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690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4.3.2分级18

4.3.3预处理。

18

4.3.4包装18

4.3.5检疫19

5示范推广19

5.1规模与布局19

5.2模式19

5.2.1龙头公司+中小企业+农户19

5.2.2公司+政府+农户19

5.3示范推广措施20

5.3.1种苗推广20

5.3.2技术推广20

6项目进度安排20

7投资估算21

7.1固定资产投资21

7.2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22

8财务分析与效益评价22

8.1基础数据22

8.1.1项目计算期22

8.1.2生产进度22

8.1.3销售收入22

8.1.4年成本估算23

8.1.5总成本估算23

8.2财务分析23

8.3经济效益评价23

8.3.1示范基地23

8.3.2示范效益24

8.4社会效益24

9结论24

1项目的优势

1.1自然条件优势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理位置为北纬03°

20′至20°

18′,东经107°

10′至119°

10′。

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其中海南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温度仍达16℃—21℃,年日照时数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毫米。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

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28.04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5.5万公顷,其中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

待开发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连片,宜于开垦和机耕。

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海口市位于北纬19°

32′-20°

05′,东经110°

10′-110°

41′,地处海南岛北部,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地势平缓,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

农业用地1756平方公里,主要土壤类型有玄武岩砖红壤、火山灰幼龄砖红壤、沙页岩砖红壤、带状潮沙泥、滨海沙土。

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

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

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

1.2种植基础优势

1.2.1海南花卉产业概况

2006年海南全省花卉产业面积5.63万亩,产值4.35亿多元,分别占热区的5.6%和5.1%。

海南花卉产业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海口和南部的三亚,其中海口市花卉种植面积约3.5万亩,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海口市的部分乡镇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花卉专业产区,如海口市美兰区是全省花卉产业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1.6万亩,1000亩以上的花卉种植基地有2个,200~1000亩的花卉种植基地有12个,大林兰花合作社等许多花卉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

在花卉产品种类方面,海南花卉产品主要有鲜切花切叶、园林绿化苗木和观叶植物等几大类。

其中,尤其以鲜切花切叶最能体现海南岛屿地方特色和交通运输优势。

目前我国花卉界有“云南的鲜切花,海南的鲜切叶”之说。

全国的鲜切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云南,其鲜切花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

而海南则因为光热条件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洁,土壤肥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其产品以质量好,规格整齐,上市量大而深受销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尤其在冬季,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因此,海南省的鲜切叶产业最近几年有较快的发展。

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1400亩剧增到了2006年的近10000亩,所生产的鲜切叶产品巴西铁、散尾葵、龟背竹、春羽、针葵、鱼尾葵等,占了全国鲜切叶市场的较大份额,其中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然而,如生产商多、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生产布局混乱,组织形式原始;

品种少,产品更新慢、科技含量低、设施及工艺流程落后,缺乏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尚未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

市场建设落后、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很多问题,仍然严重地影响着我省鲜切叶产业的发展,导致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前年春节期间,出现了上海、北京、沈阳、郑州等大城市花商抢购海南龟背竹的现象,仅三、四个月之内,我省生产的90余万支龟背竹全部脱销。

1.2.2海口鲜切叶发展概况

海口市是海南花卉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全省鲜切叶的主产区,其鲜切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花卉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占全省鲜切叶种植面积约达90%,达到8000多亩。

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春羽、富贵竹、朱蕉、鱼尾葵等。

在鲜切叶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了一些优势发展区域,如美兰区鲜切叶种植面积达到了3200多亩,琼山区4000多亩,龙华和秀英区约1000亩。

鲜切叶已经成为了部分乡镇的特色产业。

1.2.3项目单位种植基础优势

海南省林业总公司自成立伊始,就致力于探索兰花和散尾葵等热带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公司花卉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建成的花卉生产基地已经达到2300多亩,花卉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在海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其中公司及下属农场岭脚农场种植的鲜切叶散尾葵近1700多亩,每亩年产值达到13000元,每亩年利润10000元。

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包装保鲜技术、营销网络等均较为成熟,具备了通过种苗、栽培管理、采收等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和统一包装、保鲜、销售,以及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带动全省鲜切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我司拥有全省最大的花卉种苗研发及生产中心;

在花卉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正承担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多项科研项目;

公司还与省科技厅配合,建立了海南省农业科技服务110花卉龙头服务站,把花卉技术推广服务纳入了全省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之中。

1.3物种资源优势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的维管束植物已记录的有42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

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种最多的第一类17科,海南全有。

在这些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

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

果树(包括野生)142种;

芳香植物70多种;

可供开发的观赏植物资源达450多种。

1.4政策优势

2004年10月,农业部南亚办组织编写了《热作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热带花卉产业是《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海南省列为热带花卉优势区域。

国务院批准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海南省科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海南要大力发展“热带花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海南生态省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提质增效。

《海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提高全省花卉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核心,加强花卉优势区域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至201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值15亿元的总体发展目标。

规划的主导产业包括:

以石斛兰、文心兰、红掌、鹤蕉等为主的鲜切花;

以散尾葵、鱼尾葵、龟背竹、富贵竹等为主的鲜切叶(切枝);

以蝴蝶兰、石斛兰、文心兰、观赏凤梨、红掌等为主的盆栽花卉;

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观赏苗木等。

2007年,海南省启动了“热带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专项。

提出将热带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苗繁育、商品花卉精准生产及采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作为研究重点。

海南省政府及海口、三亚等市政府都将对热带花卉产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2006年初,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时任海南省省长)在省属企业发展改革座谈会上做出指示:

“海南林业要做木材深加工业,提高附加值。

花卉产业要做大做强。

”在今年初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新任省长罗保铭又再次强调:

“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现代化农业生产。

各部门各市县要主动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本项目正是贯彻落实把海南花卉产业做大做强的产业政策的具体体现,无疑也突显了本项目投资的正确性。

2项目的内容

2.1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

项目的基本内容,一是建立国家级鲜切叶示范基地,二是建设鲜切叶采后处理大厅及检疫熏蒸室。

在《海口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中,鲜切叶是六大规划品种中的重点产品,其面积占花卉产业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规划三年内达到20000亩。

目前已有8000多亩,需增加种植12000多亩。

据此,本鲜切叶示范基地项目规模定为1000亩。

其中鲜切叶种植阴棚900亩。

主要种植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春羽、鱼尾葵、软叶针葵等目前市场流行的鲜切叶品种。

并根据市场需求趋势,适当超前引进新兴品种和培育能够体现海南地方特色优势的品种。

项目周期10年,整个项目周期鲜切叶总产量3.2337亿片。

采后处理大厅及检疫熏蒸室面积分别为300和200㎡。

项目总投资1961.46万元,总产值9701.10万元。

再由此示范基地辐射推广带动鲜切叶种植10000亩。

2.2项目选址和布局

根据海口市现有的鲜切叶种植基础和花卉产业带规划,云龙、三门坡、灵山、三江、演丰、大致坡等乡镇是鲜切叶种植的规划重点区域。

以海南省林业总公司下属岭脚农场及其周边鲜切叶产业密集区为依托,选址在云龙镇等美兰机场乡镇建立示范基地,既是规划产业带的中心位置,利于发挥示范推广作用,而且紧邻机场,更加有利于产品集中检疫、包装和销售。

2.3产品方案

项目产品为散尾葵、巴西铁、龟背竹、春羽、鱼尾葵、软叶针葵等鲜切叶。

项目产品产量计划如下表。

单位:

万片

年度

产量(万支)

3001.5

3334.5

4500

4001.16

4000.17

32337

3项目主要设施建设方案

3.1荫棚

海南是“天然大温室”,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短,对于营养生长至关重要的鲜切叶产品是很有利的条件。

鲜切叶植物均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很适应海南的气候环境,在海南种植不需要建设耗资巨大的加温和降温设施。

另外海南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种植鲜切叶植物也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设施。

但是,由于鲜切叶产品对叶片的质量要求很高,对叶片(或切枝)长短、硬度、新鲜度、完整、色泽、病斑、虫孔、灼伤、机械损伤等等多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高品质的鲜切叶产品仍需在荫棚内生产。

本项目的荫棚为平顶式遮阳大棚,充分考虑其抗风性能,荫棚设计高度300-350㎝,支柱为12×

12㎝钢筋混泥土方柱;

棚顶主力线和夹网线分别采用Φ12㎜和Φ8㎜钢绞线;

棚顶及四周采用50-60%遮光网一层;

每个标准棚面积25亩。

3.2肥、水供给系统

每个荫棚建水泥结构施肥池二座,分别用于施肥和灌溉,容积10各立方米,各配置加压泵一台,用Φ60㎜PVC管作为干管埋设至荫棚内主道,再用Φ25㎜PVC引至各种植小区分设多个出口,接活动式软管人工浇灌。

部分棚内安装微喷系统:

主管用Φ60㎜PVC管,地埋,微管用Φ15㎜PVC管架设,行距190㎝,喷头间距200㎝。

3.3熏蒸设施

熏蒸设施为常压熏蒸室,建筑材料采用砖混和金属构件等,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室内容积600立方米。

熏蒸室内壁涂环氧树脂、贴尼龙塑料或在底层刷沥青,以降低对熏蒸剂的吸附作用。

保持良好密闭状态。

内部主要包括循环与排气系统、熏蒸剂气化系统、压力检测设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加热制冷装置等系统及电力等附属设备。

3.3.1结构

①密闭结构:

接口均用密封材料处理,导线、温度计、管道系统、其它连接器等的所有开口都必须是密封的,门、窗和通风道边缘配高质量的氯丁橡胶垫圈,以求获得最佳密闭效果。

②气体输入系统:

由供气罐、输送管、气发器组成。

熏蒸剂在供气罐内挥发后,经由钢管和塑料管输入熏蒸室的,供气罐和输送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排气口附近有数个开口,气化器由铜管盘曲成螺旋状制成,并浸在水温保持在60~70℃的水浴中,出口连接气体环流系统。

③气体环流系统:

旋转式或鼠笼式风扇,环流速度为3分钟内室内熏蒸剂分布基本均匀。

④排气系统:

由排气阀和排气鼓风机组成,排气速度为每分钟排气量达到熏蒸体积的1/3。

⑤温控系统:

海南属热带地区,周年温度较高,主要配置冷却装置,冷却器的推动器和冷却线圈装在熏蒸室内,散热的发动机装在室外。

3.3.2主要仪器

①卤化物检漏仪一台,用于探查溴甲烷和二溴乙烯熏蒸时的漏气情况及气体浓度。

②国产XK-II型熏蒸气体检测仪,一台,作为现场流动检测应用。

③200E型进口熏蒸气体浓度显示仪,一台。

④压力渗漏检测设备,一套。

⑤自动记录温度计,二台。

4生产技术方案

4.1种植品种

4.1.1散尾葵

散尾葵,棕榈科散尾葵属,学名Chrysalidocarpuslutesens,原产马达加斯加。

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3~8m,茎干光滑有环纹,叶平滑细长,羽状小叶及叶柄稍弯曲,亮绿色。

散尾葵株形优美、较耐阴,叶片轻盈、飘逸,极具观赏性,是高级的室内观叶和切叶植物。

4.1.2巴西铁

巴西铁,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学名Dracaenafragrans,原产南非、几内亚等地。

多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对光线的适应性很强,多数种类在全光照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在散光条件下,生长很好。

冬季最低温度不得低于7~13℃。

叶宽线形,无柄,浓绿色,长40~80cm,丛生于茎顶,全株挺拔、素雅、朴实、雄伟,富有热带风趣,是高级的室内观叶和切叶植物。

巴西铁可采用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鲜切叶种植主要用种子苗和组培苗。

其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和散尾葵相似,只是起垄宽100cm,留40cm宽的沟作为过道,每垄种两行,株行距60×

50cm,每亩约种2000株。

4.1.3龟背竹

天南星科龟背竹属,别名蓬来蕉、龟背蕉、龟背芋等。

学名Monsteradeliciosa,原产南美洲,主要分布于墨西哥的热带雨林中,现世界各国均有引种和栽培。

龟背竹蔓生,气生根发达,叶片巨大,近圆形,直径可达60cm以上,表面具蜡质而光亮,浓绿色,叶柄粗壮而挺拔,直立或斜生,长70~80cm。

龟背竹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冬季温度低于5℃时受寒害,最适生长温度为22~26℃。

耐强阴,耐水湿,怕干燥,其巨大而奇特的叶片,翠竹状的多节茎?

I和蔓长的气生根,为人类生活创造出一股热带山林气氛,是观叶植物和切叶配材植物中的佼佼者。

鲜切叶种植龟背竹用种子苗和组培苗,种植和栽培管理技术和散尾葵相似,每亩种植3000株,更喜半阴潮湿的环境,盛夏季节除每天浇水外,需喷水多次,以保持叶面清新,肥料注意薄肥勤施,生长期每半月施1次肥,施肥时注意不要让肥液沾污叶面。

同时,龟背竹的根比较柔嫩,忌施生肥和浓肥,以免烧根。

另龟背竹有一定的蔓生性,后期容易倒伏,需设架绑扎。

4.1.4春羽

天南星科蔓绿绒属,又名羽裂蔓绿绒。

学名Philodendronselloum,原产巴西。

春羽生长繁茂,叶片长约60cm或更大,呈粗大羽状深裂,浓绿色,有光泽,叶柄坚挺而细长,长约80~100cm。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耐阴而怕强光直晒。

越冬温度应在8~10℃以上。

春羽株形优美,整体观赏效果好,是极好的室内观叶和鲜花配叶植物。

春羽的栽培技术和龟背竹基本相同。

4.1.5软叶针葵

棕榈科刺葵属,别名长叶刺葵、软叶针葵、洋针葵等,学名Phoenixcanariensis,原产迦那利群岛。

为常绿灌木,株高可达1.5~3m,大型羽状复叶从干茎顶端抽生,呈拱形弯曲,先端柔软而垂,在大羽叶的中肋两侧紧密整齐地排列着两行小叶,小叶呈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垂针刺状,叶面翠绿色,叶背灰绿色。

针葵的羽叶细密而飘飒,叶丛紧密而圆浑,干茎不高,极具观赏性,是高级的室内观叶和切叶植物。

栽培技术同散尾葵。

4.1.6鱼尾葵

棕榈科鱼尾葵属,别名短穗鱼尾葵,学名Caryotaochlandra,原产亚洲热带地区。

鱼尾葵干茎较细,常长成小乔木状,株高可达8~10m,干茎外面由纤维状褐色棕片包被,分枝力弱。

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1.5~2.5m,中肋粗壮并有较长的叶柄。

在羽状复叶的中肋一两侧各有10~20片复叶,长15~30cm,革质,基部狭楔形,上部逐渐展开,状似鱼尾,故名鱼尾葵。

鱼尾葵喜温暖多湿的气候,不耐寒,安全越冬温度为10℃以上,耐阴性强,怕直射阳光,鱼尾葵叶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既可用室内观叶陈设,又可当切叶品种栽培使用。

4.2散尾葵鲜切叶生产技术规程

(1)习性

散尾葵喜温暖多湿和半阴环境,忌寒冷和强光曝晒,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较好;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并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

(2)育苗

散尾葵一般用种子繁殖,选成熟饱满种子,用初温40度的温水浸泡24个小时,删除飘浮的劣质种子,取出后用1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灭菌,播于沙床或育苗盘中,正常管理约一个半月出苗,苗高20cm时移入营养袋(杯)作为大田种植的过渡。

营养袋(杯)规格12×

10㎝,营养土按表土3︰椰糠3︰粗河沙2︰腐熟猪粪2比例配制,每袋种3株苗,先装半袋营养土后放苗,扶正苗木继续装满土,压实,浇透水。

(3)栽培管理

定植前种植地经过机耕深翻耙平,同时加入适量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每亩施入沤制腐熟有机肥3吨、磷肥200kg,采用宽窄行相间的种植方式,宽行距100厘米,窄行距80厘米,在宽行中开沟用于排灌和作为过道,株距80厘米;

每穴种植1袋苗,每亩约种植900丛,定植时每亩用复合肥30kg施入穴底。

散尾葵喜光也较耐阴,在50-70%遮光率的荫棚内,叶片光泽度更高;

鲜切叶栽培的散尾葵因为不断剪去叶片,需要补充较多的水分和养分,除了土壤灌水外,还应根据天气情况增加喷水次数,以提高空气湿度,而低温阴雨天气则控制浇水,养分的补充则应每半月施一次水肥,肥料成分以平衡的N、P、K为主,并适当用叶面喷施的方式供给微量元素。

(4)病虫害防治

散尾葵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

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介壳虫、根结线虫等。

为获得高品质和符合检疫要求的鲜切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严格按无公害农业技术要求用药。

①叶斑病最易危害叶尖和叶缘,症状为出现坏死斑块,发病初期用50%可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

②叶枯病是散尾葵最常见的病害,对散尾葵的生长影响很大,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会导致整株死亡。

病症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初期染病处呈褐色斑点或条状斑块,中期斑点或斑块逐渐扩大并互相连接,后期叶片呈现灰白状干枯。

针对该病病菌在病株或土壤中越冬,借助风、雨、喷淋浇水、农具的传播,从伤口入侵植株,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环境易于发病的规律,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加强种源检验检疫,不引进带病种子和植株,加强通风管理,发病期避免雨淋和喷淋,及时剪除受害枝叶,阻止继续感染,修剪后伤口涂达克宁药膏进行处理,发病期间用70%加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倍液喷洒,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用药三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③炭疽病是由ColletotrchumgloeosporioodesPen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营养不良、生长衰弱、有伤口的植株易于感病,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害扩展和蔓延,病源主要以病叶残体为越冬场所。

防治方法是,平时要及时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并深埋土中,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④根结线虫是很难于完全治愈的虫害,应从选育抗性品种,培育无虫种苗入手,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其传播和蔓延。

农业防治措施有,加强田间管理、控制人为传播、施用火烧土、水淹种植地等。

化学防治措施有,每亩用3%米乐尔约4㎏拌土撒施和沟施结合,也可用20%好年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叶面喷施,或每亩穴施10%力满库颗粒剂5㎏。

生物方法是,在散尾葵植株周围防线虫特效药“治线宝”。

⑤红蜘蛛、介壳虫等在通风不良及干燥环境也较易发生,可定期喷洒800倍氧化乐果防治。

对蝗虫等则喷施800倍乐斯本防治。

4.3鲜切叶采收、包装、保鲜及检疫

在现代化的观赏园艺工业中,花卉异地生产和销售越来越普遍,鲜花的生产与销售不断走向国际化,因而对采后包装贮运保鲜的要求越来越高,使花卉的贮运与保鲜技术越来越重要。

要做到鲜切叶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时能保持较好的水平,必须从采收环节开始,采用特殊的采前,采后保鲜处理,如用各种化学品处理、光处理、预冷等,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

具体要做好的几个环节是采收—分级—预处理—包装—检疫。

4.3.1采收

散尾葵鲜切叶的收获部位为整枚复叶。

夏季叶片长出后约一个月采收,冬季则需约40天时间。

采收应在适宜的时期进行,过早或过晚,以及不合适的天气,都会影响鲜切叶的观赏寿命,采收的最佳时机是,当其复叶完全展开、叶片光亮浓绿、生长刚好达到充实时。

剪叶时尽量保留较长的叶柄,从植株上剪下来的叶子,应尽快将其基部放入清洁的水中以防萎蔫,必要时在水中添加杀菌剂,置于阴凉处等待分级。

散尾葵采收时,切忌剪完所有展开的叶片,每条茎杆至少保留2片以上展开的叶片以保证进行光合作用。

4.3.2分级

收获后的切叶在本种典型特征、无虫啃叶斑、无破损污染、视觉效果良好的前提下,按长度、大小标准分级。

一级(大叶)标准为:

切叶长度80厘米以上,面宽50厘米,柄长20厘米;

二级(中叶)标准为:

切叶长度70厘米以上,面宽40~50厘米,柄长20厘米;

三级(小叶)标准为:

切叶长度60厘米以上,面宽30~40厘米,柄长约20厘米;

四级(特小叶)标准为:

切叶长度50厘米以上,面宽25~30厘米,柄长约15厘米。

相同等级的切叶长度误差不超过±

2厘米。

将同一级别叶片对齐叠放整齐,每10片一扎用橡皮筋扎紧,统一剪平叶柄基部,用蔗糖和硫代硫酸银溶液短期浸泡处理叶片基部,然后进入冷室预冷,快速去除田间热。

4.3.4包装

用硬纸箱或泡沫塑料箱作为鲜切叶包装箱,内设蜡层或箔膜来保持箱的湿度,用柔质塑料袋进行包装,袋内装入适量氧气吸收剂增加保鲜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