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690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7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星二煤矿采场顶板方法应用研究初稿2Word文件下载.docx

)23万吨。

经计算,二采区可采储量73.6万t,可采期3.5年,资源可靠,可采期大于12个月,符合采区开采要求。

3.用户

矿井可采煤层(K3)属优质无烟煤,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于动力用煤、化工用煤及民用煤。

该煤矿投产后煤炭销售市场前景广阔,省内市场主要用户有有电厂和其他燃煤用户;

省外市场主要销往四川、重庆、湖南、两广及海南等缺煤省份。

4.外部协作条件

⑴交通条件

红星煤矿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西方向,矿山主井口有简易矿山公路与修文至乌栗的县级公路相接,里程为1km,经该县级公路可至修文县城,里程为16km,由修文县可上贵毕高等级公路,经贵毕高等级公路可至扎佐站台和贵阳市城区,矿井距扎佐站台约30公里,距贵阳市城区约65km,交通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

⑵电源条件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已与修文县供电局签定高压供电合同,一回路来自110kV修文变电站10kV修乌线,供电距离11km,导线规格为LGJ-95;

另一回路来自35kv洒坪变电站10KV洒箐线,供电距离11km,导线规格为LGJ-95。

上述二回路电源供电方便稳定。

矿井电源可靠,供电安全、有保证。

⑶水源条件

矿井生活用水取自矿区西部边界外约2km处的江林水库,据调查,该水源完全能够满足矿井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15m3/h,预计采终时正常涌水量为65m3/h,最大涌水量163m3/h,生产、消防用水采用经净化处理达标后的井下水。

5、开拓方式

利用矿井现有工业场地,设计采用斜井开拓。

利用现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

6、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列式通风,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7、矿井开采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5万t/a;

二采区设计服务年限3.5a;

(2)矿井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

(3)采煤方法:

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炮采落煤。

(4)工作制度:

年生产日数330天;

井下每天三班作业;

每班作业时间8h,每天提升时间16h。

(5)职工在籍人数:

299人;

(6)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2.3t/人;

(7)二采区建设工期:

15.4个月;

(8)二采区移交生产时的井巷工程量为6487m(岩巷4892m,煤巷1595m),其中:

已有巷道2623.5m,新建巷道3863.5m。

(9)二采区总投资3393.58万元,吨煤投资226.23元;

(10)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税后):

102.61/96.96%;

(11)投资回收期(税前/税后):

2.25/2.58(含建设期);

(12)投资利润率:

102.61%、投资利税率:

29.15%。

第一章井田概况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二、井田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矿区为高原低中山地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

地势总趋势为中部高西北低,矿区内最高处为矿井西南坡顶,矿山范围内最高标高1383米,最低点位于矿井西北河渠,标高1148米,相对高差235米。

上二叠统长兴大隆灰岩及下三叠统夜郎组灰岩在矿区中西部形成馒头状溶丘。

2、气象

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为13.6℃。

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3.5℃,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2.5℃。

年平均降水量1234.9毫m,降水分配不均匀,5—10月为971.6㎜,占全年降水量78%,11—4月为263.3㎜,仅占全年降水量22%。

无霜期266天。

3、河流

矿区地势相对较高,处于细小支流的分水岭地段,区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存在,仅分布有数条冲沟,沟水由大气降雨补给,枯季基本无水,雨季随降雨量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沟水从东南向西北流出矿区并向西南汇入猫跳河,当地侵蚀基准面海拔高程为1150m。

4、地震

根据建设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市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该井田

图1-1红星煤矿交通位置图

范围内地震烈度为6度。

5、地温及冲击地压

本矿应属正常地温区域,无热害影响。

《修文县谷堡乡红星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未提供确定冲击地压的基础资料,根据本矿井生产资料未出现冲击地压现象。

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考虑。

但在巷道布置时应尽量避开应力集中区,掘进和采煤时也应注意应力集中影响。

三、井田境界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13年8月颁发的修文县谷堡乡红星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

C520000************4360),有效期限:

自2013年8月至2017年4月;

生产规模:

矿区面积:

1.349km2。

共由6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1。

表1-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系)

拐点

X

Y

1

2968870.611

35646041.646

2

2969661.617

35645531.646

3

2970531.619

35646591.654

4

2970416.617

35647191.657

5

2969651.614

35646657.652

6

2968981.611

35646515.649

开采深度:

由1200~750米标高

1.349平方公里

第二节市场预测

我省煤炭产品需求主要有省内和省外市场。

十二·

五期间我省煤炭需求量预测:

一、主要耗煤行业规划煤炭需求量

(1)电力行业

根据贵州省电力规划,“十二·

五”期间电网统调规划装机容量,见表1-2-1。

表1-2-1贵州省2011-2020年火电规划装机容量表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20年

全省火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1934

2264

2574

3094

3574

4474

其中:

统调(万千瓦)

1814

2084

2274

2674

3994

其它(万千瓦)

120

180

300

420

480

电煤需求量(万t)

5540

6490

7140

8580

9910

12400

(2)化工行业

化工用煤主要包括合成氨使用的无烟煤和供热燃料用煤,煤基醇醚替代液体燃料、煤经甲醇制烯烃工产品以及煤炭液化(煤制有油)将是未来化工用煤需求的增长点,但不确定因素诸多。

根据《贵州省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十一五”以煤基醇醚替代燃料为新型煤化工发展的突破口,“十二五”发展煤经甲醇制烯烃,“十三五”之后,视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发展煤炭间接液化。

2011年化工用煤约1170万t,2012年新增煤基合成氨生产能力133万t/a,甲醇(商品或中间产品)42万t/a,需增加原煤(含原料煤和燃料煤,以下同)约440万t/a;

2015年新增甲醇等煤化产品(商品或中间产品)生产能力648万t/a,需增加原煤1620万t/a;

2020年新增甲醇(商品或中间产品)生产能力340万t/a和300万t/a间接液化项目,需增加原煤1600万t/a.。

(3)建材行业

建材行业水泥和实心粘土砖耗煤占建材行业耗煤的90%以上。

目前,实心粘土砖占比例水泥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使得水泥生产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近50%,节能潜力很大。

随着国家对实心粘土砖限制、小水泥厂的关闭、水泥工艺水平和节能水平的提高,行业整体煤炭消耗应呈下降趋势。

我省2012年水泥产量预计在3000万t左右,建材行业原煤消费量为1000万t左右,2015~2020年建材行业原煤消费量将维持在1100万t左右。

(4)生活及其他行业

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消费和轻工(造纸、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纺织等)、机械等行业用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总量和人均生活用呈上升趋势,但主要是优质、清洁能源消费增长,煤炭消费增长。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其他能源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其他行业用煤将逐步下降。

2、煤炭调出量

我省周边省(市、区)多为煤炭资源贫乏的调入地区,由我省调入比“北煤南运”可节省相当可观的运输费用。

参照《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逐年煤炭净调出量均按4000万t。

3、“十二五”煤炭总需求量

表1-2-2“十二五”贵州省煤炭需求量预测表万t

煤炭消费类别

“十二五”(规划)

“十三五”(展望)

1.电力行业

2.化工行业

1650

1800

2200

2500

3230

4830

3.冶金行业

1160

1250

1500

1900

2100

4.建材行业

1000

1050

1100

5.民用及其他

1380

1360

1300

1200

省内需求合计

10730

11950

13190

15030

17240

21530

6.调出量*

4000

煤炭需求总计

14730

15950

17190

19030

21240

25530

*调出量中含焦炭产品调出所折合的原煤调出量

(1)电煤仍是未来煤炭需求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新型煤化工发展是未来煤炭需求主要的增长点。

(2)煤炭需求预测考虑了技术进步带来的节能因素,但留有一定余地,如节能到达预测效果,需求量将会有所减少。

(3)新型煤化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多,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乃至国际政治局势等都将对其构成影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黔煤外运”重点战略工程的实施,我省煤炭外销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贵州省煤炭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该煤矿的建成,对本地区市场而言有电厂和其他燃煤用户,对省外市场来说有四川、重庆、湖南、两广及海南等缺煤省的用煤需要。

该矿K3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无烟煤,具有广泛用途,可用于动力用煤、化工用煤及民用煤。

该矿煤炭储量较丰富,资源较可靠,地质、开采条件较好,电源、水源有保证,交通较为便利,为矿井的建设及其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因此,该矿煤炭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第三节 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

一、外部运输条件

二、电源条件

三、水源

四、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矿井所需钢铁、水泥、砖、石料和木料等当地市场均有销售。

总之,矿井建设外部的交通条件、电源、水源、通讯等基本满足矿井建设需要,加之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矿井的外部协作条件较好。

第四节 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

一、地质特征

1、地层

①第四系(Q):

为残积、坡积及冲积物组成,厚0-5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二叠统龙潭组(P3l)、长兴、大隆组(P3c+d)、下三叠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

②夜郎组(T1y):

下部为黄绿色、灰色薄层粘土岩、粉砂岩及灰岩。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灰岩夹少量粘土岩。

未见顶,出露厚度大于120米。

与下伏长兴、大隆组呈整合接触。

③长兴、大隆组(P3c+d):

分布于矿区的南东外围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燧石团块状生物屑泥晶灰岩,顶部为中厚层硅质岩,厚30-40米。

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

④龙潭组(P3l):

为本区的含煤地层,属海陆交互沉积,以灰、灰黄、黄褐、黄绿色粘土岩、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燧石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底部偶含黄铁矿及铁锰矿,产有腕足类、蜓类、羊齿类、蕨类及孔虫等动植物化石,一般含煤4-12层,可采煤层1层(K3煤层),总厚约80-120米。

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岩性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第一段(P3l1):

岩性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为主,夹1-2层泥质灰岩、硅质岩、燧石灰岩,含煤2-4层,均不可采,该层厚约40米。

与下伏茅口组呈整合接触。

第二段(P3l2):

岩性粘土岩、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炭质泥页岩及煤层组成,含煤2-3层,含可采煤层一层(K3煤层),其余均不可采,厚约60米。

第三段(P3l3):

岩性为粘土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线1-4层,厚度0.05—0.23m,均不可采,该层厚度约20米。

⑤茅口组(P2m)

为煤系地层的下伏地层,上距K3煤层约60m,出露于矿区东南部边界外,为浅灰至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细晶结构,含腕足类、珊瑚等动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结核,厚度不详。

与上覆龙潭组(P3l)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地质构造

矿井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拱带,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区域东西向谷堡断层的南侧,腊腮断层的北西面,乌粟向斜南东冀。

地层倾向280-320°

,倾角16-24°

,平均18°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

二、煤层及煤质特征

1、煤层

1)含煤性

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统龙潭组第二段,总厚约80-120m左右,最多含煤层数4—12层,可采煤层1层(K3煤层),煤层总厚1.78-2.12m,平均1.9m左右,含煤系数1.7%,上距长兴、大隆组(P3c+d)底界53米。

分布于龙潭组(P3l)中部。

2)可采煤层特征

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K3煤层,叙述如下:

K3煤层在坑采及老硐控制范围内,沿走向地段厚度变化在1.87-2.12m;

沿倾向厚度变化在1.78-2.12m,就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属较稳定煤层,无夹石,属简单煤层。

顶板:

直接顶板为粉砂岩,稳定性一般。

底板:

为粉砂质粘土岩,属软质岩组,遇水易膨胀,稳定性较差。

K3煤层容重1.40t/m3。

具体详见表1-4-1。

表1-4-1可采煤层特征表

含煤

地层

煤层

编号

厚度

(m)

结构

倾角

(度)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P3l

K3

1.78-2.12

1.90

不含夹矸

较稳定

16-24

18

粉砂岩

粉砂质粘土岩

2、煤质

1)煤的物理特性和煤岩特征

K3煤层为黑色,具金刚、玻璃光泽,块状构造,部分为粉粒状,比重1.4—1.45,硬度2—3度,性脆,具棱角状、不平坦断口,内生裂隙不发育,少有结核状。

2)化学特性

根据《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原煤化学分析结果见煤质特征详见表1-4-2。

表1-4-2矿井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表(原煤)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硫分

St,d(%)

发热量

Qnet,d(MJ/kg)

煤种

0.88-1.42

10.04-10.98

9.44-11.87

2.32-2.45

29.2-30.08

无烟煤

根据原煤分析结果,按《煤炭质量分级标准》(GB/T15224.1-2004、GB/T15224.2-2004、GB/T15224.3-2004),矿区内K3煤层为中灰、中硫、高热值无烟煤。

三、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红星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为乌江水系猫跳河南东岸处地形以缓坡为主,境内的燧石灰岩、灰岩广泛分布,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

猫跳河切割较深,地表水及地下水都至南东向北西排泄,最终流入猫跳河。

区域内碎屑岩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等的砂、泥岩。

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

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1~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

区域内龙潭组煤层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是当导水断层或其它导水通道勾通上覆含水层与矿床水力联系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从而威胁到煤矿床的开采。

龙潭组煤矿床下伏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与煤矿床深部下煤组煤层间隔水层较厚,其地下水间接威胁深部下煤组煤层的开采。

2、矿区地层含、隔水性

矿区面积1.349km2,矿区地层含、隔水性简述如下(由下至上):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强含水层

该组为一强含水层。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弱含水层

地层广泛出露于矿区东部较低缓的山坡上,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泥灰岩等为主,夹数层煤层。

该组总厚约120m。

龙潭组以碎屑岩为主,岩石含泥质成分多,因而岩石普遍抗风化能力弱,露头区有较厚的强~中风化带,易渗入大量大气降水,含浅层风化裂隙潜水,越往深部,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减弱,岩石含水性相应降低,仅含微弱基岩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该组为一弱含水层。

(3)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中等含水层

该组地层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中、西部,岩性以燧石灰岩、灰岩为主,在夜郎组的顶、底部为泥岩和粘土岩,总厚在150—160m之间。

露头灰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岩溶作用较强烈,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为区内中等含水层。

(4)第四系(Q)—弱含水层

仅残留于山谷、溪沟、面积小。

为碎屑岩的残积、坡积及冲积物,厚度一般小于5m,仅含微弱孔隙潜水。

总体上该层为孔隙弱含水层。

3、矿区充水因素分析

(1)充水水源

1)地表冲沟水

区内可采煤层缓倾斜展布全矿区,并在东部的河沟中有露头,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可能沿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2)第四系孔隙水

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3)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

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在构造裂隙带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

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4)采空区积水

红星煤矿上部已形成了38.53万㎡的采空区。

由于龙潭组以砂、泥岩为主,深部风化裂隙弱,起一定的隔水作用,使采空区易形成积水。

红星煤矿已形成的采空区分布于矿区东南部(老系统)和东部(现开采系统一采区),它们均是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