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69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Word文件下载.docx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全球经济增长起伏不定,但非洲经济基本上保持了恢复性增长态势。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9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指出,1995-2003年间,非洲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5%,是过去15年的2倍。

2004年非洲经济的增速为4.5%,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为4.6%。

2004年非洲宏观经济继续改善:

通货膨胀率继续降低,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由2003年的10.3%降至8.4%;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财政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3年的-1.9%转为0.9%;

外贸得到改善,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3年的4.3%扩大到5.9%;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外债总额从2003年的1960亿美元降至1947亿美元;

全非洲的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从2003年的-0.1%扭转为0.4%。

  预计未来几年,非洲这种小幅增长的势头仍将持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将超过5.4%,撒哈拉以南非洲增长率高达5.75%,经济合作组织发表的《非洲经济展望》中预测为4%。

同时,大多数国际金融机构对非洲经济中长期展望多持乐观态度。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多数非洲国家实施了以降低通货膨胀为主的经济改革政策,改善了经济管理,使经济逐渐摆脱了长达20年停滞不前的状况,改革还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在《200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03-2010年非洲经济将以3.7%左右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以1.5%的速度增长。

从更长远看,21世纪前25年将是非洲谋求稳定和发展的时期,经济总体形势将比20世纪最后25年要好,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达到4%-5%的水平,同时不排除少数国家出现飞跃性增长的可能。

从不同地区的发展趋势来看,非洲大陆将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格局,总的趋势是南北夹击,自西向东扩展。

即以南非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因世界大国的重点投资与优惠贸易待遇,以埃及、突尼斯为主的北非国家受益于欧盟南下政策的影响,以尼日利亚、加蓬为核心的几内亚湾国家因石油美元的支持,以乌干达、肯尼亚为主的东部非洲因经济多样化的带动,将首先形成经济增长点和群体,由它们带动其他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尽管非洲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增长并且中长期前景被看好,但是并不能以此断定非洲经济已处在不再下滑的拐点,其基础依然非常脆弱。

克服和摆脱不发达、消除贫困,仍是非洲各国面临的长期任务。

影响非洲经济发展的几大不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

第一,农业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农业产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第二,大多数非洲国家至今仍没能改变殖民时期那种以生产与出口低附加值的农矿初级产品、进口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为特征的生产与贸易格局,极易受到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加上交通和通讯设施的落后,使非洲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很难充分发挥它们的资源优势。

第三,非洲国家过低的储蓄率和较低的私人投资率导致抵御其外界冲击的能力有限。

第四,人口增长率过高制约经济发展。

有关专家估计,如果今后非洲人口增长率仍保持目前3.2%的水平,那么非洲人口每25年就要翻一番,到2050年仅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就可达20亿。

过快的人口增长,造成教育普及面狭小,劳动力素质低,基础设施滞后,从而严重抑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另外,巨额外债、艾滋病蔓延、内战等隐患也严重抑制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是,尽管非洲经济持续了9年的增长势头,但是这种低速增长的态势仍不足以提供非洲人民摆脱极度贫困所需要的动力,可谓“有增长无发展”。

2000年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非经委等机构联合发表的《非洲能拥有21世纪吗?

》的报告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今天的状况还不如20世纪60年代刚独立的时候。

更糟糕的是,由于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长,贫困还在加剧。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天生活水平低于1美元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的44.6%上升到2000年的46.5%,预计到2015年仍将高达42.3%。

非洲聚集着全世界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的34个,其中全球最贫穷的10个国家都是非洲国家。

非洲的贫困不仅仅是收人问题,而且有810万难民流离失所,2300万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濒临死亡,2亿人口长期营养不良。

2004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马洛克·

布朗(MallochBrown)指出,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绝大多数非洲国家要用近15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预定于2015年底前达到的目标。

可以预料,未来20年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态势和严峻的贫困现象仍将并存。

  资源开发与多样化战略并举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享有“矿产资源宝库”美誉的非洲无疑面临新一轮竞争。

在此背景下,非洲国家认识到,资源开发仍是未来非洲经济发展的优势。

2000年12月,非洲能源与矿业部长会议召开,大会呼吁非洲国家在新世纪伊始及时调整矿业发展战略,加快采矿立法,防止破坏性开采,同时改善采矿业投资环境,调整制定中短期矿业发展计划,推动矿业发展。

有关专家预测,非洲的资源性产业将在21世纪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动力。

  在非洲所有的资源开发性产业中,石油资源开发更引人注目。

随着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加大开采非洲石油的力度,非洲石油的探明储量不断上升,产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长,在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2003年底,非洲石油探明储量为1018亿桶(约13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8.9%。

近10年来,非洲已探明石油储量增长了36.5%,高于4%的世界平均增幅。

至2003年底,非洲日产原油达840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10.8%,比10年前增长15%。

根据预测,未来10年,非洲石油产量可能增至日产1100万-1300万桶,比目前的800多万桶增加34%-59%。

近年来,非洲产油国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制定许多优惠的对外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国际石油工业投资的热点地区。

尼日利亚为鼓励外国公司投资海上油气田,放弃了过去一直坚持的外国公司只能以合资方式进入石油领域的做法,开始引入产量分成合同方式。

喀麦隆重新修订了与外国公司联合开采油气的有关条款,允许外国合伙人拿走高达40%的产量,在国外销售并把所得的收益保留在国外。

赤道几内亚实施新的《石油开采法》,以原油偿还外商投资。

各种优惠政策招致世界各大石油公司趋之若鹜。

在2004年南非举办的世界石油大会上,世界五大能源企业道达尔、谢夫隆-德士古、埃克森-莫比尔、壳牌、英国石油公司承诺在西非几内亚湾上游石油产业投入巨资,仅埃克森-莫比尔一家就计划投资300亿美元,谢夫隆-德士古则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200亿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非洲国家新一轮的石油资源开发已不再是以往的掠夺式开发,强调环境保护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已成为未来资源开发的两条基本原则。

利比亚在即将实施的第四版勘探和产量分成协议中明文规定,外国公司必须承担油田遗弃和场地恢复成本的50%。

尼日利亚对石油开采中燃烧天然气的做法予以罚款,并将消除燃烧天然气的最后期限从2008年提前至2004年。

安哥拉把油田租给美国、葡萄牙等石油公司后,除向外国石油公司收取油田使用费、税收等外,还专门征收一笔社会发展基金,用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人们在看到非洲资源开发前景美好的同时,也在为非洲资源生产国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担忧。

因为单纯依赖资源开发的经济模式,必将影响这些国家的长远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人工合成材料和替代品会大量涌现,直接冲击非洲某些矿产品的出口。

更重要的是,国际市场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些非洲国家经济的景气状况,不利于它们的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实施符合非洲经济状况的多样化战略,将是非洲国家未来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以发展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多样化战略在非洲国家呈现出生机与活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许多非洲国家在立足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

1996年10月非洲国家出台了《非洲信息社会计划》(TheAfricanInformationSocietyInitiative,AISI)。

在2000年3月以“互联网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上,非洲国家政界、经济界和科技界的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经济是非洲在知识经济时代求生存、谋发展的法宝之一。

近年来,非洲国家政府和企业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努力缩小与外部世界的“数字鸿沟”。

肯尼亚、喀麦隆、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国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挤出一定资金发展信息业,使得非洲的互联网使用者迅速增加。

1992年,非洲只有南非、埃及和突尼斯三国可以接通互联网。

而到1999年底,非洲已经有50个国家可以提供互联网或电子邮件服务。

2000年3月,非洲已有260万互联网用户(60%在南非)。

虽然这个数字在世界3亿网民中只占1%,但非洲近几年互联网用户的年增长率为36%,相当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2倍。

南非是非洲发展信息技术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国家。

近几年来,东非地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东南非共同市场也正在筹措1.72亿美元,建设一个覆盖全地区的电信网络,以光纤、微波和卫星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主干网络向20个成员国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国际信息产业界普遍认为,非洲已经是新兴市场中的新兴市场。

目前,非洲国家主要与欧美的电信或网络公司合作,创建本国的互联网接口平台。

法语非洲国家和英语非洲国家都设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让非洲了解世界,向世界介绍非洲。

美国微软公司1999年向现代非洲基金投入1000多万美元,用于建设南部非洲一体化的互联网供应商,并进而为整个非洲服务。

德国的电信公司在东部非洲发展迅猛,正逐步取得垄断地位。

目前,与非洲相关的互联网服务商几乎是同步传递非洲当地媒体和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外界了解非洲提供最新资料,也为非洲国家之间互通信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推动着非洲的一体化进程。

可以预见,非洲的信息产业在21世纪前20年将出现更加引人注目的飞跃,成为推动非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自主发展与国际协调并重

  非洲国家独立以来,在选择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方面一直受到外部的不同发展理论和发展思想的影响。

一些脱离非洲现实的发展理论非但没有使非洲发展成为工业国,而且导致经济曲折发展,历尽坎坷。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非洲国家领导人对非洲不断被边缘化的处境进行了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全面反思。

他们逐渐认为,非洲国家不应盲目模仿西方的发展模式,非洲人民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同时,非洲国家领导人应承担起非洲发展的责任,制定符合非洲国家自身条件和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而非洲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注重自身和国际环境两方面的现实状况。

一方面,必须首先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远发展计划;

另一方面,要看到非洲国家光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非洲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克服贫困,必须寻求国际社会真诚的、实质性的和持续性的帮助。

非洲还必须继续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改善管理,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此思想指导下,2001年10月非洲出台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wPartnershipforAfrica’sdevelopment,NEPAD)。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是非洲国家共同提出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全面振兴的行动纲领。

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等领域,该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

到2015年,非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

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扭转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状况;

将绝对贫困人口的总数减半,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2/3和3/4,并争取所有学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

遏制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的蔓延。

该计划的长期目标是:

在非洲消除贫困,使非洲国家共同步入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轨道,改变非洲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处境。

该计划确定了如下行动方案:

一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实现和平与安全,促进民主与良政,加强经济管理,实现地区合作与一体化;

二是优先发展的领域:

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

对外要积极争取外资和外援,力争减免外债,对内要动员国内储蓄,增加税收来源。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发展思路方面,强调以非洲为中心自主发展,充分利用非洲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以非洲各地区一体化组织为依托,通过集体的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同时重视调整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间的关系,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在利用外资方面,不再单纯依赖西方提供的援助和减免债务,而是将重点放在改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

因此,《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还将促进未来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协调一致。

  首先,立足于自主发展。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已经出台3年多,通过非洲各国集体和各自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非洲国家共同拟定了部门性政策框架,一些具体方案和项目得到了执行,并确定了用于该计划优先事项的指标。

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环境和旅游、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化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为了落实这个计划,非洲联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框架,并成立了由20国首脑组成的实施委员会,负责决定政策和优先发展领域,批准行动计划。

此外,为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2003年3月非洲国家建立了“非洲互查机制”(AfricanPeerReviewMechanism,APRM),这一机制将对各国政府实行良政、保持政局稳定、加速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截至2004年10月,共有包括南非、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加纳等24个国家加入该机制。

参加互查机制的国家不断增加显示出非洲自主支配和领导非洲发展过程的吸引力不断加强。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非洲国家还把非洲次区域经济共同体作为实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重要依托进行重点培育。

目前,西共体、南共体、中非国家共同体先后通过了有关《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一系列决议,将该计划纳入它们的发展轨道,积极落实该计划。

2004年3月20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首脑集体会晤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共同讨论了西非地区经济融合和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基本途径等议题,会后达成一个短期行动计划:

2007年底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同时改善西非国家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

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

建立一项用于预防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和平基金;

建立一个由西共体和世行人员共同组成的专门小组监督和评估西共体-《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项目执行情况。

目前,西非地区经济一体化已从初级合作阶段跃升为高级合作阶段,在非洲处于领先水平。

在南部非洲,2004年8月,南共体成员国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秘书处在毛里求斯开会,促进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加深理解《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探讨南部非洲地区从该计划受益的途径。

会上南共体重申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双方准备于2005年第一季度召开旅游投资会议。

在东部非洲,2004年3月,由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正式签署东非关税同盟协议。

在中部非洲,2004年7月,中部非洲国家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上述一体化措施的实施均在朝着实现全非洲货物、资本、货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远景目标前进,有利于非洲市场的开发和繁荣,有利于促进私人投资和增强经济竞争力。

如果非洲国家能够将《阿布贾条约》规定的各个发展阶段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项目协调一致的话,非洲统一大市场有望在21世纪30年代建成。

  其次,力争国际社会的配合。

非洲国家成立了筹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一个战略性计划,在非洲各国、地区和国际上宣传、推销《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以争取国际支持。

根据该计划,非洲国家在未来15年内每年必须得封640亿美元的外援,才能实现非洲经济振兴、,贫困人口减半等发展目标。

为此,非洲国家领导人利用国际场合向世界宣传、推销该计划,力争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目前,该计划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2001年8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专门通过了《热那亚非洲计划》,提出与非洲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2002年6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向非洲提供援助的《非洲行动计划》。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通过了《援助非洲行动计划实施报告》,会议总结了《非洲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许下了进一步减免非洲国家债务等承诺,以帮助非洲国家实现《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2004年2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倡议成立了由英国、美国、欧盟、中国、非洲等17个委员组成的非洲事务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寻求对《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广泛支持,将非洲发展计划纳入2005年由英国主持的八国首脑会议和欧盟会议重点讨论的议题。

为表明英国政府重视非洲,英国承诺2005/2006财年对非洲援助将增至10亿英镑,2006/2007财年达到12.5亿英镑。

据统计,2003年非洲国家获得的官方发展援助比上一年增加了3.9%,从2002年的222.3亿美元增至230.9亿美元。

世行协助《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拟订非洲农业发展综合方案,以及新伙伴关系环境行动计划,还与非洲开发银行和其他伙伴拟订非洲开发银行关于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期行动计划,并且核准向该计划的组成项目及其多国农业生产力方案提供资金。

一般来说,世界银行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以上的财务支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西非和东非设立了两个非洲区域技术援助中心,与其他区域和分区域伙伴就诸如货币政策、财政权责下放和金融统计数字的收集等事项开展培训方案。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协助制定《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关于可持续工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且在国家、区域和部门等级上制定几个“综合”方案以促进生产能力。

工发组织还设立了一个非洲生产能力举措支助小组,以促进集体筹资。

粮农组织承诺了约700万美元的资金,指定为非洲49个国家制定国家中期方案和银行肯担保的速效投资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

总之,《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被作为联合国非洲发展项目,对于该计划的落实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非洲经济所体现的几个重要特征均具有延续发展的共性,同时也决定了未来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走向。

第一,非洲经济总体上将继续加速发展,但仍难断定其已处在一个不再下滑的拐点上,经济依然脆弱,短期内无法改变世界上最贫困落后地区的地位。

第二,资源开发仍是非洲国家的优势产业,信息化建设则代表着非洲国家追寻多样化的努力方向,制造业发展的滞后表明单一经济的改造仍然严峻。

第三,《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是非洲的整体发展战略,坚持以非洲自主发展为中心,重视与国际社会协调关系的策略应该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为非洲经济振兴带来希望。

但要真正达到《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所设定的目标,非洲国家还要克服许多的困难和限制。

同样重要的是,没有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非洲国家单靠自身的力量将无法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