师比例达30%以上,35岁以下专任教师赴企业岗位锻炼达到100%,教师队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显著提高,“双能型”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0%以上。

4、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平台。

重点打造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训实验平台,校企共建“嵌入式”实验室8-10个,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50个;

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校企联合等方式,重点建设具有同类高校一流水平的农科、工科、理科、文科等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

五年内建成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10-15个,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5-6个。

5、创新、深化、实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培养模式。

一是实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校企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改革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考核;

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5%以上;

推进校企分段培养、模块化教学、多证书制度。

二是创新校企深度合作育人路径,在凝练2-3个密切对接行业企业学科专业群的基础上,组建1-2个以企业“冠名”的二级学院,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总结“隆平班”、“奇瑞班”等冠名班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冠名班覆盖每个应用型专业。

三是深化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6、努力提升应用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培育一批重点学科,凝练4-5个优势学科,积极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千亿元硅产业工程”,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以上。

二是整合玉米、有机肥、硅材料等研究团队力量与资源,组建校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3-4个,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提升服务蚌埠、滁州及皖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改革,五年内校地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并取得一批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7、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招生培养机制改革。

探索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本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途径,在动物医学、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及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推进自主招生,打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提升通道;

适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改革,逐步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8、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努力上规模上水平。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机制以及国际资格证书认证制度,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五年内共立项获批8-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非法人),每个二级学院争取立项1个国际合作项目;

着力强化教师的国际视野,选派80名左右专业核心课程教师赴国(境)外学习培训。

9、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继续丰富创新创业模块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扩大现有大学生创业园规模,引进20-30个企业进驻创业园,建立3-4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鼓励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开辟和丰富第二、第三课堂;

每年立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200项。

五年内建立和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

四、建设思路

学校按照“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总体思路,坚持“项目驱动、改革示范、重点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对接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特色为重点,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双能型”师资队伍、实践实训基地等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应用性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提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把学校建成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五、建设内容

(一)实施专业建设工程,发挥重点专业龙头作用

把握“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坚持“强优、转旧、创新”的专业建设思路,实施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科学谋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全面提高,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和显著办学优势。

重点加强一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在校级重点专业中遴选出农学、动物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4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继续加大投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和引领其他专业全面发展,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组建特色二级学院,推进校企合作育人

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企业联合组建2个应用型特色二级学院(工程师学院、凯盛工程学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组织实践活动,积极促进企业参与、行业协调和政府支持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形成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格局。

(三)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培育和申报新的应用型专业

紧密对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生物技术、基因育种、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培育和申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应用型专业。

建立专业申报和建设的进入、发展和退出机制,使我校专业布局更趋合理,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

通过建立专业评价分类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专业评价和评估,实施不同专业的分类管理;

使学校应用型专业比例达到90%以上。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实施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环境工程)、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动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科技学院-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动物科学、农业资源环境和农学)建设为引领,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引进和建设一批MOOCs课程、推广应用一批翻转课堂教学、加大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和行业企业等共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在“应用型、地方性和高水平”上下功夫、在规范和创新上下功夫。

强化实践教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社会评价机制,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五)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加大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地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专业四年学程不断线,加大实践课比例,理工医农专业的实践课程学分达到35%以上、文法经管专业的实践课程学分达到30%以上。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引入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进企业、进社区。

结合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训与实习相结合、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覆盖学生学习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进一步拓展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汇聚各类优秀人才。

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实施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加大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高层次人才在编制使用、职务聘任、科研资助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学历、学缘和职称结构;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大企业高级工程师(农艺师)等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大力推进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申报与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七)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千亿元硅产业工程”,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行业支柱产业,校企共建3-4个支撑专业发展、科技攻关和服务地方的科技创新平台。

拓展产学研成果转化渠道,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八)拓展国际校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

面向美、德、韩、日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多渠道拓展国(境)外联合办学,学习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与15所左右国(境)外大学开展交流合作,以“2+2”双学位培养项目为主,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

鼓励和支持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加大国际引智工作力度,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引进境外优秀教材。

积极吸引国(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搭建教学科研合作平台。

第二章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特色二级学院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为进一步巩固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提高创新创新人才的教育质量,在校企合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学科竞赛、创新科研项目、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企业参与、行业协调和政府支持的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规范学生学科竞赛及其它创新活动,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基本目的,筹划建立统管大学生创新教育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的管理机构――工程师学院和校企深度合作冠名示范学院——凯盛工程学院。

二、建设思路

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建设,加强工程教育型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四个专业的建设,在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上充分发挥试点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内容

(一)工程师学院

工程师学院是学校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而筹划成立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示范区与先导区。

工程师学院的主要任务有:

1、学校各类特色冠名班、卓越计划班等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试点班学生的选拔、培养和日常教育与管理。

包括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隆平高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凯盛工程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等合办的特色冠名班和国家级、省级和学校三级卓越计划班及中外合作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2、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进和实施

工程师学院负责国家、省和学校三级卓越人才计划的推进与实施。

包括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依托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等5个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依托动物科学、园艺等6个专业的卓越农艺师计划,依托法律专业、管理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卓越法律人才管理人才计划等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

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6个校级卓越计划专业。

3、学校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有计划的使竞赛与培养有机结合、竞赛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

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比例;

加强校内外交流、研讨、表彰,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学校其他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组织实施 

学校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010版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取得4个及以上创新学分,才能毕业。

学院从课程建设、场地等条件配备、教师队伍选拔培养等多方入手,培养一批热爱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开设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和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的多种类型的课程,制订学生选课、考试、学分认定、学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5、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

负责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申报、建设与管理。

2012年7月,与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申报了省级机电技术教育专业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并获批立项建设;

2012年11月,与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蚌埠市和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了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科技学院-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申报和立项,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合作育人的教学体系,创建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强化工程实践教育在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

(二)冠名学院―凯盛工程学院。

企业对学院冠名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叠加与结合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品牌,而且能够促进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就业市场。

学校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对接活动。

目前已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政府、行业、部门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6项,与有关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34项,项目成果转化率已达30%以上,作物新品种转化率高达100%。

与3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开办了多个冠名班。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人力资源、实验实训条件、资金、人才培养、社会效益和学生就业等多方面共享与共赢,我校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中国凯盛工程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工程”)达成合作意向,拟建立冠名学院――凯盛工程学院。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是全国综合性甲级设计科研单位和国际化工程公司,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平台,拥有建筑材料(全行业)、轻纺(日用硅酸盐)、建筑机械工程、环境污染治理专项工程的设计和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甲级资质及对外经营权,设有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中国政府合建的中国玻璃发展中心等7个行业性机构,通过了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依托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建立凯盛工程学院,可以推动我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合作新途径。

根据我校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凯盛工程学院的专业可以逐步扩大到机械、电子、电信等多个专业。

冠名学院的成立将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树立良好典范,有力提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安徽科技学院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凯盛工程学院的建立就是要引入优秀的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促进社会和学校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学习,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创建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效运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凯盛工程学院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注重突出专业的工科性、应用性及特色性。

具体措施有:

1、成立组织机构和专业建设委员会

(1)成立凯盛工程学院的领导机构

学校制订相关政策,在省内外公开选拔凯盛学院院长(选拔办法另行制定),任课教师评聘优先选择有企业背景的高级工程人才。

同时,使该学院成为学校在招生改革、资金运行、教学改革、职称评审、激励措施等各方面综合改革的实验区。

(2)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升凯盛工程学院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必须有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蚌埠玻璃设计院及其它相关行业和企业人员参加。

主要负责学院专业设置和申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相关工作的协调等。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探讨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冠名班、特色班、卓越工程师班、中外合作班及其它形式的教学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丰富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涵;

制订、修订和完善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学校办学工作实际和服务地立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开展“凯盛玻璃材料班”、“德力工程班”、“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及中韩“国际合作班”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讨工作,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尽早谋划,尽快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先行先试,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高级应用人才,本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创造性地吸纳地方政府科技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地方玻璃产业的骨干企业高级工程师的建议,以强化基础理论、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突出专业特色为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构建“2平台+3模块”的课程体系(见表1)

表1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类型

学时

学分

占总学时(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680

44

29.0%

32.1%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

538

30.5

51.8%

49.6%

专业基础课程

342

19

专业核心课程

334

18.5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玻璃

198

11

8.4%

8.0%

水泥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

创新教育课程

72

4

3.1%

2.9%

创业教育课程

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

人文素质

108

6

4.6%

4.4%

专业拓展

总计

2344

137

100%

专业注重人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人才素质与能力构成(见表2)。

表2 本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分析表

综合素质

与能力

专项素质与能力

对应课程或实践

1.基本素质与能力

1.1政治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政策等

1.2人文科学素质

影视鉴赏、演讲与口才

1.3身心素质

军事训练、大学体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分析运算能力

高等数学、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等

1.5英语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

1.6计算机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化工制图

1.7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

专业前沿技术概述、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8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创新管理、创业实践、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影视鉴赏等

2.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2.1数理化及电子电工等基础知识及分析运算能力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2.2理化实验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

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3.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3.1无机材料与化工基础理论与分析能力

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制图、物理化学、晶体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

3.2无机材料与化工实验基本功和动手能力

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