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728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文字运用学案1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⑮春意阑珊(  )⑯哀而不伤(  )

2.试着快速判断下列成语的褒贬色彩。

(请在成语后直接写上“褒”“贬”“中”字样)

①始作俑者(  ) ②胸无城府(  )

③无所不为(  )④弹冠相庆(  )

⑤倾巢而出(  )⑥官样文章(  )

⑦不可思议(  )⑧一发而不可收(  )

⑨侃侃而谈(  )⑩锒铛入狱(  )

⑪半斤八两(  )⑫蔚然成风(  )

⑬叹为观止(  )⑭每况愈下(  )

⑮凤毛麟角(  )⑯无微不至(  )

⑰一唱一和(  )⑱处心积虑(  )

⑲上行下效(  )⑳振振有词(  )

推波助澜(  )

面目全非(  )

刮目相看(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左右逢源(    )

如虎添翼(    )

众望所归(  )

冠冕堂皇(  )

3.你能说出下列成语的适用对象吗?

①巧夺天工(     ) ②炙手可热(     )

③振聋发聩(     )④车水马龙(     )

⑤明日黄花(     )⑥不耻下问(     )

⑦两小无猜(     )⑧鼎力相助(     )

⑨络绎不绝(     )⑩济济一堂(     )

⑪相敬如宾(     )⑫薪尽火传(     )

⑬崭露头角(     )⑭芸芸众生(     )

⑮不情之请(     )⑯耳提面命(     )

⑰雨后春笋(     )⑱扣人心弦(     )

⑲脱颖而出(     )⑳长此以往(     )

悬壶济世(     )

石破天惊(     )

荡气回肠(     )

4.你能写出下列多义成语的第二种意思吗?

(1)呼风唤雨:

既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也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玲珑剔透:

既指器物精美通透,结构奇巧,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起炉灶:

既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也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奇文共赏:

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穷形尽相:

既指丑态毕露,也指__________________

(6)沙里淘金:

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四平八稳:

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易近人:

既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

(9)洋洋洒洒:

既形容谈话或文章内容丰富,连绵不断,也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左右逢源:

既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指手画脚:

既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小精悍:

既指文章写的短而精,又指

____________

高考成语题常见的设误点有哪些?

如何准确判断?

1.望文生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D.这位油画作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2.褒贬失当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B.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C.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D.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被击毙在现场。

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3.不合对象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D.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4.不合语境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无误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在种种自然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D.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会满意。

听课记录:

 

做成语题时,首先要利用好“四寻法”。

即寻成语之义,寻共同的感情,寻共同的对象,寻共同的语意。

这样,可大致判定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

其次,推究原因,审视初步选定的答案,如是错误项,查找其错误类型、原因。

要充分利用成语题误用类型各不相同的特点来排除和认定。

一、高考题组

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2010·

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

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3.(2010·

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

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4.(2010·

江西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二、模拟题组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520名亚细亚鼓手打起具有广东特色的“猎德鼓”,发出“花城之邀”。

在振聋发聩的鼓声中,神圣的“汇水”仪式开始。

B.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C.听到王明升任科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纷纷发来短信,祝贺王明的乔迁之喜,并要他做东请客。

D.北京时间11月13日晚,2010广州亚运会决出体操项目首枚金牌,中国男子体操队以368.500分的巨大优势,轻松获得本届亚运会男团冠军,令人侧目而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诺委会主席亚格兰关于中国民主的谬论,可谓与中国现实南辕北辙,众所周知,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人权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B.当今中国的物价越来越高,不仅影响了民众生活,而且影响了国家经济,虽然一些物价“推手”已被揭露,但更多的物价“推手”仍然潜伏在冰山一角。

C.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是实际的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支持这项改革,这样的结果确实值得决策者深思。

D.进退维谷的境遇,左右为难的抉择,迫使一些古人或明哲保身,或随波逐流,对此,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处在多元社会的今人恐怕也不会苛责。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入世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林纾是一位“有创作精神”的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比原作更胜一筹。

D.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无比愤慨与理性反思。

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2010年北京春季广告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包括央视广告部在内的40多家单位在此设摊,数千个岗位虚位以待。

B.踢了半天足球,虽然没有进半只球,但队员们奋力拼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其表现还可用差强人意来评价。

C.华裔学者裴敏欣说,8年多来他看到的“中国热”呈几何级增长,这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崛起是休戚相关的。

D.黄金周刚开始,杭城家电市场就出现“井喷”行情,苏宁更是独占鳌头,不得不从职能部门抽调数百人下终端增援。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如过江之鲫,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即将出台,这将会提高房地产投资或投机的持有成本,从而有效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并有利于提高住房的潜在供应量。

B.10名学者联名签署的致诺贝尔基金会公开信在英国《新科学家》上发表,请求改革诺贝尔奖评奖规则,以让诺贝尔奖所评选的结果深孚众望。

C.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一场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长达七八个月老天不肯下一滴雨,山泉枯竭,河底干裂,庄稼草木像火烧过一样,到处一派天荒地老的惨烈景象。

D.读书贵在深文周纳,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书本内容的内在含义,并能结合现实作适当的延伸思考。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B.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C.为探寻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试射远程导弹,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

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

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局势如箭在弦。

D.现在的市场上,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能够选购到真正让广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需要甄别。

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新学期开始,高中语文课本改头换面,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B.恐怖分子危害平民,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绝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C.如果中国足球真想改变形象,真想洗心革面,就必须直面“假球”“黑哨”等问题。

D.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够汲取西方艺术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

特别是由冰心先生翻译的《园丁集》,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词约意丰。

B.“天河一号”开发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立志在有生之年开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C.就在贵州旱区,在简陋的教室里,传出一阵琅琅书声。

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正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学习。

D.我国将在2020年把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自主思考获得一得之见。

B.娱乐圈的一些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C.所谓“对别人用儒家,对自己用道家,对上级用墨家,对下属用法家”,虽然很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但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和传承,当然,这只是我的门户之见,姑妄言之。

D.近年来,学术造假盛行,影响极为恶劣。

教育界委员呼吁,对造假者,要抓住一个,严打一个,以儆效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学案10成语

高考体悟

1.D [A项满城风雨:

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情)。

此句中贬词褒用。

B项防患未然: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此句是说在灾害发生之时各级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降低损失。

属自相矛盾。

C项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句中用于捡拾垃圾,属望文生义。

D项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有力。

也比喻议论深刻。

句中说院士的话深刻,符合句意。

]

2.C [A项无所不为:

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B项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C项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D项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3.B [A项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符合题意。

B项推波助澜:

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不符合语境。

C项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D项釜底抽薪:

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知识整合

1.①准则 ②更改 ③借 ④正直 ⑤火星 ⑥差错 ⑦占有 ⑧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⑨令人信服 ⑩计较 

教导 

稍微 

不轻率 

抛弃 

衰落,将尽 

伤害,妨害

2.①贬 ②褒 ③贬 ④贬 ⑤贬 ⑥贬 ⑦中 ⑧褒 ⑨褒 ⑩中 

贬 

褒 

中 

3.①人工作品 ②人 ③言论 ④热闹情景 ⑤过时事物 ⑥地位高的人 ⑦少男少女 ⑧敬辞,对方 ⑨人和车马 ⑩人才 

夫妻 

师生,学问 

青少年 

众多普通人 

谦词,用于自己 

长辈 

新生事物 

诗文、表演 

人的才能 

多指不好的情况 

行医 

文章、议论 

乐曲、文章

4.

(1)人能够支配自然 

(2)人聪明伶俐 (3)重新做起 (4)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5)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6)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7)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8)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9)规模或气势盛大 (10)为人处世圆滑,贬义词 (11)轻率地指点、批评 (12)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重点突破

1.D [A项“信手拈来”形容写文作画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丰富的材料,这里望文生义。

B项“无地自容”形容羞愧之至,这里望文生义。

C项“高抬贵手”是恳求别人原谅、通融,这里该为“伸手援助”。

2.C [A、B两项皆贬词褒用,D项褒词贬用。

3.A [B项“一挥而就”运用对象是诗文书画,而非“工作”。

C项“南腔北调”形容声音,不能形容画卷。

D项“春秋鼎盛”指人处壮年,不能运用于时代。

4.C [A项“防患未然”形容事先预防,而句意指已经发生了灾害。

B项“动人心弦”形容极为感染人,句中无这样的句意。

D项“水落石出”指把事实真相弄清楚,句中只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巩固提升

1.C [C项独出心裁:

原来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

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A项别无二致:

没有两样,没有区别。

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这个词语用于两个对象相比较的语境中。

该句的意思是“茶话会不同以往,有新意”。

B项等量齐观: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该句的意思是“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相差无几或不相上下”。

D项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该句的意思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A [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本语境中适用对象错误。

C项“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与“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语境不符。

D项“高抬贵手”是请人宽恕或通融的话,文中想表达请人帮助的意思。

不合语境。

3.C [A项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B项责无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C项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

此词本身就有“谈论”的意思,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且此词不能作状语,可改为“兴高采烈”。

D项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4.A [A项中“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B项中“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难的工作或处理棘手的问题。

这里应用“可有可无”,属望文生义。

C项中“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

这里的“挪威队”原来就是冠军,属前后矛盾。

D项中“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而语境应用“受人恩惠”意思的词语,属语境不符。

5.C [C项“乔迁之喜”是祝贺人搬迁或人职务提升之辞。

A项“振聋发聩”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这里属望文生义。

B项“摇旗呐喊”喻为别人助长声势,这里属对象误用。

D项“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这里应用“刮目相看”。

6.D [D项随波逐流:

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A项南辕北辙: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句中讲的是“谬论”与“现实”相背离的现象,宜换成“大相径庭”之类的。

B项冰山一角:

比喻事物已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句中望文生义而将其误解为一般性表方位的词语。

如求本句表述正确,可将这个成语删除,改成“但更多的物价‘推手’仍然潜伏着”;

也可保留这个成语,将原句改成“虽然一些物价‘推手’已被揭露,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物价‘推手’仍然潜伏着”。

C项大快人心:

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愉快。

句中褒贬误用。

7.C [C项“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非常逼真。

A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用于贬义。

感情色彩不当。

B项“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

与“议论纷纷”并用,自相矛盾。

D项“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漠,毫不关心。

不可带宾语。

8.C [C项休戚相关: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这里强调关系密切,应该用“息息相关”。

A项虚位以待:

留着位置等候。

B项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D项比喻居首位或第一名。

9.B [B项深孚众望:

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

A项过江之鲫: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C项天荒地老:

天荒芜,地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

D项深文周纳: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10.A [A项“胸无城府”: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B项望文主义。

“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

C项词义轻重程度不分。

“如箭在弦”:

比喻势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