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9748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

《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明节烈士手抄报图片Word文档格式.docx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由来在中国的典故中,清明节来历众多。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介子推的传说。

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

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

  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清明节的饮食习俗吃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吃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

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

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

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