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743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贵州六盘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150满分)

温馨提示: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积累与综合运用(42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难堪(kān) 收敛(liǎn)绽开(dìng)栅栏(zhà)

B.枉然(wáng)

倏忽(shū)自卑(béi)争执(zhí)

C.屋檐(yán)黄晕(yùn)发髻(jì)笃志(dǔ)

D.搓捻(niǎn)澄清(dèng)感慨(kǎi)攲斜(j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

C.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诀别  个得其所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吗?

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这些动物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众目睽睽。

C.他咄咄逼人,气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D.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我。

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G20峰会,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比印象中更加令人惊艳的杭州。

B.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C.为期4天的魅力

科幻嘉年华在北航体育馆开幕,吸引了众多科幻迷前去参观体验。

D.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5.下列

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

6.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3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 放 系 拉     B.支 撒 绑 拿

C.支 撒 系 牵D.顶 放 连 牵

7.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3分)

A、你的心意我领了,礼轻情义重嘛,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B、你下班回家,顺便采购两条鱼回来。

C、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D、今天是母校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校,表示祝贺。

8.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每空1分,共11分。

错字、漏字不得分)

(1)《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

 

(2)《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4)《论语》中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其不善者而改之。

 

(5)《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

,。

 

(6)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7),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唐)《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综合性学习。

(10分)

1.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

下任务。

(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

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D.举天地之正气

2.下面有四位同学都说了各自的家庭情况,主持人要求他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家庭的特点。

你最羡慕哪一位同学的家庭?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第一位说:

相亲相爱   第二位说:

相依为命

第三位说:

相敬如宾   第四位说:

相安无事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4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1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

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

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2分)

11.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了描写,请你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3分)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12.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

为什么?

(每题3分,共6分。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3.请用下面的句式仿写一段话。

(3分)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2)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共17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瓤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逝者如斯夫。

(4)人不堪其忧

15.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3分)

17.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4分)

 

(3)扩展阅读(共17分)

永远的铃声

纪效成

①两排青砖瓦房,一个坎坷不平的操场,还有木制的篮球架,对,这就是多年前我读过的小学。

小学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挂在老师办公室门上的铃了。

从早晨开始,到日落时分,总有老师手拽着

铃绳,让校园里回荡着悠扬、清脆的铃声。

我们像一只只鸟儿飞进飞出,校园既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又像一片欢乐的森林。

②三年级时,来了一位姓田的新班主任,二十岁左右。

田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们的一些细小动作都难逃他的法眼。

路队违纪,被训了;抄袭作业,罚抄了;值日不到位,罚值一个星期;给同学起绰号,他硬是让我给同学道歉,弄得我很没有面子。

③在我的怂恿下,我们一党准备捉弄他。

看到老师办公室的黑板上写着他明天值日,我们的计划终于有了。

④第二天,一切和往常一样,可是到放中学时,迟迟听不到铃声。

田老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到处跑,还时不时听到校长的训斥:

“看看你,值班时怎么把铃给弄丢了。

”最后,没有办法,校长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关照,算是放学了。

⑤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的兴奋劲就别提了。

心想,跟我们斗,真是自找苦吃。

下午没有铃声的校园肯定很热闹。

然而,下午走进校园时,竟然听到了和往常一样悠扬、清脆的铃声。

我的心“咯噔”一下,可能出叛徒了,我隐约预感到灾难的来临。

⑥果不其然,校长找到了我。

我先是矢口否认,校长微笑着,悠闲得很。

见我不肯招供,校长说出了一个姓名“赵刚”时,我惊呆了,我被出卖了。

我呆若木鸡地站在那,神情恍惚。

“这样吧,现在就站到旗杆下,反思。

”校长似乎下了重大决定似的,“一直站到放晚学!

⑦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站在旗杆下。

望着沟壑纵横的木质旗杆和上面飘扬着的红旗,我流泪了。

⑧田老师站在办公室门口,向我这边望了望,手拽铃绳,“当当——当当——当当”的声音响起,我知道上课了。

⑨不一会儿,田老师来了,他竟然也站在旗杆下,和我一排。

我止住了哭,望着他。

⑩“你干的好事。

”田老师很生气,“你怨恨老师,可以和我说啊,可是你却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来报复。

你知道这叫偷啊!

他一脸的严肃,见我不吭声,不说了,就和我一起像旗杆一样笔直地站着。

“老师,你走吧,”我哭着说,“我保证不偷了,一定听你的话,好好读书。

老师依然没有走,说:

“我有责任,没有走进你的心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该罚!

或许是快要下课了,校长将门上悬挂着的铃摘下来,拿着它走向了我们。

“下课了,我把铃拿着,你敲响它。

”校长向我命令道,“铃声是命令,现在你是指挥官。

”我只有照办。

我怯生生地握住铃绳,按照校长和田老师指导的节奏,“当当当——当当当——”地敲响。

听到下课铃声的同学们像鸟儿离开藩篱一样活泼快乐起来了,而我,不经意间成了他们围观的对象。

我只有用低头掩饰自己的难堪和愧疚。

田老师说:

“校长,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检讨。

您看,上课的铃声依然由他敲响,怎样?

”校长慎重地点点头,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

“有错就改,善莫大焉。

希望这铃声能使你幡然醒悟。

我不记得是怎样再次敲响这铃声的,也不记得是如何跟着田老师走进教室的。

我只记得田老师告诉我,这件事不告诉家长,但前提是在班级里作检讨。

奇怪,从这件事后,我竟然喜欢上了田老师。

也是从这件事后,我稍有不轨之念时,耳畔就会不自觉地响起悠扬、清脆的铃声,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我流泪敲铃的情景,不轨之念随之消失。

我知道,是校长和田老师用这铃声时时警醒我,让我知道做人的道理,走好人生之路。

我终于没有辜负他们:

我循着这铃声,一直追随着师者的脚步前行。

18.请按提示补写文章的脉络。

(3分)

起因:

经过:

我们趁着他值日,偷了学校的铃。

午饭后,我的恶作剧被揭发,校长罚我站在旗杆下,田老师陪着我一起受罚。

结果:

19.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我们像一只只鸟儿飞进飞出,校园既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又像一片欢乐的森林。

(2)路队违纪,被训了;抄袭作业,罚抄了;值日不到位,罚值一个星期;给同学起绰号,他硬是让我给同学道歉,弄得我很没有面子。

20.文章第11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老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情和举动?

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3分)

2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永远的铃声”中的“永远”一词?

(3分)

22.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要求:

字数均不少于50字)(4分)

(1)第15段中写道:

“我只有用低头掩饰自己的难堪和愧疚。

”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2)校长让“我”成为放晚学时的施铃者,有何目的?

3、作文(60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500字以上;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喜怒哀乐都是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亲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说的是友情;“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是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是爱国。

请以“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愫”为题,写一篇文章。

(2)爱,是一种崇高深挚的感情;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会有许多爱的情感,从中你会有许多爱的感悟。

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老参考答

1.C(解析:

A项“绽开”的“绽”读作“zhàn”;B项“枉然”的“枉”读作“wǎnɡ”,“自卑”的“卑”读作“bēi”;D项“澄清”的“澄”读作“chénɡ”,“攲斜”的“攲”读作“qī”。

2.A(解析:

B项“甚”改为“胜”;C项“复”改为“覆”;D项“个”改为“各”。

3.B(解析:

B项“众目睽睽”是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而此句无此意。

4.C(解析:

A项缺主语,删掉“通过”或“使”;B项数量的减少不能使用“倍数”;D项两面和一面不能搭配,删掉“是否”。

5.C(解析:

C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

6.C

7A

8.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7)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

9、

(1)C

(2)示例:

我最羡慕“相依为命”的家庭,因为患难见真情。

(3)同学们,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有两位天使一直守护着我们。

跌倒时,他们把我们扶起;受伤时,他们抚平我们的伤口;高兴时,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齐声说:

“我爱我家。

10.写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11.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了描写,请你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3分)

写视觉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写听觉的: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味觉的:

又酸又甜。

12.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

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

)在菜花上。

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而“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

窜”字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很快,又来得突然,而“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

13.请用下面的句式仿写一段话。

(3分)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示例:

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婉转地歌唱,麻雀在喳喳地嬉戏,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单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3)逝者如斯夫(往,流逝)

(4)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15.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他,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6.请用自己的语言

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3分)

一个人就算再不起眼,也有他优于别人的地方。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

17.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4分)

示例:

(1)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符道德规范。

(2)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18.请按提示补写文章的脉络。

(2分)

起因:

新班主任田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们一党准备捉弄他。

经过:

我们趁着他值日,偷了学校的铃。

午饭后,我的恶作剧被揭发,校长罚我站在旗杆下,田老师陪着我一起受罚。

结果:

我喜欢上田老师,并时刻以铃声警醒自己好好做人。

19.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我们像一只只鸟儿飞进飞出,校园既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又像一片欢乐的森林。

把“我们”比作“飞进飞出的鸟儿”,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极言孩子们进出校园的快乐心情;把“校园”比作“鸟巢”“森林”,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对校园的喜爱和依赖之情。

(答出一点即可)

(2)路队违纪,被训了;抄袭作业,罚抄了;值日不到位,罚值一个星期;给同学起绰号,他硬是让我给同学道歉,弄得我很没有面子。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极言田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20.文章第B11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老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情和举动?

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2分)他一脸的严肃,见我不吭声,不说了,就和我一起像旗杆一样笔直地站着。

“我有责任,没有走进你的心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该罚!

”或者:

田老师说:

“校长,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检讨。

2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永远的铃声”中的“永远”一词?

(2分)

偷铃事件后,铃声时时警醒“我”,让“我”打消不轨之念,让“我”知道做人的道理。

而且之后“我”循着铃声,一直追随着师者的脚步前行。

所以说铃声是“永远”的。

22.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要求:

字数均不少于50字)(3分)

(1)第15段中写道:

“我只有用低头掩饰自己的难堪和愧疚。

”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示例:

我一下子成为这么多同学的围观对象,真是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况且明明是我做错了,田老师却陪着我罚站那么久,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他。

我真为自己上午的愚蠢行为而后悔呀。

(2)校长让“我”成为放晚学时的施铃者,有何目的?

示例:

让“我”由偷铃者转换为施铃者,希望这铃声能使“我”获得教训,让“我”幡然醒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